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轮式脊柱按摩床及其按摩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178101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3 0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凸轮式脊柱按摩床及其按摩方法。现有的按摩装置自动化程度不高,需要使用者自己进行操作或他人进行辅助,大大降低了体验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凸轮式脊柱按摩床,包括床体、传动机构、切换按摩机构和驱动机构;切换板包括一体成型的按捏板、振动板和推腰板;振动组件包括按摩板、振动滑杆、振动顶块、振动电机和偏心轮。驱动机构包括凸轮组件、驱动丝杠和驱动电机。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离合器、第一同步带轮、第二同步带轮和同步带。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全自动地完成按捏脊柱、振动脊柱和拉伸脊柱的按摩动作,能够有效缓解使用者的脊柱疲劳。

Cam type spine massage bed and its massage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am type spine massage bed and a massage method. The automation of the existing massage device is not high, it needs the user to operate or assist others, greatly reducing the experience effect. The present invention cam type spinal massage bed, comprising a bed body, a transmission mechanism, switching massage mechanism and a driving mechanism; the switching plate comprises an integrally formed by kneading plate, vibration plate and push backs; vibration plate, vibration massage assembly includes a slide bar, vibration top block, vibration motor and eccentric wheel. The driving mechanism includes the cam assembly, the drive screw and the driving motor.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includes the first bevel gear, the second bevel gear, the first drive shaft, the second transmission shaft, the clutch, the first synchronous belt wheel, the second synchronous pulley and the synchronous belt. The invention can automatically complete the massage action according to the kneading spine, the vibrating spine and the stretched spine, and can effectively alleviate the fatigue of the spine of the us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凸轮式脊柱按摩床及其按摩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脊柱按摩
,具体涉及一种凸轮式脊柱按摩床及其按摩方法。
技术介绍
当今社会,大多数人无法保持良好的睡姿、坐姿和走姿,这就了导致人们的脊柱容易疲劳。脊柱疲劳会进一步引发身体不适。现有技术中,缓解这些不适的办法,是进行按摩。按摩方法主要是两种:一是靠人工来对人体脊柱上的穴位进行按摩,以起到缓解身体疲劳或局部疼痛的作用;二是通过牵引式按摩床和部位性按摩器等装置进行按摩。人工按摩的方式可以达到良好的缓解疲劳的效果,但人工成本较高,且按摩者持续按摩容易疲劳。机械按摩虽然免去高昂的人工成本,但现有的按摩装置自动化程度不高,需要使用者自己进行操作或他人进行辅助,大大降低了体验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凸轮式脊柱按摩床及其按摩方法。本专利技术凸轮式脊柱按摩床,包括床体、传动机构、切换按摩机构和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的床板上开设有横槽和竖槽;所述的横槽沿床板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的竖槽沿床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的切换按摩机构包括切换板、按捏手爪、振动组件、推腰组件和切换丝杠;所述的切换板与床板构成沿床板宽度方向滑动的滑动副;所述切换丝杠支承在床板的底面上;切换丝杠与固定在切换板上的第一螺母构成螺旋副。所述的切换板包括一体成型的按捏板、振动板和推腰板;所述的振动板设置在按捏板与推腰板之间;所述的按捏手爪包括限位块、手爪滑杆、按捏块和按捏弹簧;所述手爪滑杆的顶端与限位块的底面固定;两个按捏块的内端均与限位块构成转动副;两个按捏块均通过按捏弹簧与限位块连接;所述的按捏手爪共有n个,1≤n≤15;n个按捏手爪内的手爪滑杆均与按捏板构成滑动副。所述的振动组件包括按摩板、振动滑杆、振动顶块、振动电机和偏心轮。所述按摩板的底面上固定有m个振动电机,1≤m≤6;m个振动电机的输出轴与m个偏心轮分别偏心固定。所述按摩板的底面与振动滑杆的顶端固定。振动滑杆与振动板构成滑动副。振动滑杆的底端与振动顶块的顶面固定。所述的推腰组件包括推腰凹块、推腰滑杆和推腰顶块;所述推腰凹块的顶面呈内凹的弧形。推腰凹块的底面与推腰滑杆的顶端固定。推腰滑杆与推腰板构成滑动副。推腰滑杆的底端与推腰顶块的顶面固定。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凸轮组件、驱动丝杠和驱动电机。凸轮组件包括按捏凸轮、振动凸轮、推腰凸轮、滑动空心管、复位弹簧和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一端伸入滑动空心管内,且与滑动空心管构成滑动副。滑动板伸入滑动空心管的那端与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滑动空心管的内壁固定。振动凸轮及推腰凸轮均固定在滑动空心管上。按捏凸轮固定在滑动板上。振动凸轮设置在按捏凸轮与推腰凸轮之间。所述的滑动空心管与床板构成沿床板长度方向滑动的滑动副;所述驱动丝杠支承在床板的底面上;所述的驱动丝杠由驱动电机驱动;驱动丝杠与第二螺母构成螺旋副;第二螺母与推腰凸轮固定。所述按捏凸轮的工作轮廓由依次相连的第一上倾线段、上顶圆弧和第一下倾线段组成;所述的第一上倾线段及第一下倾线段均与水平面成θ角,20°≤θ≤60°。所述振动凸轮的工作轮廓由依次相连的第二上倾线段、第一连接圆弧、水平线段、第二连接圆弧和第二下倾线段组成。所述的第二上倾线段及第二下倾线段均与水平面成β角,20°≤β≤60°。所述推腰凸轮的工作轮廓由依次相连的第一斜线段、外凸圆弧和第二斜线段组成。第一斜线段与水平面成α1角,30°≤α1≤60°;第二斜线段与水平面成α2角,20°≤α2<α1。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离合器、第一同步带轮、第二同步带轮和同步带。所述的第一传动轴及第二传动轴均支承在床板的底面。所述的第一传动轴与第二传动轴通过离合器连接。第一同步带轮与驱动丝杠固定。第二同步带轮与第一传动轴固定。第一同步带轮与第二同步带轮通过同步带连接。第一锥齿轮与第二传动轴固定。第二锥齿轮与切换丝杠固定。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进一步地,所述的按捏凸轮、振动凸轮及推腰凸轮均为移动凸轮;所述按捏凸轮的工作轮廓最高点与工作轮廓最低点的竖直距离h1=a+b,其中,b为床板的厚度,a=10mm;所述振动凸轮的工作轮廓最高点与工作轮廓最低点的竖直距离h2=c+b,其中,c=3mm。所述推腰凸轮的工作轮廓最高点与工作轮廓最低点的竖直距离h3=b+d,其中,d=50mm。所述按捏凸轮的最高点比振动凸轮的最高点高a。推腰凸轮工作轮廓内第一斜线段与振动凸轮的距离小于推腰凸轮工作轮廓内第二斜线段与振动凸轮的距离。按捏凸轮、振动凸轮及推腰凸轮的厚度均小于振动顶块与推腰顶块相邻端面的间距。进一步地,所述的按捏板滑动至竖槽正下方的状态下,手爪滑杆与按捏凸轮位置对应;所述的振动板滑动至竖槽正下方的状态下,振动顶块与振动凸轮位置对应。所述的推腰板滑动至横槽正下方的状态下,推腰顶块推腰凸轮位置对应。进一步地,初始状态下,按捏凸轮位于竖槽靠近床尾那端的下方,按捏板位于竖槽的正下方,离合器断电,按捏手爪的最高点与床板底面的距离、按摩板与床板底面的距离及推腰凹块最高点与床板底面的距离均小于或等于3mm。进一步地,所述的竖槽与横槽相互垂直,且竖槽从横槽的正中间穿过;竖槽位于床板两条长度边的正中位置;所述的按捏板及振动板均与竖槽在床板长度方向上对齐;推腰板与横槽在床板长度方向上对齐。进一步地,所述的切换按摩机构还包括切换光轴;沿床板宽度方向设置的两根切换光轴均与切换板固定;两根切换光轴与两个直线轴承分别构成滑动副;两个直线轴承均与床板的底面固定;所述切换丝杠的两端分别支承在两个第一轴承座上;两个第一轴承座均与床板的底面固定。所述的驱动机构还包括凸轮滑轨。凸轮滑轨与床板的底面固定。凸轮滑轨的顶面上开设有沿床板长度方向设置的滑槽。滑动空心管及滑动板均设置在滑槽内,并与滑槽构成滑动副。所述驱动丝杠的两端分别支承在两个第二轴承座上;两个第二轴承座均与凸轮滑轨固定;驱动电机与其中一个第二轴承座固定;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驱动丝杠的一端固定。进一步地,所述手爪滑杆的底端呈圆弧形;所述推腰顶块的底面呈圆弧形。所述振动顶块的底面呈圆弧形。进一步地,所述按摩板的顶面上设置有第一按摩块组。第一按摩块组由多个第一按摩块组成。所述推腰凹块的顶面上设置有第二按摩块组;所述的第二按摩块组由多个第二按摩块组成;所述的第一按摩块及第二按摩块均呈半球形,且材料均采用橡胶。该凸轮式脊柱按摩床的按摩方法具体如下:步骤一、使用者躺上床板,使得使用者的脊柱位于竖槽的正上方,腰部位于横槽的正上方。步骤二、驱动电机正转,滑动空心管及滑动板向床头方向滑动,按捏凸轮依次经过各个按捏手爪;按捏凸轮经过按捏手爪的过程中,按捏手爪内手爪滑杆的底端与按捏凸轮的工作轮廓接触,使得按捏手爪向上滑动按捏使用者的脊柱。步骤三、当按捏凸轮经过最靠近床头的按捏手爪后,离合器通电,按摩板向竖槽的正下方滑动。步骤四、按摩板滑动至竖槽的正下方后,离合器断电,振动电机转动。振动凸轮与振动顶块的底面接触,使得振动顶块推动振动滑杆向上滑动。振动滑杆向上滑动的过程中,按摩板向上移动抵住使用者的脊柱。振动电机的转动带动按摩板发生振动。步骤五、振动凸轮工作轮廓的水平线段完全经过振动顶块后,按摩板向下滑动复位。步骤六、振动凸轮脱离振动顶块后,离合器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凸轮式脊柱按摩床及其按摩方法

【技术保护点】
凸轮式脊柱按摩床,包括床体、传动机构、切换按摩机构和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的床板上开设有横槽和竖槽;所述的横槽沿床板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的竖槽沿床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的切换按摩机构包括切换板、按捏手爪、振动组件、推腰组件和切换丝杠;所述的切换板与床板构成沿床板宽度方向滑动的滑动副;所述切换丝杠支承在床板的底面上;切换丝杠与固定在切换板上的第一螺母构成螺旋副;所述的切换板包括一体成型的按捏板、振动板和推腰板;所述的振动板设置在按捏板与推腰板之间;所述的按捏手爪包括限位块、手爪滑杆、按捏块和按捏弹簧;所述手爪滑杆的顶端与限位块的底面固定;两个按捏块的内端均与限位块构成转动副;两个按捏块均通过按捏弹簧与限位块连接;所述的按捏手爪共有n个,1≤n≤15;n个按捏手爪内的手爪滑杆均与按捏板构成滑动副;所述的振动组件包括按摩板、振动滑杆、振动顶块、振动电机和偏心轮;所述按摩板的底面上固定有m个振动电机,1≤m≤6;m个振动电机的输出轴与m个偏心轮分别偏心固定;所述按摩板的底面与振动滑杆的顶端固定;振动滑杆与振动板构成滑动副;振动滑杆的底端与振动顶块的顶面固定;所述的推腰组件包括推腰凹块、推腰滑杆和推腰顶块;所述推腰凹块的顶面呈内凹的弧形;推腰凹块的底面与推腰滑杆的顶端固定;推腰滑杆与推腰板构成滑动副;推腰滑杆的底端与推腰顶块的顶面固定;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凸轮组件、驱动丝杠和驱动电机;凸轮组件包括按捏凸轮、振动凸轮、推腰凸轮、滑动空心管、复位弹簧和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一端伸入滑动空心管内,且与滑动空心管构成滑动副;滑动板伸入滑动空心管的那端与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滑动空心管的内壁固定;振动凸轮及推腰凸轮均固定在滑动空心管上;按捏凸轮固定在滑动板上;振动凸轮设置在按捏凸轮与推腰凸轮之间;所述的滑动空心管与床板构成沿床板长度方向滑动的滑动副;所述驱动丝杠支承在床板的底面上;所述的驱动丝杠由驱动电机驱动;驱动丝杠与第二螺母构成螺旋副;第二螺母与推腰凸轮固定;所述按捏凸轮的工作轮廓由依次相连的第一上倾线段、上顶圆弧和第一下倾线段组成;所述的第一上倾线段及第一下倾线段均与水平面成θ角,20°≤θ≤60°;所述振动凸轮的工作轮廓由依次相连的第二上倾线段、第一连接圆弧、水平线段、第二连接圆弧和第二下倾线段组成;所述的第二上倾线段及第二下倾线段均与水平面成β角,20°≤β≤60°;所述推腰凸轮的工作轮廓由依次相连的第一斜线段、外凸圆弧和第二斜线段组成;第一斜线段与水平面成α1角,30°≤α1≤60°;第二斜线段与水平面成α2角,20°≤α2<α1;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离合器、第一同步带轮、第二同步带轮和同步带;所述的第一传动轴及第二传动轴均支承在床板的底面;所述的第一传动轴与第二传动轴通过离合器连接;第一同步带轮与驱动丝杠固定;第二同步带轮与第一传动轴固定;第一同步带轮与第二同步带轮通过同步带连接;第一锥齿轮与第二传动轴固定;第二锥齿轮与切换丝杠固定;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1.凸轮式脊柱按摩床,包括床体、传动机构、切换按摩机构和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的床板上开设有横槽和竖槽;所述的横槽沿床板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的竖槽沿床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的切换按摩机构包括切换板、按捏手爪、振动组件、推腰组件和切换丝杠;所述的切换板与床板构成沿床板宽度方向滑动的滑动副;所述切换丝杠支承在床板的底面上;切换丝杠与固定在切换板上的第一螺母构成螺旋副;所述的切换板包括一体成型的按捏板、振动板和推腰板;所述的振动板设置在按捏板与推腰板之间;所述的按捏手爪包括限位块、手爪滑杆、按捏块和按捏弹簧;所述手爪滑杆的顶端与限位块的底面固定;两个按捏块的内端均与限位块构成转动副;两个按捏块均通过按捏弹簧与限位块连接;所述的按捏手爪共有n个,1≤n≤15;n个按捏手爪内的手爪滑杆均与按捏板构成滑动副;所述的振动组件包括按摩板、振动滑杆、振动顶块、振动电机和偏心轮;所述按摩板的底面上固定有m个振动电机,1≤m≤6;m个振动电机的输出轴与m个偏心轮分别偏心固定;所述按摩板的底面与振动滑杆的顶端固定;振动滑杆与振动板构成滑动副;振动滑杆的底端与振动顶块的顶面固定;所述的推腰组件包括推腰凹块、推腰滑杆和推腰顶块;所述推腰凹块的顶面呈内凹的弧形;推腰凹块的底面与推腰滑杆的顶端固定;推腰滑杆与推腰板构成滑动副;推腰滑杆的底端与推腰顶块的顶面固定;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凸轮组件、驱动丝杠和驱动电机;凸轮组件包括按捏凸轮、振动凸轮、推腰凸轮、滑动空心管、复位弹簧和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一端伸入滑动空心管内,且与滑动空心管构成滑动副;滑动板伸入滑动空心管的那端与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滑动空心管的内壁固定;振动凸轮及推腰凸轮均固定在滑动空心管上;按捏凸轮固定在滑动板上;振动凸轮设置在按捏凸轮与推腰凸轮之间;所述的滑动空心管与床板构成沿床板长度方向滑动的滑动副;所述驱动丝杠支承在床板的底面上;所述的驱动丝杠由驱动电机驱动;驱动丝杠与第二螺母构成螺旋副;第二螺母与推腰凸轮固定;所述按捏凸轮的工作轮廓由依次相连的第一上倾线段、上顶圆弧和第一下倾线段组成;所述的第一上倾线段及第一下倾线段均与水平面成θ角,20°≤θ≤60°;所述振动凸轮的工作轮廓由依次相连的第二上倾线段、第一连接圆弧、水平线段、第二连接圆弧和第二下倾线段组成;所述的第二上倾线段及第二下倾线段均与水平面成β角,20°≤β≤60°;所述推腰凸轮的工作轮廓由依次相连的第一斜线段、外凸圆弧和第二斜线段组成;第一斜线段与水平面成α1角,30°≤α1≤60°;第二斜线段与水平面成α2角,20°≤α2<α1;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离合器、第一同步带轮、第二同步带轮和同步带;所述的第一传动轴及第二传动轴均支承在床板的底面;所述的第一传动轴与第二传动轴通过离合器连接;第一同步带轮与驱动丝杠固定;第二同步带轮与第一传动轴固定;第一同步带轮与第二同步带轮通过同步带连接;第一锥齿轮与第二传动轴固定;第二锥齿轮与切换丝杠固定;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轮式脊柱按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按捏凸轮、振动凸轮及推腰凸轮均为移动凸轮;所述按捏凸轮的工作轮廓最高点与工作轮廓最低点的竖直距离h1=a+b,其中,b为床板的厚度,a=10mm;所述振动凸轮的工作轮廓最高点与工作轮廓最低点的竖直距离h2=c+b,其中,c=3mm;所述推腰凸轮的工作轮廓最高点与工作轮廓最低点的竖直距离h3=b+d,其中,d=50mm;所述按捏凸轮的最高点比振动凸轮的最高点高a;推腰凸轮工作轮廓内第一斜线段与振动凸轮的距离小于推腰凸轮工作轮廓内第二斜线段与振动凸轮的距离;按捏凸轮、振动凸轮及推腰凸轮的厚度均小于振动顶块与推腰顶块相邻端面的间距。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轮式脊柱按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按捏板滑动至竖槽正下方的状态下,手爪滑杆与按捏凸轮位置对应;所述的振动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思品胡渊博王乐莎吴承禹应一博项光恒方明桥徐家科徐华梓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