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树滔专利>正文

一种辘脚机的叉针叉线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66955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2 0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辘脚机的叉针叉线机构,同步轮带动下轴旋转转动,下轴从而带动叉针偏心轮转动,叉针偏心轮进而通过叉针连杆、叉针螺栓带动叉针轴沿垂直于叉针轴的轴线方向摆动,由于叉针杆与叉针轴通过叉针曲柄和叉针销垂直连接,因此叉针轴带动叉针杆顺着叉针杆的轴线方向前后移动,进而使得叉针夹和叉针前后移动,下轴旋转转动一圈,叉针前后移动一次,实现一次动作循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辘脚机的叉针叉线机构,对其结构进行了优化,使得辘脚机的叉针叉线机构在使用过程中不容易出现故障,可以使叉针叉线的过程变得顺畅,减少故障的发生,提高叉针的叉线效率。

Fork fork needle line mechanism for hemming machine

Fork fork needle thread mechanism of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emming machine, synchronous wheel drive shaft rotation, the shaft to drive the rotation of the eccentric wheel fork fork needle, needle and needle rod through the eccentric wheel fork, fork needle bolt drive fork needle axis direc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needle axis swing fork, from the needle bar and the needle fork fork fork and fork crank shaft through pin pin is vertically connected, so the fork shaft drives the fork needle needle rod along the axial direction and moving fork needle bar, and the shifting fork needle clamp and fork needle before and after the shaft rotating a circle, a fork needle moves back and forth, a action cycle.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fork fork needle thread mechanism hemming machine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the structure was optimized, the hemming machine needle fork fork line mechanism is not prone to failure in the process of using, can make the process of the fork fork needle line smooth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failure, improve the fork the needle fork line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辘脚机的叉针叉线机构
本技术涉及服装机械领域,确切地说是指一种辘脚机的叉针叉线机构。
技术介绍
现今,随着服装行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服装的美观和多样性,除了对服装自身款式的要求外,还会对服装上的边角细节也有要求,从而需要对服装裤脚的边角进行缝纫,以提高服装的质量、品味和附加值。在本申请中,服装是广义的含义,不限定于衣服和裤子,除此之外,还包括鞋袜、帽子、手套、西裤、牛仔衫裤、工作服及便服等。目前,现有的辘脚机的叉针叉线机构结构太过于复杂,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故障。因此,由于现有的辘脚机的叉针叉线机构结构不合理,使得其仍然不能满足生产的要求,针对于此,需要对辘脚机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缺陷,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辘脚机的叉针叉线机构,对其结构进行了优化,使得辘脚机的叉针叉线机构在使用过程中不容易出现故障。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辘脚机的叉针叉线机构,包括下轴、同步轮、叉针连杆、前止推垫圈、叉针偏心轮、后止推垫圈、止推挡圈、叉针螺栓、叉针轴、叉针曲柄、叉针杆、叉针夹、叉针,其中:所述下轴通过下轴衬套安装在同步轮的内孔,并由所述同步轮带动转动;所述叉针偏心轮设置有偏心孔,所述止推挡圈也设置有偏心孔,所述叉针偏心轮、止推挡圈通过偏心孔套接安装在所述下轴上;所述叉针连杆套接又套接在所述叉针偏心轮上,所述前止推垫圈和所述后止推垫圈也套接在所述叉针偏心轮上,所述前止推垫圈和所述后止推垫圈设置在所述叉针连杆前后位置;所述叉针螺栓一端通过球体与所述叉针偏心轮连接;所述叉针螺栓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叉针轴的螺栓孔内,并通过螺帽锁紧;所述叉针曲柄设置有套孔和轴杆;所述叉针轴套接在所述叉针曲柄的套孔内,所述叉针轴通过轴套和紧圈与所述叉针曲柄固定连接;所述叉针杆的一端设置有铰接孔,所述铰接孔上安装有叉针销,所述叉针销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叉针曲柄的轴杆安装在所述叉针销的连接孔上;所述叉针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叉针夹连接,所述叉针夹又与所述叉针连接,所述叉针上安装有针尖。优选地,所述同步轮为同步皮带轮,所述下轴、所述下轴衬套和所述同步皮带轮之间通过螺丝锁紧固定。优选地,所述叉针偏心轮通过螺丝固定在所述下轴上。优选地,所述止推挡圈将所述前止推垫圈、所述叉针连杆和所述后止推垫圈固定在所述叉针偏心轮上。优选地,所述套孔设置在所述叉针曲柄的下部,所述轴杆设置在所述叉针曲柄的上部。优选地,所述叉针杆还包括叉针杆轴套和密封圈,所述叉针杆轴套和所述密封圈套接在所述叉针杆上。优选地,所述叉针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叉针夹连接,并通过螺丝锁紧。优选地,所述叉针夹又与所述叉针连接,并通过螺丝锁紧。本技术提供的辘脚机的叉针叉线机构的工作原理如下:同步轮带动下轴旋转转动,下轴从而带动叉针偏心轮转动,叉针偏心轮进而通过叉针连杆、叉针螺栓带动叉针轴沿垂直于叉针轴的轴线方向摆动,由于叉针杆与叉针轴通过叉针曲柄和叉针销垂直连接,因此叉针轴带动叉针杆顺着叉针杆的轴线方向前后移动,进而使得叉针夹和叉针前后移动。下轴旋转转动一圈,叉针前后移动一次,实现一次动作循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辘脚机的叉针叉线机构,对其结构进行了优化,使得辘脚机的叉针叉线机构在使用过程中不容易出现故障,可以使叉针叉线的过程变得顺畅,减少故障的发生,提高叉针的叉线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辘脚机的弯针勾线机构和叉针叉线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辘脚机的弯针勾线机构和叉针叉线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阐述。请参见图1-图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辘脚机的弯针勾线机构和叉针叉线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辘脚机的弯针勾线机构和叉针叉线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本技术实施例中辘脚机的弯针勾线机构和叉针叉线机构,包括弯针勾线机构和叉针叉线机构。辘脚机的弯针勾线机构,包括下轴3、同步轮1、叉针连杆6、前止推垫圈5、叉针偏心轮4、后止推垫圈7、止推挡圈8、弯针凸轮9、弯针连杆衬套10、弯针连杆11、弯针曲柄14、弯针轴16和弯针夹19,其中:下轴3通过下轴衬套2安装在同步轮1的内孔,并由同步轮1带动转动;叉针偏心轮4设置有偏心孔,止推挡圈8也设置有偏心孔,叉针偏心轮4、止推挡圈8通过偏心孔套接安装在下轴3上;弯针凸轮9设置有安装孔,弯针凸轮9安装在在下轴3的后端;叉针连杆6套接又套接在叉针偏心轮4上,前止推垫圈5和后止推垫圈7也套接在叉针偏心轮4上,前止推垫圈5和后止推垫圈7设置在叉针连杆6前后位置;弯针凸轮9上设置有转轴91,弯针连杆衬套10套接在转轴91上,弯针连杆1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轴孔,弯针连杆11的第一轴孔又再套接在弯针连杆衬套10上;弯针曲柄14设置有连接曲柄凹槽141,曲柄凹槽141两侧设置有销孔,弯针连杆1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轴孔,弯针连杆11的第二轴孔安装在曲柄凹槽141内,曲柄凹槽141的销孔和第二转轴插有铰链销15;弯针曲柄14还设置有第三轴孔,弯针轴16的右端通过弯针轴右轴套17套接安装在第三轴孔内,并通过螺丝142锁紧,弯针夹19设置有第四轴孔,弯针轴16的左端通过旋梭轴左轴套18安装在第四轴孔内;弯针夹19上设置有弯针20。同步轮1为同步皮带轮,下轴3、下轴衬套2和同步皮带轮之间通过螺丝锁紧固定。叉针偏心轮4通过螺丝固定在下轴3上。止推挡圈8将前止推垫圈5、叉针连杆6和后止推垫圈7固定在叉针偏心轮4上。弯针凸轮9通过螺丝与下轴3固定连接。弯针凸轮9的转轴9上设置有螺钉孔,螺钉13通过垫圈12将弯针连杆11和弯针连杆衬套10固定在转轴91上。弯针夹19上设置有插孔,弯针20安装在插孔上,再通过螺丝固定。下轴第二衬套39套接在下轴3上,设置在止推挡圈8和弯针凸轮9之间。本技术提供的辘脚机的弯针勾线机构的工作原理如下:同步轮1带动下轴3旋转转动,下轴3从而带动弯针凸轮9转动,弯针凸轮9进而通过弯针连杆22、弯针曲柄25带动弯针轴26左右摆动,从而也使得弯针夹19和弯针20左右摆动。下轴3旋转转动一圈,弯针20左右摆动一次,实现一次动作循环。辘脚机的叉针叉线机构,包括下轴3、同步轮1、叉针连杆、前止推垫圈5、叉针偏心轮4、后止推垫圈7、止推挡圈8、叉针螺栓22、叉针轴38、叉针曲柄24、叉针杆31、叉针夹33、叉针34,其中:下轴3通过下轴衬套2安装在同步轮1的内孔,并由同步轮1带动转动;叉针偏心轮4设置有偏心孔,止推挡圈8也设置有偏心孔,叉针偏心轮4、止推挡圈8通过偏心孔套接安装在下轴3上;叉针连杆6套接又套接在叉针偏心轮5上,前止推垫圈5和后止推垫圈7也套接在叉针偏心轮4上,前止推垫圈5和后止推垫圈7设置在叉针连杆6前后位置;叉针螺栓22一端通过球体21与叉针偏心轮6连接;叉针螺栓22的另一端连接在叉针轴38的螺栓孔381内,并通过螺帽23锁紧;叉针曲柄24设置有套孔241和轴杆242;叉针轴38套接在叉针曲柄24的套孔241内,叉针轴38通过轴套25和紧圈26与叉针曲柄24固定连接;叉针杆31的一端设置有铰接孔29,铰接孔29上安装有叉针销28,叉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辘脚机的叉针叉线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辘脚机的叉针叉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轴、同步轮、叉针连杆、前止推垫圈、叉针偏心轮、后止推垫圈、止推挡圈、叉针螺栓、叉针轴、叉针曲柄、叉针杆、叉针夹、叉针,其中:所述下轴通过下轴衬套安装在同步轮的内孔,并由所述同步轮带动转动;所述叉针偏心轮设置有偏心孔,所述止推挡圈也设置有偏心孔,所述叉针偏心轮、止推挡圈通过偏心孔套接安装在所述下轴上;所述叉针连杆套接又套接在所述叉针偏心轮上,所述前止推垫圈和所述后止推垫圈也套接在所述叉针偏心轮上,所述前止推垫圈和所述后止推垫圈设置在所述叉针连杆前后位置;所述叉针螺栓一端通过球体与所述叉针连杆连接;所述叉针螺栓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叉针轴的螺栓孔内,并通过螺帽锁紧;所述叉针曲柄设置有套孔和轴杆;所述叉针轴套接在所述叉针曲柄的套孔内,所述叉针轴通过轴套和紧圈与所述叉针曲柄固定连接;所述叉针杆的一端设置有铰接孔,所述铰接孔上安装有叉针销,所述叉针销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叉针曲柄的轴杆安装在所述叉针销的连接孔上;所述叉针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叉针夹连接,所述叉针夹又与所述叉针连接,所述叉针上安装有针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辘脚机的叉针叉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轴、同步轮、叉针连杆、前止推垫圈、叉针偏心轮、后止推垫圈、止推挡圈、叉针螺栓、叉针轴、叉针曲柄、叉针杆、叉针夹、叉针,其中:所述下轴通过下轴衬套安装在同步轮的内孔,并由所述同步轮带动转动;所述叉针偏心轮设置有偏心孔,所述止推挡圈也设置有偏心孔,所述叉针偏心轮、止推挡圈通过偏心孔套接安装在所述下轴上;所述叉针连杆套接又套接在所述叉针偏心轮上,所述前止推垫圈和所述后止推垫圈也套接在所述叉针偏心轮上,所述前止推垫圈和所述后止推垫圈设置在所述叉针连杆前后位置;所述叉针螺栓一端通过球体与所述叉针连杆连接;所述叉针螺栓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叉针轴的螺栓孔内,并通过螺帽锁紧;所述叉针曲柄设置有套孔和轴杆;所述叉针轴套接在所述叉针曲柄的套孔内,所述叉针轴通过轴套和紧圈与所述叉针曲柄固定连接;所述叉针杆的一端设置有铰接孔,所述铰接孔上安装有叉针销,所述叉针销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叉针曲柄的轴杆安装在所述叉针销的连接孔上;所述叉针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叉针夹连接,所述叉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树滔
申请(专利权)人:陈树滔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