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燃气制取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8866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3 17: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质燃气制取设备,包括一气化炉、连接于气化炉一侧边的进料装置、及连接于气化炉上端的燃气输送装置,其中,该气化炉内部分成生物质气化区、及位于生物质气化区上方的燃气生成区,在该生物质气化区下端设置有一水冷旋转炉排;该进料装置连接于生物质气化区侧边,该燃气输送装置连接于燃气生成区上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为生物质燃料的燃烧提供均匀的空气,整个生物质燃气制取过程温度与气压可准确调节控制,利于生物质燃料的燃烧,提高生物质燃料利用率。

A kind of biomass gas production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质燃气制取设备
本技术涉及生物质能源制取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生物质燃气制取设备。
技术介绍
生物质是地球上最广泛存在的物质,它包括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以及由这些有生命物质派生、排泄和代谢的许多有机质。而且生物质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它分布广泛,数量巨大,燃料能够源源不断的供应。传统对生物质燃料的使用,绝多数仍使用直接燃烧的方式,利用率低。目前市场上已普遍使用的生物质燃烧机分为直烧式和气化式二种。直烧式如同较早期在农村烧灶的方式,较特别的是在进料和火力上加装一些简单设备,但其燃烧值是不变的,用这种直烧的方式,受限它的燃烧值,在一般可接受体积的限定下,通常达不到较高的热能及热量,除非加大体积,这样就会大大增加成本。并且按这种燃烧方式,在相同使用热能的情况下其成本是煤的1.3倍,虽其是环保产品,但仍无法取代煤的市场地位。生物质气化技术,主要是以生物质为燃料的气化技术,使生物质完成从固态到可燃气体的转化。各种生物质燃料都是由C、H、O等元素组成,当点燃时,供入少量空气进行不完全燃烧,控制其反应过程,使C、H、O等元素反应生成CO、CH4、H2等可燃气体,燃料中的大部分能量转移到气体中,这就是气化过程。生物质燃料可以是以农作物秸杆、用玉米芯、木料、柴草等。生物质气化技术的用途与城市管道煤气相同,燃烧稳定、热效率高,适用于炊事、取暖、锅炉等,应用前途极其广阔。但现有以生物质做为燃料的设备存在着诸多问题,目前市场上仍未见完全可将生物质燃料有效气化的设备且长期做为能源使用成功的产品。现有的生物质燃烧设备,不管是直烧式和气化式,由于结构设计的不合理,依然存在生物质燃料利用率低的问题。同时,虽然不断送入空气助燃,但由于送入位置不合理,导致空气供给不均匀,容易造成偏烧等问题,生物质燃料利用率偏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质燃气制取设备,结构设计合理,为生物质燃料的燃烧提供均匀的空气,整个生物质燃气制取过程温度与气压可准确调节控制,利于生物质燃料的燃烧,提高生物质燃料利用率。本技术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物质燃气制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气化炉、连接于气化炉一侧边的进料装置、及连接于气化炉上端的燃气输送装置,其中,该气化炉内部分成生物质气化区、及位于生物质气化区上方的燃气生成区,在该生物质气化区下端设置有一水冷旋转炉排;该进料装置连接于生物质气化区侧边,该燃气输送装置连接于燃气生成区上端。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冷旋转炉排下端设置有一锥形通风室,且在该锥形通风室侧边连接有一鼓风机,在该锥形通风室下端设置有一排灰螺旋输送机,该排灰螺旋输送机与进料装置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燃气输送装置包括燃气输送管、连接于燃气输送管上的净化装置、及设置于燃气输送管的燃气出口处的引风机,其中,该燃气输送管通过一第一燃气输送支管连接至净化装置侧边,并通过一第二燃气输送支管连接至净化装置上端,且在该燃气输送管、第一燃气输送支管与第二燃气输送支管上分别设置有一球阀。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料装置包括提升机、连接于提升机下部一侧的卸料皮带、连接于提升机上部一侧的料仓、及连接于料仓下端与气化炉的生物质气化区侧边的进料螺旋输送机。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化炉的生物质气化区侧边设置有一安全水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采用在气化炉下端设置水冷旋转炉排的方式,并在水冷旋转炉排下方设置连接鼓风机的通风室,以便空气通过水冷旋转炉排缝隙进入气化炉的生物质气化区,空气供给均匀,利于生物质燃料的燃烧,提高生物质燃料利用率;(2)通过对进料螺旋输送机的进料量、引风机与鼓风机的频率进行综合调节,可控制气化炉内的温度与气压,控制方便快捷,准确度高,利于对整个生物质燃气制取过程的控制;(3)烧尽后形成的灰渣通过排灰螺旋输送机自动排出,而形成的炭可重新返回到进料装置的卸料皮带上,实现重复再利用,大幅提高生物质燃料的利用率。上述是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到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请参照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生物质燃气制取设备,包括一气化炉1、连接于气化炉1一侧边的进料装置2、及连接于气化炉1上端的燃气输送装置3,其中,该气化炉1内部分成生物质气化区11、及位于生物质气化区11上方的燃气生成区12,在该生物质气化区11下端设置有一水冷旋转炉排13;该进料装置2连接于生物质气化区11侧边,该燃气输送装置3连接于燃气生成区12上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水冷旋转炉排13下端设置有一锥形通风室14,且在该锥形通风室14侧边连接有一鼓风机15,在该锥形通风室14下端设置有一排灰螺旋输送机16,该排灰螺旋输送机16与进料装置2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燃气输送装置3包括燃气输送管31、连接于燃气输送管31上的净化装置32、及设置于燃气输送管31的燃气出口处的引风机33,其中,该燃气输送管31通过一第一燃气输送支管34连接至净化装置32侧边,并通过一第二燃气输送支管35连接至净化装置32上端,且在该燃气输送管31、第一燃气输送支管34与第二燃气输送支管35上分别设置有一球阀3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料装置2包括提升机21、连接于提升机21下部一侧的卸料皮带22、连接于提升机21上部一侧的料仓23、及连接于料仓23下端与气化炉1的生物质气化区11侧边的进料螺旋输送机24。同时,所述气化炉1的生物质气化区11侧边设置有一安全水封4。本技术的重点主要在于;(1)采用在气化炉下端设置水冷旋转炉排的方式,并在水冷旋转炉排下方设置连接鼓风机的通风室,以便空气通过水冷旋转炉排缝隙进入气化炉的生物质气化区,空气供给均匀,利于生物质燃料的燃烧,提高生物质燃料利用率;(2)通过对进料螺旋输送机的进料量、引风机与鼓风机的频率进行综合调节,可控制气化炉内的温度与气压,控制方便快捷,准确度高,利于对整个生物质燃气制取过程的控制;(3)烧尽后形成的灰渣通过排灰螺旋输送机自动排出,而形成的炭可重新返回到进料装置的卸料皮带上,实现重复再利用,大幅提高生物质燃料的利用率。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采用与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的技术特征,而得到的其他结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生物质燃气制取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质燃气制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气化炉、连接于气化炉一侧边的进料装置、及连接于气化炉上端的燃气输送装置,其中,该气化炉内部分成生物质气化区、及位于生物质气化区上方的燃气生成区,在该生物质气化区下端设置有一水冷旋转炉排;该进料装置连接于生物质气化区侧边,该燃气输送装置连接于燃气生成区上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质燃气制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气化炉、连接于气化炉一侧边的进料装置、及连接于气化炉上端的燃气输送装置,其中,该气化炉内部分成生物质气化区、及位于生物质气化区上方的燃气生成区,在该生物质气化区下端设置有一水冷旋转炉排;该进料装置连接于生物质气化区侧边,该燃气输送装置连接于燃气生成区上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燃气制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旋转炉排下端设置有一锥形通风室,且在该锥形通风室侧边连接有一鼓风机,在该锥形通风室下端设置有一排灰螺旋输送机,该排灰螺旋输送机与进料装置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物质燃气制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艳红肖薛钉史冬冬吴康松卢银冰
申请(专利权)人:龙正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