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倒式桅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3566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0 14: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倒式桅杆,包括桅杆主体以及定位平台,桅杆主体通过一转轴转动设置于定位平台上,这样桅杆经过桥梁时能够预先向一侧倒下,待经过桥梁后再升起,避免桅杆顶部与桥梁间的碰撞损坏,保证桅杆的正常使用。桅杆主体末端还延伸固定有一配重结构,使得桅杆下倒与升起的过程中保持平稳,避免桅杆下倒迅速影响安全。此外,通过设置托架以支撑倒下的桅杆,减少桅杆受自重的影响下坠,保证桅杆的整体强度,避免出现受力变形损坏。

An inverted ma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倒式桅杆
本技术属于船舶桅杆结构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可倒式桅杆。
技术介绍
桅杆为船上悬挂帆、旗帜、装设天线和支撑观测台的高的柱杆,木质的长圆竿或金属柱,通常从船的龙骨或中板上垂直竖起,可以支撑横桁帆下桁、吊杆或斜桁,具备多种功能,是船舶航行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雷达桅是船舶桅杆中的一种,主要通过在桅杆上安装S波段雷达形成,雷达天线通常安装设置于桅杆顶部,船用导航雷达是保障船舶航行,探测周围目标位置,以实施航行避让、自身定位等用的雷达,也称为航海雷达,它特别适用于黑夜、雾天引导船只出入海湾、通过窄水道和沿海航行,主要起航行防撞作用。现阶段由于船舶的载重量越来越大,船舶的上层建筑也越来越高,当船舶经过某些桥梁时,由于桥洞高度相对较低,而桅杆相对过高,且桅杆高度一定,无法进行调节,即便雷达能够探测到前方桥梁,也经常会出现桅杆与桥梁相撞的问题,导致桅杆顶部损坏或导致雷达天线碰撞受损等问题,影响船舶的正常航行。因此,鉴于以上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新型的能够实现下倒的桅杆形式,使其经过桥梁时能够预先向一侧倒下,待经过桥梁后再升起,避免桅杆顶部与桥梁间的碰撞损坏,保证桅杆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倒式桅杆,使得桅杆经过桥梁时能够预向一侧倒下,待经过桥梁后再升起,避免桅杆顶部与桥梁间的碰撞损坏,保证桅杆的正常使用。根据本技术的目的提出的一种可倒式桅杆,包括桅杆主体以及位于所述桅杆主体底部的定位平台,所述桅杆主体通过一转轴转动设置于所述定位平台上,所述桅杆主体末端还延伸固定有一配重结构,所述配重结构与桅杆主体分别位于转轴的上下侧,桅杆一侧还固定设置有一伸缩驱动机构,所述伸缩驱动机构的前端铰连接固定于桅杆主体或配重结构上;桅杆主体需下倒时,所述伸缩驱动机构收缩或伸出带动桅杆主体以转轴为基准向一侧摆动倒下,桅杆主体需升起时,所述伸缩驱动机构伸出或收缩带动桅杆主体以转轴为基准反向摆动升起竖立固定。优选的,所述伸缩驱动机构为气缸或液压油缸或电动推杆。优选的,所述定位平台至少包括底座与对称设置于底座两侧的支架,支架间形成配重结构的容置空间,桅杆主体摆动时,所述配重结构在该容置空间内摆动。优选的,所述伸缩驱动机构通过一支撑固定于船舶甲板上,所述伸缩驱动机构的底部铰连接于所述支撑上。优选的,桅杆主体下倒一侧的底部设置有一托架,桅杆主体下倒后,所述桅杆主体支撑于所述托架上。优选的,所述托架支撑于所述桅杆主体中部或中部靠上位置处。优选的,所述托架顶端与转轴位于同一高度,桅杆主体下倒后呈水平设置。优选的,所述定位平台一侧上设置有一限位结构,桅杆主体反向摆动升起后与所述限位结构接触。优选的,所述桅杆主体中心位置处设置有一用于检测桅杆主体摆动角度的绝对值编码器,所述桅杆还包括一控制器,所述绝对值编码器与所述伸缩驱动机构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公开的可倒式桅杆的优点是:本技术中桅杆包括桅杆主体以及定位平台,桅杆主体通过一转轴转动设置于定位平台上,这样桅杆经过桥梁时能够预先向一侧倒下,待经过桥梁后再升起,避免桅杆顶部与桥梁间的碰撞损坏,保证桅杆的正常使用。桅杆主体末端还延伸固定有一配重结构,使得桅杆下倒与升起的过程中保持平稳,避免桅杆下倒迅速影响安全。此外,通过设置托架以支撑倒下的桅杆,减少桅杆受自重的影响下坠,保证桅杆的整体强度,避免出现受力变形损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传统结构形式的桅杆。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桅杆两种状态的主视图。图3为图2中桅杆的左视图。图中的数字或字母所代表的相应部件的名称:1、桅杆主体2、定位平台3、转轴4、配重结构5、液压油缸6、支撑7、托架8、限位结构21、支架22、容置空间具体实施方式正如
技术介绍
部分所述,现阶段由于船舶的载重量越来越大,船舶的上层建筑也越来越高,当船舶经过某些桥梁时,由于桥洞高度相对较低,而桅杆相对过高,经常会出现桅杆与桥梁相撞的问题。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倒式桅杆,使得桅杆经过桥梁时能够预先向一侧倒下,待经过桥梁后再升起,避免桅杆顶部与桥梁间的碰撞损坏,保证桅杆的正常使用。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一并参见图2与图3,如图所示,一种可倒式桅杆,包括桅杆主体1以及位于桅杆主体1底部的定位平台2,桅杆主体1通过一转轴3转动设置于定位平台2上,通过在原有桅杆的基础上,切除桅杆底部钢管及支撑,将其固定在定位平台2上,通过控制桅杆主体的摆动实现桅杆主体的升起与下倒,满足桅杆的高度调节需求。桅杆主体1末端还延伸固定有一配重结构4,配重结构4与桅杆主体1分别位于转轴3的上下侧,桅杆一侧还固定设置有一伸缩驱动机构,伸缩驱动机构的前端铰连接固定于桅杆主体1或配重结构4上。优选的,本实施例中伸缩驱动机构铰连接于配重机构上,通过伸缩驱动机构的伸缩运动带动配重结构4绕转轴3摆动继而带动桅杆主体1摆动,实现桅杆的下倒与升起。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将伸缩驱动机构的前端铰连接于桅杆主体1上,具体不做限制。桅杆主体1需下倒时,伸缩驱动机构收缩或伸出带动桅杆主体1以转轴3为基准向一侧摆动倒下,桅杆需升起时,伸缩驱动机构伸出或收缩带动桅杆主体1以转轴3为基准反向摆动升起竖立固定。其中,伸缩驱动机构可为气缸或液压油缸或电动推杆等,由于本技术中为船舶桅杆领域,桅杆体积质量较大,因此为了保证足够的驱动力,优选采用液压油缸5驱动,具体驱动方式根据需要而定,在此不做限制。定位平台2至少包括底座(未示出)与对称设置于底座两侧的支架21,支架间形成配重结构4的容置空间22,桅杆摆动时,配重结构4可在该容置空间22内摆动。桅杆主体1中心位置处设置有一用于检测桅杆主体1摆动角度的绝对值编码器(未示出),桅杆还包括一控制器(未示出),绝对值编码器与伸缩驱动机构均与控制器电连接。常规状态下,桅杆主体竖立设置,过桥时,桅杆主体摆动下倒,最大摆动角度为顺时针摆动90°,摆动后桅杆主体呈水平设置,其他情况下摆动角度还可小于90°,桅杆主体呈相对向上倾斜的形式,具体摆动角度大小根据需穿过桥洞或其他建筑的高度而定,具体不做限制。通过设置绝对值编码器以检测桅杆主体的摆动角度,预先可在控制器中设置角度值,当桅杆主体摆动角度到达设定值时,控制器可控制伸缩驱动机构停止运行。优选的,液压油缸5通过一支撑6固定于船舶甲板上,液压油缸的底部铰连接于支撑6上。优选的,桅杆主体1下倒一侧的底部设置有一托架7,桅杆主体1下倒后,桅杆主体1位于托架7上。桅杆主体后端的配重结构4通过液压油缸5支撑固定,前部通过托架7支撑固定,通过液压油缸与托架配合对桅杆主体上多个位置进行支撑定位,保证桅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可倒式桅杆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倒式桅杆,其特征在于,包括桅杆主体以及位于所述桅杆主体底部的定位平台,所述桅杆主体通过一转轴转动设置于所述定位平台上,所述桅杆主体末端还延伸固定有一配重结构,所述配重结构与桅杆主体分别位于转轴的上下侧,桅杆一侧还固定设置有一伸缩驱动机构,所述伸缩驱动机构的前端铰连接固定于桅杆主体或配重结构上;桅杆主体需下倒时,所述伸缩驱动机构收缩或伸出带动桅杆主体以转轴为基准向一侧摆动倒下,桅杆主体需升起时,所述伸缩驱动机构伸出或收缩带动桅杆主体以转轴为基准反向摆动升起竖立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倒式桅杆,其特征在于,包括桅杆主体以及位于所述桅杆主体底部的定位平台,所述桅杆主体通过一转轴转动设置于所述定位平台上,所述桅杆主体末端还延伸固定有一配重结构,所述配重结构与桅杆主体分别位于转轴的上下侧,桅杆一侧还固定设置有一伸缩驱动机构,所述伸缩驱动机构的前端铰连接固定于桅杆主体或配重结构上;桅杆主体需下倒时,所述伸缩驱动机构收缩或伸出带动桅杆主体以转轴为基准向一侧摆动倒下,桅杆主体需升起时,所述伸缩驱动机构伸出或收缩带动桅杆主体以转轴为基准反向摆动升起竖立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倒式桅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驱动机构为气缸或液压油缸或电动推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倒式桅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平台至少包括底座与对称设置于底座两侧的支架,支架间形成配重结构的容置空间,桅杆主体摆动时,所述配重结构在该容置空间内摆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文华钱文东徐雷姚杰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海鑫船舶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