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谈茁专利>正文

一种沥青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18018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3 1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沥青混合装置,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外壁上设有保温层和导热棒,第一壳体的一侧设有水箱,水箱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一水泵,第一水泵的出水口法兰连接有第三水管,第三水管远离第一水泵的一端穿过第一壳体的顶部并延伸至第一壳体的内部,导热棒远离第一壳体的一端延伸至水箱的内部,第一壳体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第一壳体的内部,第一壳体的内部设有转动轴和两个喷头,转动轴的一端与电机的输出轴焊接,且转动轴的两侧均焊接有搅拌杆,第一壳体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出料口上焊接有旁通管。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仅有效的清理的装置内壁上的残留物,而且节能环保。

A asphalt mixing plant

The present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sphalt mix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shell, the outer wall of the first casing is arranged on the insulating layer and the heat conducting bar, one side of the first housing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tank, water tank through the top of the bolt is provided with the first pump, the outlet flange of the first pump is connected with the end of the third tube Sanshui, internal pipe from the first pump through the top of the first housing and extends to the first shell, the internal heat conduction rod away from the first housing end extends to the top of the tank, the first shell by bolts installed with the motor, and extends to the first housing and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motor, the inside of the first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rotating shaft and two nozzles,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rotating shaft with the end of the motor and the rotary shaft welding, the welding on both sides of the stirring rod, the first shell is formed at the bottom of the outlet, the outlet is welded on The bypass tube.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use, not only effectively cleaning the residue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device, but also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沥青混合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合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沥青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沥青是由不同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及其非金属衍生物组成的黑褐色复杂混合物,是高黏度有机液体的一种,呈液态,表面呈黑色,可溶于二硫化碳。沥青是一种防水防潮和防腐的有机胶凝材料。沥青主要可以分为煤焦沥青、石油沥青和天然沥青三种:其中,煤焦沥青是炼焦的副产品。石油沥青是原油蒸馏后的残渣。天然沥青则是储藏在地下,有的形成矿层或在地壳表面堆积。沥青主要用于涂料、塑料、橡胶等工业以及铺筑路面等。现有的沥青混合装置,在完成沥青混合出料后,其装置内壁上会有残留物附着,清洗困难,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沥青混合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沥青混合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沥青混合装置,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外壁上设有保温层和导热棒,第一壳体的一侧设有水箱,水箱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一水泵,第一水泵的出水口法兰连接有第三水管,第三水管远离第一水泵的一端穿过第一壳体的顶部并延伸至第一壳体的内部,导热棒远离第一壳体的一端延伸至水箱的内部,第一壳体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第一壳体的内部,第一壳体的内部设有转动轴和两个喷头,转动轴的一端与电机的输出轴焊接,且转动轴的两侧均焊接有搅拌杆,第一壳体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出料口上焊接有旁通管,旁通管远离出料口的一端设有第二壳体,且旁通管与第二壳体连通,第二壳体的一侧开设有倾斜设置的通孔,且第二壳体开设有通孔的一侧外壁焊接有收集槽,且收集槽与通孔连通,第二壳体的底部开设有放空口,且放空口焊接有第一水管,且第一水管远离第二壳体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水泵,且第二水泵的出水口法兰连接有第二水管,第二水管远离第二水泵的一端延伸至水箱的内部。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安装有倾斜设置的过滤网和活性炭吸附层,过滤网位于活性炭吸附层的上方,且活性炭吸附层与过滤网平行设置。优选的,所述出料口处安装有第一阀门,旁通管上安装有第二阀门,且第二阀门位于第一阀门的上方。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部设有四个支撑柱,且四个支撑柱分别焊接在第一壳体的底部四个边角处。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导热棒、电机、转动轴、出料口、水箱、第一水泵、第二壳体、第二水泵、收集槽、旁通管、搅拌杆、活性炭吸附层、通孔、过滤网、喷头等结构相互配合,使得混合装置使用后,快速的对其内壁进行清洗,清洗后的污水通过过滤又可以重新使用,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仅有效的清理的装置内壁上的残留物,而且节能环保。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沥青混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沥青混合装置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1第一壳体、2保温层、3导热棒、4电机、5转动轴、6出料口、7水箱、8第一水泵、9第二壳体、10第二水泵、11收集槽、12旁通管、13搅拌杆、14活性炭吸附层、15通孔、16过滤网、17喷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2,一种沥青混合装置,包括第一壳体1,第一壳体1的外壁上设有保温层2和导热棒3,第一壳体1的一侧设有水箱7,水箱7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一水泵8,第一水泵8的出水口法兰连接有第三水管18,第三水管18远离第一水泵8的一端穿过第一壳体1的顶部并延伸至第一壳体1的内部,导热棒3远离第一壳体1的一端延伸至水箱7的内部,第一壳体1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电机4,且电机4的输出轴延伸至第一壳体1的内部,第一壳体1的内部设有转动轴5和两个喷头17,转动轴5的一端与电机4的输出轴焊接,且转动轴5的两侧均焊接有搅拌杆13,第一壳体1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6,出料口6上焊接有旁通管12,旁通管12远离出料口6的一端设有第二壳体9,且旁通管12与第二壳体9连通,第二壳体9的一侧开设有倾斜设置的通孔15,且第二壳体9开设有通孔15的一侧外壁焊接有收集槽11,且收集槽11与通孔15连通,第二壳体9的底部开设有放空口,且放空口焊接有第一水管,且第一水管远离第二壳体9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水泵10,且第二水泵10的出水口法兰连接有第二水管,第二水管远离第二水泵10的一端延伸至水箱7的内部。第二壳体9的内部安装有倾斜设置的过滤网16和活性炭吸附层14,过滤网16位于活性炭吸附层14的上方,且活性炭吸附层14与过滤网16平行设置,出料口6处安装有第一阀门,旁通管12上安装有第二阀门,且第二阀门位于第一阀门的上方,第一壳体1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第一壳体1的底部设有四个支撑柱,且四个支撑柱分别焊接在第一壳体1的底部四个边角处。应用方法:沥青混合装置使用时会需要大量的热量,使得第一壳体1的外表面温度升高,通过导热棒3将热量传递至水箱7中,使得水箱7内部的水温度升高,然后启动第一水泵8,使得水箱7内的水通过第三水管18,再经过两个喷头14喷出,喷出的热水快速的对残留物进行冲洗,清洗的脏水通过旁通管12进入第二壳体9的内部,经过过滤网16和活性炭吸附层14的净化处理,启动第二水泵10,使得第二壳体9内经过处理的脏水重新回到水箱7的内部,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仅有效的清理的装置内壁上的残留物,而且节能环保。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沥青混合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沥青混合装置,包括第一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的外壁上设有保温层(2)和导热棒(3),第一壳体(1)的一侧设有水箱(7),水箱(7)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一水泵(8),第一水泵(8)的出水口法兰连接有第三水管(18),第三水管(18)远离第一水泵(8)的一端穿过第一壳体(1)的顶部并延伸至第一壳体(1)的内部,导热棒(3)远离第一壳体(1)的一端延伸至水箱(7)的内部,第一壳体(1)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电机(4),且电机(4)的输出轴延伸至第一壳体(1)的内部,第一壳体(1)的内部设有转动轴(5)和两个喷头(17),转动轴(5)的一端与电机(4)的输出轴焊接,且转动轴(5)的两侧均焊接有搅拌杆(13),第一壳体(1)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6),出料口(6)上焊接有旁通管(12),旁通管(12)远离出料口(6)的一端设有第二壳体(9),且旁通管(12)与第二壳体(9)连通,第二壳体(9)的一侧开设有倾斜设置的通孔(15),且第二壳体(9)开设有通孔(15)的一侧外壁焊接有收集槽(11),且收集槽(11)与通孔(15)连通,第二壳体(9)的底部开设有放空口,且放空口焊接有第一水管,且第一水管远离第二壳体(9)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水泵(10),且第二水泵(10)的出水口法兰连接有第二水管,第二水管远离第二水泵(10)的一端延伸至水箱(7)的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沥青混合装置,包括第一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的外壁上设有保温层(2)和导热棒(3),第一壳体(1)的一侧设有水箱(7),水箱(7)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一水泵(8),第一水泵(8)的出水口法兰连接有第三水管(18),第三水管(18)远离第一水泵(8)的一端穿过第一壳体(1)的顶部并延伸至第一壳体(1)的内部,导热棒(3)远离第一壳体(1)的一端延伸至水箱(7)的内部,第一壳体(1)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电机(4),且电机(4)的输出轴延伸至第一壳体(1)的内部,第一壳体(1)的内部设有转动轴(5)和两个喷头(17),转动轴(5)的一端与电机(4)的输出轴焊接,且转动轴(5)的两侧均焊接有搅拌杆(13),第一壳体(1)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6),出料口(6)上焊接有旁通管(12),旁通管(12)远离出料口(6)的一端设有第二壳体(9),且旁通管(12)与第二壳体(9)连通,第二壳体(9)的一侧开设有倾斜设置的通孔(15),且第二壳体(9)开设有通孔(15)的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谈茁秦琼
申请(专利权)人:谈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