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耿智德专利>正文

一种大豆脱粒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2421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0 0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豆脱粒机,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端安装料斗,所述箱体的正面有安装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箱体的正面左侧顶端安装有第三出料口,所述箱体的右侧底端安装有电机,所述箱体的内侧设有破碎腔,所述破碎腔与第三出料口相连,所述破碎腔内侧安装有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贯穿箱体。该大豆脱粒机,当对大豆进行脱粒时,通过连接电机的外接电源,电机开始工作,通过第二皮带轮带动第二传动杆转动,使第一支板发生震动,从而使脱离秸秆的大都经第一滤网过滤下去经第一出料都导出,从而进行收集,从而体现操作简单方便,破碎与散分同时进行,工作效率高,且将秸秆与大豆有效的分离,减少了后续的工作量。

A soybean thresh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oybean threshing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box body, the top of the box body to install the front box hopper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discharge opening of the box body is provided with third front left outlet of the box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bottom end of the motor is arranged inside the box body. A crushing cavity of the crushing chamber and third outlet connected to the first drive rod broken installation cavity inside the first drive rod through the box body. The soybean thresher, when threshing of soybean, connected to the power supply by connecting the motor, the motor starts to work, the second belt wheel drives the second driving rod of the first support plate to vibrate so as to make the most out of straw, the first filter down through the first discharge are derived, which are collected which reflects the simple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 and at the same time breaking loose, high work efficiency, and the separation of soybean straw and effectively, reduce the subsequent worklo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豆脱粒机
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
,具体为一种大豆脱粒机。
技术介绍
大豆脱粒机主要由机架、筛网、脱粒滚筒、风机清选部件、籽粒输出部件、电动机等组成,脱粒机工作时,由人工手持稻把,将稻穗喂入高速旋转的脱粒滚筒进行脱粒,谷粒从脱粒滚筒下方的筛网中漏出,进入风机斜滑道下滑,风机鼓风经风机斜滑道上行,鼓风流速就可以把重量轻的稻草等杂质经风机从筛网上吹出,同时谷粒从筛网上下落并从谷粒出料槽离开脱粒机。存在的问题是,在脱粒滚筒的转送不变的情况下,谷粒受到的打击力不可调,无法适应不同体积大小的大豆脱粒,也无法适应机架内不同密度的稻穗,例如申请号为201520744667.2的专利,包括机架和位于机架内的脱粒滚筒,所述脱粒滚筒包括两个同轴的端板、多个周向均布并连接两个端板的连杆和沿连杆轴向设置的多个弓齿,其中一个端板与电机连接,所述连杆的轴向位置固定可调,虽然稻穗受到的打击频率可调,但是它的脱粒效率低,大豆和秸秆大都混在一起,造成了后续工作的工作量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豆脱粒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豆脱粒机,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端安装料斗,所述箱体的正面有安装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箱体的正面左侧顶端安装有第三出料口,所述箱体的右侧底端安装有电机,所述箱体的内侧设有破碎腔,所述破碎腔与第三出料口相连,所述破碎腔内侧安装有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贯穿箱体,所述第一传动杆通过第一轴承与箱体相连,所述第一传动杆的外壁安装有破碎杆,所述第一传动杆的右侧安装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通过第一皮带与电机相连,所述第一传动杆的左侧安装有第三皮带轮,所述破碎腔的底端安装有第一支板,所述第一支板的内侧安装有第一滤网,所述第一支板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卡块,所述箱体内侧左右两端均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卡块配合相连,所述凹槽的内侧安装有弹簧,所述第一支板的底端安装有凸轮,所述凸轮与第一支板配合相连,所述凸轮的内侧安装有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二传动杆贯穿箱体,所述第二传动杆通过第二轴承与箱体相连,所述第二传动杆的左侧安装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通过第二皮带与第三皮带轮相连。优选的,所述箱体的正面底端安装有第二出料口,所述箱体的内侧底端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卡板,所述卡板之间安装有第二支板,所述第二支板与卡板配合相连,所述卡板的内侧安装有第二滤网。优选的,所述破碎杆的外壁安装有多个碎齿。优选的,所述电机的底端安装有电机座。优选的,所述弹簧的内侧上下两端均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分别与卡块和箱体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大豆脱粒机,当对大豆进行脱粒时,通过连接电机的外接电源,电机开始工作,通过电机通过第一皮带带动第一皮带轮,通过第一皮带轮带动第一传动杆,通过第一传动杆带动破碎杆转动,通过破碎杆对大都秸秆的撞击,使其破碎,从而使大豆出来,通过第一传动杆带动第三皮带轮,通过第三皮带轮通过第二皮带带动第二皮带轮转动,通过第二皮带轮带动第二传动杆转动,通过第二传动杆带动凸轮转动,通过凸轮推动第一支板,使第一支板发生震动,从而使脱离秸秆的大都经第一滤网过滤下去经第一出料都导出,从而进行收集,从而体现操作简单方便,破碎与散分同时进行,工作效率高,且将秸秆与大豆有效的分离,减少了后续的工作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破碎腔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凹槽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箱体,2、料斗,3、第一传动杆,4、第一皮带轮,5、第一皮带,6、电机,7、电机座,8、第一出料口,9、第二出料口,10、第三出料口,11、碎齿,12、第一轴承,13、破碎杆,14、卡板,15、第二支板,16、第一滤网,17、第二滤网,18、第二轴承,19、第二传动杆,20、第二皮带轮,21、破碎腔,22、第三皮带轮,23、固定杆,24、凹槽,25、卡块,26、第一支板,27、弹簧,28、凸轮,29、第二皮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大豆脱粒机,包括箱体1,箱体1的顶端安装料斗2,箱体1的正面有安装有第一出料口8,第一出料口8用于将大都导出,箱体1的正面左侧顶端安装有第三出料口10,第三出料口10用于将肥料导出,箱体1的右侧底端安装有电机6,电机6连接外接电源380V交流电时,电机6开始工作,电机6的底端安装有电机座7,电机座7用于支撑固定电机6,箱体1的内侧设有破碎腔21,破碎腔21与第三出料口10相连,破碎腔21内侧安装有第一传动杆3,第一传动杆3带动破碎杆13转动,第一传动杆3贯穿箱体1,第一传动杆3通过第一轴承12与箱体1相连,第一轴承21为滚珠轴承,第一传动杆3的外壁安装有破碎杆13,破碎杆13用于将大豆秸秆击碎,从而进行脱粒作业,破碎杆13的外壁安装有碎齿11,碎齿11对大豆秸秆破碎更加彻底,第一传动杆3的右侧安装有第一皮带轮4,第一皮带轮4通过第一皮带5与电机6相连,电机6通过皮带5带动第一皮带轮4,第一传动杆3的左侧安装有第三皮带轮22,第一传动杆3带动第三皮带轮22,破碎腔21的底端安装有第一支板26,第一支板26用于支撑固定滤网16,第一支板26的内侧安装有第一滤网16,滤网16用于将大豆过滤下去,第一支板26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卡块25,卡块25用于支撑固定第一支板26,箱体1内侧左右两端均设有凹槽24,凹槽24与卡块25配合相连,卡块25可以在凹槽24的内侧移动,凹槽24的内侧安装有弹簧27,弹簧27为拉伸弹簧,弹性系数为5N/CM,弹簧27的内侧上下两端均安装有固定杆23,固定杆23用于加固弹簧27,防止弹簧27掉落,固定杆23分别与卡块25和箱体1相连,固定杆23分别固定在卡块25和箱体1上,第一支板26的底端安装有凸轮28,凸轮28带动第一支板26上下移动,凸轮28与第一支板26配合相连,凸轮28的内侧安装有第二传动杆19,第二传动杆19带动凸轮28转动,第二传动杆19贯穿箱体1,第二传动杆19通过第二轴承18与箱体1相连,第二轴承18为滚珠轴承,第二传动杆19的左侧安装有第二皮带轮20,第二皮带轮20带动第二传动杆19转动,第二皮带轮20通过第二皮带29与第三皮带轮22相连,第三皮带轮22通过第二皮带29带动第二皮带轮20转动,箱体1的正面底端安装有第二出料口9,第二出料口9用于向细小的秸秆碎渣排出,箱体1的内侧底端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卡板14,卡板14用于支撑固定第二支板15,卡板14之间安装有第二支板15,第二支板15与卡板14配合相连,第二支板15可以从卡板14的内侧取出,进行清理,卡板14的内侧安装有第二滤网17,第二滤网17用于向较小的秸秆碎渣过滤下去。当对大豆进行脱粒时,连接电机6的外接电源,电机6开始工作,电机6通过第一皮带5带动第一皮带轮4转动,第一皮带轮4带动第一传动杆3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大豆脱粒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豆脱粒机,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顶端安装料斗(2),所述箱体(1)的正面有安装有第一出料口(8),所述箱体(1)的正面左侧顶端安装有第三出料口(10),所述箱体(1)的右侧底端安装有电机(6),所述箱体(1)的内侧设有破碎腔(21),所述破碎腔(21)与第三出料口(10)相连,所述破碎腔(21)内侧安装有第一传动杆(3),所述第一传动杆(3)贯穿箱体(1),所述第一传动杆(3)通过第一轴承(12)与箱体(1)相连,所述第一传动杆(3)的外壁安装有破碎杆(13),所述第一传动杆(3)的右侧安装有第一皮带轮(4),所述第一皮带轮(4)通过第一皮带(5)与电机(6)相连,所述第一传动杆(3)的左侧安装有第三皮带轮(22),所述破碎腔(21)的底端安装有第一支板(26),所述第一支板(26)的内侧安装有第一滤网(16),所述第一支板(26)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卡块(25),所述箱体(1)内侧左右两端均设有凹槽(24),所述凹槽(24)与卡块(25)配合相连,所述凹槽(24)的内侧安装有弹簧(27),所述第一支板(26)的底端安装有凸轮(28),所述凸轮(28)与第一支板(26)配合相连,所述凸轮(28)的内侧安装有第二传动杆(19),所述第二传动杆(19)贯穿箱体(1),所述第二传动杆(19)通过第二轴承(18)与箱体(1)相连,所述第二传动杆(19)的左侧安装有第二皮带轮(20),所述第二皮带轮(20)通过第二皮带(29)与第三皮带轮(22)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豆脱粒机,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顶端安装料斗(2),所述箱体(1)的正面有安装有第一出料口(8),所述箱体(1)的正面左侧顶端安装有第三出料口(10),所述箱体(1)的右侧底端安装有电机(6),所述箱体(1)的内侧设有破碎腔(21),所述破碎腔(21)与第三出料口(10)相连,所述破碎腔(21)内侧安装有第一传动杆(3),所述第一传动杆(3)贯穿箱体(1),所述第一传动杆(3)通过第一轴承(12)与箱体(1)相连,所述第一传动杆(3)的外壁安装有破碎杆(13),所述第一传动杆(3)的右侧安装有第一皮带轮(4),所述第一皮带轮(4)通过第一皮带(5)与电机(6)相连,所述第一传动杆(3)的左侧安装有第三皮带轮(22),所述破碎腔(21)的底端安装有第一支板(26),所述第一支板(26)的内侧安装有第一滤网(16),所述第一支板(26)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卡块(25),所述箱体(1)内侧左右两端均设有凹槽(24),所述凹槽(24)与卡块(25)配合相连,所述凹槽(24)的内侧安装有弹簧(27),所述第一支板(26)的底端安装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智德
申请(专利权)人:耿智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