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鲜茶叶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23648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0 15: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茶叶采摘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鲜茶叶收集装置,包括支撑板;还包括收集箱、第一支撑腿和第二支撑腿;支撑板上端面的前端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卡爪,卡爪与支撑板之间设有扭簧,支撑板上端面的后端固定设有挡板;支撑板的下端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支架,支架的底部对称开设有滑槽,滑槽滑动卡接有滑块,滑块的一端设有顶紧螺栓,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腿;收集箱放置在支撑板上,并通过挡板和卡爪卡紧,收集箱的侧壁上设有抽拉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地解决了鲜茶叶采摘后因堆放发生茶叶质量变差以及采摘工人操作不便的问题。

A fresh tea collec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ea picking equipment, in particular to a fresh tea collect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supporting plate; also includes a collecting box, the first supporting legs and second supporting legs; the upper end surface of the front end of the support plate by a hinge rotatably connected with the claw, claw and a torsion spring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support plate, support plate the fixed end is provided with a baffle plate; the lower end face of the center of the supporting plat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bracket, the bottom bracket is provided with symmetrical sliding chute, chute is connected with a slider, the slider is arranged at one end of the bolt, the other en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supporting legs; the collection box is arranged on the supporting board, and through a baffle and a card the clamping claw, the side wall of the collection box is arranged on the pull box; the utility model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fresh tea picking tea because of poor quality and have piled up pickers inconvenient to ask Quest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鲜茶叶收集装置
本技术涉及茶叶采摘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鲜茶叶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茶树鲜叶是茶树顶端新梢的总称包括芽叶梗。茶树鲜叶是形成茶叶品质的物质基础,鲜茶叶既是茶园产品,又是茶厂加工的原料,因此,鲜茶叶保鲜是保障茶叶到茶园和茶厂品质的关键。茶叶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鲜叶质量的高低和制茶技术是否合理。鲜叶的质量是形成茶叶品质的内在根据,制茶技术则是茶叶形质转化的外在条件。鲜茶叶运输过程中,鲜叶保鲜是关键工序,鲜茶叶保鲜环节出问题直接影响茶叶品质。现在的鲜叶采摘收集均为采摘工人讲鲜叶采摘下来放入竹筐内,在竹筐放满期间,持续高温及VC的激烈氧化,将严重影响鲜叶的质量,如果鲜叶堆放时间太长,水合物大量消耗,蛋白质就会水解生成氨基酸和酰胺,然后转变成氨气便可闻到腐败气味,说明鲜叶已变质,损失制茶价值,只能弃之做肥料;而且持续高温会使鲜叶在氧气的作用下,将伤口变红,大大影响成品茶的品质。因此,如何做到鲜茶叶保鲜。而且采摘工人采摘鲜叶后需要背手将茶叶放入竹筐内,操作不便。如中国专利号CN104944004A,公告日期为2014年09月30日的专利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鲜茶叶运输筐,包括筐体与筐盖,筐体内设有网隔,网隔与筐体底面平行。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网隔,减少鲜茶叶堆积量从而减少了施压,保证鲜茶叶在筐体内松散、透气的状态,避免出现因鲜茶叶运输造成的堆压发热发酵变质与机械损伤而产生红变的情况。运输筐整体采用竹篾编织,增加了空气流通,利于透气保鲜,减少异味,而且环保、轻便、经济实用。实际使用表明,应用本专利技术鲜茶叶运输筐运输的鲜茶叶原料没有红变叶、红梗的现象,茶叶色泽青绿,香气悠长,鲜茶叶叶温不高,无劣变。同时,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能环保,适合不同原料,不同品种鲜茶叶的运输,极易推广运用。
技术实现思路
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鲜茶叶收集装置,用于解决鲜茶叶采摘后因堆放发生茶叶质量变差以及采摘工人操作不便的问题。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鲜茶叶收集装置,包括支撑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集箱、第一支撑腿和第二支撑腿;所述支撑板上侧面的前端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卡爪,所述卡爪与支撑板之间设有扭簧,所述支撑板上侧面的后端固定设有挡板;所述支撑板的下端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底部对称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滑动卡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端设有顶紧螺栓,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支撑腿;所述第一支撑腿的圆柱外壁上纵向均匀开设有通孔且其内壁上设有导向块,所述第二支撑腿的圆柱外壁上设有弹簧卡扣,且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弹簧卡扣配合卡接在所述通孔内,所述导向块滑动卡接在所述导向槽内;所述收集箱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并通过所述挡板和所述卡爪卡紧,所述收集箱的侧壁上设有抽拉盒。优选的,所述滑块间设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中心处设有把手。优选的,所述抽拉盒均匀设置在收集箱的左右侧壁上,且左右侧壁上的抽拉盒不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且相邻抽拉盒间的高度为2cm。优选的,所述抽拉盒在单个侧壁上设置的数量大于,所述抽拉盒的高度为5cm,所述抽拉盒的末端设有卡块。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锥体。优选的,所述抽拉盒的底板和所述收集箱侧板上皆均匀开设有透气孔。有益效果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收集箱的侧壁上均匀设置有抽拉盒,通过每个抽拉盒进行对采摘后的茶叶进行收集,防止鲜茶叶因堆积而产生质量变坏的问题;收集箱配合卡紧在支撑板上,方便在收集箱的茶叶收集满后将其卸下倒出。2.滑块和滑槽的配合使装置的宽度可调,第一支撑腿和第二支撑腿的配合使装置的高度可调,这样使装置可以适应不同的茶田;抽拉盒的底板和所述收集箱侧板上皆均匀开设有透气孔,使收集箱内的鲜茶叶散热效果更好。抽拉盒均匀设置在收集箱的左右侧壁上,所述抽拉盒在单个侧壁上设置的数量大于3,且左右侧壁上的抽拉盒交错分布,可以实现两个工人共用一个装置,对三道茶树进行采摘,方便了采摘工人的操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左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使用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配合示意图图中各标号分别代表:1-机架、2-滚轮、3-横杆、4-调节杆、5-收纳盒、6-第一晾晒板、7-第二晾晒板、8-滑槽、9-滑轨、10-齿条、11-齿轮、12-折叠板、13-剪叉机构、501-凹槽、502-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鲜茶叶收集装置,包括支撑板1;还包括收集箱2、第一支撑腿3和第二支撑腿4;支撑板1上侧面的前端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卡爪5,卡爪5与支撑板1之间设有扭簧6,支撑板1上侧面的后端固定设有挡板7;支撑板1的下端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支架8,支架8的底部对称开设有滑槽801,滑槽801滑动卡接有滑块9,滑块的一端设有顶紧螺栓10,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腿3;,顶紧螺栓10用于在滑块9在滑槽801调整完成后,将滑块9顶紧在滑槽801内,防止滑块9松动。第一支撑腿3的圆柱外壁上纵向均匀开设有通孔301且其内壁上设有导向块302,其内壁上设有导向块302,第二支撑腿4的圆柱外壁上设有弹簧卡扣401,且开设有导向槽402,第二支撑腿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锥体14,通过锥体14可以将装置插入插田土层内,使装置可以稳定地固定在地面上。弹簧卡扣401配合卡接在通孔301内,导向块302滑动卡接在导向槽402内;收集箱2放置在支撑板1上,并通过挡板7和卡爪5卡紧,收集箱2的侧壁上设有抽拉盒11。抽拉盒11均匀设置在收集箱1的左右侧壁上,且左右侧壁上的抽拉盒11不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且相邻抽拉盒11间的高度为2cm。抽拉盒11在单个侧壁上设置的数量大于3,抽拉盒11的高度为5cm,抽拉盒的末端设有卡块。收集箱2的两侧分别设有抽拉盒11可以实现两个工人共用一个装置,同时对三道茶树上的鲜茶叶进行采摘,拉出的抽拉盒11,方便采摘工人放置采摘下来的茶叶,方便了采摘工人的操作。卡块的设置防止抽拉盒13从收集箱2内滑出,发生茶叶洒出的现象。滑块9间设有连杆12,连杆12的中心处设有把手13,连杆12的设置提高了支撑腿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把手13的设置可以方便采摘工人拉动滑块9调整支撑宽度,还方便了工人通过提起把手13实现收集装置的移动。抽拉盒11的底板和收集箱2侧板上皆均匀开设有透气孔,通气孔使收集箱2内的鲜茶叶散热效果更好。使用时,首先根据茶树和垄田的现实情况,通过拉动把手13调整滑块9在滑槽8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鲜茶叶收集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鲜茶叶收集装置,包括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集箱(2)、第一支撑腿(3)和第二支撑腿(4);所述支撑板(1)上侧面的前端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卡爪(5),所述卡爪(5)与支撑板(1)之间设有扭簧(6),所述支撑板(1)上侧面的后端固定设有挡板(7);所述支撑板(1)的下端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支架(8),所述支架(8)的底部对称开设有滑槽(801),所述滑槽(801)滑动卡接有滑块(9),所述滑块的一端设有顶紧螺栓(10),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支撑腿(3);所述第一支撑腿(3)的圆柱外壁上纵向均匀开设有通孔(301)且其内壁上设有导向块(302),所述第二支撑腿(4)的圆柱外壁上设有弹簧卡扣(401),且开设有导向槽(402),所述弹簧卡扣(401)配合卡接在所述通孔(301)内,所述导向块(302)滑动卡接在所述导向槽(402)内;所述收集箱(2)放置在所述支撑板(1)上,并通过所述挡板(7)和所述卡爪(5)卡紧,所述收集箱(2)的侧壁上设有抽拉盒(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鲜茶叶收集装置,包括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集箱(2)、第一支撑腿(3)和第二支撑腿(4);所述支撑板(1)上侧面的前端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卡爪(5),所述卡爪(5)与支撑板(1)之间设有扭簧(6),所述支撑板(1)上侧面的后端固定设有挡板(7);所述支撑板(1)的下端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支架(8),所述支架(8)的底部对称开设有滑槽(801),所述滑槽(801)滑动卡接有滑块(9),所述滑块的一端设有顶紧螺栓(10),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支撑腿(3);所述第一支撑腿(3)的圆柱外壁上纵向均匀开设有通孔(301)且其内壁上设有导向块(302),所述第二支撑腿(4)的圆柱外壁上设有弹簧卡扣(401),且开设有导向槽(402),所述弹簧卡扣(401)配合卡接在所述通孔(301)内,所述导向块(302)滑动卡接在所述导向槽(402)内;所述收集箱(2)放置在所述支撑板(1)上,并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宗发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康发香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