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用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19036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3 18: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防护装置,用于建筑施工现场的围挡,其包括呈靴形结构且内部中空的装置主体,装置主体下部的长度方向两侧分别设有连通装置主体内部的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且所述的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上均可拆卸地插接有第一管堵,装置主体宽度方向的一侧为平面侧且所述平面侧的上部转动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一端转动连接在装置主体平面侧的水平方向边缘,连接板的另一端设有一对相对的连接孔且所述平面侧与连接板设置高度相适应的另一侧位置设有与连接孔大小相适应的连接柱,若干个装置主体相互并排后可通过翻转连接板使连接板的连接孔与和其相邻的装置主体上的连接柱插接配合,令若干个装置主体相互并排连接固定。

A protective device for construc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otective device for enclosure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site, including a shoe structure and device body hollow, a first pipe plugging device on both sides of the lower part of the body length direction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device within the body of the first water inlet and the first outlet and the water inlet and the first the first outlet can be detachably inserted, one side of the upper part of the width direction in the main body of the device is a plane and the plane side side of the rotation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plate, one end of the connecting plate is connected to the device body rotating water square plane side to the edge,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necting column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pair of the other side is relative to the position of connection the hole and the plane side and the connecting plate height matched with the connecting hole is corresponding to the size, a plurality of device body can be connected by turning each other side by side The plate connects the connecting hole of the connecting plate with the connecting column on the adjacent device body, so that the main body of the device is connected and fixed to each oth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用防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施工防护装置领域,尤其是一种建筑施工用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建筑施工围挡较为常见的是利用铁皮板进行固定环绕施工范围一周,以避免车辆、动物或无关人员的误入,还有就是利用塑料板进行并排围绕施工现场进行构成围挡,这两种方式都存在不同的弊端,其中利用铁皮板的方式通常在施工完毕后进行拆卸时很大程度上会将铁皮板损坏,而导致其无法二次利用,非常不经济,另外,现有的塑料板围挡多为采用注水的形式进行加重使其稳定竖立,这种方式虽然大大提高了围挡的回收便利性和布设效率,然后其在进行注水时,通过需要逐个加水,需要耗费较多时间和人力进行处理,另外,就是对于一些不平坦或泥土路面的施工时,采用塑料板围挡的话,很容易因为放置平台不平整而导致塑料板围挡侧翻,造成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情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功能多样、节约人力和实施可靠的建筑施工用防护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建筑施工用防护装置,用于建筑施工现场的围挡,其包括呈靴形结构且内部中空的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下部的长度方向两侧分别设有连通装置主体内部的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且所述的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上均可拆卸地插接有第一管堵,所述装置主体宽度方向的一侧为平面侧且所述平面侧的上部转动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转动连接在装置主体平面侧的水平方向边缘,连接板的另一端设有一对相对的连接孔且所述平面侧与连接板设置高度相适应的另一侧位置设有与连接孔大小相适应的连接柱,所述的若干个装置主体相互并排后可通过翻转连接板使连接板的连接孔与和其相邻的装置主体上的连接柱插接配合,令若干个装置主体相互并排连接固定。进一步,所述装置主体内的上部设有将装置主体的中空结构分隔为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的隔板,所述的隔板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个连通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的通孔。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的上部设有与第一容纳腔连通的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且所述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上均可拆卸地插接有第二管堵。进一步,所述的装置主体对应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位置分别设有第三环形内凹部和第四环形内凹部且所述第三环形内凹部和第四环形内凹部内均设有柔性材质制成的密封圈。进一步,所述的装置主体对应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位置分别设有第一环形内凹部和第二环形内凹部且所述第一环形内凹部和第二环形内凹部内均设有柔性材质制成的密封圈。优选的,所述的密封圈为硅橡胶或丁腈橡胶材质。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的上端面沿长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个与第一容纳腔连通的雾化喷头。进一步,所述装置主体的下端面沿长度方向间隔嵌设有若干条防滑胶条,所述防滑胶条突出装置主体下端面的高度为3~5mm。进一步,所述装置主体平面侧的下部可转动和滑动地设有一对位置相对的定位桩,所述的装置主体对应定位桩设置位置设有内凹结构,所述内凹结构竖直方向中部设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设有供定位桩上下滑动的定位孔,所述内凹结构上部设有固定槽,所述定位桩上部设有固定板,所述定位桩上升至内凹结构上部时,通过转动定位桩可使固定板卡接在固定槽内,将定位桩固定限位在内凹结构内且定位桩的下端不超出装置主体下端面。优选的,所述定位桩的下端为锥形结构。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将装置主体设置成靴形结构,一方面能够使装置主体放置在施工场地上时能够与放置平面拥有更多的接触面,提高放置稳定性,另一方面,由于装置主体为中空结构,因此,在进行注水增重时,可以使得装置主体的下部更重,使装置主体的重心下移,进一步增强放置稳定性,另外通过在装置主体内的上部设有将装置主体的中空结构分隔为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的隔板,隔板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个连通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的通孔,并且还可以选择性在装置主体上部设置与第一容纳腔连通的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当装置主体进行围挡排列时,只需将相邻的装置主体的第一进水口与另一装置的第一出水口依序相连,第二进水口与另一装置的第二出水口依序相连,然后只需简单方便地将其中一端部的装置主体的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进行注水,将另一端的装置主体的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堵塞即可快速方便地实现一排围挡的加水增重,另外对于一些施工粉尘较大的场地而言,还可以通过在装置主体的上端面沿长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个与容纳腔连通的雾化喷头,然后在后续进行喷雾时,只需对第一进水口进行注水,使装置主体内部形成压力将水从雾化喷头喷出,实现对施工场地粉尘的喷雾沉降,避免造成施工现场的粉尘污染,对于一些泥土地或不平整的路面而言,还可以通过将定位桩插入放置平面来实现对装置主体的固定,避免出现晃动而倒下,另外,当若干个装置主体并排时,可以翻转连接板,使连接板的连接孔与和其相邻的装置主体上的连接柱插接配合,令若干个装置主体相互并排连接固定,提高了围挡的配合稳定性,本专利技术方案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实施可靠,相对传统的围挡具有革命性的进步和突破,而且还能够循环使用,节约成本。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阐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装置的其中一侧视角的结构简要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简要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A-A处的剖切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装置的又一视角的结构简要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装置下端面的结构简要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装置上部的局部结构剖切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装置下部的局部结构剖切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装置实施时的简要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8之一所示,本专利技术装置用于建筑施工现场的围挡,其包括呈靴形结构且内部中空的装置主体1,所述装置主体1下部的长度方向两侧分别设有连通装置主体内部的第一进水口3和第一出水口5且所述的第一进水口3和第一出水口5上均可拆卸地插接有第一管堵33、53,所述装置主体1宽度方向的一侧为平面侧且所述平面侧的上部转动设置有连接板2,所述连接板2的一端转动连接在装置主体1平面侧的水平方向边缘,连接板2的另一端设有一对相对的连接孔21且所述平面侧与连接板2设置高度相适应的另一侧位置设有与连接孔21大小相适应的连接柱22,所述的若干个装置主体1相互并排后可通过翻转连接板2使连接板2的连接孔21与和其相邻的装置主体1上的连接柱22插接配合,令若干个装置主体1相互并排连接固定。进一步,所述的装置主体1对应第一进水口3和第一出水口5位置分别设有第一环形内凹部31和第二环形内凹部51且所述第一环形内凹部31和第二环形内凹部51内均设有柔性材质制成的密封圈32、52。其中,所述装置主体1内的上部设有将装置主体1的中空结构分隔为第一容纳腔12和第二容纳腔11的隔板13,所述的隔板13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个连通第一容纳腔12和第二容纳腔11的通孔131,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1的上部设有与第一容纳腔12连通的第二进水口7和第二出水口8且所述第二进水口7和第二出水口8上均可拆卸地插接有第二管堵,进一步,所述的装置主体1对应第二进水口7和第二出水口8位置分别设有第三环形内凹部71和第四环形内凹部81且所述第三环形内凹部71和第四环形内凹部81内均设有柔性材质制成的密封圈72、82,优选的,所述的密封圈32、52、72、82均为硅橡胶或丁腈橡胶材质。为了便于施工时对现场的粉尘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建筑施工用防护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施工用防护装置,用于建筑施工现场的围挡,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呈靴形结构且内部中空的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下部的长度方向两侧分别设有连通装置主体内部的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且所述的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上均可拆卸地插接有第一管堵,所述装置主体宽度方向的一侧为平面侧且所述平面侧的上部转动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转动连接在装置主体平面侧的水平方向边缘,连接板的另一端设有一对相对的连接孔且所述平面侧与连接板设置高度相适应的另一侧位置设有与连接孔大小相适应的连接柱,所述的若干个装置主体相互并排后可通过翻转连接板使连接板的连接孔与和其相邻的装置主体上的连接柱插接配合,令若干个装置主体相互并排连接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用防护装置,用于建筑施工现场的围挡,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呈靴形结构且内部中空的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下部的长度方向两侧分别设有连通装置主体内部的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且所述的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上均可拆卸地插接有第一管堵,所述装置主体宽度方向的一侧为平面侧且所述平面侧的上部转动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转动连接在装置主体平面侧的水平方向边缘,连接板的另一端设有一对相对的连接孔且所述平面侧与连接板设置高度相适应的另一侧位置设有与连接孔大小相适应的连接柱,所述的若干个装置主体相互并排后可通过翻转连接板使连接板的连接孔与和其相邻的装置主体上的连接柱插接配合,令若干个装置主体相互并排连接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上部设有将装置主体的中空结构分隔为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的隔板,所述的隔板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个连通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的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的上部设有与第一容纳腔连通的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且所述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上均可拆卸地插接有第二管堵。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主体对应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位置分别设有第三环形内凹部和第四环形内凹部且所述第三环形内凹部和第四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化海冯丹涂琴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海荣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