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锂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2261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8 1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锂电池,包括外壳体和盖板,盖板设置在外壳体顶端的中部,外壳体两侧的中部均固定设有过滤网,外壳体两侧的外周均固定连接有卡合框,卡合框的内侧与外壳体两侧的外周均固定设有密封垫,卡合框的卡槽内卡合连接有绝热板,外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锂电池壳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外壳体的两侧设有的过滤网,可以加快外壳体内部热量的散发,提高了锂电池的散热能力,通过外壳体的两侧设有的卡合框,可以卡合连接绝热板,当在寒冷的冬天和炎热的夏天可以隔绝外界的温度对锂电池造成影响,损坏锂电池,同时卡合框内侧设有的密封垫,提高了绝热板的气密性,防止外界空气透过绝热板进入外壳体的内部。

A new energy electric vehicle lithium batt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锂电池
本技术涉及一种锂电池,特别涉及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锂电池。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锂电池使用寿命短,当锂电池发生碰撞时锂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容易发生短路,继而损坏锂电池,现有的锂电池由于锂电池内部会产生热量,散热能力不强,且锂电池在使用时受外界温度的影响,继而缩短了锂电池的使用寿命,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锂电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锂电池,可以有效解决现有的锂电池发生碰撞时容易短路以及散热能力不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锂电池,包括外壳体和盖板,所述盖板设置在外壳体顶端的中部,所述外壳体两侧的中部均固定设有过滤网,所述外壳体两侧的外周均固定连接有卡合框,所述卡合框的内侧与外壳体两侧的外周均固定设有密封垫,所述卡合框的卡槽内卡合连接有绝热板,所述外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锂电池壳体,所述锂电池壳体顶端的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分别与正极连接柱和负极连接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正极连接柱的另一端插接在盖板一侧设有的正极连接柱孔内,所述负极连接柱的另一端插接在盖板另一侧设有的负极连接柱孔内,所述盖板的中部分别设有注液孔和泄压防爆孔,所述注液孔和泄压防爆孔均与锂电池壳体的内部连通,所述泄压防爆孔的一侧固定设有负极绝缘孔,所述负极绝缘孔的内部固定设有负极绝缘片。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体和绝热板均为绝热塑料制成。进一步的,所述卡合框为U形状。进一步的,所述绝热板的尺寸大于过滤网的尺寸。进一步的,所述注液孔的顶端设有密封罩。进一步的,所述泄压防爆孔的内部固定设有防爆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外壳体的两侧设有的过滤网,可以加快外壳体内部热量的散发,提高了锂电池的散热能力;通过外壳体的两侧设有的卡合框,可以卡合连接绝热板,当在寒冷的冬天和炎热的夏天可以隔绝外界的温度对锂电池造成影响,损坏锂电池;同时卡合框内侧设有的密封垫,提高了绝热板的气密性,防止外界空气透过绝热板进入外壳体的内部;锂电池壳体顶端固定连接有盖板,正极连接柱和负极连接柱分别插接在盖板两侧设有的正极连接柱孔和负极连接柱孔内,继而将正极连接柱和负极连接柱固定分开,当锂电池发生碰撞时可以防止锂电池的正极和负极接触发生短路,继而损坏锂电池;盖板中部设有的注液孔和泄压防爆孔,方便向锂电池内部注入电解液,同时防止锂电池内部的压力过大损坏锂电池,延长了锂电池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密封垫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绝热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侧视剖面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主视剖面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壳体;2、过滤网;3、卡合框;4、密封垫;5、绝热板;6、锂电池壳体;7、正极连接柱;8、负极连接柱;9、盖板;10、注液孔;11、泄压防爆孔;12、负极绝缘孔;13、负极绝缘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如图1-5所示,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锂电池,包括外壳体1和盖板9,盖板9设置在外壳体1顶端的中部,外壳体1两侧的中部均固定设有过滤网2,外壳体1两侧的外周均固定连接有卡合框3,卡合框3的内侧与外壳体1两侧的外周均固定设有密封垫4,卡合框3的卡槽内卡合连接有绝热板5,外壳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锂电池壳体6,锂电池壳体6顶端的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分别与正极连接柱7和负极连接柱8的一端固定连接,正极连接柱7的另一端插接在盖板9一侧设有的正极连接柱孔内,负极连接柱8的另一端插接在盖板9另一侧设有的负极连接柱孔内,盖板9的中部分别设有注液孔10和泄压防爆孔11,注液孔10和泄压防爆孔11均与锂电池壳体6的内部连通,泄压防爆孔11的一侧固定设有负极绝缘孔12,负极绝缘孔12的内部固定设有负极绝缘片13。其中,外壳体1和绝热板5均为绝热塑料制成,降低了绝热板5成本的同时保证绝热的能力。其中,卡合框3为U形状,方便绝热板5从卡合框3的顶端插入。其中,绝热板5的尺寸大于过滤网2的尺寸,防止外界空气通过过滤网2进入外壳体1的内部,继而影响锂电池的使用。其中,注液孔10的顶端设有密封罩,防止锂电池内部的电解液泄漏。其中,泄压防爆孔11的内部固定设有防爆膜,当锂电池的内部压力过大时,泄压防爆孔11内部设有的防爆膜会自动爆裂,避免锂电池损坏,延长锂电池的使用寿命。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锂电池,工作时,首先将锂电池安装至合适的位置,然后进行正常使用,由于锂电池在使用时自身会发热,通过锂电池外壳6作为导热介质把热量散发出来,再通过过滤网2进行通风,加快热量的散发,保护锂电池不受损伤,同时过滤网2可以过滤空气中的灰尘,防止灰尘进入外壳体1的内部,导致锂电池短路,延长了锂电池的使用寿命,由于锂电池在使用时也受外界温度的影响,当在寒冷的冬天和炎热的夏天使永锂电池时,此时可以通过外壳体的两侧固定设有的卡合框卡合连接的绝热板5隔绝外界的温度传入外壳体1的内部,继而影响锂电池的寿命,当需要对外壳体1的内部进行散热时可以通过抽出绝热板5进行散热,延长锂电池的使用寿命,锂电池长时间使用后内部会有压力,当锂电池内部的压力过大时,泄压防爆孔11内部设有的防爆膜会爆裂,锂电池内部的压力通过泄压防爆孔11从锂电池的内部泄出,防止锂电池发生爆炸,当锂电池发生碰撞时,首先外壳体1缓冲碰撞时的冲击力,然后正极连接柱7和负极连接柱8分别插接在盖板9两侧设有的正极连接柱孔和负极连接柱孔内,继而将正极连接柱和负极连接柱固定分开,通过盖板9防止正极连接柱7和负极连接柱8接触,继而发生短路的现象,通过盖板9中部设有的注液孔10向锂电池的内部注入电解液,当不需要注入电解液时,通过注液孔10顶端设有的密封罩,防止锂电池的内部与外界空气接触,负极绝缘孔12内部设有负极绝缘片13可以防止锂电池发生短路的现象,提高了锂电池的稳定性。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技术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锂电池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锂电池,包括外壳体(1)和盖板(9),所述盖板(9)设置在外壳体(1)顶端的中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两侧的中部均固定设有过滤网(2),所述外壳体(1)两侧的外周均固定连接有卡合框(3),所述卡合框(3)的内侧与外壳体(1)两侧的外周均固定设有密封垫(4),所述卡合框(3)的卡槽内卡合连接有绝热板(5),所述外壳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锂电池壳体(6),所述锂电池壳体(6)顶端的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分别与正极连接柱(7)和负极连接柱(8)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正极连接柱(7)的另一端插接在盖板(9)一侧设有的正极连接柱孔内,所述负极连接柱(8)的另一端插接在盖板(9)另一侧设有的负极连接柱孔内,所述盖板(9)的中部分别设有注液孔(10)和泄压防爆孔(11),所述注液孔(10)和泄压防爆孔(11)均与锂电池壳体(6)的内部连通,所述泄压防爆孔(11)的一侧固定设有负极绝缘孔(12),所述负极绝缘孔(12)的内部固定设有负极绝缘片(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锂电池,包括外壳体(1)和盖板(9),所述盖板(9)设置在外壳体(1)顶端的中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两侧的中部均固定设有过滤网(2),所述外壳体(1)两侧的外周均固定连接有卡合框(3),所述卡合框(3)的内侧与外壳体(1)两侧的外周均固定设有密封垫(4),所述卡合框(3)的卡槽内卡合连接有绝热板(5),所述外壳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锂电池壳体(6),所述锂电池壳体(6)顶端的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分别与正极连接柱(7)和负极连接柱(8)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正极连接柱(7)的另一端插接在盖板(9)一侧设有的正极连接柱孔内,所述负极连接柱(8)的另一端插接在盖板(9)另一侧设有的负极连接柱孔内,所述盖板(9)的中部分别设有注液孔(10)和泄压防爆孔(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杭阿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宏驰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