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固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07350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7 2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固反应釜,包括釜体、底板和搅拌装置,所述釜体上部有进气口、出气口、搅拌电机及加料口,釜体外表面有加热套,釜体底部为漏斗形结构且有出料口,搅拌电机下侧釜体中心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和搅拌器,搅拌器分为第一搅拌叶片、第二浆式搅拌叶片和第三双螺带式搅拌桨沿着所述搅拌轴自下而上依次布置,第一搅拌叶片的搅拌叶片为板状结构,前端为锯齿梳状,与搅拌轴底端相连,搅拌叶片与釜体底部的倾斜角度相同,并与釜体底部的内壁相贴近,底板内部有减振装置,所述底板左右两端有支撑板,反应釜通过托耳支撑,托耳与支撑板采用螺栓或螺钉连接件加以固定,该反应釜操作方便,减少了工人劳动强度,适合工业化大生产。

A gas-solid reaction kett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gas-solid reaction kettle, comprising a kettle body, bottom plate and a stirring device, the upper part of the kettle body with an air inlet and an air outlet, a stirring motor and the feeding port, outer surface of the autoclave body with a heating sleeve, bottom part of the kettle body is funnel-shaped structure and a discharge port, a stirring motor side of the kettle body center a mixing device, mixing device comprises a mixing shaft and agitator, agitator stirring blades are divided into the first and second paddle stirring blades and third double ribbon impeller along the stirring shaft from bottom to top arrangement, first mixing blade mixing blade plate structure, front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saw tooth comb, the bottom end of the stirring shaft the tilt angle, bottom stirring blade and the kettle body, and the inner wall and the bottom of the kettle body is close to the bottom, internal damping device and a support plate at both ends of the bottom plate, the reaction kettle through ear care The supporting ear and supporting plate are fixed by bolts or screws connecting parts. The reactor is easy to operate, reduces labor intensity of workers, and is suitable for industrial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固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制药、精细化工领域,尤其为一种气固反应釜。
技术介绍
制药、精细化工行业,反应釜是常见的化工设备。气固反应釜是一种为气态原料和固态粉状原料提供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目前的反应釜用于进行气固反应时,反应釜底部容易积累大量的固体物料,不易被搅动,同时气固反应釜原料物理性质的巨大差异,从而导致气固混合效果较差,原料混合不均匀,反应就不完全,反应效率必然不高,且底部温度高时也容易造成物料碳化,这些将影响产品质量以及生产速度。中国专利文献CN1332746C(申请号03149929.5)公开了一种气固反应设备,该设备包括一个反应釜,1个进料口和一个出气口,在反应釜的内部还有一个搅拌器,其中,出气口上安装有一个气固分离器,气固分离器的孔直径和孔隙率保证气体能通过而固体颗粒不能通过,搅拌器的搅拌杆伸出反应釜外,搅拌杆与反应釜接触的地方密闭,使反应釜不与外界连通。该反应釜存在以下问题:搅拌桨设计容易造成搅拌死角,另外实施例6操作为采用油浴锅加热到180℃,反应5小时,将反应釜1从油浴中取出,冷却至室温,缓慢开启出气口3,排出废气。擦干反应釜1上的油污,翻转反应釜1,打开进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气固反应釜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固反应釜,包括釜体(1)、底板(2)和搅拌装置(3),所述的釜体(1)上部设置有进气口(4)、出气口(5)、搅拌电机(6)及加料口(7),所述釜体(1)内部上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8),釜体(1)内部下端设置有温度传感器(9),所述釜体外表面设置有加热套(10),所述釜体(1)底部为漏斗形结构(11)且设置有出料口(12),所述搅拌电机(6)下侧釜体中心设有搅拌装置(3),搅拌装置(3)包括搅拌轴(13)和搅拌器(14),搅拌器分为第一搅拌叶片(15)、第二浆式搅拌叶片(16)和第三双螺带式搅拌桨(17)沿着所述搅拌轴自下而上依次布置,第一搅拌叶片的搅拌叶片为板状结构,前端为锯齿梳状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固反应釜,包括釜体(1)、底板(2)和搅拌装置(3),所述的釜体(1)上部设置有进气口(4)、出气口(5)、搅拌电机(6)及加料口(7),所述釜体(1)内部上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8),釜体(1)内部下端设置有温度传感器(9),所述釜体外表面设置有加热套(10),所述釜体(1)底部为漏斗形结构(11)且设置有出料口(12),所述搅拌电机(6)下侧釜体中心设有搅拌装置(3),搅拌装置(3)包括搅拌轴(13)和搅拌器(14),搅拌器分为第一搅拌叶片(15)、第二浆式搅拌叶片(16)和第三双螺带式搅拌桨(17)沿着所述搅拌轴自下而上依次布置,第一搅拌叶片的搅拌叶片为板状结构,前端为锯齿梳状结构,与搅拌轴底端相连接,搅拌叶片呈倾斜状,与釜体底部的倾斜角度相同,并与釜体(1)底部的内壁相贴近,所述底板(2)内部设有减振装置(18),所述减振装置(18)是有若干减振弹簧(19)组成,所述底板(2)上侧左右两端设有支撑板(20),所述气固反应釜,选择托耳支撑(21),托耳与支撑板采用螺栓或螺钉连接件加以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固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搅拌叶片(15)的在同一水平至少设置有两片叶片,且釜底一端的锯齿梳状结构中梳齿相交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固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浆式搅拌叶片(16)与所述的搅拌轴(13)所构成的夹角为60-90°之间,所述第二浆式搅拌叶片(16)安装正好在第一搅拌叶片(15)上方且叶片数目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固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外表面设置有加热套(10),或者使用釜体(1)内部设有加热器替换,所述的釜体(1)外表面设置有加热套(10),加热套安装在釜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炎鑫刘节根林满文蔡伶俐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华海立诚药业有限公司浙江华海天诚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