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镜粘膜下剥离术用的手术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05212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7 18: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镜粘膜下剥离术用的手术工具,具体涉及一种内镜粘膜下剥离术使用设备,包括固定部以及针式手术刀;针式手术刀包括手术刀芯、外鞘,手术刀芯穿设于外鞘内部;手术刀芯的自由端部设有切割导电部,手术刀芯外表面与外鞘的接触面设有绝缘层;外鞘内包覆有导电介质层,外鞘自由端部设有止血导电部;固定部设有调距滑动部,固定部设有容纳调距滑动部的通孔,针式手术刀滑动穿设于固定部的通孔,手术刀芯一端与调距滑动部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实用、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难度增加以及减少医疗成本的优点。

An operative tool for endoscopic submucous dissection

\u672c\u5b9e\u7528\u65b0\u578b\u516c\u5f00\u4e86\u4e00\u79cd\u5185\u955c\u7c98\u819c\u4e0b\u5265\u79bb\u672f\u7528\u7684\u624b\u672f\u5de5\u5177\uff0c\u5177\u4f53\u6d89\u53ca\u4e00\u79cd\u5185\u955c\u7c98\u819c\u4e0b\u5265\u79bb\u672f\u4f7f\u7528\u8bbe\u5907\uff0c\u5305\u62ec\u56fa\u5b9a\u90e8\u4ee5\u53ca\u9488\u5f0f\u624b\u672f\u5200\uff1b\u9488\u5f0f\u624b\u672f\u5200\u5305\u62ec\u624b\u672f\u5200\u82af\u3001\u5916\u9798\uff0c\u624b\u672f\u5200\u82af\u7a7f\u8bbe\u4e8e\u5916\u9798\u5185\u90e8\uff1b\u624b\u672f\u5200\u82af\u7684\u81ea\u7531\u7aef\u90e8\u8bbe\u6709\u5207\u5272\u5bfc\u7535\u90e8\uff0c\u624b\u672f\u5200\u82af\u5916\u8868\u9762\u4e0e\u5916\u9798\u7684\u63a5\u89e6\u9762\u8bbe\u6709\u7edd\u7f18\u5c42\uff1b\u5916\u9798\u5185\u5305\u8986\u6709\u5bfc\u7535\u4ecb\u8d28\u5c42\uff0c\u5916\u9798\u81ea\u7531\u7aef\u90e8\u8bbe\u6709\u6b62\u8840\u5bfc\u7535\u90e8\uff1b\u56fa\u5b9a\u90e8\u8bbe\u6709\u8c03\u8ddd\u6ed1\u52a8\u90e8\uff0c\u56fa\u5b9a\u90e8\u8bbe\u6709\u5bb9\u7eb3\u8c03\u8ddd\u6ed1\u52a8\u90e8\u7684\u901a\u5b54\uff0c\u9488\u5f0f\u624b\u672f\u5200\u6ed1\u52a8\u7a7f\u8bbe\u4e8e\u56fa\u5b9a\u90e8\u7684\u901a\u5b54\uff0c\u624b\u672f\u5200\u82af\u4e00\u7aef\u4e0e\u8c03\u8ddd\u6ed1\u52a8\u90e8\u56fa\u5b9a\u8fde\u63a5\u3002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practical use, reduction of operation time, increasing the difficulty of operation and reducing the cost of medical trea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镜粘膜下剥离术用的手术工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内镜粘膜下剥离术使用设备,具体为一种内镜粘膜下剥离术用的手术工具。
技术介绍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的手术方法为:使用内镜确定患者病变位置,随即使用微探头超声内镜确定病变是否位于黏膜层;当病变位于黏膜层时,使用注射针于病变黏膜下注射含美蓝的甘油果糖溶液,再用针式切开刀点出切除边界;随后,用针式切开刀或IT刀对病变粘膜层进行切开、剥离手术。在切开、剥离手术中,如粘膜层出血,用IT刀或TT刀进行电凝止血。在手术过程中,手术操作者应尽量完整剥离病变,术后固定标本,并送至病理科进行病理检查。然而,在上述手术过程中,期间要使用的手术器械有内镜用注射针、针式切开刀以及热活检钳等,由于局限于内镜的治疗通道直径有限,手术过程中需要频繁更换手术器械,使得手术时间延长,难度增加,手术过程操作非常不便,手术过程中需要多个医护人员的配合,从而增加了手术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在内镜粘膜下剥离术中,医护人员需要频繁更换器械并且手术器械操作不便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内镜粘膜下剥离术用的手术工具,该用于内镜粘膜下剥离术的手术工具具有结构简单、实用、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难度增加以及减少医疗成本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镜粘膜下剥离术用的手术工具,包括方便医护人员手持的固定部以及针式手术刀;所述针式手术刀包括可注射药液的中空的手术刀芯、包裹手术刀芯外表面的中空的外鞘,手术刀芯穿设于外鞘内部;外鞘内包覆有导电介质层,所述外鞘自由端部设有用于使组织凝血的止血导电部;所述止血导电部为中空的柱状导电材质。所述手术刀芯的自由端部设有用于切割组织的切割导电部,所述手术刀芯外表面与外鞘的接触面设有用于保护外鞘不受高温通电的手术刀芯损坏的绝缘层;所述固定部设有用于控制手术刀芯伸出或缩回的调距滑动部,固定部设有容纳调距滑动部的通孔,所述针式手术刀滑动穿设于固定部的通孔,所述手术刀芯一端与调距滑动部固定连接。其中,手术刀芯可用于向病变粘膜层注射药液以及用于切割病变粘膜层,使得医护人员在手术过程中不需要切换使用内镜用注射针及针式切开刀,在降低了医疗成本的同时,也使得医护人员在手术过程中不需要频繁更换手术器械,手术操作过程更加简便。调距滑动部滑动穿设于固定部上,医护人员通过调距滑动部滑动控制手术刀芯相对于外鞘的位置,手术刀芯自由端部设有切割导电部使得手术刀芯可以在手术中不仅具有向病变粘膜层注射药液的功能,而且可以调整手术刀芯的角度以及相对于外鞘的位置,完成对病变粘膜层的切割作业。作为优选,调距滑动部设有输液接电机构,输液接电机构与手术刀芯固定连接。输液接电机构中的输液机构与中空的手术刀芯接通,使得医护人员可以向手术刀芯管内注射药液;接电结构与导电材料制成的手术刀芯接通,使得手术刀芯自由端部可以作为手术切割刀来使用;输液接电机构可以分开设置,即输液接口与针芯自由端相连接,接电接口位于调距滑动部上,这样设置的优点在于,医护人员在需要对病患处进行输液或者通电切割时,更加方便,医生操作更加简单。作为优选,固定部设有接电机构,接电机构与外鞘内包覆的导电介质连通。固定部的接电机构与外鞘的导电介质接通,使得外鞘同时具有用于对患者病变粘膜层进行点样以及电凝止血的功能。作为优选,所述止血导电部为中空的柱状导电材质。柱状导电材质使得医护人员需要对已切割的出血粘膜层进行电凝止血时,与其接触面积更大,止血效果更佳。作为优选,所述切割导电部的长度为1.8-2.2毫米。通电后的切割导电部将患者的病变粘膜层切割下来,长度为1.8-2.2毫米正好适合病变粘膜层的切割深度。作为优选,所述止血导电部的长度为4.0-6.0毫米,所述外鞘的直径为2.0-2.6毫米。止血导电部具有对病变粘膜层进行标记以及术后电凝止血的功能,长度过长容易意外触碰至非病变粘膜层,不利于患者的术后修复,因此实践证明,切割导电部的长度为4.0-6.0毫米是最适长度;外鞘上的导电介质在对病变粘膜层进行标记或术后进行止血操作时,假如直径过大,外鞘在标记的时候,标记位点不准确,容易导致医护人员将病人正常的粘膜层切除;假如直径过小时,在术后电凝止血时,需要多次对手术创口进行操作,增大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因此,直径为2.0-2.6毫米的外鞘最适用。作为优选,所述手术刀芯的直径为0.4-0.6毫米。作为优选,所述手术刀芯自由端末为平头针。平头针可以避免医护人员在手术过程中将不需要切割的粘膜组织切除,提高手术的精准度。作为优选,所述固定部设有避免医护人员手部发生滑动的增摩机构。增摩机构避免医护人员手部发生滑动,使得使用效果更好,切割时,更加精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在本技术中,手术刀芯可用于向病变粘膜层注射药液以及用于切割病变粘膜层,使得医护人员在手术过程中不需要切换使用内镜用注射针及针式切开刀,在降低了医疗成本的同时,也使得医护人员在手术过程中不需要频繁更换手术器械,手术操作过程更加简便。(2)在本技术中,调距滑动部滑动穿设于固定部上,医护人员通过调距滑动部滑动控制手术刀芯相对于外鞘的位置,手术刀芯自由端部设有切割导电部使得手术刀芯可以在手术中不仅具有向病变粘膜层注射药液的功能,而且可以调整手术刀芯的角度以及相对于外鞘的位置,完成对病变粘膜层的切割作业,使得手术操作过程更加简单。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内镜粘膜下剥离术用的手术工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针式手术刀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内镜粘膜下剥离术用的手术工具的结构示意图(局部);图4为图3中沿A-A面剖面图。图中:1、固定部,11、增摩机构,2、调距滑动部,3、针式手术刀,31、外鞘,32、止血导电部,33、绝缘层,34、切割导电部,35、手术刀芯,4、接电机构,5、输液接电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内镜粘膜下剥离术用的手术工具,包括用于医护人员手持的固定部1以及针式手术刀3;针式手术刀3包括用于向病变黏膜下注射药液的中空的手术刀芯35、包裹手术刀芯35的中空的外鞘31,手术刀芯35滑动穿设于外鞘31的中空部位;手术刀芯35的自由端部设有用于切割组织的切割导电部34,手术刀芯35外表面与外鞘31的接触面设有用于保护外鞘31不受高温通电手术刀芯35损坏的绝缘层33;外鞘31内包覆有导电介质层,外鞘31自由端部设有用于使组织凝血的止血导电部32;如图3和图4所示,固定部1设有用于控制手术刀芯伸出或缩回的调距滑动部2,固定部1设有容纳调距滑动部2的通孔,针式手术刀3滑动穿设于固定部1的通孔,手术刀芯35一端与调距滑动部2固定连接。其中,手术刀芯35可用于向病变粘膜层注射药液以及用于切割病变粘膜层,使得医护人员在手术过程中不需要切换使用内镜用注射针及针式切开刀,在降低了医疗成本的同时,也使得医护人员在手术过程中不需要频繁更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内镜粘膜下剥离术用的手术工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镜粘膜下剥离术用的手术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方便医护人员手持的固定部(1)以及针式手术刀(3);所述针式手术刀(3)包括可注射药液的中空的手术刀芯(35)、包裹手术刀芯(35)外表面的中空的外鞘(31),手术刀芯(35)穿设于外鞘(31)内部;外鞘(31)内包覆有导电介质层,所述外鞘(31)自由端部设有用于使组织凝血的止血导电部(32);所述止血导电部(32)为中空的柱状导电材质;所述手术刀芯(35)的自由端部设有用于切割组织的切割导电部(34),所述手术刀芯(35)外表面与外鞘(31)的接触面设有用于保护外鞘(31)不受高温通电的手术刀芯(35)损坏的绝缘层(33);所述固定部(1)设有用于控制手术刀芯(35)伸出或缩回的调距滑动部(2),固定部(1)设有容纳调距滑动部(2)的通孔,所述针式手术刀(3)滑动穿设于固定部(1)的通孔,所述手术刀芯(35)一端与调距滑动部(2)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镜粘膜下剥离术用的手术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方便医护人员手持的固定部(1)以及针式手术刀(3);所述针式手术刀(3)包括可注射药液的中空的手术刀芯(35)、包裹手术刀芯(35)外表面的中空的外鞘(31),手术刀芯(35)穿设于外鞘(31)内部;外鞘(31)内包覆有导电介质层,所述外鞘(31)自由端部设有用于使组织凝血的止血导电部(32);所述止血导电部(32)为中空的柱状导电材质;所述手术刀芯(35)的自由端部设有用于切割组织的切割导电部(34),所述手术刀芯(35)外表面与外鞘(31)的接触面设有用于保护外鞘(31)不受高温通电的手术刀芯(35)损坏的绝缘层(33);所述固定部(1)设有用于控制手术刀芯(35)伸出或缩回的调距滑动部(2),固定部(1)设有容纳调距滑动部(2)的通孔,所述针式手术刀(3)滑动穿设于固定部(1)的通孔,所述手术刀芯(35)一端与调距滑动部(2)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镜粘膜下剥离术用的手术工具,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文聪楼奇峰张筱凤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