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插贴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1504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8 0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插贴件机,包括底座、安装于底座上的PCB板传送装置、跨装于底座上PCB板传送装置的左右两侧的机架、安装于机架上的三轴联动插贴件装置、和分别安装于底座上机架的左右两侧的两个上料装置,并且所述PCB板传送装置从机架的前后两侧进料和出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自动插贴片机通过三轴联动插贴件装置实现取件和插贴操作,Z轴取件机构上设有吸嘴和夹头两种配件,能够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一次性完成PCB板上所有元件的贴片和插件,并能自动在线更换设定的吸嘴和夹头,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

Automatic inserting machine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automatic inserting stick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mounted on the base plate conveying device, PCB PCB cross arranged on the base plate conveyer on both sides of the frame and is installed on the frame and three axis mounted device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base, and the upper frame on both sides of the two a feeding device, and the PCB conveyor device from the front and rear sides of the rack inlet and outlet. The invention of the automatic chip mounter device to realize the pickup and putting the operation through three axis interpolation, Z axis pickup mechanism is provided with a suction nozzle and a chuck two parts, to complete the patch and plug in all components of the PCB board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control system, and can automatically replace the nozzle and chuck set in line, greatly improving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reduce labor cos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插贴件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插贴件技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动插贴件机。
技术介绍
PCB电路板是由电子元件和基板上的电路连接组合而成,PCB电路板上的电子元件有贴片和插件两种形式。在有些行业对PCB上大功率和关系到安全方面的元件必须采用插件,但同时又要兼顾PCB小型轻量化,所以就有了既有插件又有贴件的PCB板,如易燃易爆高温环境使用的电子产品、家用电器产品等。目前既有插件又有贴件的PCB板,生产时普通的做法是先用贴片机把要贴的元件贴好,再把要插的元件插好,这一块传统上采用多个工人在流水线进行手动插件。这种需通过贴片机贴片再采用人工插件的方式,自动化程度较低,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另一种插件方式是通过插件机插件,插件机上具有基板送料机构、元件送料机构、插件机构等组成,虽然降低了劳动强度,一定程度提高了生产率,但大多数为半自动插件,自动化程度不高,生产效率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在一台机器上把贴片和插件操作一次性完成的自动插贴片机。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出一种自动插贴件机,包括底座、安装于底座上的PCB板传送装置、跨装于底座上PCB板传送装置的左右两侧的机架、安装于机架上的三轴联动插贴件装置、和分别安装于底座上机架的左右两侧的两个上料装置,其中:所述PCB板传送装置从机架的前后两侧进料和出料;所述三轴联动插贴件装置包括设于机架上的Y轴直线导轨、滑动配合设于Y轴直线导轨上且相互平行的第一X轴直线导轨和第二X轴直线导轨、分别滑动配合设于第一X轴直线导轨和第二X轴直线导轨上的第一X轴滑块和第二X轴滑块、用于驱动第一X轴直线导轨和第二X轴直线导轨分别沿Y轴直线导轨移动以及驱动第一X轴滑块和第二X轴滑块分别沿第一X轴直线导轨和第二X轴直线导轨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和分别设于第一X轴滑块和第二X轴滑块上的第一Z轴取件机构和第二Z轴取件机构;其中:所述第一Z轴取件机构和第二Z轴取件机构均包括安装于相应X轴滑块上的Z轴固定板、设于Z轴固定板的第一侧面上的第一Z轴直线导轨和第二Z轴直线导轨、分别与第一Z轴直线导轨和第二Z轴直线导轨滑动配合的沿Z轴方向延伸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分别驱动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沿第一Z轴直线导轨和第二Z轴直线导轨移动的第一Z轴驱动组件和第二Z轴驱动组件、安装于第一连接杆下端的夹头和安装于第二连接杆下端的吸嘴、设于Z轴固定板上并通过气管与夹头和吸嘴连通的真空发生器、以及用于驱动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转动以调整夹头和吸嘴的角度的角度调节组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Z轴驱动组件和第二Z轴驱动组件均包括安装于Z轴固定板的第二侧面上的Z轴驱动电机和安装于Z轴固定板的第一侧面上的由Z轴驱动电机带动而绕一组同步带轮转动的同步带,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上端分别与相应同步带固定连接并分别通过Z轴滑块与第一Z轴直线导轨和第二Z轴直线导轨滑动连接;所述Z轴固定板的第一侧面下部还设有为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移动和转动提供导向的连接杆导向组件,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下端分别从连接杆导向组件的底部向下伸出以安装夹头和吸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安装于Z轴固定板的第二侧面上的角度调节驱动电机、由角度调节驱动电机带动的第一同步带轮、分别通过滚珠花键安装于连接杆导向组件底部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上的第二同步带轮和第三同步带轮、以及连接第一同步带轮、第二同步带轮和第三同步带轮的同步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料装置包括振动盘、用于将振动盘在水平方向上定位的推紧机构、用于将振动盘在竖直方向上定位的顶紧机构、以及用于将振动盘的料道上的元件分离以便所述第一Z轴取件机构和第二Z轴取件机构取件的元件分离机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紧机构包括旋转气缸和由所述旋转气缸带动而旋转以推紧振动盘的推紧旋转块。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紧机构为自平衡顶紧机构,包括顶紧气缸、固定于顶紧气缸输出端的连接板、用于推顶振动盘底部的顶板、以及设置于连接板和顶板之间的至少两个弹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元件分离机构包括安装于底座上的元件分离座、设于元件分离座上的滑台气缸和由滑台气缸驱动而可在送料方向上移动的元件分离滑板,所述元件分离滑板上对接振动盘的料道设有对应的元件存放位,并在每一元件存放位的两侧设置一组对射型光电传感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PCB板传送装置包括PCB顶板、相互平行设置于PCB顶板两侧并沿PCB传送方向延伸的PCB支撑定板和PCB支撑动板、连接PCB支撑定板和PCB支撑动板的丝杠,所述丝杠在调节电机的驱动下转动进而带动PCB支撑动板相对于PCB支撑定板移动以靠近或远离PCB支撑定板;所述PCB支撑定板和PCB支撑动板上分别设有PCB传送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PCB顶板上设有多个PCB顶针机构,每一所述PCB顶针机构包括固定块和设于固定块上表面的多根顶针,且每一根顶针在靠近上端的位置套装一卡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自动插贴件机还包括两个吸嘴夹头更换装置,所述吸嘴夹头更换装置包括分度电机和由分度电机驱动而转动的夹爪盘,所述夹爪盘上设置多个夹爪,所述多个夹爪中的至少一个夹爪为空位,其余夹爪用于夹持待选用的吸嘴和/或夹头。实施本专利技术的自动插贴件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自动插贴片机通过三轴联动插贴件装置实现取件和插贴操作,Z轴取件机构上设有吸嘴和夹头两种配件,能够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一次性完成PCB板上所有元件的贴片和插件,并能自动在线更换设定的吸嘴和夹头,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自动插贴件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三轴联动插贴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Z轴取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的Z轴取件机构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上料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自平衡顶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与振动盘配合的元件分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元件分离机构与料道对接的状态;图8是图7所示的元件分离机构将元件分离的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PCB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PCB顶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自动插贴件机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吸嘴夹头更换装置的位置;图12是图1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吸嘴夹头更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自动插贴件机10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自动插贴件机主要由底座100、机架200、三轴联动插贴件装置300、PCB传送装置400和两个上料装置500构成,其中,PCB板传送装置400安装在底座100上,机架200跨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自动插贴件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插贴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安装于底座上的PCB板传送装置、跨装于底座上PCB板传送装置的左右两侧的机架、安装于机架上的三轴联动插贴件装置、和分别安装于底座上机架的左右两侧的两个上料装置,其中:所述PCB板传送装置从机架的前后两侧进料和出料;所述三轴联动插贴件装置包括设于机架上的Y轴直线导轨、滑动配合设于Y轴直线导轨上且相互平行的第一X轴直线导轨和第二X轴直线导轨、分别滑动配合设于第一X轴直线导轨和第二X轴直线导轨上的第一X轴滑块和第二X轴滑块、用于驱动第一X轴直线导轨和第二X轴直线导轨分别沿Y轴直线导轨移动以及驱动第一X轴滑块和第二X轴滑块分别沿第一X轴直线导轨和第二X轴直线导轨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和分别设于第一X轴滑块和第二X轴滑块上的第一Z轴取件机构和第二Z轴取件机构;其中:所述第一Z轴取件机构和第二Z轴取件机构均包括安装于相应X轴滑块上的Z轴固定板、设于Z轴固定板的第一侧面上的第一Z轴直线导轨和第二Z轴直线导轨、分别与第一Z轴直线导轨和第二Z轴直线导轨滑动配合的沿Z轴方向延伸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分别驱动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沿第一Z轴直线导轨和第二Z轴直线导轨移动的第一Z轴驱动组件和第二Z轴驱动组件、安装于第一连接杆下端的夹头和安装于第二连接杆下端的吸嘴、设于Z轴固定板上并通过气管与夹头和吸嘴连通的真空发生器、以及用于驱动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转动以调整夹头和吸嘴的角度的角度调节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插贴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安装于底座上的PCB板传送装置、跨装于底座上PCB板传送装置的左右两侧的机架、安装于机架上的三轴联动插贴件装置、和分别安装于底座上机架的左右两侧的两个上料装置,其中:所述PCB板传送装置从机架的前后两侧进料和出料;所述三轴联动插贴件装置包括设于机架上的Y轴直线导轨、滑动配合设于Y轴直线导轨上且相互平行的第一X轴直线导轨和第二X轴直线导轨、分别滑动配合设于第一X轴直线导轨和第二X轴直线导轨上的第一X轴滑块和第二X轴滑块、用于驱动第一X轴直线导轨和第二X轴直线导轨分别沿Y轴直线导轨移动以及驱动第一X轴滑块和第二X轴滑块分别沿第一X轴直线导轨和第二X轴直线导轨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和分别设于第一X轴滑块和第二X轴滑块上的第一Z轴取件机构和第二Z轴取件机构;其中:所述第一Z轴取件机构和第二Z轴取件机构均包括安装于相应X轴滑块上的Z轴固定板、设于Z轴固定板的第一侧面上的第一Z轴直线导轨和第二Z轴直线导轨、分别与第一Z轴直线导轨和第二Z轴直线导轨滑动配合的沿Z轴方向延伸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分别驱动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沿第一Z轴直线导轨和第二Z轴直线导轨移动的第一Z轴驱动组件和第二Z轴驱动组件、安装于第一连接杆下端的夹头和安装于第二连接杆下端的吸嘴、设于Z轴固定板上并通过气管与夹头和吸嘴连通的真空发生器、以及用于驱动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转动以调整夹头和吸嘴的角度的角度调节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插贴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Z轴驱动组件和第二Z轴驱动组件均包括安装于Z轴固定板的第二侧面上的Z轴驱动电机和安装于Z轴固定板的第一侧面上的由Z轴驱动电机带动而绕一组同步带轮转动的同步带,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上端分别与相应同步带固定连接并分别通过Z轴滑块与第一Z轴直线导轨和第二Z轴直线导轨滑动连接;所述Z轴固定板的第一侧面下部还设有为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移动和转动提供导向的连接杆导向组件,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下端分别从连接杆导向组件的底部向下伸出以安装夹头和吸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插贴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安装于Z轴固定板的第二侧面上的角度调节驱动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仕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祈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