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保水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85886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3 15: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保水剂,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羟丙基甲基纤维素30‑50份、硅藻土10‑18份、单硬脂酸甘油酯5‑15份、硫酸铝10‑15份、硫酸镁10‑15份、氯化钙8‑10份、消泡剂3‑5份、冰晶石粉3‑5份、稳定剂2‑4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混凝土减水剂,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延长了混凝土的凝固时间,减水率能够达到40%以上。

A concrete water retaining agen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ncrete water retaining agent is composed of the following components: weight of hydroxypropyl methyl cellulose 30 50 copies, 18 copies, 10 diatomite glycerin monostearate 5 15 copies, 15 copies, 10 aluminum sulfate Magnesium Sulfate 10 15 copies, 10 copies, 8 calcium chloride. 3 agent 5 copies, 5 copies, 3 cryolite powder stabilizer 2 4.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oncrete water reducing agent, which can improve the fluidity of concrete and prolong the solidification time of concrete, and the water reducing rate can reach more than 4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保水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用混凝土外加剂领域,具体是一种混凝土保水剂。
技术介绍
水泥在硬化过程中需要有足够的水与之反应,才能保证水泥的强度。一般要求刚做好的混凝土需洒水养护7天以上。但在许多实际工程中,往往做不到洒水养护7天,而水泥表面的水分蒸发的比较快,如不保留混凝土中的水分,势必会影响水泥的强度。传统的混凝土保水的方法是加入适量的纤维素。纤维素有一定的保水作用,但效果不好。目前市场上也有起到保水作用的养护剂,如有机硅养护剂,这类养护剂作用机理一般为在混凝土成型4~8小时后再在上面喷涂一层养护剂,使混凝土表面形成一层憎水膜,从而起到养护作用。这样养护剂需单独施工,工序复杂。此外,现有的保水剂复配仍然存在稳定性差,存在滞后泌水、离析等现象。此外,随着外加剂的广泛使用,水灰比越来越小,混凝土中游离水很少,容易在工程中发生塑性收缩从而导致表面开裂;水泥用量及细度的增加等原材料因素进一步增大了早期收缩;另外由于施工温度、风速等环境因素,养护不及时等施工因素,进一步加剧了混凝土裂缝发生的概率。在水泥、外加剂、掺和料无法调整的条件下,如何增强混凝土的抗裂性能,是摆在技术人员面前的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凝土保水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羟丙基甲基纤维素30‑50份、硅藻土10‑18份、单硬脂酸甘油酯5‑15份、硫酸铝10‑15份、硫酸镁10‑15份、氯化钙8‑10份、消泡剂3‑5份、冰晶石粉3‑5份、稳定剂2‑4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保水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羟丙基甲基纤维素30-50份、硅藻土10-18份、单硬脂酸甘油酯5-15份、硫酸铝10-15份、硫酸镁10-15份、氯化钙8-10份、消泡剂3-5份、冰晶石粉3-5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永生
申请(专利权)人:桐城市永锦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