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馈双频圆极化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2272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8 1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馈双频圆极化天线,包括PCB反射板、依次层叠连接在PCB反射板上的耦合馈电天线和主馈天线;主馈天线包括第一介质板、设置在第一介质板上的第一微带贴片以及两个金属探针,两个金属探针的馈电幅度相等,空间相位相差90°;耦合馈电天线包括第二介质板、设置在第二介质板上的第二微带贴片,第二微带贴片上设有数个开缝,数个开缝围绕耦合馈电天线轴心均匀分布形成耦合缝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单馈层叠结构相比,通过双馈耦合馈电的方式,有效的抑制交叉极化比,获得更好的轴比和驻波,同时有较宽的辐射角度;与双馈层叠结构相比,通过双馈耦合馈电的方式,只需两个探针,有效简化馈电网络,为后续的有源网络设计提供更大的设计余量。

Double fed double frequency circular polarized antenn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馈双频圆极化天线
本技术涉及圆极化天线
,尤其涉及一种双馈双频圆极化天线。
技术介绍
天线的极化作为天线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是指在一个发射天线辐射时,其最大辐射方向上,随着时间变化电场矢量(端点)在空间描出的轨迹。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天线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现代的无线应用系统中,普通的线极化天线已很难满足人们的需求,圆极化天线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圆极化天线具有:可接收任意极化的来波且其辐射波也可由任意极化天线接收;旋向正交性;极化波入射到反射物(如平面、球面等)是旋向逆转,不同旋向的电磁波具有较大数值的极化隔离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在通信、雷达、电子侦察与电子干扰等各个方面,研究圆极化天线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军事效益。在很多实际应用中,要求圆极化天线具有双频性,同时要求较好的圆极化性能和较为简化的馈电网络,这就使得这类圆极化全向天线的设计与普通的圆极化天线的设计既有共性又有很大的差别。目前,从原理上来看,主要有以下两种:采用两个双馈圆极化天线层叠结构,每个圆极化天线覆盖一个频点,通过组合的方式实现双频和优良的性能,但是包括两组90度移相网络,馈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双馈双频圆极化天线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馈双频圆极化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PCB反射板(10)、依次层叠连接在所述PCB反射板(10)上的耦合馈电天线(20)和主馈天线(30);所述主馈天线(30)包括第一介质板(31)、设置在所述第一介质板(31)上的第一微带贴片(32)以及两个金属探针(33),两个所述金属探针(33)的馈电幅度相等,空间相位相差90°;所述耦合馈电天线(20)包括第二介质板(21)、设置在所述第二介质板(21)上的第二微带贴片(22),所述第二微带贴片(22)上设有数个开缝(23),数个所述开缝(23)围绕所述耦合馈电天线(20)轴心均匀分布,形成耦合缝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馈双频圆极化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PCB反射板(10)、依次层叠连接在所述PCB反射板(10)上的耦合馈电天线(20)和主馈天线(30);所述主馈天线(30)包括第一介质板(31)、设置在所述第一介质板(31)上的第一微带贴片(32)以及两个金属探针(33),两个所述金属探针(33)的馈电幅度相等,空间相位相差90°;所述耦合馈电天线(20)包括第二介质板(21)、设置在所述第二介质板(21)上的第二微带贴片(22),所述第二微带贴片(22)上设有数个开缝(23),数个所述开缝(23)围绕所述耦合馈电天线(20)轴心均匀分布,形成耦合缝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馈双频圆极化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带贴片(32)蚀刻形成在所述第一介质板(31)上,第一微带贴片(32)的四角处分别形成有方形的调谐部(3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馈双频圆极化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微带贴片(22)蚀刻形成在所述第二介质板(21)上,第二微带贴片(22)的四角处分别形成有方形的调谐部(2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馈双频圆极化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探针(33)依次穿进所述耦合馈电天线(20)和PCB反射板(10),露出所述PCB反射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江胡候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鼎耀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