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多功能曝气生物滤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88216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3 16: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曝气池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污水处理多功能曝气生物滤池,包括池体,池体内并排设置有布水渠和排水渠,布水渠的一端设置有进水管,排水渠的一端设置有排污管,布水渠和排水渠的下方依次设置有填料层、滤料层、承托层以及滤板,池体底部位于滤板下方设置有出水区,出水区的一侧设置有出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曝气池运行中经常出现底部布水渠被淤泥堵死,只能整体清空、清理,工作量大、检修时间长的技术问题。

A multi-functional 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 for sewage treatment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eration tank, a sewage treatment multifunctional 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 which comprises a tank body, side by side pool is provided with cloth drains and drainage canals, cloth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inlet pipe, one end of the drain is arranged below the discharge pipe, the distribution channel and drainage are arranged in sequence the filler layer, filter layer, supporting layer and the filter plate, the bottom of the pool body is located in the water area is provided below the filter plate, one side of the water outlet area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outlet pipe,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 of aeration tank operation often appears in the bottom mud cloth drains are blocked, only the overall empty, clean technology, problems of heavy workload and maintenance time lo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多功能曝气生物滤池
本技术属于曝气池
,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多功能曝气生物滤池。
技术介绍
曝气生物滤池属于膜生物反应器的一种,它的处理效率高,耐冲击负荷性能好,不存在活性污泥法的污泥膨胀问题,可以维持较高的污泥龄,丰富多样的生物性以及曝气系统可充分降解污染物,实现封闭运行,解决污水处理的臭味问题,常规曝气生物滤池的主流构造形式是同向流曝气生物滤池,其存在的致命问题是:运行中经常出现底部布水渠被淤泥堵死,只能整体清空、清理,工作量大,检修时间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污水处理多功能曝气生物滤池,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污水处理多功能曝气生物滤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内并排设置有布水渠和排水渠,所述布水渠的一端设置有进水管,所述排水渠的一端设置有排污管,所述布水渠和所述排水渠的下方依次设置有填料层、滤料层、承托层以及滤板,所述池体底部位于所述滤板下方设置有出水区,所述出水区的一侧设置有出水管。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排水渠为多个,所述排水渠的两侧均设置有布水渠。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排水渠倾斜设置,且位于排污管的一端朝下。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排水渠的两侧和顶部均设置有格网板。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出水区的高度为所述池体高度的8.5%,所述滤板的高度为所述池体高度的1.5%,所述承托层的高度为所述池体高度的7.0%,所述滤料层的高度为所述池体高度的4.0%,所述填料层为所述池体高度的78.0%。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填料层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悬浮填料层和陶瓷填料层。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悬浮填料层和所述陶瓷填料层的高度比为5/6。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格网板为拆卸式不锈钢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中,污水依次通过进水管和布水渠进入池体中,布水渠并排的一侧设置有排水渠,排水渠一端设置有排污管,污水通过曝气系统和池体中的填料层,将污水净化处理,净化后的水经过依次经过滤料层、承托层以及滤板进入出水区,承托层设置在滤料层下方,防止滤料层中的滤料的流失,净水再通过出水区的一侧设置有出水管流出,出水区和出水管设置在池体的底部,水流动的方式为自上而下的形式,摒弃了传统的同向流或上向流的形式,避免了运行中经常出现底部被淤泥堵死的现象发生,排水渠设置与布水渠并排的一侧,方便污物以及淤泥的清理,并且填料层、滤料层、承托层、滤板以及出水区依次设置的配合,水处理效果最好且解决了清理池体时只能整体清空、清理,工作量大,检修时间长的问题。2、本技术中,布水渠和排水渠并排设置,出水管设置在池体的底部,使池体上部入水、底部出净水且池体上部通过排水渠排污水,特殊的结构设计形成了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实现了方便净化水、排污以及清理池体的效果。3、本技术中,排水渠为多个,排水渠的两侧均设置有布水渠,增大污物排出的效率,并且实现分散入水集中排污的效果;排水渠倾斜设置,且位于排污管的一端朝下,有效减少排水渠内污泥的沉积,使污物和淤泥更易排出;排水渠的两侧和顶部均设置有格网板,防止反洗时填料层中悬浮填料的流失;研究表明根据池体的高度,按照比例调节填料层、滤料层、承托层、滤板以及出水区的高度,净化处理的效率更高。4、本技术中,按照比例调节填料层、滤料层、承托层、滤板以及出水区的高度,并且其中填料层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悬浮填料层和陶瓷填料层,不同生物调料的填入,适用性更强,且悬浮填料层和陶瓷填料层的高度比为5/6,如此复合的层间排列方式即高度比例,使净化处理效果达到最佳;格网板为拆卸式不锈钢网,可以根据需要定期拆卸或更换,避免因格网板上附着生物膜影响填料的使用功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A-A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池体,2-布水渠,3-排水渠,4-进水管,5-排污管,6-填料层,61-悬浮填料层,62-陶瓷填料层,7-滤料层,8-承托层,9-滤板,10-出水区,11-出水管,12-格网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出一种污水处理多功能曝气生物滤池,包括:池体1,池体1内并排设置有布水渠2和排水渠3,布水渠2的一端设置有进水管4,排水渠3的一端设置有排污管5,布水渠2和排水渠3的下方依次设置有填料层6、滤料层7、承托层8以及滤板9,池体1底部位于滤板9下方设置有出水区10,出水区10的一侧设置有出水管11。本实施例中,污水依次通过进水管4和布水渠2进入池体1中,布水渠2并排的一侧设置有排水渠3,排水渠3一端设置有排污管5,污水通过曝气系统和池体1中的填料层6,将污水净化处理,净化后的水经过依次经过滤料层7、承托层8以及滤板9进入出水区10,承托层8设置在滤料层7下方,防止滤料层7中的滤料的流失,净水再通过出水区10的一侧设置有出水管11流出,出水区10和出水管11设置在池体1的底部,水流动的方式为自上而下的形式,摒弃了传统的同向流或上向流的形式,避免了运行中经常出现底部被淤泥堵死的现象发生,排水渠3设置与布水渠2并排的一侧,方便污物以及淤泥的清理,解决了清理池体1时只能整体清空、清理,工作量大,检修时间长的问题。本实施例中,布水渠2和排水渠3并排设置,出水管11设置在池体1的底部,使池体1上部入水、底部出净水且池体1上部通过排水渠3排污水,特殊的结构设计形成了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实现了方便净化水、排污以及清理池体1的效果。进一步,排水渠3为多个,排水渠3的两侧均设置有布水渠2。本实施例中,排水渠3为多个,排水渠3的两侧均设置有布水渠2,增大污物排出的效率,并且实现分散入水集中排污的效果。进一步,排水渠3倾斜设置,且位于排污管5的一端朝下。本实施例中,排水渠3倾斜设置,且位于排污管5的一端朝下,有效减少排水渠3内污泥的沉积,使污物和淤泥更易排出。进一步,排水渠3的两侧和顶部均设置有格网板12。本实施例中,排水渠3的两侧和顶部均设置有格网板12,防止反洗时填料层6中悬浮填料的流失。进一步,出水区10的高度为池体1高度的8.5%,滤板9的高度为池体1高度的1.5%,承托层8的高度为池体1高度的7.0%,滤料层7的高度为池体1高度的4.0%,填料层6为池体1高度的78.0%。本实施例中,研究表明根据池体1的高度,按照比例调节填料层6、滤料层7、承托层8、滤板9以及出水区10的高度,净化处理的效率更高。进一步,填料层6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悬浮填料层61和陶瓷填料层62。进一步,悬浮填料层61和陶瓷填料层62的高度比为5/6。本实施例中,填料层6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悬浮填料层61和陶瓷填料层62,不同生物调料的填入,适用性更强,且悬浮填料层61和陶瓷填料层62的高度比为5/6,如此复合的层间排列方式即高度比例,使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污水处理多功能曝气生物滤池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污水处理多功能曝气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1),所述池体(1)内并排设置有布水渠(2)和排水渠(3),所述布水渠(2)的一端设置有进水管(4),所述排水渠(3)的一端设置有排污管(5),所述布水渠(2)和所述排水渠(3)的下方依次设置有填料层(6)、滤料层(7)、承托层(8)以及滤板(9),所述池体(1)底部位于所述滤板(9)下方设置有出水区(10),所述出水区(10)的一侧设置有出水管(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多功能曝气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1),所述池体(1)内并排设置有布水渠(2)和排水渠(3),所述布水渠(2)的一端设置有进水管(4),所述排水渠(3)的一端设置有排污管(5),所述布水渠(2)和所述排水渠(3)的下方依次设置有填料层(6)、滤料层(7)、承托层(8)以及滤板(9),所述池体(1)底部位于所述滤板(9)下方设置有出水区(10),所述出水区(10)的一侧设置有出水管(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多功能曝气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渠(3)为多个,所述排水渠(3)的两侧均设置有布水渠(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多功能曝气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渠(3)倾斜设置,且位于排污管(5)的一端朝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多功能曝气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渠(3)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自凯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海鹰环境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