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式压缩机及制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21883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8 05: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及制冷装置。旋转式压缩机的壳体上设有排气口、第一吸气口和第二吸气口;主储液器与第一吸气口连通;副供气部与第二吸气口连通;压缩机构包括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一气缸与第一吸气口连通,第二气缸与第二吸气口连通;其中,主储液器的容积为V1,副供气部的容积为V2,V1和V2满足:0<V2/V1≤0.5。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旋转式压缩机,通过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单独吸气,达到增焓的效果,可增强旋转式压缩机的低温制热效果;通过对主储液器和副供气部的容积比例的限制,可提高旋转式压缩机的能效,保证旋转式压缩机较低的生产成本和较高的性价比。该压缩机具有低温制热效果好、能效高、成本低、性价比高等优点。

Rotary compressor and refrigerat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otary compressor and a refrigeration device. The shell of rotary compressor is provided with an exhaust outlet, a first air inlet and a second air inlet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main reservoir; and a first air inlet communicated with the gas supply portion and second side; the suction port; the compression mechanism includes a first cylinder, second cylinder, the first cylinder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intake port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second cylinder and second suction port; wherein, the volume of the main reservoir for V1, deputy department for gas supply volume of V2, V1 and V2 meet: 0< V2/V1 = 0.5. According to the rotary compressor of the utility model, through a separate first suction cylinder and a second cylinder, increases the enthalpy effect, can enhance the low-temperature heating effect of rotary compressor; the volume ratio of the main reservoir and the gas supply side portion of the limit, ca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rotary compressor, ensure rotation compressor, low production cost and high price. The compressor has the advantages of good thermal efficiency, high energy efficiency, low cost and high cost perform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转式压缩机及制冷装置
本技术涉及压缩机技术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及制冷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的旋转式压缩机在低温环境下,其能效不足,制热能力大幅衰减,无法达到用户的制热需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出现了一些如喷气式压缩机等双缸旋转式压缩机,但是由于其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成本较高,性价比低下,能效低下,可靠性不佳等一系列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旋转式压缩机,所述旋转式压缩机具有低温制热效果好、能效高、性价比高、可靠性佳等优点。本技术还旨在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旋转式压缩机的制冷装置。根据本技术的旋转式压缩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排气口、第一吸气口和第二吸气口;主储液器,所述主储液器设在所述壳体的外侧且与所述第一吸气口连通;副供气部,所述副供气部设在所述壳体的外侧且与所述第二吸气口连通;用于压缩冷媒的压缩机构,所述压缩机构设在所述壳体内且包括第一气缸、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与所述第一吸气口连通,所述第二气缸与所述第二吸气口连通;其中,所述主储液器的容积为V1,所述副供气部的容积为V2,V1和V2满足:0&lt;V2/V1≤0.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利用主储液器和副供气部对旋转式压缩机吸气方式的控制,主储液器和副供气部分别与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相连通,实现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单独吸气,达到增焓的效果,可增强旋转式压缩机的低温制热效果;通过对主储液器和副供气部的容积比例的限制,可提高旋转式压缩机的能效,保证旋转式压缩机较低的生产成本和较高的性价比。该压缩机具有低温制热效果好、能效高、成本低、性价比高等优点。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副供气部与所述主储液器平行设置且供气方向一致。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副供气部为副储液器。在另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副供气部为直通管道。可选地,所述副供气部内设有过滤网。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副供气部在与所述第二吸气口的连接处形成有由外到内依次套设的保护套、导引管和连接管,所述保护套密封连接在所述壳体的外周壁上,所述导引管从所述保护套内朝向所述壳体内延伸并嵌设在所述第二吸气口处,所述连接管从所述导引管内伸入到所述壳体内并连接所述第二气缸。具体地,所述第二吸气口由外到内的截面面积逐渐增大,所述导引管形成为与所述第二吸气口形状适配的锥形管。更具体地,所述副供气部焊接固定在所述壳体上。可选地,所述旋转式压缩机采用的冷媒为氢氯氟烃、氢氟烃、碳氢化合物和由碳氢氟组成的烯烃中的至少一种。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制冷装置,包括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制冷装置,可以提高能效,保证制冷装置较低的生产成本和较高的性价比。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的立体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的侧视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的俯视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的立体图;图5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旋转式压缩机10,壳体11,排气口12,第一吸气口13,第二吸气口14,主储液器31,副供气部32,保护套321,导引管322,连接管323,过滤网324,压缩机构4,第一气缸41,第二气缸4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厚度”、“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10的结构。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旋转式压缩机10可以为立式压缩机,在本技术下面的描述中,均以旋转式压缩机10为立式压缩机为例进行说明。当然,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旋转式压缩机10还可以为卧式压缩机(图中未示出)。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立式压缩机”可以理解为压缩机的中心轴线垂直于旋转式压缩机10的安装面的压缩机,例如,如图1所示,压缩机的中心轴线沿竖直方向延伸。相应地,“卧式压缩机”可以理解为压缩机的中心轴线平行于旋转式压缩机10的安装面的压缩机。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10,包括:壳体11、主储液器31、副供气部32和用于压缩冷媒的压缩机构4。壳体11上设有排气口12、第一吸气口13和第二吸气口14,主储液器31设在壳体11的外侧且与第一吸气口13连通,副供气部32设在壳体11的外侧且与第二吸气口14连通。压缩机构4设在壳体11内且包括第一气缸41、第二气缸42,第一气缸41与第一吸气口13连通,第二气缸42与第二吸气口14连通。也就是说,主储液器31通过第一吸气口13将气态冷媒输送至第一气缸41以进行压缩,副供气部32通过第二吸气口14将气态冷媒输送至第二气缸42以进行压缩。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主储液器31的容积为V1,副供气部32的容积为V2,V1和V2满足:0&lt;V2/V1≤0.5。为更好地对上述参数设置进行理解,下面参照图1-图4描述根据本技术两种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10的工作原理。在实施例一中,如图1-图3所示,压缩机为立式压缩机,副供气部32为副储液器,即压缩机的壳体11外连接有两个储液器,由于储液器具有储液功能,储液器内要有一定缓冲空间以进行气液分离,系统的冷媒在分别流向两个储液器后分别进行气液分离,然后将分离出的气态冷媒输送至压缩机构4中。以图1和图2所示的第一气缸41位于第二气缸42上方的压缩机为例。旋转式压缩机10在工作过程中,主储液器31经第一吸气口21向第一气缸41通入低压冷媒a,副储液器(即副供气部32)经第二吸气口22向第二气缸42通入低压冷媒b,低压冷媒a和低压冷媒b分别在第一气缸41和第二气缸42中压缩为高压冷媒,然后高压冷媒通过排气口12排出至压缩机的壳体11外。可以理解地是,低压冷媒a和低压冷媒b的压力均小于高压冷媒的压力。如图2和图3所示,由于副储液器与主储液器31之间的容积比V2/V1满足条件0&lt;V2/V1≤0.5,即主储液器31内给冷媒缓冲的空气远大于副储液器,此时,通过主储液器31进入第一气缸41的冷媒a的压力通常会低于通过副储液器进入第二气缸42的冷媒b的压力。出于制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旋转式压缩机及制冷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排气口、第一吸气口和第二吸气口;主储液器,所述主储液器设在所述壳体的外侧且与所述第一吸气口连通;副供气部,所述副供气部设在所述壳体的外侧且与所述第二吸气口连通;用于压缩冷媒的压缩机构,所述压缩机构设在所述壳体内且包括第一气缸、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与所述第一吸气口连通,所述第二气缸与所述第二吸气口连通;其中,所述主储液器的容积为V1,所述副供气部的容积为V2,V1和V2满足:0<V2/V1≤0.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排气口、第一吸气口和第二吸气口;主储液器,所述主储液器设在所述壳体的外侧且与所述第一吸气口连通;副供气部,所述副供气部设在所述壳体的外侧且与所述第二吸气口连通;用于压缩冷媒的压缩机构,所述压缩机构设在所述壳体内且包括第一气缸、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与所述第一吸气口连通,所述第二气缸与所述第二吸气口连通;其中,所述主储液器的容积为V1,所述副供气部的容积为V2,V1和V2满足:0&lt;V2/V1≤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副供气部与所述主储液器平行设置且供气方向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副供气部为副储液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副供气部为直通管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佩佩吴延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