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丝绳连续张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167194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2 0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丝绳连续张拉装置,包括:支撑架;张拉千斤顶,与所述支撑架连接;动夹具,设置在所述张拉千斤顶的前端,一端与所述张拉千斤顶油缸活塞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架连接;定夹具,设置在所述张拉千斤顶的后端,与所述支撑架连接;卷筒,能够盘绕钢丝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尺寸较小,所需动力源小,操作简便,安全性高等特点,可以替代传统特大型锚机用于水域沉井安装、隧道沉管安装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Continuous tensioning device for wire rop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ntinuous wire rope tensioning device, comprising: a supporting frame; a tensioning jack, and the supporting frame is connected with the movable fixture;, disposed in the jack of the front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jack cylinder piston is connected,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support frame fixed connection; fixture is arranged on the rear end of the tensioning jack, and the supporting frame is connected to the wire rope reel, coil.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mall structure size, small required power source, simple operation and high safety, and can replace traditional super large anchor machine for water caisson installation and tunnel sinking pipe installation, etc., and has good application prospe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丝绳连续张拉装置
本技术涉及工程施工钢丝绳连续张拉领域。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钢丝绳连续张拉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工程建设项目日益增多。施工遇到钢丝绳需要张拉时,传统方式一般利用大型锚机来实现。在钢丝绳拉力过大时,传统的锚机体积相应巨大,如沉井安装等工程布置空间有限,传统大型锚机无法布置,因此采用更小的钢丝绳张拉装置显得迫切重要。在水上施工领域,如隧道沉管、码头沉箱安装、桥梁塔基沉井等安装过程中,需要设置一定的钢丝绳锚缆,防止大风、波浪、水流将沉管、沉箱或者沉井带走,同时在安装下放时,需要稳住待安装物体,保持精度。传统的施工方式,采用的是锚机拉钢丝绳的形式。由于沉井、沉管、沉箱等体积巨大,受到的风力、水力、波浪力较大,需要特大型锚机。而特大型锚机的体积相应也较大,给设备布置带来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钢丝绳连续张拉装置,结构简单,尺寸较小,所需动力源小,操作简便,安全性高等。为了实现根据本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钢丝绳连续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张拉千斤顶,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动夹具,其设置在所述张拉千斤顶的前端,所述动夹具的一端与所述张拉千斤顶的伸缩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架活动连接,所述动夹具设置为夹持从张拉千斤顶穿出的钢丝绳;定夹具,其设置在所述张拉千斤顶的后端,与所述支撑架连接,所述定夹具设置为夹持位于张拉千斤顶后端的钢丝绳;卷筒,能够盘绕钢丝绳。优选的是,所述动夹具包括:槽形支架,包括底板和位于底板两侧的侧板,所述槽形支架的底板与张拉千斤顶的伸缩端连接,两侧板分别通过伸拉杆与支撑架铰接,所述底板上具有供钢丝绳穿过的通孔;至少一对第一千斤顶,所述一对第一千斤顶分别相对设置于两侧板上,且一对第一千斤顶的伸缩端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千斤顶的伸缩端与钢丝绳接触的面均设置有第一夹片,以夹持从张拉千斤顶穿出的钢丝绳。优选的是,所述定夹具包括至少一对第二千斤顶,所述一对第二千斤顶分别固定于张拉千斤顶后方的两侧支撑架上,且一对第二千斤顶的伸缩端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千斤顶的伸缩端与钢丝绳接触的面均设置有第二夹片,以夹持位于张拉千斤顶后端的钢丝绳。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夹片与钢丝绳接触的面设有沟槽。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夹片与钢丝绳接触的面设有沟槽。优选的是,所述卷筒两端各设置一个第三千斤顶,以推动卷筒往复运动。优选的是,所述卷筒由电机驱动。优选的是,还包括导缆器,与支撑架的后端连接。优选的是,还包括万向导缆器,设置于支撑架的前端。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第一,本技术包括支撑架、张拉千斤顶、动夹具、定夹具、导缆器和卷筒,其中支撑架为整个装置提供支撑作用,整体结构简单轻盈,体积较小,能在各类水上施工,诸如隧道沉管、码头沉箱安装、桥梁塔基沉井等安装过程中,灵活、方便的布置在施工作业平台上;第二,本技术采用液压千斤顶驱动,所需动力源较小,整个装置所需能耗较低,节能环保;第三,张拉千斤顶与动夹具、定夹具相配合,能够实现钢丝绳的收紧,亦能时限钢丝绳的释放,操作简便,可以连续张拉钢丝绳。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钢丝绳连续张拉装置的主视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钢丝绳连续张拉装置的俯视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钢丝绳连续张拉装置的动夹具夹持时的工作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的钢丝绳连续张拉装置的定夹具夹持时的工作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所述的钢丝绳连续张拉装置的夹片细节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钢丝绳连续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其起到固定装置内部各部件的作用,同时也为装置在水上施工平台布置时提供支撑;张拉千斤顶2,固定在所述支撑架1上;所述张拉千斤顶2为中空结构,钢丝绳7可以贯穿所述张拉千斤顶2,张拉千斤顶2中间的孔隙可以根据钢丝绳7的直径而定。动夹具3,其设置在所述张拉千斤顶2的前端,所述动夹具3的一端与所述张拉千斤顶2的伸缩端2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架1活动连接,所述动夹具3设置为夹持从张拉千斤顶2穿出的钢丝绳7;所述张拉千斤顶2的伸缩端为张拉千斤顶的油缸活塞,通过张拉千斤顶2的油缸活塞往复运动,带动动夹具3往复运动;定夹具4,其设置在所述张拉千斤顶2的后端,与所述支撑架1连接,所述定夹具4设置为夹持位于张拉千斤顶2后端的钢丝绳7;卷筒6,能够盘绕钢丝绳7。所述的钢丝绳连续张拉装置,所述动夹具3包括:槽形支架32,包括底板和位于底板两侧的侧板,所述槽形支架32的底板与张拉千斤顶2的伸缩端连接,两侧板分别通过伸拉杆33与支撑架1铰接,所述底板上具有供钢丝绳穿过的通孔;至少一对第一千斤顶31,所述一对第一千斤顶31分别相对设置于两侧板上,且一对第一千斤顶31的伸缩端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千斤顶31的伸缩端与钢丝绳7接触的面均设置有第一夹片34,以夹持从张拉千斤顶穿出的钢丝绳7。所述第一千斤顶31包含两台千斤顶,所述第一千斤顶31的伸缩端为两台千斤顶的油缸活塞,通过两台千斤顶的油缸活塞的往复运动,推动第一夹片34往复运动,从而实现对钢丝绳7的夹持或释放。所述的钢丝绳连续张拉装置,所述定夹具4包括至少一对第二千斤顶41,所述一对第二千斤顶41分别固定于张拉千斤顶2后方的两侧支撑架1上,且一对第二千斤顶41的伸缩端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千斤顶41的伸缩端与钢丝绳7接触的面均设置有第二夹片42,以夹持位于张拉千斤顶2后端的钢丝绳7。所述第二千斤顶41包含两台千斤顶,所述第二千斤顶41的伸缩端为两台千斤顶的油缸活塞,通过两台千斤顶的油缸活塞的往复运动,推动第二夹片42往复运动,从而实现对钢丝绳7的夹持或释放。所述的钢丝绳连续张拉装置,所述第一夹片34与钢丝绳7接触的面设有沟槽。用来增加第一夹片34与钢丝绳7之间的摩擦力,从而防止钢丝绳7滑动。所述的钢丝绳连续张拉装置,所述第二夹片42与钢丝绳7接触的面设有沟槽。用来增加第二夹片42与钢丝绳7之间的摩擦力,从而防止钢丝绳7滑动。所述的钢丝绳连续张拉装置,所述卷筒6两端各设置一个第三千斤顶61,以推动卷筒往复运动。所述第三千斤顶包含两台千斤顶,所述卷筒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千斤顶61的伸缩端连接,所述第三千斤顶61的伸缩端即为第三千斤顶61的油缸活塞,通过两台千斤顶的油缸活塞往复运动从而实现卷筒6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钢丝绳连续张拉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丝绳连续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张拉千斤顶,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动夹具,其设置在所述张拉千斤顶的前端,所述动夹具的一端与所述张拉千斤顶的伸缩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架活动连接,所述动夹具设置为夹持从张拉千斤顶穿出的钢丝绳;定夹具,其设置在所述张拉千斤顶的后端,与所述支撑架连接,所述定夹具设置为夹持位于张拉千斤顶后端的钢丝绳;卷筒,能够盘绕钢丝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丝绳连续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张拉千斤顶,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动夹具,其设置在所述张拉千斤顶的前端,所述动夹具的一端与所述张拉千斤顶的伸缩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架活动连接,所述动夹具设置为夹持从张拉千斤顶穿出的钢丝绳;定夹具,其设置在所述张拉千斤顶的后端,与所述支撑架连接,所述定夹具设置为夹持位于张拉千斤顶后端的钢丝绳;卷筒,能够盘绕钢丝绳。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丝绳连续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夹具包括:槽形支架,包括底板和位于底板两侧的侧板,所述槽形支架的底板与张拉千斤顶的伸缩端连接,两侧板分别通过伸拉杆与支撑架铰接,所述底板上具有供钢丝绳穿过的通孔;至少一对第一千斤顶,所述一对第一千斤顶分别相对设置于两侧板上,且一对第一千斤顶的伸缩端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千斤顶的伸缩端与钢丝绳接触的面均设置有第一夹片,以夹持从张拉千斤顶穿出的钢丝绳。3.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秀礼华晓涛程茂林徐杰夏昊刘修成孟奎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