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地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9030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3 1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平地机,属于道路建设机器领域,解决了人工更换压实机构和平地机构不便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平地机,包括机架和车身,所述机架与车身呈固定连接,所述机架上设有平地机构,平地机构与机架间设有第一提升液压缸,所述机架设有压实机构,所述压实机构包括第二提升液压缸、钢轮和框架,所述钢轮与框架呈转动连接,所述框架另一端与车身呈铰接设置,所述第二提升液压缸上端铰接于机架靠近车身的一端,所述第二提升液压缸的下端与框架呈铰接设置,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机构合理,达到了自动转换平地机构和压实机构的效果。

A grad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lat machine, belonging to the field of road construction machine, solves the artificial replacement of the compaction mechanism and flat mechanism solves the problem, the technical proposal is a flat machine, comprising a frame and the frame body, and the body is fixedly connected, the machine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flat, flat organization and the fram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irst lifting hydraulic cylinder, the machine frame is provided with the compaction mechanism, the compaction mechanism comprises second lifting hydraulic cylinder and steel wheel and frame, the wheel and the steel frame is rotatably connected, the other end of the frame body is hinged with one end of the second set, lifting hydraulic cylinder is hinged with the upper end of the frame close to the body, the second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hydraulic cylinder is hinged fram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asonable structure, and can achieve the automatic conversion mechanism and the effect of ground compaction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地机
本技术属于一种道路建设机器,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平地机。
技术介绍
平地机和压路机是路面施工中常用的机械设备,施工中需要压路机和平地机配合使用,因两种机械施工的非同步性,容易造成设备的闲置或多次转场调用等,因此出现了平地和压路两用的平地机。目前,公告号为CN203603187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平地机,它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可用于安装压实地面的压实机构或用于安装平整地面的平地机构,工作过程中可根据需要安装压实机构和平地机构。但这种平地机需人工更换平地机构和压实机构,在用于多层路基施工时,需反复使用平地机构和压实机构,而通过人力反复的更换平地机构和压实机构,既费时有费力,使用不便而且影响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平地机,通过利用液压缸控制转换平地机构和压实机构,达到了自动转换两种机构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平地机,包括呈固定连接的机架和车身,所述机架设有平地机构,平地机构与机架之间设有第一提升液压缸,所述机架设有压实机构,所述压实机构包括第二提升液压缸、钢轮和框架,所述钢轮与框架呈转动连接,所述框架靠近车身的一端与车身呈铰接设置,所述第二提升液压缸上端铰接于机架靠近车身的一端,所述第二提升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框架呈铰接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平地机构铲平地面时,可用第二提升液压缸将框架前端向上抬起,框架前端以其靠近车身一端的铰链为圆心转动,使钢轮抬起,脱离地面并为平地机构提供活动空间;同时第二提升液压缸上的铰链也为第二提升液压缸提供相对于机架转动提供了转动空间,其活塞杆上的铰链为其提供相对于框架转动提供了转动空间;用第一提升液压缸使平地机构向下移动,用以铲平平地;铲平地面后,用第一提升液压缸将平地机构抬起,并用第二提升液压缸将钢轮放下,利用车身推动框架,框架推动钢轮向前滚动,利用钢轮的重量压实路面。到达了自动转换平地机构和压实机构,缩短了转换的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的目的;同时也可以使两种机构,让两种机构同时工作,进一步提高了施工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实机构还包括有液压振动电机,所述液压振动电机安装于靠近钢轮两侧的框架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液压振动电机对框架施加竖直方向上的振动,该振动通过框架施加到钢轮上,钢轮将振动传递到底面,增大了压实机构对底面的压力,提高了压实路面的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两侧设有避震装置,所述避震装置包括振动盘,所述第二提升液压缸穿过振动盘并与振动盘呈铰接设置,所述振动盘侧边固设有凸环,所述机架两侧设有与凸环适配的凹陷,所述凸环与凹陷呈滑移配合,所述凹陷深度大于凸环的厚度,所述凸环下端面与凹陷上端面之间设有环形的第一气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第二提升液压缸与机架的连接转变呈弹性连接,在使用压实机构时,用第二提升液压缸将钢轮放下,钢轮的重力全部施加于地面上,凸环与凹陷间留有间隙;在液压振动电机振动时,振动会从框体转递至第二提升液压缸,使第二提升液压缸上下振动,从而使振动盘上下振动,通过第一气囊缓解了振动盘对机架的冲击,减小了第二提升液压缸在振动中因反复的挤压和拉伸而损坏的可能性,延长了第二提升液压缸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陷内设有环形的第一上凹槽,所述凸环下端面设有与第一上凹槽相对应的第一下凹槽,所述第一气囊放置于第一下凹槽内,所述第一气囊的顶端与第一上凹槽相抵触,所述凸环与凹陷间留有间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定了第一气囊的位置,避免因振动使第一气囊的位置移动,使振动盘受到第一气囊的弹力不均匀而影响避震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环与凹陷的间隙小于第一气囊的压缩量。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不使用压实机构时,将钢轮提起,第二提升液压缸受到钢轮的重力向下移动,振动盘上的凸环在凹陷内向下滑动,并挤压第一气囊,直至凸环下表面与凹陷的上表面向抵触,为第二提升液压缸抬起钢轮提供了支撑力,同时保护了第一气囊,避免了第一气囊因过渡压缩而损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避震装置还包括有盖板和第二气囊,所述盖板盖置于凸环上方,所述第二气囊位于盖板和凸环之间,所述盖板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固定连接于机架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凸环上下表面皆有气囊,充分抵消了第二提升液压缸对机架的振动冲击,以方便对避震装置的维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盖板下端面设有第二上凹槽,所述凸环上端面设有与第二上凹槽相对应的第二下凹槽,所述第二气囊放置于第二下凹槽中,所述第二气囊的上端与第二上凹槽相抵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定了第二气囊的位置,避免因振动使第二气囊的位置移动,使振动盘受到第二气囊的弹力不均匀而影响避震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钢轮固定穿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两端套设有振动筛轴承,所述振动筛轴承固定连接于框架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钢轮和框架的连接结构抗冲击性能更好,可靠性更高,轮滑性更好,同时能克服连接轴因振动而产生的绕曲变形,增长了连接轴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钢轮呈中空设置,所述钢轮内设有轮毂,所述轮毂固定连接于连接轴和钢轮弧形内壁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轻了钢轮的重量,在不使用压实机构需将压实机构提起时,减轻了第二提升液压缸的工作压力和机架的支撑压力,使钢轮更加容易提起,也减轻了整车的重量,在行驶时更加轻便节省油耗,同时因连接轴和钢轮弧形内壁之间得到了轮毂的支撑,所以中空设置并不降低钢轮的结构强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钢轮侧壁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上设有启闭开口的密封盖,所述钢轮内添加有填充物。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钢轮的重量,减小了钢轮因中空设置重量变轻而影响压实效率的影响;也可通过控制填充物的量以控制钢轮的重量,从而控制钢轮对路面的压力。在不使用压实机构需将压实机构抬起时,可将填充物取出,减轻钢轮重量,方便压实机构抬起。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实现了自动转换平地机构和压实机构,方便了两种机构的转换并节省了时间,加快了施工效率;改变了钢轮的结构使重力变轻但不影响压实效果,结构稳定,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平地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用于体现压实机构的爆炸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用于体现钢轮内部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用于体现避震装置的爆炸示意图。附图标记:1、机架;2、车身;3、避震装置;4、第一提升液压缸;5、第二提升液压缸;6、转盘;7、铲刀;8、钢轮;9、液压振动电机;10、框架;11、轮毂;12、开口;13、连接轴;14、振动筛轴承;15、平地机构;16、密封盖;17、支撑部;18、梯形块;19、转动轴;20、肋板;21、拉力杆;22、摆动液压缸;23、压实机构;24、盖板;25、第二气囊;26、振动盘;27、第二上凹槽;28、凸环;29、第一气囊;30、凹陷;31、第二下凹槽;32、第一上凹槽;33、第一下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平地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平地机,包括呈固定连接的机架(1)和车身(2),所述机架(1)设有平地机构(15),平地机构(15)与机架(1)之间设有第一提升液压缸(4),其特征是:所述机架(1)设有压实机构(23),所述压实机构(23)包括第二提升液压缸(5)、钢轮(8)和框架(10),所述钢轮(8)与框架(10)呈转动连接,所述框架(10)靠近车身(2)的一端与车身(2)呈铰接设置,所述第二提升液压缸(5)上端铰接于机架(1)靠近车身(2)的一端,所述第二提升液压缸(5)的活塞杆与框架(10)呈铰接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地机,包括呈固定连接的机架(1)和车身(2),所述机架(1)设有平地机构(15),平地机构(15)与机架(1)之间设有第一提升液压缸(4),其特征是:所述机架(1)设有压实机构(23),所述压实机构(23)包括第二提升液压缸(5)、钢轮(8)和框架(10),所述钢轮(8)与框架(10)呈转动连接,所述框架(10)靠近车身(2)的一端与车身(2)呈铰接设置,所述第二提升液压缸(5)上端铰接于机架(1)靠近车身(2)的一端,所述第二提升液压缸(5)的活塞杆与框架(10)呈铰接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地机,其特征是:所述压实机构(23)还包括有液压振动电机(9),所述液压振动电机(9)安装于靠近钢轮(8)两侧的框架(10)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平地机,其特征是:所述机架(1)两侧设有避震装置(3),所述避震装置(3)包括振动盘(26),所述第二提升液压缸(5)穿过振动盘(26)并与振动盘(26)呈铰接设置,所述振动盘(26)侧边固设有凸环(28),所述机架(1)两侧设有与凸环(28)适配的凹陷(30),所述凸环(28)与凹陷(30)呈滑移配合,所述凹陷(30)深度大于凸环(28)的厚度,所述凸环(28)下端面与凹陷上端面之间设有环形的第一气囊(29)。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平地机,其特征是:所述凹陷(30)内设有环形的第一上凹槽(32),所述凸环(28)下端面设有与第一上凹槽(32)相对应的第一下凹槽(33),所述第一气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瑶徐晓勇詹探刘冬生朱云英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严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