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尾松育苗基质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18631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3 15:31
一种松树育苗基质的制备方法,制备过程为:(1)按重量份取废蛇房垫料50‑60份;凉粉草渣25‑40份;木薯渣10‑25份;稻草碎粒10‑20份;桑枝碎粒5‑10份;玉米棒渣碎粒3‑8份;甘蔗渣碎粒3‑5份;(2)将原料混合均匀得到预混料;(3)向预混料中加入混合菌;(4)将预混料和混合菌混合均匀后放入隧道发酵窑中发酵;(5)将发酵后的预混料巴氏消毒得到栽培料;(6)经过巴氏消毒后的栽培料放置在食用菌栽培棚内冷却至25℃以下,植入食用菌菌种,进行食用菌栽培;(7)在栽培完食用菌后,加入马尾松枝叶碎粒,放置一个星期以上,再进行翻堆,即可作为马尾松育苗基质。本育苗基质培育的马尾松成活率高,侧须根发达。

A preparation method for the substrate of Pinus massoniana seedling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pine seedling substrate,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is as follows: (1) according to the weight of a real snake from spent padding 50 60; 25 40 copies of mesonachinensisbenth slag; 10 cassava residue 25; straw particles 10 20 copies; 10 copies of 5 pieces of mulberry Corn Cob slag; 3 pieces 8; bagasse particles 3 5; (2) the raw materials are mixed evenly by premix; (3) adding mixed bacteria to premix; (4) the premix and mixed bacteria mixed evenly into the tunnel kiln in fermentation fermentation; (5) the fermentation of the premix pasteurized get cultivation the material; (6) after cultivation material pasteurized after the disinfection is placed in the cultivation of edible fungi shed cooling to 25 DEG, edible fungus implantation, for mushroom cultivation; (7) in the cultivation of edible fungi after the end, adding pine foliage particles, placed in a week or more, and then turning, as can be Pinus massoniana nursery matrix. The seedling cultivation of Pinus massoniana with high survival rate, lateral root develop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马尾松育苗基质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松树种植
,具体是一种马尾松育苗基质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马尾松(拉丁学名:PinusmassonianaLamb.)乔木,树干较直;外皮深红褐色微灰,纵裂,长方形剥落;内皮枣红色微黄。心边材稍明显。边材浅黄褐色,甚宽,常有青皮;心材深黄褐色微红。年轮极明显,极宽。木射浅细。树脂道大而多,横切面有明显油脂圈。材质硬度中等,纹理直或斜不匀,结构中至粗。干燥时翘裂较严重。马尾松分布极广,北自河南及山东南部,南至两广、湖南(慈利县)、台湾,东自沿海,西至四川中部及贵州,遍布于华中华南各地。马尾松是我国南方最重要的速生丰产用材林树种,为我国南方速丰林面积、活立木蓄积量和木材产量作出了极大贡献。据统计,我国南方森林蓄积量中16.9%来源于马尾松。另外,马尾松全身都是宝,具有极高的综合利用价值,其中除木材外价值最高就是松脂。马尾松研究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选育了大量的优良无性系,并通过建立马尾松初级种子园,生产了大量马尾松良种,为马尾松人工林良种化做了大量贡献,也总结了马尾松种子园营建的一套技术。经研究发现,马尾松苗木的健壮程度与造林成活率的高低有着直接关系。如何低成本、高成活率、短时间地培育出马尾松健壮苗木是当前马尾松种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马尾松育苗基质的制备方法,采用养蛇场排出的废蛇房垫料和凉粉加工厂的下脚料为主要原料制备马尾松育苗基质,属于废料再利用的变废为宝项目,绿色环保;制备得到的基质先种植食用菌,种植食用菌后再作为马尾松育苗基质,制备成本低,实现废弃资源的多级利用,马尾松育苗成活率高,侧须根发达,培育出的马尾松苗木健壮,提高造林成活率。本专利技术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马尾松育苗基质的制备方法,制备过程为:(1)按重量份取废蛇房垫料50-60份;凉粉草渣25-40份;木薯渣10-25份;稻草碎粒10-20份;桑枝碎粒5-10份;玉米棒渣碎粒3-8份;甘蔗渣碎粒3-5份;(2)将废蛇房垫料、凉粉草渣、木薯渣、稻草碎粒、桑枝碎粒、玉米棒渣碎粒和甘蔗渣碎粒混合均匀得到预混料;(3)向预混料中加入混合菌,预混料和混合菌的重量比为100:(0.5-2);混合菌由枯草芽孢杆菌、绿色木霉和EM菌液组成,枯草芽孢杆菌、绿色木霉和EM菌液的重量比为1:1:1;(4)将预混料和混合菌混合均匀后放入隧道发酵窑中发酵,发酵温度控制在25℃-28℃,有氧发酵25-35天;(5)将发酵后的预混料经过巴氏消毒8-12小时后,得到栽培料;消毒温度为58℃-62℃;(6)经过巴氏消毒后的栽培料放置在食用菌栽培棚内冷却至25℃以下,植入食用菌菌种,植入食用菌菌种15天后需在栽培料上表面盖4-5cm的湿润泥土;湿润泥土是利用塘泥、黄泥土和草碳土打碎混合后,加入清水至充分湿润即得,塘泥、黄泥土和草碳土的重量比为:3:2:(0.1-0.5),进行食用菌栽培;(7)在栽培完食用菌后,加入马尾松枝叶碎粒,翻拌均匀,放置一个星期以上,再进行翻堆,即可作为马尾松育苗基质。马尾松枝叶碎粒是利用马尾松掉落的树枝和松针粉碎至0.5里面以下大小得到的碎粒;其中松针占碎粒总重量的30-50%;马尾松枝叶碎粒占育苗基质总重量的10-15%。凉粉草(学名:MesonachinensisBenth.)为唇形科植物,茎下部伏地,上部直立,叶卵形或卵状长圆形,先端稍钝,基部渐收缩成柄,边缘有小锯齿,两面均有疏长毛;着生于花序上部的叶较小,呈苞片状,卵形至倒三角形,较花短,基部常带淡紫色,结果时脱落。总状花序柔弱,花小,轮生,萼小,钟状,2唇形,上唇3裂,下唇全缘,结果时或筒状,下弯,有纵脉及横皱纹;花冠淡红色,上唇阔,全缘或齿裂,下唇长椭圆形,凹陷;雄蕊4,花丝突出;雌蕊1,花柱2裂;花盘一边膨大。小坚果椭圆形。花期秋季末。分布于中国台湾,浙江,江西,广东,广西西部。凉粉草是一种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凉粉草全草含多糖,有消暑、清热、凉血、解毒功能。民间常用其茎加水煎煮,再加稀淀粉制成冻(俗称“凉粉”)食用,是消暑解渴的极佳食品。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凉粉草渣是凉粉加工厂利用凉粉草加工凉粉,即加水煎煮后过滤得到的凉粉草渣。本申请使用凉粉草渣时需将其脱水至含水量为50-70%才能使用。木薯渣,是木薯淀粉加工厂的废料,几乎没有什么用处,工厂一般将其堆放在水池中,农民们将其运回去作为发酵肥料的部分原料,很多用不上只能任其发臭污染环境,但其还含有部分糖分、淀粉和维生素以及丰富的有机质,其中的维生素、淀粉以及丰富的有机质作为食用菌的栽培料,是一种很好的综合利用。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木薯渣需经过烘干,含水量低于20%。稻草碎粒是利用稻草粉碎成长度小于1厘米的碎粒,稻草为水稻的茎,别名:稻穰、稻藁、稻杆、禾秆,拉丁文名:CaulisEtFoliumOryzae,指脱粒后的稻杆,可以用来当柴烧,编成绳状可以绑东西,或者用机器一根根像织布一样织成“草包”,用来给植物保暖用。稻草一般被用于喂牛、铺床、盖草房、保温催芽、烧灰后可以吊碱性的灰汁以浆洗衣物或制灰汁团等。在科技发展的今天,水稻的种植基本都是全程机械化,我国南北水稻的栽培区,在水稻收割后,稻草基本都是丢弃才田里,等晒干后焚烧还田。燃烧稻草不仅是浪费物质,最重要的是造成环境的污染:黑色、白色、灰色的烟雾到处飘散、弥漫,严重地影响人们的健康和景色的清晰。构成巨大反差的是:这边稻谷植区在燃烧稻草搞的昏天地暗,远方的畜牧业地区稻草却是牲畜的美味佳肴,非常稀缺,甚至高价也难以买到。桑枝碎粒是利用桑枝粉碎成直径大小小于0.5厘米的碎粒;桑枝,拉丁学名:MorusalbaL,为桑树的枝叶、桑枝、桑条、嫩桑枝、的总称。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3-15m。树皮灰白色,有条状浅裂;根皮黄棕色或红黄色,纤维性强。单叶互生;叶柄长l-2.5cm;叶片卵形或宽卵形,长5-20cm,宽4-10cm,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边缘有粗锯齿或圆齿,有时有不规则的分裂,上面无毛,有光泽,下面脉上有短毛,腋间有毛,基出脉3条与细脉交织成网状,背面较明显;托叶披针形,早落。玉米棒渣碎粒是用玉米棒渣粉碎成颗粒大小小于1里面的碎粒;玉米棒渣指的是玉米棒经脱粒后剩下的渣。甘蔗渣碎粒甘蔗渣粉碎成长度小于2厘米以下的碎粒;甘蔗渣是甘蔗糖厂的副产物,一直以来都是作为燃料或造纸原料,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本专利技术采用甘蔗渣为原料制备食用菌栽培料,属于下脚料再利用的变废为宝项目,不对外排放废渣,绿色环保;甘蔗渣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经过发酵后的甘蔗渣,粗纤维可以降解,粗蛋白可以提高,其营养价值得到了提高,形成食用菌发菌和成长所需的蛋白和养分。食用菌指的是双孢菇、平菇、鸡腿菇、金针菇和香菇等常见的食用菌。所述的隧道发酵窑地面上设置有多排通气口,通气口能通入压缩空气,定时对预混料进行通氧。隧道发酵窑的地面是水泥硬化地面,地面硬化前铺设好通气管,硬化时留有通气口,通气管能将压缩气体从通气口排出。隧道发酵窑的左面、右面和里面为隔墙,顶面设置有挡雨遮阳棚。本专利技术将预混料和混合菌混合均匀后,将其从隧道发酵窑里面向外堆放在地面上,盖在通气口上面,通气管内的压缩气体从通气口排出,为预混料提供氧气和保持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马尾松育苗基质的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马尾松育苗基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1)按重量份取废蛇房垫料50‑60份;凉粉草渣25‑40份;木薯渣10‑25份;稻草碎粒10‑20份;桑枝碎粒5‑10份;玉米棒渣碎粒3‑8份;甘蔗渣碎粒3‑5份;(2)将废蛇房垫料、凉粉草渣、木薯渣、稻草碎粒、桑枝碎粒、玉米棒渣碎粒和甘蔗渣碎粒混合均匀得到预混料;(3)向预混料中加入混合菌,预混料和混合菌的重量比为100:(0.5‑2);混合菌由枯草芽孢杆菌、绿色木霉和EM菌液组成,枯草芽孢杆菌、绿色木霉和EM菌液的重量比为1:1:1;(4)将预混料和混合菌混合均匀后放入隧道发酵窑中发酵,发酵温度控制在25℃‑28℃,有氧发酵25‑35天;(5)将发酵后的预混料经过巴氏消毒8‑12小时后,得到栽培料;消毒温度为58℃‑62℃;(6)经过巴氏消毒后的栽培料放置在食用菌栽培棚内冷却至25℃以下,植入食用菌菌种,植入食用菌菌种15天后需在栽培料上表面盖4‑5cm的湿润泥土;湿润泥土是利用塘泥、黄泥土和草碳土打碎混合后,加入清水至充分湿润即得,塘泥、黄泥土和草碳土的重量比为:3:2:(0.1‑0.5),进行食用菌栽培;(7)在栽培完食用菌后,加入马尾松枝叶碎粒,翻拌均匀,放置一个星期以上,再进行翻堆,即可作为马尾松育苗基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尾松育苗基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1)按重量份取废蛇房垫料50-60份;凉粉草渣25-40份;木薯渣10-25份;稻草碎粒10-20份;桑枝碎粒5-10份;玉米棒渣碎粒3-8份;甘蔗渣碎粒3-5份;(2)将废蛇房垫料、凉粉草渣、木薯渣、稻草碎粒、桑枝碎粒、玉米棒渣碎粒和甘蔗渣碎粒混合均匀得到预混料;(3)向预混料中加入混合菌,预混料和混合菌的重量比为100:(0.5-2);混合菌由枯草芽孢杆菌、绿色木霉和EM菌液组成,枯草芽孢杆菌、绿色木霉和EM菌液的重量比为1:1:1;(4)将预混料和混合菌混合均匀后放入隧道发酵窑中发酵,发酵温度控制在25℃-28℃,有氧发酵25-35天;(5)将发酵后的预混料经过巴氏消毒8-12小时后,得到栽培料;消毒温度为58℃-62℃;(6)经过巴氏消毒后的栽培料放置在食用菌栽培棚内冷却至25℃以下,植入食用菌菌种,植入食用菌菌种15天后需在栽培料上表面盖4-5cm的湿润泥土;湿润泥土是利用塘泥、黄泥土和草碳土打碎混合后,加入清水至充分湿润即得,塘泥、黄泥土和草碳土的重量比为:3:2:(0.1-0.5),进行食用菌栽培;(7)在栽培完食用菌后,加入马尾松枝叶碎粒,翻拌均匀,放置一个星期以上,再进行翻堆,即可作为马尾松育苗基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尾松育苗基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马尾松枝叶碎粒是利用马尾松掉落的树枝和松针粉碎至0.5里面以下大小得到的碎粒;其中松针占碎粒总重量的30-50%;马尾松枝叶碎粒占育苗基质总重量的10-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尾松育苗基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隧道发酵窑地面上设置有多排通气口,通气口能通入压缩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伟韦荣洁王远能吴峰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仁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