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扣结构及磁力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9142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3 1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锁扣结构及磁力锁,锁扣结构包括锁底壳、固定在锁底壳上的锁上盖、以及位于锁上盖与锁底壳之间的锁芯;锁芯的一端与锁上盖活动连接;锁芯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弹性装置悬置于锁底壳的上方,并与锁底壳之间保持预设距离,用于插入待锁装置的活动端;锁芯上还设置有卡止结构;锁上盖上设置有销钉,销钉的一端通过第二弹性装置与锁上盖连接,销钉的另一端与卡止结构相匹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磁力锁包括该锁扣结构和解锁磁铁,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解锁方式简单但是巧妙,不容易被破解。

Lock structure and magnetic lock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ock structure and magnetic lock, lock structure comprises a lock bottom shell and the bottom shell is fixed on the lock to lock the cover, and is located in the lock cover and the lock bottom shell between the lock core; the lock core is locked and the upper cover is movably connected; the other end of the lock core, the first the elastic suspension device is arranged above the bottom lock shell, and the bottom shell and the lock between the preset distance to be used to insert the lock device end; the lock core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locking structure; the upper cover is provided with a lock pin, one end of the pin through second elastic device and lock cover are connected,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card the pin stop structure matching. The magnetic lock of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the lock structure and the unlocking magnet, 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operation, simple and unlocking way, and is not easy to be crack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锁扣结构及磁力锁
本技术涉及锁扣
,尤其涉及一种锁扣结构及包括该锁扣结构的磁力锁。
技术介绍
现有的锁扣结构普遍采用一体扣上锁模式,以腕带锁扣为例,其处于开锁状态时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一体扣上盖01、一体扣下盖02、螺母03以及螺钉04,其中,固定腕带05固定在一体化下盖02上,螺母03安装在活动腕带06上。其上锁方式为将活动腕带06置于固定腕带05上方叠加后,将一体扣安装在活动腕带06上的螺母03处外侧,然后利用T型内六角螺丝刀将一体扣内部的螺钉04与腕带上的螺母03锁紧,如图2所示,最终实现腕带正常工作。现有的一体扣结构,使用时一体扣与腕带间需要利用T型内六角螺丝刀将螺丝锁紧或打开,操作较繁琐。而且,一体扣螺丝与腕带螺母之间经过长期拧紧及打开动作后,容易出现滑牙损坏,从而引起整个锁扣无法正常使用。这种锁扣结构的开锁方式也很容易被学会,被解锁的风险很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上锁解锁操作方便且不易被破解的锁扣结构及包括该锁扣结构的磁力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锁扣结构,包括锁底壳、固定在所述锁底壳上的锁上盖、以及位于所述锁上盖与所述锁底壳之间的锁芯;所述锁芯的一端与所述锁上盖活动连接;所述锁芯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弹性装置悬置于所述锁底壳的上方,并与所述锁底壳之间保持预设距离,用于插入待锁装置的活动端;所述锁芯上还设置有卡止结构;所述锁上盖上设置有销钉,所述销钉的一端通过第二弹性装置与所述锁上盖连接,所述销钉的另一端与所述卡止结构相匹配;当所述锁芯在外力作用下朝向所述锁底壳运动至预设的锁紧位置处时,所述第一弹性装置处于压缩状态,所述销钉在所述第二弹性装置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朝向所述锁芯运动,直至与所述卡止结构相接触,将所述锁芯锁定在当前位置。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锁上盖上设置有按钮,所述按钮通过所述锁上盖与所述锁芯连接。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按钮与所述锁上盖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圈。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销钉有两个,所述第二弹性装置也有两个;两个所述销钉,对称设置在所述锁芯的两侧,并分别通过对应设置的所述第二弹性装置与所述锁上盖连接。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卡止结构呈凹槽状或孔状。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弹性装置和所述第二弹性装置为弹簧。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待锁装置的固定端固定在所述锁上盖与所述锁底壳之间。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锁芯上还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待锁装置的活动端的压板,当所述锁芯在外力作用下朝向所述锁底壳运动至预设的锁紧位置处时,所述压板将所述待锁装置的活动端固定在所述锁底壳上。相应地,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磁力锁,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锁扣结构,还包括解锁磁铁;所述解锁磁铁对所述销钉的吸附力大于所述第二弹性装置的弹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锁扣结构及磁力锁,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上锁时只需要向下对锁芯施加一定的力,就可以将插入的待锁装置的活动端固定在锁上盖与锁底壳之间,而且一旦锁定,不容易被破解。其第二弹性装置具有铁磁性,解锁时,只需要将一块匹配的磁铁靠近销钉所在位置处,磁铁对销钉的吸附力大于第二弹性装置的弹力,销钉在磁铁的吸附力的作用下就会向外侧运动,脱离卡止结构,锁芯在第一弹性装置的弹力作用下向上运动,从而脱离待锁装置的活动端,回到锁定前的位置,实现解锁。解锁方式简单但是巧妙,不容易被破解。附图说明图1为
技术介绍
中的一体扣解锁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为
技术介绍
中的一体扣上锁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锁扣结构的解锁状态结构的一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锁扣结构的解锁状态结构的另一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锁扣结构的上锁状态结构的一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锁扣结构的上锁状态结构的另一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请参阅图3至图6,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锁扣结构,包括锁底壳100、固定在锁底壳100上的锁上盖200、以及位于锁上盖200与锁底壳100之间的锁芯300。参见图3和图4,锁芯300的一端与锁上盖200活动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弹性装置310悬置于锁底壳100的上方,并与锁底壳100之间保持预设距离,该预设距离用于插入待锁装置的活动端10。锁芯300的一端可突出于锁上盖200的顶部,锁芯300在外力作用下,可压缩第一弹性装置310朝向锁底壳100运动。锁芯300上还设置有卡止结构;对应的,锁上盖200上设置有销钉400,销钉400的一端通过第二弹性装置410与锁上盖200连接,销钉400的另一端与卡止结构相匹配;当锁芯300在外力作用下朝向锁底壳100运动至预设的锁紧位置处时,第一弹性装置310处于压缩状态,销钉400在第二弹性装置410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朝向锁芯300运动,直至与卡止结构相接触,将锁芯300锁定在当前位置,从而通过锁定锁芯300就可以将插入的待锁装置的活动端10固定在锁上盖200与锁底壳100之间,实现锁扣的功能,如图5和6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锁扣结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上锁时只需要向下对锁芯300施加一定的力,就可以将插入的待锁装置的活动端10固定在锁上盖200与锁底壳100之间,而且一旦锁定,不容易被破解。其第二弹性装置410具有铁磁性,解锁时,只需要将一块匹配的磁铁30靠近销钉400所在位置处,磁铁30对销钉400的吸附力大于第二弹性装置410的弹力,销钉400在磁铁的吸附力的作用下就会向外侧运动,脱离卡止结构,锁芯300在第一弹性装置310的弹力作用下向上运动,从而脱离待锁装置的活动端10,回到锁定前的位置,实现解锁。解锁方式简单但是巧妙,不容易被破解。销钉400与第二弹性装置410相配合,主要用于锁芯300的定位以及磁力解锁。可以在锁芯300的一侧,设置一个销钉400搭配一个第二弹性装置410实现。图示中,销钉400有两个,第二弹性装置410也有两个,两个销钉400对称设置在锁芯300的两侧,并分别通过对应设置的第二弹性装置与锁上盖200连接。其中,卡止结构呈凹槽状或孔状,主要用于与销钉400配合实现定位。第一弹性装置310和第二弹性装置410为可以采用普通的压力弹簧实现。本实施例提供的锁扣结构可以固定在衣物等商品上,从而增加感应芯片等实现防偷盗。使用时,直接将衣物的边缘作为待锁装置的活动端至于锁芯300与锁底壳100之间的预留位置处。本实施提供的锁扣结构还适用于表带、腕带等双端锁定结构。对于表带、腕带等需要两端固定的,待锁装置的固定端20可以提前固定在锁上盖200与锁底壳100之间,也可以直接固定在锁底壳100上或者锁上盖200上,上锁时,只需将活动端至于锁芯300与锁底壳100之间的预留位置处即可。进一步地,为了方便施力按压,锁上盖200上还可以设置有按钮210,按钮210通过锁上盖200与锁芯300连接。这样上锁时,直接按压按钮210即可,方便使用。更进一步地,还可以在按钮210与锁上盖200之间还设置密封圈,防止水汽、杂物等进入锁扣内部,影响内部结构的性能。锁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锁扣结构及磁力锁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锁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锁底壳、固定在所述锁底壳上的锁上盖、以及位于所述锁上盖与所述锁底壳之间的锁芯;所述锁芯的一端与所述锁上盖活动连接;所述锁芯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弹性装置悬置于所述锁底壳的上方,并与所述锁底壳之间保持预设距离,用于插入待锁装置的活动端;所述锁芯上还设置有卡止结构;所述锁上盖上设置有销钉,所述销钉的一端通过第二弹性装置与所述锁上盖连接,所述销钉的另一端与所述卡止结构相匹配;当所述锁芯在外力作用下朝向所述锁底壳运动至预设的锁紧位置处时,所述第一弹性装置处于压缩状态,所述销钉在所述第二弹性装置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朝向所述锁芯运动,直至与所述卡止结构相接触,将所述锁芯锁定在当前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锁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锁底壳、固定在所述锁底壳上的锁上盖、以及位于所述锁上盖与所述锁底壳之间的锁芯;所述锁芯的一端与所述锁上盖活动连接;所述锁芯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弹性装置悬置于所述锁底壳的上方,并与所述锁底壳之间保持预设距离,用于插入待锁装置的活动端;所述锁芯上还设置有卡止结构;所述锁上盖上设置有销钉,所述销钉的一端通过第二弹性装置与所述锁上盖连接,所述销钉的另一端与所述卡止结构相匹配;当所述锁芯在外力作用下朝向所述锁底壳运动至预设的锁紧位置处时,所述第一弹性装置处于压缩状态,所述销钉在所述第二弹性装置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朝向所述锁芯运动,直至与所述卡止结构相接触,将所述锁芯锁定在当前位置。2.根据利要求1所述的锁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上盖上设置有按钮,所述按钮通过所述锁上盖与所述锁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与所述锁上盖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圈。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初邵龙炬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中芯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