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失眠的多功能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2826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0 05:36
一种治疗失眠的多功能设备,它涉及一种带有治疗功能的床,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治疗失眠功能的床。它包含床身、调节支架、可移动底板、头罩、主控制台,床身通过调节支架设置在可移动底板上,头罩设置在床身的一端,主控制台设置在床身的外侧;主控制台包含外部存储器、主控制器、控制台、显示单元,外部存储器直接通过USB接口与主控制器相连,主控制器通过串口线与控制台进行数据通讯连接,控制台通过通讯线路与调节支架和头罩连接,显示单元连接在主控制器的显示信号输出端上它具有操作简单,可以应用多种方式和方案引导患者入睡,且不会产生适应性,可以从根本上有效治疗失眠等优点。

A multifunctional device for the treatment of insomnia

A multifunctional device for the treatment of insomnia, which involves a bed with a therapeutic function, specifically a bed with the function of treating insomnia. It includes bed, adjusting bracket, movable floor, head cover, console, bed by adjusting the bracket is arranged on the movable plate, the head cover is arranged at the end of the bed, the main console is arranged in the bed side; the main console includes external memory, main controller and console, the display unit is directly connected with external memory the main controller through the USB interface, the main controller via the serial line and the console data communication console through the communication line and adjust the bracket and the head cover is connected, the display unit is connected with the display signal output of the main controller which has simple operation, can be applied to a variety of ways and solutions to guide the patients to sleep, and does not produce adaptability, can effective treatment of insomnia has fundamental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失眠的多功能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有治疗功能的床,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治疗失眠功能的床。
技术介绍
失眠一种常见病症,常见症状是是入睡困难、睡眠质量下降和睡眠时间减少,记忆力、注意力下降等。现在临床医学科学对失眠的认识存在局限性,但是,临床医学家们已经开始根据临床研究,给失眠进行定义,2012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根据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制定了《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其中失眠是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1244308,专利技术名称为“催眠仪”中国专利,它包括控制单元、电源单元、开关单元和光源,通过控制单元控制开关单元以一定频率处于闭合/断开状态,从而使得电源单元以一定频率向光源供电,从而产生具有一定频率的节律性的光。用该节律性的光照射被催眠者的头部,刺激其大脑产生节律同化反应,而使得被催眠者的大脑出现睡眠波并产生睡眠。该催眠仪的外观是椅式的,被催眠者不能摆出睡觉时喜欢的姿势,不能模拟在床上处于睡眠状态的真实情况。其操作面板较小,需要设置多种功能,操作起来不方便,且需要选择控光脉冲持续时间和控光脉冲间隔时间,比较专业且繁杂。再者,该催眠仪不具有唤醒功能。同时,市场上已知的失眠治疗仪无论以磁刺激,电刺激,声光引导睡眠,均可以改变大脑皮质的电位活动,可以有效地为改善睡眠提供帮助,但是这种刺激往往会使人停留在浅睡眠期,很难进入深睡眠期,且单一的刺激会使人产生适应性,降低催眠效果,不能达到失眠的作用。这些刺激都是通过低频率、小强度微电流,它所发出的微电流可以改变异常的脑电波,从而治疗焦虑失眠问题;但是这些治疗手段都是通过强行的物理方法进行治疗,虽然有治疗效果,治疗的依赖性较强,一旦脱离治疗,仍然不能解决的失眠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一种治疗失眠的多功能设备,它具有操作简单,可以应用多种方式和方案引导患者入睡,且不会产生适应性,可以从根本上有效治疗失眠等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床身1、调节支架2、可移动底板3、头罩4、主控制台5,床身1通过调节支架2设置在可移动底板3上,头罩4设置在床身1的一端,主控制台5设置在床身1的外侧;主控制台5包含外部存储器51、主控制器52、控制台53、显示单元54,外部存储器51直接通过USB接口与主控制器52相连,主控制器52通过串口线与控制台53进行数据通讯连接,控制台53通过通讯线路与调节支架2和头罩4连接,显示单元54连接在主控制器52的显示信号输出端上;所述的头罩4半圆环形结构,头罩4的内部两侧设置有四个扬声器电路41、三个LED灯42、LED灯方向控制杆43,LED灯42置于头罩4的内侧,与平躺的患者脸部相对,用于发出低频光;扬声器电路41置于患者双耳侧上方,其中两个扬声器电个播放中医五行音乐,另两个播放心理诱导语音。其与床体背部滚动链接,颜色为茶色,具有聚音效果,可以将患者与外部环境有效隔离。所述LED灯42通过头罩4外侧对应位置的方向控制杆43控制其光束照射方向。所述LED灯42的频率在0~200HZ之间可调,且光照度小于100勒克斯,从而避免对患者眼睛产生伤害。所述的床身1分为背部11、腰部12、腿部13,背部11、腰部12和腿部13分别固定设置在调节支架2上。背部11、腰部12和腿部13可以通过调节支架2对上述三个部分分别进行调节,让使用者获得更好的平躺效果,获得更舒适的平躺位置。所述的床身1上还设置有床身推把6、侧扶手7,床身推把6设置在头罩4下方的床身1的端头处,床身1的腰部12两侧分别设置有侧扶手7。床身推把6方便推动床身移动,侧扶手7便于将手防止在扶手上,让用户手可以握住扶手,让使用者手有所握,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所述的主控制器5为计算机主机。所述床身1的背部11设置有两个音乐体感振子14,腰部12上设置有三个音乐体感振子14,腿部13上设置有两个音乐体感振子14,上述多个音乐体感振子14均通过数据连接线连接扬声器电路41。所述外部存储器包括中医五行音乐,心理诱导语音和控制软件,但是其必须通过解码之后才能提取,安装软件后直接可以通过软件选择播放,但是不可直接在外部存储器中提取;不仅可以播放外部存储器的中医五行音乐,也可以依据患者实际情况将来自于其他存储器的音乐与本来的心理诱导语音相结合来达到治疗效果;控制软件具有唤醒功能,心理诱导语音播放完毕后将患者唤醒。本专利技术中主控制器52作为控制端可以通过软件选择不同的中医五行音乐和心理诱导语音的播放,通过音频线左右声道经控制台音频经过放大电路放大后分别进入头罩左右两边的扬声器同时施加到患者的听觉系统中;同时床体上的体感音乐震动单元会将中医五行音乐中16~150HZ的低频信号经增幅放大和物理换能后,通过触动觉的传导方式作用于人体,使音乐的“外源性振动”与人体的“内源性振动”产生同频共振,以达到提高音乐治疗效果的目的。主控制器52通过接口电路与单片机连接,通过单片机编程技术控制其对应的三个端口以设置的频率输出高/低电平,当端口输出高电平时,LED灯被点亮,当端口输出低电平时,LED灯灭,实现LED灯以一定的频率发光/熄灭。用此一定频率的光照射于患者额头部位,可以有利于人体自身褪黑素的分泌,帮助调节人体生物钟,使患者进入自然美好睡眠。所述外部存储器51存有中医五行音乐、心理诱导语音和控制软件;主控制器52安装好控制软件后作为主控制器,可以实现选择不同的中医五行音乐和心理诱导语音以满足不同的患者需求和避免产生适应性;控制台内有滤波电路,开关电源和电路板等;床体可以实现多种运动并包含体感振动音乐单元和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枕头。其中,所述一定频率是指单片机端口输出高电平LED灯发光的持续时间和端口输出低电平LED灯熄灭的持续时间之和所对应的频率。本专利技术用装有控制软件的计算机作为主控制器,治疗方案简单易选,界面简洁大方,看起来比较直观,降低操作难度。本专利技术所述床身1可以实现基本运动,背部抬起落下、整体前倾后倾、整体上升下降和腿部抬起落下。所述音乐体感振子可以单个控制,也可以整体控制。且可以设置其振动幅度在1~200之间,幅度设置越大,其振动感觉越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主控制台5结构示意框图。附图标记说明:床身1、调节支架2、可移动底板3、头罩4、主控制台5、外部存储器51、主控制器52、控制台53、显示单元54、扬声器电路41、LED灯42、LED灯方向控制杆43、背部11、腰部12、腿部13、音乐体感振子14。具体实施方式参看图1-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由床身1、调节支架2、可移动底板3、头罩4、主控制台5组成,床身1通过调节支架2设置在可移动底板3上,头罩4设置在床身1的一端,主控制台5设置在床身1的外侧;主控制台5包含外部存储器5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治疗失眠的多功能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失眠的多功能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床身(1)、调节支架(2)、可移动底板(3)、头罩(4)、主控制台(5),床身(1)通过调节支架(2)设置在可移动底板(3)上,头罩(4)设置在床身(1)的一端,主控制台(5)设置在床身(1)的外侧;主控制台(5)包含外部存储器(51)、主控制器(52)、控制台(53)、显示单元(54),外部存储器(51)直接通过USB接口与主控制器(52)相连,主控制器(52)通过串口线与控制台(53)进行数据通讯连接,控制台(53)通过通讯线路与调节支架(2)和头罩(4)连接,显示单元(54)连接在主控制器(52)的显示信号输出端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失眠的多功能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床身(1)、调节支架(2)、可移动底板(3)、头罩(4)、主控制台(5),床身(1)通过调节支架(2)设置在可移动底板(3)上,头罩(4)设置在床身(1)的一端,主控制台(5)设置在床身(1)的外侧;主控制台(5)包含外部存储器(51)、主控制器(52)、控制台(53)、显示单元(54),外部存储器(51)直接通过USB接口与主控制器(52)相连,主控制器(52)通过串口线与控制台(53)进行数据通讯连接,控制台(53)通过通讯线路与调节支架(2)和头罩(4)连接,显示单元(54)连接在主控制器(52)的显示信号输出端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失眠的多功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头罩(4)半圆环形结构,头罩(4)的内部两侧设置有四个扬声器电路(41)、三个LED灯(42)、LED灯方向控制杆(43),LED灯(42)置于头罩(4)的内侧,与平躺的患者脸部相对,用于发出低频光;扬声器电路(41)置于患者双耳侧上方,其中两个扬声器电个播放中医五行音乐,另两个播放心理诱导语音,其与床体背部滚动链接,颜色为茶色,具有聚音效果,可以将患者与外部环境有效隔离,所述LED灯(42)通过头罩(4)外侧对应位置的方向控制杆(43)控制其光束照射方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失眠的多功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42)的频率在0~200HZ之间可调,且光照度小于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建国蔡亚禄朱峰吴德云董强付玉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思立普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