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坯料传输、存放和干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23380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0 1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陶瓷坯料传输、存放和干燥系统,包括装卸机构、窑车和干燥房,所述装卸机构包括支架、滚动机构、驱动机构和托板,所述支架包括立柱、第一侧梁和第二侧梁;所述窑车包括车架和轮组,所述车架包括底架和层架,所述层架设置在底架的上方。所述干燥房包括烘干线、热风系统和换热系统。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装卸设备与陶瓷坯干燥窑车配合,自动将陶瓷坯料装卸到陶瓷坯干燥窑车,从而实现了自动化装卸,所述陶瓷坯干燥窑车沿着窑车导轨进行滑动,实现自动化运输,节省人力,最终实现无人自动化流水线作业。

A system for transmission, storage and drying of ceramic bille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陶瓷坯料传输、存放和干燥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陶瓷坯料自动化处理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陶瓷坯料传输、存放和干燥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陶瓷行业在半成品加工成产品的工序之间的储存方式为人工手拉坯车或倍速线运输方式。其中,手拉坯车存在作业劳动强度大、人员多、综合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而倍速链运输方式虽然能实现自动流水线运输,但存在运输转接振动大、投资成本高、设备可靠性低、维修成本高等问题。另外,陶瓷坯料成型后需要经过烘干处理,再烧制。现有的陶瓷坯料通常固定放置于干燥窑内进行烘干处理。这种干燥窑单次处理量少,而且进出窑都需要人工处理,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另一方面,现有的干燥窑通过加热丝和循环风机对陶瓷坯料进行干燥处理,热风在陶瓷坯料之间循环不够均匀,容易导致陶瓷坯料的干燥程度不统一,浪费能源,影响陶瓷的成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陶瓷坯料传输、存放和干燥系统,可将陶瓷坯料自动传输、存放并送入干燥系统中进行干燥,自动化程度高,提高生产效率,节省能源。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陶瓷坯料传输、存放和干燥系统,包括装卸机构、窑车和干燥房,所述装卸机构包括支架、滚动机构、驱动机构和托板,所述支架包括立柱、第一侧梁和第二侧梁,所述滚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滚动机构进行滚动,所述托板放置在滚动机构表面;所述窑车包括车架和轮组,所述车架包括底架和层架,所述层架设置在底架的上方,其中,所述层架包括侧柱和中柱,所述中柱位于侧柱之间,所述侧柱沿所述中柱方向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为侧柱拖撑,所述中柱沿两侧侧柱方向设有两个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为立柱拖撑;所述轮组位于底架的底部;所述轮组使所述车架沿着窑车导轨进行滑动。所述干燥房包括烘干线、热风系统和换热系统,所述热风系统包括设于烘干线一端的第一主热风管和第一分热风管,所述第一分热风管内设有蒸汽管;以及设于烘干线另一端的第二主热风管和第二分热风管,所述第一主热风管与热风装置连接,所述第二主热风管与排烟口连接;所述烘干线一侧设有与之平行的循环风管,所述循环风管的两端与烘干线的两端对应连接;所述循环风管的两端还分别连接有第一循环支管和第二循环支管;所述换热系统包括列管式换热器,所述列管式换热器的热源进口与第一循环支管和第二循环支管连接,介质进口与冷风管连接,介质出口与所述热风装置连接。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侧柱包括第一侧柱、第二侧柱和第三侧柱,所述第一侧柱和第二侧柱设置在底架上部的两侧,所述第三侧柱位于第一侧柱和第二侧柱之间;所述中柱包括第一中柱、第二中柱、第三中柱、第四中柱、第五中柱和第六中柱,其中,第一中柱、第二中柱和第三中柱位于第一侧柱和第二侧柱之间,第四中柱、第五中柱和第六中柱位于第二侧柱和第三侧柱之间;所述第一侧柱和第三侧柱的顶部之间设有顶梁。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侧柱与中柱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中柱与中柱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侧柱与中柱之间设有第一拉梁,中柱与中柱之间设有第二拉梁。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滚动机构包括棍棒系统、从动系统和滚动系统,所述棍棒系统包括棍棒、棍棒支撑座和深沟球轴承,所述从动系统包括轴承梁和轴承套,所述滚动系统包括轴承座梁、从动轮架、衔接板、从动轴、双排导轨、双排链条、双排链轮、从动轮支座、从动板和从动轴套,所述轴承梁和轴承座梁分别安装在两个第二侧梁的两端,所述棍棒的一端通过棍棒支撑座与深沟球轴承连接安装在轴承梁上,所述棍棒的另一端通过从动轮支座安装在双排链条上,所述双排链条和双排链轮安装在所述双排导轨上,所述棍棒在双排链条的带动下进行滚动。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滚动系统还包括张紧夹板、张紧板和张紧双排链轮,所述张紧双排链轮通过张紧板与张紧夹板进行连接,所述张紧夹板安装在所述第二侧梁上。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电机座,所述电机通过所述电机座安装在支架上,所述电极驱动滚动系统的双排链条和双排链轮滚动,进而带动棍棒进行滚动;所述支架上设有三层第一侧梁和第二侧梁,所述每层第二侧梁上对应设有滚动机构、驱动机构和托板。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循环支管和第二循环支管与过滤房连接,所述过滤房用于过滤废气中的灰尘;所述过滤房顶部与所述列管式换热器的热源进口连接;所述热风装置包括抽风机和加热装置。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抽风机的进风口还连接有急抽风口。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烘干线的一侧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处设有自动进料线,所述自动进料线将陶瓷坯料送入窑车内,并通过窑车将陶瓷坯料送入进料口。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蒸汽管与锅炉连接。实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窑车,包括车架和轮组,所述车架包括底架和层架,所述层架设置在底架的上方,其中,所述层架包括侧柱和中柱,所述中柱位于侧柱之间,所述侧柱沿所述中柱方向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为侧柱拖撑,所述中柱沿两侧侧柱方向设有两个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为立柱拖撑,所述轮组位于底座的底部,所述轮组使所述车架沿着窑车导轨进行滑动,实现自动化运输,节省人力。此外,层架可放置多件陶瓷坯料,陶瓷坯料与托板一起放置在层架上随着窑车一起进行烘干,减少运输次数,节省人力。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装卸设备与陶瓷坯干燥窑车配合,自动将陶瓷坯料装卸到陶瓷坯干燥窑车,从而实现了自动化装卸,所述陶瓷坯干燥窑车沿着窑车导轨进行滑动,实现自动化运输,节省人力,最终实现无人自动化流水线作业。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干燥房,包括烘干线、热风系统和换热系统,所述烘干线对陶瓷坯料进行连续干燥,所述热风系统为烘干线提供循环热风,对陶瓷坯料进行均匀烘干,所述换热系统可将用于陶瓷坯料干燥后的尾气通过列管式换热器对冷风进行加热,节能环保。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窑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窑车的主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窑车的左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窑车放置陶瓷胚料的状态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装卸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装卸装置的另一侧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装卸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装卸装置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干燥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陶瓷坯料在本陶瓷坯料干燥房的运行状态示意图;图11是图9的B部放大图;图12是图9的A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仅此声明,本专利技术在文中出现或即将出现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方位用词,仅以本专利技术的附图为基准,其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限定。结合图1、图3、图4和图9-图12,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陶瓷坯料传输、存放和干燥系统,包括装卸机构、窑车和干燥房,装卸机构用于陶瓷坯料的存放和中转,窑车用于运输陶瓷坯料以及进入干燥房中将陶瓷坯料烘干,干燥房用于提供循环热风,将陶瓷坯料均匀烘干。其中,所述装卸机构包括支架7、滚动机构8、驱动机构9和托板66,所述支架7包括立柱71、第一侧梁72和第二侧梁73。所述支架7上设有三层第一侧梁72和第二侧梁73。具体的,每两个立柱71之间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陶瓷坯料传输、存放和干燥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陶瓷坯料传输、存放和干燥系统,包括装卸机构、窑车和干燥房,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卸机构包括支架、滚动机构、驱动机构和托板,所述支架包括立柱、第一侧梁和第二侧梁,所述滚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滚动机构进行滚动,所述托板放置在滚动机构表面;所述窑车包括车架和轮组,所述车架包括底架和层架,所述层架设置在底架的上方,其中,所述层架包括侧柱和中柱,所述中柱位于侧柱之间,所述侧柱沿所述中柱方向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为侧柱拖撑,所述中柱沿两侧侧柱方向设有两个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为立柱拖撑;所述轮组位于底架的底部;所述轮组使所述车架沿着窑车导轨进行滑动。所述干燥房包括烘干线、热风系统和换热系统,所述热风系统包括设于烘干线一端的第一主热风管和第一分热风管,所述第一分热风管内设有蒸汽管;以及设于烘干线另一端的第二主热风管和第二分热风管,所述第一主热风管与热风装置连接,所述第二主热风管与排烟口连接;所述烘干线一侧设有与之平行的循环风管,所述循环风管的两端与烘干线的两端对应连接;所述循环风管的两端还分别连接有第一循环支管和第二循环支管;所述换热系统包括列管式换热器,所述列管式换热器的热源进口与第一循环支管和第二循环支管连接,介质进口与冷风管连接,介质出口与所述热风装置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陶瓷坯料传输、存放和干燥系统,包括装卸机构、窑车和干燥房,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卸机构包括支架、滚动机构、驱动机构和托板,所述支架包括立柱、第一侧梁和第二侧梁,所述滚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滚动机构进行滚动,所述托板放置在滚动机构表面;所述窑车包括车架和轮组,所述车架包括底架和层架,所述层架设置在底架的上方,其中,所述层架包括侧柱和中柱,所述中柱位于侧柱之间,所述侧柱沿所述中柱方向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为侧柱拖撑,所述中柱沿两侧侧柱方向设有两个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为立柱拖撑;所述轮组位于底架的底部;所述轮组使所述车架沿着窑车导轨进行滑动。所述干燥房包括烘干线、热风系统和换热系统,所述热风系统包括设于烘干线一端的第一主热风管和第一分热风管,所述第一分热风管内设有蒸汽管;以及设于烘干线另一端的第二主热风管和第二分热风管,所述第一主热风管与热风装置连接,所述第二主热风管与排烟口连接;所述烘干线一侧设有与之平行的循环风管,所述循环风管的两端与烘干线的两端对应连接;所述循环风管的两端还分别连接有第一循环支管和第二循环支管;所述换热系统包括列管式换热器,所述列管式换热器的热源进口与第一循环支管和第二循环支管连接,介质进口与冷风管连接,介质出口与所述热风装置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坯料传输、存放和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柱包括第一侧柱、第二侧柱和第三侧柱,所述第一侧柱和第二侧柱设置在底架上部的两侧,所述第三侧柱位于第一侧柱和第二侧柱之间;所述中柱包括第一中柱、第二中柱、第三中柱、第四中柱、第五中柱和第六中柱,其中,第一中柱、第二中柱和第三中柱位于第一侧柱和第二侧柱之间,第四中柱、第五中柱和第六中柱位于第二侧柱和第三侧柱之间;所述第一侧柱和第三侧柱的顶部之间设有顶梁。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陶瓷坯料传输、存放和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柱与中柱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中柱与中柱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岳荣刘旭承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乐华恒业卫浴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