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缩短茶花商品盆花童期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20263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7 17: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缩短茶花商品盆花童期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种苗的扦插繁殖、上盆、上盆后管理、组盆及管理、病虫害防治。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不仅可以使茶花在短期内迅速生长,将盆花生产周期从传统嫁接栽培的3~4年缩减至18个月,显著缩短盆栽茶花的童期,降低了山茶商品盆花的种植成本,同时还克服了泥土栽培土传病源菌及土壤原生动物不易杀灭,不利于出口通关的问题。

A method for shortening the period of flower camellia commodity Tong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shortening the period of flower camellia commodity tong. The method includes the Cuttage Propagation of seedling, the management of the upper basin, the upper basin, the group basin and the management, and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the disease and insect pests. The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can not only make the camellia rapid growth in the short term, potted flower production cycle from the traditional grafting cultivation of 3~4 years reduced to 18 months, significantly shorten the juvenile period of potted camellia, camellia flower planting reduced commodity costs, but also to overcome the soil cultivation of soil borne pathogenic bacteria and protozoa in the soil is not easy to kill. The problem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export customs clear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缩短茶花商品盆花童期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木本观赏植物栽培方法
,具体涉及一种缩短茶花商品盆花童期的方法。
技术介绍
茶花属于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植物,是我国著名的传统名花,也是世界著名的名贵观赏花卉。其花色艳丽多变、花容娇美、密叶苍绿、经冬不凋,深受各国人民喜爱。中国拥有丰富的茶花资源,茶花产业的发展潜力很大。目前茶花的盆花生产已达到较大规模,但大多数种植企业和农户仍然沿用传统的土壤栽培来培育茶花盆花。土壤栽培的茶花不仅生长缓慢、童期较长,从种子萌发到植株开花需要5~6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致使茶花盆花生产周期长,盆花价格居高不下,很难走进千家万户,加上土壤栽培易传播病虫害、病源菌及土壤原生动物不易杀灭,不利于出口通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茶花产业的发展。为此,许多种植企业和农户探讨了茶花盆花的无土栽培方法,并采用嫁接的方法来缩短盆栽茶花的童期,但我国茶花的无土栽培研究尚处于起步摸索阶段,缺乏与无土栽培基质配套的、适宜的无土栽培管理方法,且砧木的培育需要1~2年,嫁接成活后培育成商品盆花还需要2-3年,甚至更长时间。因此,如果能采用一系列的栽培技术使盆栽茶花在短期内迅速生长,缩短盆栽茶花的童期,较快培育成商品盆花,将大大降低盆栽茶花的种植成本,促进茶花的产业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茶花商品盆花童期长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缩短茶花商品盆花童期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包括如下:种苗的扦插繁殖、上盆、上盆后管理、组盆和管理、病虫害防治:(1)种苗的扦插繁殖在无色透明的塑料棚内安装高压密雾自动喷雾装置和设置苗床,苗床内铺置由泥炭和珍珠岩按泥炭:珍珠岩的体积比为2:1混合而成的基质,于6月底~7月初,剪取无病虫害的茶花母本植株上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为插穗,插穗基部在含有0.8~1.0%IBA和5%甲基托布津的生根剂中蘸8~10s后自然风干,再插入苗床基质中,浇透水;扦插繁殖期间,控制塑料棚内的温度为20~30℃,空气相对湿度为80~90%;每隔10天,用质量分数为0.1%甲基托布津溶液和质量分数为0.1%的百菌清溶液交替喷施进行病虫害防治;(2)上盆10月中旬,将步骤(1)扦插生根种苗移栽于装有无土栽培基质的10*10cm的育苗钵中,每钵一株,移栽后立即浇一次透水,并将育苗钵移入无色透明的塑料棚内;所述无土栽培基质为由泥炭和珍珠岩按照泥炭:珍珠岩体积比为2:1比例混合而成或由泥炭和椰糠按照泥炭:椰糠的体积比为1:1的比例混合而成;(3)上盆后管理①光照控制:种苗上盆后两周内用遮阳网搭建在种苗上方,控制光照强度为10000~15000lx,在之后茶花的生长期内,光照强度控制在33000~45000lx之间;②温度控制:上盆后当年至次年5月,大棚内白天温度控制在15~30℃之间,夜间温度不低于10℃;上盆后的次年6月至7月,大棚内白天温度控制在20~28℃之间,夜间温度不低于10℃;上盆后的次年8月以后,大棚内白天温度控制在15~30℃之间,夜间温度不低于10℃;③水分管理A.上盆后的当年,每周浇2次透水;B.上盆后的次年1月至2月,每周浇1次透水;C.上盆后的次年3月至5月,每周浇2~3次透水;D.上盆后的次年6月至7月,每周浇1~2次透水;E.上盆后的次年8月至10月,每周浇2~3次透水;④施肥A.上盆时,施一次控释肥,以质量分数计,所述控释肥中N为20%,P2O5为10%,K2O为10%,该控释肥的施用量和施用方法是:每育苗钵施1.5~2.0g所述控释肥,将所述控释肥均匀撒施于育苗钵内无土栽培基质表层,并与育苗钵内表层2~3cm的无土栽培基质混合;B.上盆后的当年11月至次年1月不施肥;C.上盆后的次年2月至5月,每10天在育苗钵植株根部浇施一次100~150ml的混合溶液Ⅰ,并用所述混合溶液Ⅰ对植株叶面喷施一次;所述混合溶液Ⅰ为含有质量分数为0.1%的全水溶性肥料和质量分数为0.02%的磷酸二氢钾的水溶液,以质量分数计,所述混合溶液Ⅰ中的全水溶性肥料中的N为20%,P2O5为10%,K2O为20%;D.上盆后的次年4月中旬,施一次步骤(3)④A中所述的控释肥,控释肥的施用量和施用方法同步骤(3)④A;E.上盆后的次年6月至8月,每10天在育苗钵植株根部浇施一次100~150ml的混合溶液Ⅱ,并用所述混合溶液Ⅱ对植株叶面喷施一次;所述混合溶液Ⅱ为含有质量分数为0.04%全水溶性肥料和质量分数为0.08%的磷酸二氢钾的水溶液,以质量分数计,所述混合溶液Ⅱ中的全水溶性肥料中的N为20%,P2O5为10%,K2O为20%;F.上盆后的次年9月至10月,每15天用步骤(3)④E中所述混合溶液Ⅱ对每育苗钵植株根部浇施100~150ml,并用步骤(3)④E中所述混合溶液Ⅱ对植株叶面喷施一次;⑤修剪整形A.摘心:上盆后的次年2月初,摘除顶芽;B.修剪:上盆后的次年5月,剪去枝条伸出树冠的部分;C.疏蕾:上盆后的次年7月底,一个枝条上保留1~2个花蕾,剪去其余花蕾;(4)组盆和管理上盆后的次年11月中旬,在上述10*10cm的育苗钵中选择株高在20~35cm,分枝2枝以上,单株疏蕾后含2~4个花蕾,无病虫害的植株移栽在装有无土栽培基质的18*18cm的育苗钵中,每一个18*18cm的育苗钵移栽2~3株所选择的植株,所述18*18cm的育苗钵中的无土栽培基质与步骤(2)中所述的无土栽培基质相同,组盆时施一次步骤(3)④A中所述的控释肥,该控释肥的施用量和施用方法同步骤(3)④A,移栽后立即浇一次透水,并将栽有2~3株茶花的18*18cm的育苗钵置于无色透明的塑料棚内进行养护;(5)病虫害防治上盆后的次年3月至8月,每隔15天用质量分数为0.12%的甲基托布津溶液、质量分数为0.12%的多菌灵溶液、质量分数为0.12%的百菌清溶液交替对植株进行喷施,其余时间,每1个月用质量分数为0.12%的甲基托布津溶液、质量分数为0.12%的多菌灵溶液、质量分数为0.12%的百菌清溶液交替对植株进行喷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利用扦插繁殖的种苗直接培育成盆花,无需培育嫁接用的砧木,与通过砧木培育嫁接育成商品盆花相比,节省培育时间1年半以上。2、利用无土栽培基质及精准、标准化的光照、温度、水分、施肥、组盆等管理措施的协同作用,使茶花生长迅速,花芽分化顺利,植株生长健壮,从扦插到开花前仅18个月,显著缩短了茶花商品盆花的童期,比现有技术缩短童期1年半以上,显著降低了茶花商品盆花的种植成本。3、将培育的茶花进行组盆和管理,使商品盆花株型丰满,显著改善了盆花质量,提高了茶花的观赏价值。4、克服了茶花泥土栽培土传病源菌及土壤原生动物不易杀灭,不利于出口通关的问题。5、本专利技术方法可精准操作,适宜产业化、规模化生产的商品茶花盆花,为产业化茶花盆花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所有在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或等同本专利技术范围内的改版均被本专利技术包含。以下实施例无特殊说明为常规方法,各实施例中所用材料及设备均为市售。实施地点:云南省昆明市,经度E:102°41',纬度N:25°01',海拔1920m。实施例1:以茶花品种‘帕克斯’为例,对本专利技术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缩短茶花商品盆花童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种苗的扦插繁殖在无色透明的塑料棚内安装高压密雾自动喷雾装置和设置苗床,苗床内铺置由泥炭和珍珠岩按泥炭:珍珠岩的体积比为2:1混合而成的基质,于6月底~7月初,剪取无病虫害的茶花母本植株上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为插穗,插穗基部在含有0.8~1.0%IBA和5%甲基托布津的生根剂中蘸8~10s后自然风干,再插入苗床基质中,浇透水;扦插繁殖期间,控制塑料棚内的温度为20~30℃,空气相对湿度为80~90%;每隔10天,用质量分数为0.1%甲基托布津溶液和质量分数为0.1%的百菌清溶液交替喷施;(2)上盆扦插当年10月中旬,将步骤(1)扦插生根种苗移栽于装有无土栽培基质的10*10cm的育苗钵中,每钵一株,移栽后立即浇一次透水,并将育苗钵移入无色透明的塑料棚内;所述无土栽培基质为由泥炭和珍珠岩按照泥炭:珍珠岩体积比为2:1比例混合而成或由泥炭和椰糠按照泥炭:椰糠的体积比为1:1的比例混合而成;(3)上盆后管理①光照控制:种苗上盆后两周内用遮阳网搭建在种苗上方,控制光照强度为10000~15000lx,在之后茶花的生长期内,光照强度控制在33000~45000lx之间;②温度控制:上盆后当年至次年5月,大棚内白天温度控制在15~30℃之间,夜间温度不低于10℃;上盆后的次年6月至7月,大棚内白天温度控制在20~28℃之间,夜间温度不低于10℃;上盆后的次年8月以后,大棚内白天温度控制在15~30℃之间,夜间温度不低于10℃;③水分管理A.上盆后的当年,每周浇2次透水;B.上盆后的次年1月至2月,每周浇1次透水;C.上盆后的次年3月至5月,每周浇2~3次透水;D.上盆后的次年6月至7月,每周浇1~2次透水;E.上盆后的次年8月至10月,每周浇2~3次透水;④施肥A.上盆时,施一次控释肥,以质量分数计,所述控释肥中N为20%,P2O5为10%,K2O为10%,该控释肥的施用量和施用方法是:每育苗钵施1.5~2.0g,将所述控释肥均匀撒施于育苗钵内无土栽培基质表层,并与育苗钵内表层2~3cm的无土栽培基质混合;B.上盆后的当年11月至次年1月不施肥;C.上盆后的次年2月至5月,每10天在每育苗钵植株根部浇施一次100~150ml的混合溶液Ⅰ,并用所述混合溶液Ⅰ对植株叶面喷施;所述混合溶液Ⅰ为含有质量分数为0.1%的全水溶性肥料和质量分数为0.02%的磷酸二氢钾的水溶液,以质量分数计,所述混合溶液Ⅰ中的全水溶性肥料中的N为20%,P2O5为10%,K2O为20%;D.上盆后的次年4月中旬,施一次步骤(3)④A中所述的控释肥,控释肥的施用量和施用方法与步骤(3)④A相同;E.上盆后的次年6月至8月,每10天在每育苗钵植株根部浇施一次的100~150ml的混合溶液Ⅱ,并用所述混合溶液Ⅱ对植株叶面喷施;所述混合溶液Ⅱ为含有质量分数为0.04%全水溶性肥料和质量分数为0.08%的磷酸二氢钾的水溶液,以质量分数计,所述混合溶液Ⅱ中的全水溶性肥料中的N为20%,P2O5为10%,K2O为20%;F.上盆后的次年9月至10月,每15天用步骤(3)④E中所述混合溶液Ⅱ对每育苗钵植株根部浇施100~150ml,并用步骤(3)④E中所述混合溶液Ⅱ对植株叶面喷施;⑤修剪整形A.摘心:上盆后的次年2月初,摘除顶芽;B.修剪:上盆后的次年5月,剪去枝条伸出树冠的部分;C.疏蕾:上盆后的次年7月底,一个枝条上保留1~2个花蕾,剪去其余花蕾;(4)组盆和管理上盆后的次年11月中旬,在上述10*10cm的育苗钵中选择株高在20~35cm,分枝2枝以上,单株疏蕾后含2~4个花蕾,无病虫害的植株移栽在装有无土栽培基质的18*18cm的育苗钵中,每一个18*18cm的育苗钵移栽2~3株所选择的植株,所述18*18cm的育苗钵中的无土栽培基质与步骤(2)中所述的无土栽培基质相同,组盆时施一次步骤(3)④A中所述的控释肥,该控释肥的施用量和施用方法同步骤(3)④A,移栽后立即浇一次透水,并将栽有2~3株茶花的18*18cm的育苗钵置于无色透明的塑料棚内进行养护;(5)病虫害防治上盆后的次年3月至8月,每隔15天用质量分数为0.12%的甲基托布津溶液、质量分数为0.12%的多菌灵溶液、质量分数为0.12%的百菌清溶液交替对植株进行喷施,其余时间,每1个月用质量分数为0.12%的甲基托布津溶液、质量分数为0.12%的多菌灵溶液、质量分数为0.12%的百菌清溶液交替对植株进行喷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缩短茶花商品盆花童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种苗的扦插繁殖在无色透明的塑料棚内安装高压密雾自动喷雾装置和设置苗床,苗床内铺置由泥炭和珍珠岩按泥炭:珍珠岩的体积比为2:1混合而成的基质,于6月底~7月初,剪取无病虫害的茶花母本植株上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为插穗,插穗基部在含有0.8~1.0%IBA和5%甲基托布津的生根剂中蘸8~10s后自然风干,再插入苗床基质中,浇透水;扦插繁殖期间,控制塑料棚内的温度为20~30℃,空气相对湿度为80~90%;每隔10天,用质量分数为0.1%甲基托布津溶液和质量分数为0.1%的百菌清溶液交替喷施;(2)上盆扦插当年10月中旬,将步骤(1)扦插生根种苗移栽于装有无土栽培基质的10*10cm的育苗钵中,每钵一株,移栽后立即浇一次透水,并将育苗钵移入无色透明的塑料棚内;所述无土栽培基质为由泥炭和珍珠岩按照泥炭:珍珠岩体积比为2:1比例混合而成或由泥炭和椰糠按照泥炭:椰糠的体积比为1:1的比例混合而成;(3)上盆后管理①光照控制:种苗上盆后两周内用遮阳网搭建在种苗上方,控制光照强度为10000~15000lx,在之后茶花的生长期内,光照强度控制在33000~45000lx之间;②温度控制:上盆后当年至次年5月,大棚内白天温度控制在15~30℃之间,夜间温度不低于10℃;上盆后的次年6月至7月,大棚内白天温度控制在20~28℃之间,夜间温度不低于10℃;上盆后的次年8月以后,大棚内白天温度控制在15~30℃之间,夜间温度不低于10℃;③水分管理A.上盆后的当年,每周浇2次透水;B.上盆后的次年1月至2月,每周浇1次透水;C.上盆后的次年3月至5月,每周浇2~3次透水;D.上盆后的次年6月至7月,每周浇1~2次透水;E.上盆后的次年8月至10月,每周浇2~3次透水;④施肥A.上盆时,施一次控释肥,以质量分数计,所述控释肥中N为20%,P2O5为10%,K2O为10%,该控释肥的施用量和施用方法是:每育苗钵施1.5~2.0g,将所述控释肥均匀撒施于育苗钵内无土栽培基质表层,并与育苗钵内表层2~3cm的无土栽培基质混合;B.上盆后的当年11月至次年1月不施肥;C.上盆后的次年2月至5月,每10天在每育苗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艳飞李树发王继华彭绿春解玮佳陆琳贺颖华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