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三极管恒流电路的净化空气换气扇用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20974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7 2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三极管恒流电路的净化空气换气扇用控制系统,主要由变压器T,二极管整流器U,烟雾传感器YW,三极管恒流电路,三极管VT1,三极管VT2,三极管VT3,三极管VT4,极性电容C5,以及串接在二极管D2的P极与N极之间的继电器K等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能通过烟雾传感器YW对净化空气换气扇使用范围内的空气污染情况进行检测,能对检测的信息进行处理,并且本发明专利技术能通过烟雾传感器YW所检测到的信息来控制空气污染情况来控制净化空气换气扇的自动开启与关闭。

A control system for air purification ventilator circuit based on constant current transis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三极管恒流电路的净化空气换气扇用控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控制电路,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三极管恒流电路的净化空气换气扇用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自动化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其生存环境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而空气质量是环境好坏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它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健康生活。空气净化器在居家、医疗、工业领域均有应用,居家领域以单机类的家用空气净化器为市场的主流产品。空气净化器能去除空气中的颗粒物,包括过敏原、室内的PM2.5等,同时还可以解决由于装修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的室内、地下空间、车内挥发性有机物空气污染问题。因此人们常使用空气净化器对室内空气进行净化,其中,净化空气换气扇因其不仅能对室内空气进行净化,还能加快室内空气的对流的优点,而被人们广泛的使用。然而,现有的净化空气换气扇的控制电路结构复杂、成本高和控制效果不理想,导致净化空气换气扇不能很好的消除室内空气中的异味、细菌、霉菌等有害物质,从而无法有效的确保人们的呼吸健康。因此,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和能提高控制效果的净化空气换气扇的控制电路便成为了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净化空气换气扇的控制电路结构复杂、成本高和控制效果不理想的缺陷,提供的一种基于三极管恒流电路的净化空气换气扇用控制系统。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三极管恒流电路的净化空气换气扇用控制系统,主要由变压器T,二极管整流器U,烟雾传感器YW,三极管VT1,三极管VT2,三极管VT3,三极管VT4,与二极管整流器U相连接的三极管恒流电路,正极与二极管整流器U的负极输出端相连接、负极接地的极性电容C1,一端与三极管恒流电路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的电阻R1,负极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后接地、正极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2,正极与三极管VT2的集电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3,P极经电阻R2后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N极电阻R3后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正极经电阻R4后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6后与三极管VT4的基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4,正极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4的基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5,N极经电感L后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P极与二极管整流器U的正极输出端相连接的二极管D3,正极经电阻R7后与极性电容C5的负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8后与三极管VT4的发射极连接的极性电容C6,一端与二极管D1的P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3的相连接的可调电阻R5,P极与二极管D1的P极相连接、N极与三极管VT4的集电极相连接后接地的二极管D2,以及串接在二极管D2的P极与N极之间的继电器K组成。所述变压器T副边电感线圈L2的同名端与烟雾传感器YW的H1管脚相连接、其电感线圈L2的非同名端与烟雾传感器YW的H2管脚相连接;所述变压器T副边电感线圈L3的同名端与二极管整流器U的其中一个输入端相连接、其电感线圈L3的非同名端与二极管整流器U的另一个输入端相连接;所述二极管整流器U的负极输出端还与烟雾传感器YW的A管脚相连接、其输出端则还与烟雾传感器YW的B管脚相连接;所述三极管VT1的集电极还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1的负极还与二极管D2的P极相连接;所述变压器T原边电感线圈L1的同名端经继电器K的常开触点K-1后与非同名端共同形成负载连接端;所述变压器T原边电感线圈L1的同名端与非同名端共同形成输入端并与市电相连接。所述三极管恒流电路由稳压芯片U101,三极管VT101,正极与稳压芯片U101的IN管脚相连接、负极经可调电阻R101后与三极管VT101的基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01,正极与三极管VT101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接地的极性电容C102,一端与稳压芯片U101的GND管脚相连接、另一端与极性电容C102的负极相连接的电阻R102,一端与稳压芯片U101的OUT管脚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101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电阻R103,N极经电阻R1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P极接地的二极管D101,一端与二极管D101的N极相连接、另一端与稳压芯片U101的OUT管脚相连接的电阻R104,以及一端与时间后过101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二极管D101的P极相连接的电阻R105组成;所述稳压芯片U101的IN管脚与二极管整流器U的正极输出端相连接。为确保本专利技术的实际使用效果,所述烟雾传感器YW则优先采用了为QM-N5烟雾传感器来实现;同时所述可调电阻R5的阻值可调范围为5~30Ω。所述继电器K则优先采用了ASH-25LA继电器来实现;所述稳压芯片U101为CW7805集成芯片来实现。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能通过烟雾传感器YW对净化空气换气扇使用范围内的空气污染情况进行检测,并且本专利技术能通过烟雾传感器YW所检测到的信息来控制空气污染情况来控制净化空气换气扇的自动开启与关闭。(2)本专利技术设置的三极管恒流电路能对二极管整流器输出的电流进行恒流处理,有效的防止了后续的电子元件被高电流损坏,从而确保了本专利技术工作的可靠性。(3)本专利技术能对烟雾传感器YW输出的电流信号的静态工作点保持稳定,能对电流脉冲的零点漂移进行抑制,从而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的控制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电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三极管恒流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主要由变压器T,二极管整流器U,烟雾传感器YW,三极管VT1,三极管VT2,三极管VT3,三极管VT4,三极管恒流电路,继电器K,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可调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极性电容C1,极性电容C2,极性电容C3,极性电容C4,极性电容C5,极性电容C6,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以及电感L组成。为了确保本专利技术的实际使用效果,实施时,所述烟雾传感器YW则优先采用了为QM-N5烟雾传感器来实现;同时为了提高输入桥的电流信号调整准确性,所述可调电阻R5的阻值可调范围为5~30Ω。所述继电器K则优先采用了ASH-25LA继电器来实现;二极管整流器U为1N5221B硅整流二极管组成的二极管整流器,三极管VT1~VT4均采用了3CG15三极管来实现,电阻R1、电阻R3的阻值为100Ω,电阻R2和电阻R4的阻值为200Ω,电阻R7和电阻R8的阻值为1kΩ;极性电容C1~C4均为耐压值为25V、其容值为200μF的铝电解电容器,极性电容C5、极性电容C6均为耐压值为50V、其容值为100μF的铝电解电容器;二极管D1、二极管D2为1N4001型二极管,二极管D3为1N4005型二极管,电感L为40μh的环形共模电感T25。连接时,三极管恒流电路与二极管整流器U的正极输出端相连接。极性电容C1的正极与二极管整流器U的负极输出端相连接,负极接地。电阻R1的一端与三极管恒流电路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极性电容C2的负极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后接地,正极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三极管恒流电路的净化空气换气扇用控制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三极管恒流电路的净化空气换气扇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变压器T,二极管整流器U,烟雾传感器YW,三极管VT1,三极管VT2,三极管VT3,三极管VT4,与二极管整流器U相连接的三极管恒流电路,正极与二极管整流器U的负极输出端相连接、负极接地的极性电容C1,一端与三极管恒流电路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的电阻R1,负极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后接地、正极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2,正极与三极管VT2的集电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3,P极经电阻R2后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N极电阻R3后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正极经电阻R4后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6后与三极管VT4的基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4,正极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4的基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5,N极经电感L后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P极与二极管整流器U的正极输出端相连接的二极管D3,正极经电阻R7后与极性电容C5的负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8后与三极管VT4的发射极连接的极性电容C6,一端与二极管D1的P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3的相连接的可调电阻R5,P极与二极管D1的P极相连接、N极与三极管VT4的集电极相连接后接地的二极管D2,以及串接在二极管D2的P极与N极之间的继电器K组成;所述变压器T副边电感线圈L2的同名端与烟雾传感器YW的H1管脚相连接、其电感线圈L2的非同名端与烟雾传感器YW的H2管脚相连接;所述变压器T副边电感线圈L3的同名端与二极管整流器U的其中一个输入端相连接、其电感线圈L3的非同名端与二极管整流器U的另一个输入端相连接;所述二极管整流器U的负极输出端还与烟雾传感器YW的A管脚相连接、其输出端则还与烟雾传感器YW的B管脚相连接;所述三极管VT1的集电极还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1的负极还与二极管D2的P极相连接;所述变压器T原边电感线圈L1的同名端经继电器K的常开触点K‑1后与非同名端共同形成负载连接端;所述变压器T原边电感线圈L1的同名端与非同名端共同形成输入端并与市电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三极管恒流电路的净化空气换气扇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变压器T,二极管整流器U,烟雾传感器YW,三极管VT1,三极管VT2,三极管VT3,三极管VT4,与二极管整流器U相连接的三极管恒流电路,正极与二极管整流器U的负极输出端相连接、负极接地的极性电容C1,一端与三极管恒流电路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的电阻R1,负极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后接地、正极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2,正极与三极管VT2的集电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3,P极经电阻R2后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N极电阻R3后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正极经电阻R4后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6后与三极管VT4的基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4,正极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4的基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5,N极经电感L后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P极与二极管整流器U的正极输出端相连接的二极管D3,正极经电阻R7后与极性电容C5的负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8后与三极管VT4的发射极连接的极性电容C6,一端与二极管D1的P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3的相连接的可调电阻R5,P极与二极管D1的P极相连接、N极与三极管VT4的集电极相连接后接地的二极管D2,以及串接在二极管D2的P极与N极之间的继电器K组成;所述变压器T副边电感线圈L2的同名端与烟雾传感器YW的H1管脚相连接、其电感线圈L2的非同名端与烟雾传感器YW的H2管脚相连接;所述变压器T副边电感线圈L3的同名端与二极管整流器U的其中一个输入端相连接、其电感线圈L3的非同名端与二极管整流器U的另一个输入端相连接;所述二极管整流器U的负极输出端还与烟雾传感器YW的A管脚相连接、其输出端则还与烟雾传感器YW的B管脚相连接;所述三极管VT1的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琼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奥卡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