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血管内温度管理导管和/或热交换垫片的热交换器中的冷板设计
本申请大体涉及用于控制患者体温的热交换系统。
技术介绍
已经引进患者体温控制系统来防止神经重症监护室中的患者由于患有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诸如中风等的其它神经系统疾病而发热。此外,该系统已经用于诱导轻度或中度低体温以改善患有诸如中风、心搏停止、心肌梗塞、外伤性脑损伤和高颅内压等的疾病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管内热交换导管的示例在以下美国专利中公开:No.7,914,564、No.6,416,533、No.6,409,747、No.6,405,080、No.6,393,320、No.6,368,304、No.6,338,727、No.6,299,599、No.6,290,717、No.6,287,326、No.6,165,207、No.6,149,670、No.6,146,411、No.6,126,684、No.6,306,161、No.6,264,679、No.6,231,594、No.6,149,676、No.6,149,673、No.6,110,168、No.5,989,238、No.5,879,329、No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装置,其包括:板组件,所述板组件具有被构造成接收盒的膜组件的盒槽,其中所述膜组件被构造成容纳来自血管内热交换导管或热交换垫片的工作流体,所述板组件还包括跨立所述槽的各侧并且被构造成接收所述盒的各侧导轨的导轨收容部,其中至少第一腔在第一个所述导轨收容部的内侧形成,所述第一腔在其最宽点具有大于所述槽的宽度的宽度。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3.31 US 14/675,5041.一种装置,其包括:板组件,所述板组件具有被构造成接收盒的膜组件的盒槽,其中所述膜组件被构造成容纳来自血管内热交换导管或热交换垫片的工作流体,所述板组件还包括跨立所述槽的各侧并且被构造成接收所述盒的各侧导轨的导轨收容部,其中至少第一腔在第一个所述导轨收容部的内侧形成,所述第一腔在其最宽点具有大于所述槽的宽度的宽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在第二个所述导轨收容部的内侧形成的第二腔,所述第二腔在其最宽点具有大于所述槽的宽度的宽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通过使所述膜组件布置在所述槽中并且使所述盒的侧导轨布置在所述导轨收容部中而使所述盒与所述装置接合时,在所述盒的侧导轨的内侧的所述膜组件的第一部分能够在所述膜组件充填工作流体时扩展进入所述第一腔,从而沿着所述膜组件的竖直侧边缘建立放大的流体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大致延伸所述第一导轨收容部的整个长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是圆形或半圆形的。6.一种装置,其包括:板组件,其包括:分隔板,在所述分隔板的第一侧形成有第一流路,在所述分隔板的与所述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形成有第二流路;所述第一流路被构造成接收来自压缩机的通过所述压缩机的冷却剂,所述第二流路被构造成接收来自患者热交换垫片或来自除所述垫片之外的流体源的流体;第一垫板,其抵接所述分隔板的所述第一侧;第二垫板,其抵接所述分隔板的所述第二侧;以及腔,其与和所述分隔板相对的所述第一垫板接界并且被构造成接收盒,其中所述盒被构造成保持循环通过血管内热交换导管的工作流体。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板沿着所述分隔板的整个所述第一侧抵接所述分隔板的所述第一侧,所述第二垫板沿着所述分隔板的整个所述第二侧抵接所述分隔板的所述第二侧,而所述分隔板的仅所述第一流路和所述第二流路建立了各流体能够流过的腔。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所述第一流路是蛇行形状的。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路中的冷却剂能够与布置在所述腔中的盒内的流体交换热量。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路中的冷却剂能够隔着所述分隔板与所述第二流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T·德布罗维克,C·W·彭德里,C·M·皮斯特,
申请(专利权)人:佐尔循环服务系统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