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器和气化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92132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3 1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燃烧器和气化炉,燃烧器包括作为独立构件的喷嘴单元和隔热单元,喷嘴单元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供物料通过并向外喷出的流道,隔热单元套设在喷嘴单元上以阻挡热量从外部向喷嘴单元的传递。隔热单元内设有阻热部,隔热筒腔的内壁面与喷嘴单元的外壁面之间形成有环形的径向间隔空间(5)。此燃烧器将强化气‑固混合与分散用途的部件与起隔热作用的部件加以功能分离,隔热单元用于隔绝燃烧室高温区对内部喷嘴单元传热,喷嘴单元用于强化气‑固混合与分散度效果,冷却介质不再用于整体降温,而是仅起阻热效果,不接触气‑固喷嘴单元部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设备结构简化,烧嘴制作加工与更换维护费用降低,冷却系统及其相关成本降低。

Burner and gasifi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燃烧器和气化炉
本专利技术属于燃烧器领域。
技术介绍
通过固体含碳燃料的部分燃烧(气化)而生产可燃气体(例如一氧化碳或氢气)是煤等固体燃料的主要应用方式之一。工业主流的部分燃烧过程如干煤粉气化发生在1300℃~1650℃,压力4MPag~8MPag条件下。燃烧器是部分燃烧或气化的核心设备,在燃烧过程中起到强化固体燃料与氧化气体混合并使物料在燃烧室内合理分散的作用。由于操作温度压力较高,如何对燃烧器也即工艺烧嘴进行有效冷却,使其免于过热损坏成为制约燃烧器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目前主流的干煤粉气化所用的工艺烧嘴均为气-固喷射与冷却一体式烧嘴。如专利申请公开文献CN89104265.2公开的煤部分燃烧烧嘴,干煤粉等固体燃料与氧化气体分别经烧嘴中心通道和环形通道送入燃烧室。氧化气体在环形通道出口处设置为锥形缩口,对氧化气体进行加速以促进气-固物流在燃烧室内的混合与分散。为保护烧嘴免受燃烧室高温损坏,外壁常设置成中空壁结构,使冷却水沿中空壁内的螺旋通道迅速通过燃烧器前部,便于对燃烧器前部冷却。专利申请公开文献CN200720199730.4在CN89104265.2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尤其改善了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燃烧器和气化炉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烧器,适于安装至一高温燃烧室内,所述燃烧器包括分别为独立部件的喷嘴单元和隔热单元,所述喷嘴单元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供物料通过并向外喷出的流道,所述隔热单元套设在所述喷嘴单元上以阻挡热量从所述燃烧器的外部向所述喷嘴单元的传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烧器,适于安装至一高温燃烧室内,所述燃烧器包括分别为独立部件的喷嘴单元和隔热单元,所述喷嘴单元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供物料通过并向外喷出的流道,所述隔热单元套设在所述喷嘴单元上以阻挡热量从所述燃烧器的外部向所述喷嘴单元的传递。2.如权利要求1所述燃烧器,其中,所述隔热单元可拆卸地安装至所述隔热单元,优选地,所述隔热单元和喷嘴单元通过法兰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中,所述隔热单元具有远离所述喷嘴单元的具有向火面的外壁(73)、与所述喷嘴单元的外表面相邻设置的内壁(71)、以及夹设于所述外壁(73)和内壁(71)之间的阻热部,所述阻热部能够阻挡热量从所述外壁向所述内壁的传递。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烧器,其中,所述隔热单元的外壁的设计温度为800℃~1600℃,内壁的设计温度为30℃~400℃。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烧器,其中,所述隔热单元还包括在前端连接所述外壁(73)和内壁(71)的前端壁(8),所述前端壁(8)为具有喷料孔的环状壁,以允许来自所述喷嘴单元的物料通过所述喷料孔向外喷料。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烧器,其中,所述阻热部为设在所述隔热单元的外壁(73)和内壁(71)之间的冷却通路,冷却介质能够在所述冷却通路中流动以将所述隔热单元吸收的热量通过换热的方式带出所述隔热单元。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烧器,其中,所述阻热部在作为主受热区的所述前端壁(8)内形成为沿所述燃烧器的径向设置的螺旋通道或多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兵刘臻管清亮彭宝仔
申请(专利权)人: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