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试纸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2130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8 0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试纸条。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一端为用于承载样品的加样区,另一端为用于提供层析动力的吸引区;所述加样区和吸引区之间形成层析反应区;所述层析反应区内依次设置有接近加样区的第一测试线和接近吸引区的第二测试线;所述第一测试线为固定有硼酸盐衍生物的测试线;所述第二测试线为固定有血红蛋白沉淀剂的测试线。该方法结合了免疫层析法和亲和层析色谱法的优点,可以通过结构简单的试纸条检测及计算糖化血红蛋白含量,既提高了传统层析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又结合了亲和层析色谱法的检测方法,操作简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试纸条
本技术涉及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试纸条。
技术介绍
近年来,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临床上开始渐渐被高度重视。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血红蛋白A组分的某些特殊分子部位和葡萄糖经过缓慢而不可逆的非酶促反应结合而形成的。因此,当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较高时,人体形成的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也会相对较高。HbA1c是一项说服力较强、数据较客观、稳定性较好的生化检查项目,其不受偶尔一次血糖升高或降低的影响,能够反映糖尿病患者2~3个月以内的糖代谢状况,同时与糖尿病并发症尤其是微血管病变关系密切,在糖尿病学上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1993年美国1型糖尿病控制及并发症实验(DCCT)和英国大规模的II型糖尿病控制与并发症关系研究(UKPDS)的研究中把HbA1c作为糖尿病控制的一个观察指标。1996年4月起在日本,HbA1c被纳入老年人保健法中糖尿病筛选的检查项目。2002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已将其作为监测糖尿病控制的金标准,对其应用也作了明确的规定:即所有糖尿病患者均应常规测定HbA1c。其初诊时测定结果为基线时的代谢状况,此后的测定值则作为糖尿病长期治疗控制中的一部分,这样在提高糖尿病诊断水平、血糖控制、慢性并发症的防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目前通常认为检测HbA1c的临床意义有两点:1.在糖尿病的筛选普查中有早期提示的价值,可作为轻症、II型、“隐性”糖尿病的早期诊断指标。2.在糖尿病的治疗中,HbA1C是评价血糖控制好坏的重要标准。虽然糖化血红蛋白具有以上的重大检验意义,但在临床上,只有30%左右的糖尿病患者能做到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良好的血糖控制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而血糖监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本人的认知和行动。由于大部分患者选择可靠性不高的日常监测手段,目前超过60%的II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控制不理想。糖化血红蛋白长期控制不稳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会改变红细胞对氧的亲和力,加速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形成;如果眼睛内的晶体被糖化,则会引发白内障。此外,它可引起肾小球基底膜增厚,诱发糖尿病肾病,并引起血脂和血粘度增高。糖化血红蛋白升高,是心肌梗死、脑卒中死亡的一个高危因素。在男性患者中,糖化血红蛋白每增加1%,死亡率的相对危险性增加24%,女性患者增加28%。一旦糖化血红蛋白超过7%,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就增加50%以上。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的方法根据检测的原理,基本上可分为基于GHb和Hb的电荷不同(如离子交换法、电泳法)和基于Hb上糖化基团的结构特点(如亲和层析方法、免疫法和酶法等)两类。其中,临床上广泛采用采用离子层析法,其具有精密度高、重复性好且操作简单的优点。但其价格较为昂贵,而且容易受到带电性相近的胎儿血红蛋白(HB-F)的干扰,可能在离子交换HPLC分析图上与HbA1c峰重叠。手工微柱操作会受到人工因素影响,可能会洗脱不完全或过度洗脱并受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而某些血红蛋白如HbF异常增加时,也会与糖化血红蛋白同时洗脱,从而使结果产生偏差。由于手工操作层析时间和微柱的质量不易控制,易产生操作技术误差,重复性欠佳。还有一些使用琼脂凝胶电泳法。根据Hb及HbA1带正电荷,电泳时向负极移动的原理进行检测。但是普通电泳法对HbA和HbA1分离效果不理想,目前尚无商品化且具有批量样本通过能力的仪器面世,相当程度地限制了该方法的临床应用。等电点聚集法是测定GHb的一种新技术。其在聚丙烯酞凝胶中加人载体两性介质(如ampholin)的薄板上形成一个由阳极到阴极逐渐增加的pH梯度,溶血液中各个组份将移动到各自的等电点的pH位置上,这样就得到比一般电泳法更好的分划效果和比较集中的色带,通过分辨率高的微量光密度仪扫描,可以准确地测定出各自组份的含量。由于它能够分辨出一级结构不同的HbA、HbAc、HbF、HbS及HbC等,可完全避开各种物质的干扰,是一种理想的方法,。但仪器价格相当昂贵,难于用作常规检测和推广使用。亲和层析检测方法是利用生物高分子能与相应的专一配基分子可逆结合的原理,将配基通过共价键牢固地结合于固相载体上制得亲和吸附系统。但是亲和层析的检测结果为糖化血红蛋白总量,不能测试GHb的单一组份,且包含HbA1的糖化组份,因此将亲和色谱所测出的GHb称为总的GHb是不确切的,严格来说是占不同百分数的各种GHb,目前对其测定内容的命名国内外尚不统一。还有一些近期发展起来的新方法,例如离子捕获法,其原理是糖化血红蛋白与相应抗体结合后,联以荧光标记物,形成一反应复合物,再联结带负电荷的多聚阴离子复合物,而在IMX反应孔中的玻璃纤维预先包被了高分子的四胺合物,使纤维表面带正电,使前述的反应复合物吸附在纤维表面,经过一系列清洗后测定其荧光强度,从而得到糖化血红蛋白的浓度,该方法适用于成批糖化血红蛋自标本的检测。化学发光法则采用离子捕捉免疫分析法,应用抗原抗体反应原理,联以荧光标记物,通过连接带负电的多阴离子复合物,吸附到带正电的纤维表面,经过一系列彻底清洗等步骤后,测定荧光强度变化率,计算浓度。采用专用试剂包和免疫发光分析仪,其检测系统易于规范和重复,可减少操作技术误差,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高,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小,回收率高,准确度高,交叉污染率小,影响因素少。但是其仪器较贵,不适用于普及。酶法的原理为用特殊蛋白酶分解Hb,3-5min内果糖基氨基酸从Hb分离,果糖基氨基酸氧化酶(FAOD)从果糖基氨基酸产生H2O2,H2O2经POD与DA-64反应,选择751nm测吸光度改变求得GHb浓度。此方法较为不稳定。因此,提供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检测速度快的检测方法来监测病人体内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的变化,可以做到及时检测、及时治疗并且减轻病人痛苦,减少家庭负担以及社会负担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试纸条,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繁琐,成本高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试纸条。所述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试纸条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一端为用于承载样品的加样区,另一端为用于提供层析动力的吸引区;所述加样区和吸引区之间形成层析反应区;所述层析反应区内依次设置有接近加样区的第一测试线和接近吸引区的第二测试线;所述第一测试线为固定有硼酸盐衍生物的测试线;所述第二测试线为固定有血红蛋白沉淀剂的测试线。可选地,所述加样区为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的样品垫。可选地,所述层析反应区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的硝酸纤维素膜;所述样品垫的至少一部分叠合在所述硝酸纤维素膜上。可选地,所述吸引区为吸水滤纸;所述吸水滤纸至少部分与所述硝酸纤维素膜重叠。可选地,所述第一测试线和第二测试线之间的距离为15-20mm。可选地,所述第一测试线通过壳聚糖季铵盐法固定所述硼酸盐衍生物。可选地,所述第二测试线通过壳聚糖季铵盐法固定所述血红蛋白沉淀剂。可选地,所述试纸条的宽度为3-6mm。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试纸条,可以利用血红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自身的颜色确定含量,不需要借助标记物,可以减少传统层析法中使用的结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试纸条

【技术保护点】
一种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试纸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试纸条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一端为用于承载样品的加样区,另一端为用于提供层析动力的吸引区;所述加样区和吸引区之间形成层析反应区;所述层析反应区内依次设置有接近加样区的第一测试线和接近吸引区的第二测试线;所述第一测试线为固定有硼酸盐衍生物的测试线;所述第二测试线为固定有血红蛋白沉淀剂的测试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试纸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试纸条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一端为用于承载样品的加样区,另一端为用于提供层析动力的吸引区;所述加样区和吸引区之间形成层析反应区;所述层析反应区内依次设置有接近加样区的第一测试线和接近吸引区的第二测试线;所述第一测试线为固定有硼酸盐衍生物的测试线;所述第二测试线为固定有血红蛋白沉淀剂的测试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试纸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样区为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的样品垫。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试纸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层析反应区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的硝酸纤维素膜;所述样品垫的至少一部分叠合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岳军陈雪仇家舟王朝阳钟运华蒋萍
申请(专利权)人:海格德生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