【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涉及显示面板和制造显示面板的方法。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涉及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和制造显示面板的方法。
技术介绍
近来,已经制造了具有轻重量和小尺寸的显示装置。由于诸如性能和竞争价格的优势,已经使用了阴极射线管(“CRT”)显示装置。然而,CRT显示装置具有尺寸或便携性的缺点。因此,由于诸如小尺寸、轻重量和低功耗的各种优势,诸如等离子体显示装置、液晶显示(“LCD”)装置和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显示装置已被高度关注。LCD装置向配置的特定分子取向施加电压以改变分子取向。LCD装置根据分子取向的改变利用液晶单元的光学性质(例如,双折射、旋转偏振、二向色性和光散射)的改变来显示图像。
技术实现思路
当不期望的光由于液晶显示(“LCD”)装置的元件而入射在薄膜晶体管(“TFT”)的沟道区域上时,TFT的特性恶化,从而可能使得LCD的显示质量恶化。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了提高显示质量的显示面板。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方式还提供了制造显示面板的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显示面 ...
【技术保护点】
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底基板;栅极线,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底基板上并且在第一方向上延伸;栅电极,电连接至所述栅极线;薄膜晶体管,包括有源图案,所述有源图案包括源极区域、漏极区域和与所述栅电极重叠的沟道区域;共用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底基板上,并且所述共用电极被施加共用电压;辅助共用电极线,电连接至所述共用电极并且包括不透明金属;像素电极,电连接至所述薄膜晶体管,所述像素电极设置在所述共用电极上并且与所述共用电极重叠;以及盖电极,连接至所述辅助共用电极线并且与所述沟道区域重叠。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8.01 KR 10-2016-00981521.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底基板;栅极线,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底基板上并且在第一方向上延伸;栅电极,电连接至所述栅极线;薄膜晶体管,包括有源图案,所述有源图案包括源极区域、漏极区域和与所述栅电极重叠的沟道区域;共用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底基板上,并且所述共用电极被施加共用电压;辅助共用电极线,电连接至所述共用电极并且包括不透明金属;像素电极,电连接至所述薄膜晶体管,所述像素电极设置在所述共用电极上并且与所述共用电极重叠;以及盖电极,连接至所述辅助共用电极线并且与所述沟道区域重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共用电极包括透明导电材料,以及所述盖电极设置在与所述辅助共用电极线相同的层中,并且包括与所述辅助共用电极线的材料相同的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辅助共用电极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与所述栅极线重叠。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沟道区域的整体由所述盖电极覆盖。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栅电极与所述盖电极的整体重叠。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辅助共用电极线和所述盖电极直接接触所述共用电极。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绝缘层,设置在所述栅电极与所述有源图案之间;第二绝缘层,设置在所述有源图案与所述共用电极之间;以及第三绝缘层,设置在所述共用电极与所述像素电极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辅助共用电极线和所述盖电极设置在所述共用电极与所述第三绝缘层之间。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辅助共用电极线和所述盖电极设置在所述共用电极与所述第二绝缘层之间。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通过所述共用电极限定共用电极孔,在平面图中,通过所述第二绝缘层和所述第三绝缘层限定的接触孔限定在所述共用电极孔中,以及所述像素电极通过所述接触孔连接至所述薄膜晶体管。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东周,金昇辰,朴钒首,金亨哲,朴恩惠,李正音,李准起,洪知润,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