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外热成像机芯及红外热像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2082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8 08: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红外成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外热成像机芯及红外热像仪,包括基座、探测器、快门、电路板;其中,所述探测器安装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快门安装于所述基座的前面,对所述探测器起光阑作用;所述电路板固定于所述基座的后面,并分别通过电线穿过所述基座与所述探测器、快门电联。由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红外热成像机芯及红外热像仪体积大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成本低、重量轻、体积小、图像摄取质量好、效率高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外热成像机芯及红外热像仪
本技术属于红外成像
,特别涉及一种红外热成像机芯及红外热像仪。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红外热成像机芯都是显示屏、PCB板、镜头等部件设置于机壳内,体积大,不适合机芯趋向小型化,便携式的要求,尤其不能满足客户的特性要求和不同运用领域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红外热成像机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红外热成像机芯体积大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红外热成像机芯,包括:基座、探测器、快门、电路板;其中,所述探测器安装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快门安装于所述基座的前面,对所述探测器起光阑作用;所述电路板固定于所述基座的后面,并分别通过电线穿过所述基座与所述探测器、快门电联。可选的,还包括后盖和挡片,所述后盖盖在所述电路板的后面,对所述电路板起保护作用;所述快门前设有挡片,通过所述挡片的打开与关闭实现机械永久定位。可选的,所述快门的光阑中心与所述探测器的成像中心在一条直线上。可选的,所述探测器的成像光轴垂直面的最大尺寸与所述基座的尺寸相同。可选的,所述基座的四角上均设有安装孔。可选的,所述探测器的成像中心位于所述电路板的板面中心。可选的,所述探测器的成像中心与结构中心偏离。可选的,所述红外热成像机芯横截面的最大尺寸为37.5mmX38mm,所述红外热成像机芯的总长度小于21.7mm;所述探测器的成像中心距离所述基座左右的一边缘距离为17mm,距离另一边缘距离为20.5mm;所述探测器的成像中心距离所述基座上下的一边缘距离为20mm,距离另一边缘的距离为18mm。可选的,所述基座为铝合金材质。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红外热像仪,包括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红外热成像机芯和镜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探测器安装于基座上;快门安装于基座的前面,对探测器起光阑作用;电路板固定于基座的后面,并分别通过电线穿过基座与探测器、快门电联,由此,红外机芯结构更加紧凑,实现了小型化,快门安装到热像仪的安装基座上,通过电路控制其闭合与开启,实现了红外热成像机芯的图像非均匀性校正,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红外热成像机芯及红外热像仪体积大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成本低、重量轻、体积小、图像摄取质量好、效率高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红外热成像机芯及红外热像仪,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红外热成像机芯体积大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为使红外热成像机芯实现小型化,将快门安装到热像仪的安装基座上,通过电路控制其闭合与开启,实现热像仪的图像非均匀性校正,机械永久闭合则实现阳光保护功能。本红外机芯探测器成像中心与外形结构呈偏置设计,快门具有双态工作结构设计,通过电路控制其闭合与开启,快门前的挡片打开与关闭的两个状态下均能实现机械永久定位,不需要电子控制。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技术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红外热成像机芯,包括:基座1、探测器2、快门3、电路板4;其中,探测器2安装于基座1上;快门3安装于基座1的前面,起光阑作用;电路板4固定于基座1的后面,并分别通过电线穿过基座1与探测器2、快门3电联。其中,探测器2和基座1,以及快门3和基座1,以及电路板4和基座1之间,可以采用螺钉连接、胶水粘接或压接等常规连接方式,这几种连接方式也可以组合使用,螺钉连接比较可靠。由此,红外热成像机芯实现了小型化,快门安装到热像仪的安装基座1上,通过电路控制其闭合与开启,实现了红外热成像机芯的图像非均匀性校正。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快门3前设有挡片,挡片的形状、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只要能遮挡住快门3即可。通常设置在图1基座中间的中空方形内部,在不用时,该挡片闭合,即图1中中空的方形部位被挡住,挡住快门3,从而保护了快门3;在使用时,该挡片打开,即中空的方形部位露出快门。通过挡片的打开与关闭实现机械永久定位,不需要电子控制。当机械永久闭合时,则实现阳光保护功能。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该红外热成像机芯还包括后盖5,盖在电路板4的后面,起保护作用。后盖5的形状、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只要能盖住电路板4的后面即可。后盖5与基座1共同起到外壳保护的作用,因此不需要像现有红外热成像机芯那样,需要将显示屏、PCB板、镜头等部件设置于体积庞大的机壳内。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快门3的光阑中心与探测器2的成像中心(也即机芯成像中心)重合。具体地,如图2所示,探测器2成像中心,与快门3光阑中心重合。由此快门3的光阑中心正好位于探测器2的成像中心,图像摄取质量更高。在具体制作时,可以先将快门3固定在基座上,然后根据快门3的工作原理,找到快门3的光阑位置,然后调整探测器2的位置,使得探测器2的成像中心与快门3的光阑位置重合。当然,也可以先初步固定探测器2的位置,然后确定探测器2的成像中心,再调整快门3位置,使得快门3的光阑中心与探测器2的成像中心重合。当然,完全重合、一点误差没有最好,但是也允许有正负0.1mm的误差,在这个误差范围内不影响基本的效果。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探测器2的成像光轴垂直面的最大尺寸与基座1的尺寸相同。特别的,如图2、3所示,机芯成像光轴垂直面的最大尺寸是基座1的尺寸,为37.5mmX38mm,四角均为半径1.5mm的圆角。当然,探测器2的成像光轴垂直面也可以是其它尺寸,其四角也可以是方角或其它形状。之所以探测器2的成像光轴垂直面的最大尺寸与基座1的尺寸相同,是为了使整体的体积最小。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基座1的四角上均设有安装孔。特别的,如图3所示,安装孔的中心距离基座1的边缘为4mm,所述安装孔的直径为2.2mm。即安装孔位33.5mmX34mm。该安装孔也可以是其它,之所以如此设计,是为了不影响外形的美观,而且又起到较好的固定作用。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探测器的成像中心位于电路板的板面中心。特别的,如图3所示,电路板4的板面大小为28mmX28mm。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该红外热成像机芯的总长度小于21.7mm。如图4所示,红外机芯总长度在基座1的基础上小于21.7mm,后靠距为2.22mm。这个尺寸是基于本技术的这种紧凑的结构才能达到的较佳尺寸,如果采用现有的热像仪结构,很难达到这个尺寸。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探测器的成像中心与结构中心偏离。结构中心即热像仪整体结构(或者说基座)的中心,之所以让两个中心偏离,是为了使得热像仪整体的尺寸尽量小型化,,机芯成像光轴垂直面外形最大尺寸37.5mm(宽)X38mm(高)。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探测器的成像中心距离基座1左右一侧边缘的距离为17mm,距离另一侧边缘的距离为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红外热成像机芯及红外热像仪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红外热成像机芯,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探测器、快门、电路板;其中,所述探测器安装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快门安装于所述基座的前面,对所述探测器起光阑作用;所述电路板固定于所述基座的后面,并分别通过电线穿过所述基座与所述探测器、快门电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外热成像机芯,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探测器、快门、电路板;其中,所述探测器安装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快门安装于所述基座的前面,对所述探测器起光阑作用;所述电路板固定于所述基座的后面,并分别通过电线穿过所述基座与所述探测器、快门电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热成像机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盖和挡片,所述后盖盖在所述电路板的后面,对所述电路板起保护作用;所述快门前设有挡片,通过所述挡片的打开与关闭实现机械永久定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热成像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门的光阑中心与所述探测器的成像中心重合。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红外热成像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器的成像光轴垂直面的最大尺寸与所述基座的尺寸相同。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热成像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四角上均设有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道教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富吉瑞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