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换热管拆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18248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3 1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换热器换热管拆卸装置,包括:导向杆,导向杆的外径小于待拆卸的换热管的内径,导向杆的长度大于换热管的长度;定位筒,定位筒可拆卸地套设在导向杆上以用于抵接在换热管的端部;旋转帽,旋转帽可选择地安装在定位筒的端部或者导向杆的端部,旋转帽的靠近导向杆的端面上设置有锯齿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换热器换热管拆卸装置结构设计合理,一具多用,可以在保证不破坏箱体和换热管的前提下,将其拆除、分离,保证各部分的完整性,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避免了野蛮拆卸,保证装置设备正常运行,避免经济损失。

Heat exchanger tube disassembl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热器换热管拆卸装置
本技术涉及拆卸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换热器换热管拆卸装置。
技术介绍
换热器是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部门的通用设备,在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由外壳、管板、管束、封头等主要部件组成。外壳中设置有管束,管束两端采用焊接、胀接或胀焊并用的方法将管子固定在管板上,管板外周围和封头法兰用螺栓紧固。但换热器在运行到一定的周期后,会腐蚀,需要更换才能保证装置的安全运行,但是换热管一般采用换热效果比较好的不锈钢材质等制成,这些换热管使用寿命长,如同时更换,会造成极大的浪费,可将换热管拆卸和回收,重新利用。目前的拆卸方法是将一个套筒套置于换热管的端面,击打套筒,使其与箱体脱离,该种拆卸方法极易将换热管打坏,另外,换热管与箱体安装时,一端安装有密封件,由于长时间运行,腐蚀等因素,导致密封件和箱体成为一体,用套筒拆卸是越打越紧,拆卸时间长,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器换热管拆卸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换热器的换热管拆卸效率低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换热器换热管拆卸装置,包括:导向杆,导向杆的外径小于待拆卸的换热管的内径,导向杆的长度大于换热管的长度;定位筒,定位筒可拆卸地套设在导向杆上以用于抵接在换热管的端部;旋转帽,旋转帽可选择地安装在定位筒的端部或者导向杆的端部,旋转帽的靠近导向杆的端面上设置有锯齿结构。进一步地,导向杆的远离旋转帽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定位部,换热器换热管拆卸装置还包括定位档板,定位档板上设置有与第一定位部相配合定位的第二定位部。进一步地,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两者之一为定位凸起,两者另一为定位凹槽。进一步地,定位筒的远离导向杆的一端为封闭端,封闭端设置有连接圆柱,旋转帽上设置有与连接圆柱相适配的连接孔。进一步地,连接圆柱的外径与导向杆的外径相同。进一步地,连接孔为螺纹孔,连接圆柱为连接螺柱。进一步地,定位筒的内径与换热管的内径相同,定位筒的外径与换热管的外径相同。进一步地,锯齿结构沿旋转帽的端面的外周布置。进一步地,换热器换热管拆卸装置还包括穿设在旋转帽上的旋转手柄。进一步地,旋转帽上设置有定位孔,定位孔与连接孔同轴设置,连接孔的孔径等于旋转帽的外径。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将换热器箱体上的密封件拆除,此时,将导向杆穿入换热管进行定位,然后将旋转帽安装在导向杆的靠近密封件的端部,并使得旋转帽上的锯齿结构插入密封件内,然后旋转旋转帽,通过锯齿结构的作用破碎密封件的密封,减轻或者消除密封件与换热管之间的密封固定作用。将密封件拆除之后,取下旋转帽,将定位筒套设在导向杆上,并使得定位筒的端部抵顶在换热管的端部,再将旋转帽安装在定位筒的远离换热管的端部,然后用铁锤打击旋转帽,此时要注意调整导向杆的位置,确保加在定位筒上的力传递到将要拆除的换热管的端面,保持导向杆处于不承力状态,只起导向的作用,这样换热管端部的作用力与中心线基本保持一致,换热管端受力均匀,避免发生变形。在定位筒的作用下,换热管从另一端退出一段后,然后拉出即可,操作简单快捷,便于提高换热器换热管的拆卸效率。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的换热器换热管拆卸装置拆卸换热管时的第一主视图;以及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的换热器换热管拆卸装置拆卸换热管时的第二主视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导向杆;11、定位凸起;20、定位筒;21、连接圆柱;30、旋转帽;31、连接孔;32、定位孔;33、锯齿结构;40、定位档板;42、定位凹槽;50、换热管;60、箱体;70、密封件;80、旋转手柄。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参见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热器换热管拆卸装置,该换热器换热管拆卸装置包括导向杆10、定位筒20以及旋转帽30。其中,导向杆10的外径小于待拆卸的换热管50的内径,导向杆10的长度大于换热管50的长度;定位筒20可拆卸地套设在导向杆10上以用于抵接在换热管50的端部;旋转帽30可旋转地安装在定位筒20的端部或者导向杆10的端部,旋转帽30的靠近导向杆10的端面上设置有锯齿结构33。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将换热器箱体60上的密封件70拆除,此时,将导向杆10穿入换热管50进行定位,然后将旋转帽30安装在导向杆10的靠近密封件70的端部,并使得旋转帽30上的锯齿结构33插入密封件70内,然后旋转旋转帽30,通过锯齿结构33的作用破碎密封件70的密封,减轻或者消除密封件70与换热管50之间的密封固定作用。将密封件70拆除之后,取下旋转帽30,将定位筒20套设在导向杆10上,并使得定位筒20的端部抵顶在换热管50的端部,再将旋转帽30安装在定位筒20的远离换热管50的端部,然后用铁锤打击旋转帽30,此时要注意调整导向杆10的位置,确保加在定位筒20上的力传递到将要拆除的换热管50的端面,保持导向杆10处于不承力状态,只起导向的作用,这样换热管50端部的作用力与中心线基本保持一致,换热管50端受力均匀,避免发生变形。在定位筒20的作用下,换热管50从另一端退出一段后,然后拉出即可,操作简单快捷,便于提高换热器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换热器换热管拆卸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换热器换热管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向杆(10),所述导向杆(10)的外径小于待拆卸的换热管(50)的内径,所述导向杆(10)的长度大于所述换热管(50)的长度;定位筒(20),所述定位筒(20)可拆卸地套设在所述导向杆(10)上以用于抵接在所述换热管(50)的端部;旋转帽(30),所述旋转帽(30)可选择地安装在所述定位筒(20)的端部或者所述导向杆(10)的端部,所述旋转帽(30)的靠近所述导向杆(10)的端面上设置有锯齿结构(3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换热管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向杆(10),所述导向杆(10)的外径小于待拆卸的换热管(50)的内径,所述导向杆(10)的长度大于所述换热管(50)的长度;定位筒(20),所述定位筒(20)可拆卸地套设在所述导向杆(10)上以用于抵接在所述换热管(50)的端部;旋转帽(30),所述旋转帽(30)可选择地安装在所述定位筒(20)的端部或者所述导向杆(10)的端部,所述旋转帽(30)的靠近所述导向杆(10)的端面上设置有锯齿结构(3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换热管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10)的远离所述旋转帽(3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定位部,所述换热器换热管拆卸装置还包括定位档板(40),所述定位档板(40)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部相配合定位的第二定位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换热管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两者之一为定位凸起(11),两者另一为定位凹槽(4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换热管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筒(20)的远离所述导向杆(10)的一端为封闭端,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云芹吴德亚金明刘健李军宋景浩张海彬赵洋姚海辉衣殿学李平王文峰李学林吴迪黄玉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