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合金表面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8907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3 17: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铝合金表面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喷砂处理:锆刚玉磨料对铝合金表面进行喷砂处理,除去铝合金表面的氧化皮;(2)脱脂处理:脱脂液中进行脱脂处理;(3)阳极氧化:铝合金基材放于浓度为15‑20%的硫酸电解溶液中,将高压缩碳板作阴极置于电解硫酸溶液中进行阴阳电解;(4)水洗;(5)活化处理;(6)染色处理;(7)封孔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形成致密的保护层,使铝合金免受化学侵蚀和氧化。

An aluminum alloy surface treatment proces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Aluminum Alloy surface treatment process,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sandblasted zirconia corundum abrasive blasting treatment on the surface of Aluminum Alloy, descaled Aluminum Alloy surface; (2): degreasing degreasing treatment of degreasing solution; (3): Aluminum Alloy base on anodic oxidation in the concentration of sulfuric acid electrolytic solution 15 20%, high compression carbon plate as cathode in an electrolytic sulfuric acid solution in electrolysis of yin and Yang (4); washing; (5) activation treatment; (6) dyeing processing; (7) sealing treatment. The invention can form a tight protective layer so that the aluminum alloy is protected from chemical erosion and oxid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合金表面处理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表面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铝合金表面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铝合金具有导电性好,传热快,比重轻,易于成型的优点,成为应用最广泛的金属之一。铝是一种活泼金属,表面极易生成氧化膜,氧化膜又疏松多孔、不均匀和不连续,不能作为铝表面的防护层,因此需要在铝及铝合金表面制备防护层来达到防锈的目的。现在常用的方法是阳极氧化法,通过电化学方法在铝合金表面形成转化膜,这种方法虽然可提高铝合金的耐蚀性能,但是铝合金转化膜层耐磨性能没有得到很大的改善;而且这层氧化膜易受到强酸和强碱的腐蚀,同时铝及铝合金易产生晶间腐蚀,表面硬度偏低,不耐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铝合金表面处理工艺,能够形成致密的保护层,使铝合金免受化学侵蚀和氧化。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铝合金表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喷砂处理:选用锆刚玉磨料对铝合金表面进行喷砂处理,除去铝合金表面的氧化皮;(2)脱脂处理:将铝合金基材放入脱脂液中进行脱脂处理,20-30min,取出,采用水冲洗30-50s,干燥;(3)阳极氧化:将经过干燥的铝合金基材放于浓度为15-20%的硫酸电解溶液中,将高压缩碳板作阴极置于电解硫酸溶液中进行阴阳电解;(4)水洗:将经过阳极氧化后的铝合金基材喷淋水洗,去除铝合金基材表面的硫酸电解溶液;(5)活化处理:将经过阳极氧化后的铝合金基材放于表面活性液内浸泡,浸泡时间30-50s,浸泡温度为常温;(6)染色处理:采用镍盐电解着色工艺进行着色,着色前浸渍3-5min,之后在20-30度的温度下进行着色6-10min;(7)封孔处理:将经过染色后铝合金基材放入温度80-90度,浓度为0.5-0.7ml/L的封孔剂中处理20-30min,进行烘烤。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的脱脂液按照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碱金属氢氧化物20-30份、表面活性剂3-8份、腐蚀抑制剂1-5份。优选的,所述碱金属氢氧化物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优选的,所述表面活性剂为二烷基苯磺酸钠、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或二辛基琥珀酸磺酸钠。优选的,所述腐蚀抑制剂为三乙醇胺、二戊胺和十二烷基胺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阳极氧化条件:硫酸电解溶液温度15-25度,电流密度为0.8-1.2A/dm2,时间为30-40min。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的表面活性液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无机酸30-40份、有机磷酸10-20份、氧化剂3-8份和氨基磺酸盐5-15份。优选的,所述步骤(7)中的封孔剂包括十二烷基磺酸钠、分散剂、硅烷消泡剂和醋酸钠,且十二烷基磺酸钠、分散剂、硅烷消泡剂、醋酸钠的重量百分比为30-40:2-8:5-10:15-25。优选的,所述分散剂为萘亚甲基磺酸钠、亚甲基双苄基萘磺酸钠、甲基萘磺酸盐甲醛缩聚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硅氧烷消泡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聚醚改性聚硅氧烷、乙氧基改性三硅氧烷和聚氧烯醚接枝聚硅氧烷中的一种或几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铝合金的表面在进行阳极氧化之间先进行打磨和喷砂处理,可在铝合金的表面形成均匀的基底,便于后续阳极氧化;(2)本专利技术通过脱脂处理可有效去除铝合金表面的污渍,清除铝合金制品表面的自然氧化膜及轻微的划檫伤,利于阳极膜的生成并获得较高质量的膜层;(3)本专利技术通过阳极氧化在铝合金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且氧化膜生成速度快,附着性好,耐腐蚀性优良,同时阳极氧化处理设备简单,生产成本低;(4)本专利技术阳极氧化后进行活化处理,把形成的氧化膜活化,增加了氧化膜的孔隙率,提高其吸附能力,便于后续染色进行;(5)本专利技术通过封孔可将氧化膜层的微细孔隙予以封闭,从而形成致密的氧化膜,从而提高铝合金的抗腐蚀能力。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铝合金表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喷砂处理:选用锆刚玉磨料对铝合金表面进行喷砂处理,除去铝合金表面的氧化皮;(2)脱脂处理:将铝合金基材放入脱脂液中进行脱脂处理,25min,取出,采用水冲洗40s,干燥;(3)阳极氧化:将经过干燥的铝合金基材放于浓度为15-20%的硫酸电解溶液中,将高压缩碳板作阴极置于电解硫酸溶液中进行阴阳电解;(4)水洗:将经过阳极氧化后的铝合金基材喷淋水洗,去除铝合金基材表面的硫酸电解溶液;(5)活化处理:将经过阳极氧化后的铝合金基材放于表面活性液内浸泡,浸泡时间40s,浸泡温度为常温;(6)染色处理:采用镍盐电解着色工艺进行着色,着色前浸渍4min,之后在25度的温度下进行着色8min;(7)封孔处理:将经过染色后铝合金基材放入温度85度,浓度为0.5-0.7ml/L的封孔剂中处理25min,进行烘烤。其中,所述步骤(2)中的脱脂液按照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碱金属氢氧化物25份、表面活性剂5份、腐蚀抑制剂3份。其中,所述碱金属氢氧化物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其中,所述表面活性剂为二烷基苯磺酸钠、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或二辛基琥珀酸磺酸钠。其中,所述腐蚀抑制剂为三乙醇胺、二戊胺和十二烷基胺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其中,所述步骤(3)中阳极氧化条件:硫酸电解溶液温度20度,电流密度为0.8-1.2A/dm2,时间为35min。其中,所述步骤(5)中的表面活性液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无机酸35份、有机磷酸15份、氧化剂5份和氨基磺酸盐10份。其中,所述步骤(7)中的封孔剂包括十二烷基磺酸钠、分散剂、硅烷消泡剂和醋酸钠,且十二烷基磺酸钠、分散剂、硅烷消泡剂、醋酸钠的重量百分比为35:5:7:20。其中,所述分散剂为萘亚甲基磺酸钠、亚甲基双苄基萘磺酸钠、甲基萘磺酸盐甲醛缩聚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硅氧烷消泡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聚醚改性聚硅氧烷、乙氧基改性三硅氧烷和聚氧烯醚接枝聚硅氧烷中的一种或几种。实施例2一种铝合金表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喷砂处理:选用锆刚玉磨料对铝合金表面进行喷砂处理,除去铝合金表面的氧化皮;(2)脱脂处理:将铝合金基材放入脱脂液中进行脱脂处理,20min,取出,采用水冲洗30s,干燥;(3)阳极氧化:将经过干燥的铝合金基材放于浓度为15-20%的硫酸电解溶液中,将高压缩碳板作阴极置于电解硫酸溶液中进行阴阳电解;(4)水洗:将经过阳极氧化后的铝合金基材喷淋水洗,去除铝合金基材表面的硫酸电解溶液;(5)活化处理:将经过阳极氧化后的铝合金基材放于表面活性液内浸泡,浸泡时间30s,浸泡温度为常温;(6)染色处理:采用镍盐电解着色工艺进行着色,着色前浸渍3min,之后在20度的温度下进行着色6min;(7)封孔处理:将经过染色后铝合金基材放入温度80度,浓度为0.5-0.7ml/L的封孔剂中处理20-30min,进行烘烤。其中,所述步骤(2)中的脱脂液按照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碱金属氢氧化物20份、表面活性剂3份、腐蚀抑制剂1份。其中,所述碱金属氢氧化物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其中,所述表面活性剂为二烷基苯磺酸钠、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铝合金表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喷砂处理:选用锆刚玉磨料对铝合金表面进行喷砂处理,除去铝合金表面的氧化皮;(2)脱脂处理:将铝合金基材放入脱脂液中进行脱脂处理,20‑30min,取出,采用水冲洗30‑50s,干燥;(3)阳极氧化:将经过干燥的铝合金基材放于浓度为15‑20%的硫酸电解溶液中,将高压缩碳板作阴极置于电解硫酸溶液中进行阴阳电解;(4)水洗:将经过阳极氧化后的铝合金基材喷淋水洗,去除铝合金基材表面的硫酸电解溶液;(5)活化处理:将经过阳极氧化后的铝合金基材放于表面活性液内浸泡,浸泡时间30‑50s,浸泡温度为常温;(6)染色处理:采用镍盐电解着色工艺进行着色,着色前浸渍3‑5min,之后在20‑30度的温度下进行着色6‑10min;(7)封孔处理:将经过染色后铝合金基材放入温度80‑90度,浓度为0.5‑0.7ml/L的封孔剂中处理20‑30min,进行烘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合金表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喷砂处理:选用锆刚玉磨料对铝合金表面进行喷砂处理,除去铝合金表面的氧化皮;(2)脱脂处理:将铝合金基材放入脱脂液中进行脱脂处理,20-30min,取出,采用水冲洗30-50s,干燥;(3)阳极氧化:将经过干燥的铝合金基材放于浓度为15-20%的硫酸电解溶液中,将高压缩碳板作阴极置于电解硫酸溶液中进行阴阳电解;(4)水洗:将经过阳极氧化后的铝合金基材喷淋水洗,去除铝合金基材表面的硫酸电解溶液;(5)活化处理:将经过阳极氧化后的铝合金基材放于表面活性液内浸泡,浸泡时间30-50s,浸泡温度为常温;(6)染色处理:采用镍盐电解着色工艺进行着色,着色前浸渍3-5min,之后在20-30度的温度下进行着色6-10min;(7)封孔处理:将经过染色后铝合金基材放入温度80-90度,浓度为0.5-0.7ml/L的封孔剂中处理20-30min,进行烘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表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脱脂液按照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碱金属氢氧化物20-30份、表面活性剂3-8份、腐蚀抑制剂1-5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铝合金表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碱金属氢氧化物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锂中的一种或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玲玲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霍山龙鑫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