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豆浆机电机的碳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0102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4 0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豆浆机电机的碳刷结构,包括碳刷、用于为电机提供电源的电极端子、用于连接碳刷及电极端子的电阻和用于安装碳刷、电极端子及电阻的端盖,端盖包括正面和背面,端盖的背面设置有用于放置电阻的电阻容置槽,电极端子从电阻容置槽中穿过端盖并延伸至端盖的正面之外,电阻容置槽之中设置有用于覆盖电阻从而隔绝EMI/EMC的隔离胶层,不会出现电阻松脱的隐患,并且电阻能够被有效隔离,从而不会出现EMI/EMC的问题,因此不会出现影响微电机正常使用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豆浆机电机的碳刷结构
本技术涉及微型电机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豆浆机电机的碳刷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微电机的碳刷结构,包括碳刷和电极端子,碳刷和电极端子之间设置有用于限流的电阻。微电机在工作时,电源从电极端子输入到微电机中为微电机提供工作电源,电源依次经过电极端子和电阻输入到碳刷上,最后电源通过碳刷传输到微电机内部的绕线组中,从而利用电磁转换的关系驱动微电机的转子进行转动。传统微电机用于放置碳刷和电极端子的端盖中,设置有用于放置电阻的空间,但由于电阻直接放置在端盖中,随着微电机的长时间运行,电阻容易在微电机的震动作用下发生松脱,此外,由于电阻在端盖中并没有任何的隔离处理,因此容易出现EMI/EMC的问题,从而容易影响微电机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豆浆机电机的碳刷结构,电阻固定于端盖之中,不会出现松脱的隐患,并且电阻能够被有效隔离,从而不会出现EMI/EMC的问题,因此不会出现影响微电机正常使用的情况。本技术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豆浆机电机的碳刷结构,包括碳刷、用于为电机提供电源的电极端子、用于连接碳刷及电极端子的电阻和用于安装碳刷、电极端子及电阻的端盖,端盖包括正面和背面,端盖的背面设置有用于放置电阻的电阻容置槽,电极端子从电阻容置槽中穿过端盖并延伸至端盖的正面之外,电阻容置槽之中设置有用于覆盖电阻从而隔绝EMI/EMC的隔离胶层。进一步,端盖的背面还设置有用于放置碳刷的碳刷容置腔,碳刷容置腔设置有开孔,碳刷设置于碳刷容置腔中并从开孔中向外伸出。进一步,端盖的背面还设置有用于限制碳刷退进碳刷容置腔之中的限位装置,限位装置包括固定柱和扭簧,扭簧套装于固定柱之上,扭簧的两端分别抵住碳刷和端盖。进一步,电阻容置槽的边缘设置有开槽和用于与开槽配合作用的卡板,碳刷连接有导线,导线和电阻的引脚从开槽穿过,卡板设置于开槽之中并卡紧导线和电阻的引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用于豆浆机电机的碳刷结构,电极端子从电阻容置槽中穿过端盖并延伸至端盖的正面之外,因此能够把从外部提供的电源有效输入到微电机的内部,从而使得微电机能够有效进行工作;用于连接碳刷和电极端子的电阻安装于电阻容置槽之中,而电阻容置槽之中设置有灌胶而成的隔离胶层,因此隔离胶层能够覆盖包裹电阻,从而把电阻隔绝起来,使得流经电阻的电源不会向外部辐射电磁波,从而不会产生EMI/EMC的问题,并且由于隔离胶层把电阻密封起来,因此电阻能够被牢牢固定在电阻容置槽之中,从而不会因为微电机的振动而出现松脱的问题。因此,本技术的碳刷结构,电阻固定于端盖之中,不会出现松脱的隐患,并且电阻能够被有效隔离,从而不会出现EMI/EMC的问题,因此不会出现影响微电机正常使用的情况。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碳刷结构中端盖的正面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碳刷结构中端盖的背面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2,本技术的用于豆浆机电机的碳刷结构,包括碳刷1、用于为电机提供电源的电极端子2、用于连接碳刷1及电极端子2的电阻3和用于安装碳刷1、电极端子2及电阻3的端盖4,端盖4包括正面和背面,端盖4的背面设置有用于放置电阻3的电阻容置槽,电极端子2从电阻容置槽中穿过端盖4并延伸至端盖4的正面之外,电阻容置槽之中设置有用于覆盖电阻3从而隔绝EMI/EMC的隔离胶层5。具体地,电极端子2从电阻容置槽中穿过端盖4并延伸至端盖4的正面之外,因此能够把从外部提供的电源有效输入到微电机的内部,从而使得微电机能够有效进行工作;用于连接碳刷1和电极端子2的电阻3安装于电阻容置槽之中,而电阻容置槽之中设置有灌胶而成的隔离胶层5,因此隔离胶层5能够覆盖包裹电阻3,从而把电阻3隔绝起来,使得流经电阻3的电源不会向外部辐射电磁波,从而不会产生EMI/EMC的问题,并且由于隔离胶层5把电阻3密封起来,因此电阻3能够被牢牢固定在电阻容置槽之中,从而不会因为微电机的振动而出现松脱的问题。因此,本技术的碳刷结构,电阻3固定于端盖4之中,不会出现松脱的隐患,并且电阻3能够被有效隔离,从而不会出现EMI/EMC的问题,因此不会出现影响微电机正常使用的情况。其中,参照图2,端盖4的背面还设置有用于放置碳刷1的碳刷容置腔,碳刷容置腔设置有开孔,碳刷1设置于碳刷容置腔中并从开孔中向外伸出。具体地,碳刷1有两个,因此端盖4的背面设置有两个碳刷容置腔,每个碳刷1分别设置于一个碳刷容置腔中,碳刷1设置于碳刷容置腔中并从开孔中向外伸出,碳刷1中从开孔向外伸出的部分会与转子相连接,从而使得电源能够通过碳刷1传导到转子之中,从而能够利用电磁的关系实现电能与动能的转换。此外,碳刷1设置于碳刷容置腔之中,因此碳刷容置腔能够对碳刷1进行限位,避免转子对碳刷1所产生的摩擦作用使得碳刷1发生位移,从而能够保证碳刷1与转子之间的良好接触,从而保证了微电机的稳定工作。其中,参照图2,端盖4的背面还设置有用于限制碳刷1退进碳刷容置腔之中的限位装置,限位装置包括固定柱42和扭簧43,扭簧43套装于固定柱42之上,扭簧43的两端分别抵住碳刷1和端盖4。具体地,由于转子转动时会对碳刷1产生摩擦力,因此碳刷1会在这个摩擦力的作用下沿着碳刷容置腔往后退,从而会出现碳刷1离开转子而使转子断开供电电源的问题,因此,两端分别抵住碳刷1和端盖4的扭簧43,能够限制了碳刷1在碳刷容置腔中的位置,从而能够防止碳刷1退进碳刷容置腔而影响微电机的有效工作。其中,参照图2,电阻容置槽的边缘设置有开槽和用于与开槽配合作用的卡板44,碳刷1连接有导线,导线和电阻3的引脚从开槽穿过,卡板44设置于开槽之中并卡紧导线和电阻3的引脚。具体地,导线和电阻3的引脚穿过开槽,并且在卡板44的作用下牢牢接触于一起,因此流经电阻3的电源能够有效地传导到导线之中,从而能够有效地传输到碳刷1之中。此外,当微电机长时间工作时,碳刷1容易被转子磨损,为了保证微电机的正常工作,因此需要对碳刷1进行更换。由于电阻3被密封在隔离胶层5之中不能取出来,而电阻3需要与碳刷1进行电连接,因此电阻3的引脚直接连接到碳刷1的方式会导致碳刷1不容易被更换。所以,在碳刷1上连接有导线,而导线和电阻3的引脚在卡板44的作用下相连接,不仅能够保证了对碳刷1的正常供电,还能够有利于碳刷1的更换操作。当需要更换碳刷1时,只需把卡板44拔出,导线和电阻3的引脚就可以容易被分离,因此能够十分容易地取出碳刷1并更换碳刷1。当更换并重新安装碳刷1后,只需把与碳刷1连接的导线穿过开槽,接着利用卡板44把导线与电阻3的引脚牢牢连接,即完成了对碳刷1的更换及安装处理。以上是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技术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豆浆机电机的碳刷结构

【技术保护点】
用于豆浆机电机的碳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碳刷(1)、用于为电机提供电源的电极端子(2)、用于连接所述碳刷(1)及电极端子(2)的电阻(3)和用于安装所述碳刷(1)、电极端子(2)及电阻(3)的端盖(4),所述端盖(4)包括正面和背面,所述端盖(4)的背面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电阻(3)的电阻容置槽,所述电极端子(2)从所述电阻容置槽中穿过所述端盖(4)并延伸至所述端盖(4)的正面之外,所述电阻容置槽之中设置有用于覆盖所述电阻(3)从而隔绝EMI/EMC的隔离胶层(5)。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豆浆机电机的碳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碳刷(1)、用于为电机提供电源的电极端子(2)、用于连接所述碳刷(1)及电极端子(2)的电阻(3)和用于安装所述碳刷(1)、电极端子(2)及电阻(3)的端盖(4),所述端盖(4)包括正面和背面,所述端盖(4)的背面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电阻(3)的电阻容置槽,所述电极端子(2)从所述电阻容置槽中穿过所述端盖(4)并延伸至所述端盖(4)的正面之外,所述电阻容置槽之中设置有用于覆盖所述电阻(3)从而隔绝EMI/EMC的隔离胶层(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豆浆机电机的碳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4)的背面还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碳刷(1)的碳刷容置腔,所述碳刷容置腔设置有开孔,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保
申请(专利权)人:鹤山市恒富微型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