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揭RFID防伪电子标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70203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2 0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揭RFID防伪电子标签,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PET层、脱膜层、第一胶层、RFID主体层、第二胶层和离型层;脱膜层的表面喷印有警示标记。该防揭RFID防伪电子标签贴在产品上,当被稍微揭开时,只是第一PET层被掀开,RFID主体层依然贴附在产品上,不会受到破坏,标签依然可正常发挥防伪功能;同时,第一PET层被稍微揭开时,脱膜层上喷印的警示语会暴露,警告破坏者切勿进一步破坏标签;而当标签被强力撕起时,RFID主体层内的天线能被彻底破坏,防止被二次利用,防伪效果好;该RFID标签适用于各种类型的产品,通用性好。

An anti RFID anti counterfeiting electronic labe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nti fake RFID anti fake electronic label,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PET layer, a decoating layer, a first glue layer, a RFID main body layer, a second rubber layer and a release layer from top to bottom, and a warning mark is spray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de coating layer. The tamper evident electronic anti-counterfeit labels affixed to the product RFID, when being slightly opened, only the first PET layer is opened, the body of the RFID layer is attached on the product label, not damaged, can still play normal security func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first PET layer is slightly open, stripping layer printing the warnings will be exposed, warning not to further damage and vandals label; when the label is strong tear, RFID of the main antenna layer can be prevented from being completely destroyed, two times to use, good anti-counterfeiting effect; the RFID tag is applicable to all types of products, good versat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揭RFID防伪电子标签
本技术涉及电子标签
,尤其涉及一种防揭RFID防伪电子标签。
技术介绍
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技术,即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无线电的信号是通过调成无线电频率的电磁场,把数据从附着在物品上的标签上传送出去,以自动辨识与追踪该物品。标签包含了电子存储的信息,数米之内都可以识别。与条形码不同的是,射频标签不需要处在识别器视线之内,也可以嵌入被追踪物体之内。RFID系统用于控制、检测和跟踪物体,已经用于许多行业。将标签附着在一辆正在生产中的汽车,厂方便可以追踪此车在生产线上的进度;仓库可以追踪药品的所在;射频标签也可以附于牲畜与宠物上,方便对牲畜与宠物的识别;用在高档品牌商品、重要证件、认证保护等物品上,可有效杜绝假冒伪劣产品的泛滥。从结构上讲,RFID是一种简单的无线系统,只有两个基本器件,包括询问器和很多应答器。其中,询问器是读取标签信息的设备,由天线、耦合元件、芯片组成,可设计为手持式读写器或固定式读写器。而应答器一般指标签,由天线、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每个标签具有唯一的电子编码,附着在物体上标识目标对象。RFID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并不复杂:标签进入磁场后,接收询问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询问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但是,现有的RFID防伪标签存在以下不足:(1)当把标签贴在产品上后,如果被人不小心揭开,RFID标签就容易出现整体破坏的现象,即RFID主体层也会被撕掉或破坏掉,标签随之丧失了防伪溯源识别的功能;(2)存在破坏不完整、防伪效果不理想的特点,不能杜绝防伪标签被二次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揭RFID防伪电子标签,当标签被稍微揭开时,只是表面层被掀开,RFID主体层依然贴附在产品上,不会受到破坏,标签依然可正常发挥防伪溯源功能;同时,表面层被稍微揭开时,标签上喷印的警示语会暴露,警告破坏者切勿进一步破坏标签;而当标签被强力撕起时,RFID主体层内的天线能被彻底破坏,防止被二次利用,防伪效果好;该RFID标签适用于各种类型的产品,通用性好。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防揭RFID防伪电子标签,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PET层、脱膜层、第一胶层、RFID主体层、第二胶层和离型层;所述脱膜层的表面喷印有警示标记。进一步地,所述第一PET层上印刷有文字和/或图形;所述第一PET层上设置有印刷保护层。进一步地,所述印刷保护层为光油层或光膜层或滴胶层。进一步地,所述印刷保护层上设置有滴胶层。滴胶层为聚氨酯树脂类、聚丙稀酸树树脂类、环氧树脂中的任意一种。进一步地,还包括柔性抗金属层和第三胶层;所述第一PET层、所述脱膜层、所述第一胶层、所述RFID主体层、所述第二胶层、所述柔性抗金属层、所述第三胶层和所述离型层从上至下依次层叠设置。进一步地,所述RFID主体层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层叠而设的第二PET层和天线层,所述天线层内植有芯片。进一步地,所述RFID主体层包括天线层和第二PET层,所述天线层包括第一天线层和第二天线层;所述第一天线层内植有芯片;所述第一天线层、所述第二PET层和所述第二天线层从上至下依次层叠而设。进一步地,所述RFID主体层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层叠而设的第二PET层、易碎层和天线层;所述天线层内植有芯片。进一步地,所述RFID主体层包括天线层、第二PET层和易碎层;所述天线层包括第一天线层和第二天线层,所述第一天线层内植有芯片;所述第一天线层、所述第二PET层、所述易碎层和所述第二天线层从上至下依次层叠而设。进一步地,所述RFID主体层包括天线层、易碎层和第二PET层;所述天线层包括第一天线层和第二天线层,所述第一天线层内植有芯片;所述第一天线层、所述易碎层、所述第二PET层和所述第二天线层从上至下依次层叠而设。进一步地,所述天线层为蚀刻铝箔层、蚀刻铜箔层、印刷天线层、电镀层或溅镀层;所述天线层的厚度为0.005-0.025mm;所述第一胶层和所述第二胶层均为压敏胶层;所述第一胶层和所述第二胶层的厚度均为0.001-0.15mm;所述脱膜层为PET薄膜层;所述脱膜层的厚度为0.001-0.15mm。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所提供的防揭RFID防伪电子标签,当标签被稍微揭开时,只是表面的第一PET层被掀开,RFID主体层依然贴附在产品上,不会受到破坏,标签依然可正常发挥防伪功能;同时,第一PET层被稍微揭开时,脱膜层上喷印的警示语会暴露,警告破坏者切勿进一步破坏标签。而当标签被强力撕起时,RFID主体层内的天线能被彻底破坏,防止被二次利用,防伪效果好;该RFID标签适用于各种类型的产品,通用性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所提供的防伪电子标签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所提供的防伪电子标签的又一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所提供的防伪电子标签的另一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所提供的防伪电子标签的再一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所提供的防伪电子标签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3所提供的防伪电子标签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4所提供的防伪电子标签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5所提供的防伪电子标签的示意图;图中:10、印刷保护层;20、第一PET层;30、脱膜层;40、第一胶层;50、RFID主体层;510、第二PET层;520、天线层;521、第一天线层;522、第二天线层;530、易碎层;60、第二胶层;70、离型层;80、滴胶层;90、柔性抗金属层;100、第三胶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防揭RFID防伪电子标签,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PET层20、脱膜层30、第一胶层40、RFID主体层50、第二胶层60和离型层70;脱膜层30的表面喷印有警示标记。下面,对该防揭RFID防伪电子标签的设置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PET层20可以设置为白色PET层,采取白色设置,可以在白色PET层上喷印图案和/或文字。当破坏意向者在掀开第一PET层20之后,就会看到喷印在脱膜层30上的警示标记(图案和/或文字),从而对破坏意向者起到警示作用,防患于未然。当然,第一PET层20也可以设置为其他颜色,可以根据产品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另外,脱膜层30上的警示标记优选设置为红色,红色明显,引人注目,起到更佳的警示效果。当然,也可以设置成其他颜色。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第一PET层20上印刷有文字和/或图形;第一PET层20上设置有印刷保护层10。在第一PET层20上通过文字和/或图形的喷印,例如是二维码、商标、Logol或其他标记,可以对产品进行宣传或起到其他作用。喷印了文字和/或图形后,设置印刷保护层10,避免喷印的文字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揭RFID防伪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PET层、脱膜层、第一胶层、RFID主体层、第二胶层和离型层;所述脱膜层的表面喷印有警示标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揭RFID防伪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PET层、脱膜层、第一胶层、RFID主体层、第二胶层和离型层;所述脱膜层的表面喷印有警示标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揭RFID防伪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ET层上印刷有文字和/或图形;所述第一PET层上设置有印刷保护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揭RFID防伪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保护层上设置有滴胶层。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揭RFID防伪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柔性抗金属层和第三胶层;所述第一PET层、所述脱膜层、所述第一胶层、所述RFID主体层、所述第二胶层、所述柔性抗金属层、所述第三胶层和所述离型层从上至下依次层叠设置。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防揭RFID防伪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主体层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层叠而设的第二PET层和天线层,所述天线层内植有芯片。6.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防揭RFID防伪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主体层包括天线层和第二PET层,所述天线层包括第一天线层和第二天线层;所述第一天线层内植有芯片;所述第一天线层、所述第二PET层和所述第二天线层从上至下依次层叠而设。7.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世岳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金利宝胶粘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