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片工件的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164865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1 22: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薄片工件的上料装置,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它包括滑座、L型支座、料道、挡板、上料杆、上料杆支座、气阀、真空泵、弹簧夹头,滑座可左右滑动设置在导轨上,L型支座设置在滑座的左侧,所述料道竖直设置在L型支座上,挡板可左右滑动设置在L型支座上,上料杆支座可左右滑动设置在固定支座上,上料杆可前后滑动设置在上料杆支座上,上料杆内设置有真空腔,气阀安装在上料杆上,气阀的一端连接上料杆的真空腔,另一端连接真空泵,上料杆的一端连接第四气缸,弹簧夹头设置在上料杆的后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对薄片工件的自动上料,避免重叠送料,结构合理,可靠性好。

A feeding device for a piece of thin pie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feeding device for a thin piece of workpiece,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echanical processing. It comprises a sliding seat, L bearing, material feeding, baffle plate, rod, rod bearings, valves, vacuum pump, spring collet, the sliding seat can slide on the guide rail set, L type bearing is set on the sliding seat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feed path is vertically arranged in L type bearing, baffle can be set in the L type sliding seat, feeding rod bearing sliding around is arranged on the fixed seat, the feeding rod can slide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rod bearing, feeding rod is arranged in the vacuum chamber, the valve is arranged on the feeding rod, the vacuum chamber is connected with one end of the valve rod.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vacuum pump, one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material fourth cylinder, rear spring chuck is arranged on the feeding rod. The utility model realizes the automatic feeding of the thin piece piece, avoids the overlapping feeding, and the structure is reasonable and the reliability is go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片工件的上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薄片工件的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机械加工是指通过一种机械设备对工件的外形尺寸或性能进行改变的过程。按加工方式上的差别可分为切削加工和压力加工。在生产过程中,凡是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者半成品的过程称为工艺过程。它是生产过程的主要部分。工艺过程又可分为铸造、锻造、冲压、焊接、机械加工、装配等工艺过程,机械制造工艺过程一般是指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机器的装配工艺过程的总和,其他过程则称为辅助过程,例如运输、保管、动力供应、设备维修等。在机械加工中常常要实现自动供料,供料机又称加料机,是指在生产流程中,可把块状、颗粒状物料从贮料仓中均匀、定时、连续地给到受料装置中去的机器。工件供料器按照运动特征可分为:振动式、回转式、摆动式、直线往复运动式等。但是对于薄片工件的自动上料通常是比较困难的,首先必须保证薄片工件在料道中具有正确的姿势,避免重叠或倾斜,其次还必须解决如何夹持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薄片工件的上料装置,实现对薄片工件的自动上料,避免重叠送料,结构合理,可靠性好。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薄片工件的上料装置,它包括支承支座、导轨、滑座、第一气缸、第一气缸座、L型支座、料道、挡板、第二气缸、第二气缸座、上料杆、上料杆支座、固定支座、第三气缸、第三气缸座、气阀、真空泵、第四气缸、弹簧夹头,所述导轨水平设置在支承支座上,所述滑座可左右滑动设置在导轨上,第一气缸的缸体安装在第一气缸座上,第一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滑座上,所述第一气缸座固定在支承支座的右端,所述L型支座设置在滑座的左侧,所述料道竖直设置在L型支座上,所述挡板可左右滑动设置在L型支座上,所述挡板的右端连接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第二气缸的缸体安装在第二气缸座上,所述第二气缸座固定在滑座的右端,所述固定支座设置在支承支座的一侧,所述上料杆支座可左右滑动设置在固定支座上,第三气缸的活塞杆连接上料杆支座,第三气缸的缸体安装在第三气缸座上,所述第三气缸座固定在固定支座的左端,所述上料杆可前后滑动设置在上料杆支座上,所述上料杆内设置有真空腔,所述气阀安装在上料杆上,所述气阀的一端连接上料杆的真空腔,另一端连接真空泵,所述上料杆的一端连接第四气缸,所述弹簧夹头设置在上料杆的后侧。进一步地,所述支承支座的左侧设置有限位块。进一步地,所述上料杆和上料杆支座之间设置有滑动导套。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第一气缸推动滑座沿着导轨向左运动,第三气缸推动上料杆支座向右滑动,当上料杆支座到达右极限位置时,上料杆和薄片工件同轴心。第二气缸动作,带动挡板向右滑动,第四气缸动作,推动上料杆和薄片工件贴合,真空泵实现了真空腔内真空,实现对上料杆对薄片工件的吸附,接着第三气缸带动上料杆支座向左滑动,到达左极限位时,上料杆和弹簧夹头同轴心。第四气缸继续动作,将薄片工件送入弹簧夹头中,实现薄片工件上料。支承支座的左侧设置有限位块,实现对滑座左极限位置的限定。上料杆和上料杆支座之间设置有滑动导套,减少了上料杆和上料杆支座之间的磨损,有利于上料杆平稳地前后滑动。本技术实现对薄片工件的自动上料,避免重叠送料,结构合理,可靠性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中:1.支承支座,2.导轨,3.滑座,4.第一气缸,5.第一气缸座,6.L型支座,7.料道,8.挡板,9.第二气缸,10.第二气缸座,11.上料杆,12.上料杆支座,13.固定支座,14.第三气缸,15.第三气缸座,16.气阀,17.真空泵,18.第四气缸,19.弹簧夹头,20.真空腔,21.限位块,22.滑动导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薄片工件的上料装置,它包括支承支座1、导轨2、滑座3、第一气缸4、第一气缸座5、L型支座6、料道7、挡板8、第二气缸9、第二气缸座10、上料杆11、上料杆支座12、固定支座13、第三气缸14、第三气缸座15、气阀16、真空泵17、第四气缸18、弹簧夹头19,所述导轨2水平设置在支承支座1上,所述滑座3可左右滑动设置在导轨2上,所述支承支座1的左侧设置有限位块21,实现对滑座3左极限位置的限定。第一气缸4的缸体安装在第一气缸座5上,第一气缸4的活塞杆连接滑座3上,所述第一气缸座5固定在支承支座1的右端,所述L型支座6设置在滑座3的左侧,所述料道7竖直设置在L型支座6上,所述挡板8可左右滑动设置在L型支座6上,所述挡板8的右端连接第二气缸9的活塞杆,第二气缸9的缸体安装在第二气缸座10上,所述第二气缸座10固定在滑座3的右端。所述固定支座13设置在支承支座1的一侧,所述上料杆支座12可左右滑动设置在固定支座13上,第三气缸14的活塞杆连接上料杆支座12,第三气缸14的缸体安装在第三气缸座15上,所述第三气缸座15固定在固定支座13的左端。所述上料杆11可前后滑动设置在上料杆支座12上,所述上料杆11和上料杆支座12之间设置有滑动导套22,减少了上料杆11和上料杆支座12之间的磨损,有利于上料杆11平稳地前后滑动。所述上料杆11内设置有真空腔17,所述气阀16安装在上料杆11上,所述气阀16的一端连接上料杆11的真空腔20,另一端连接真空泵17。所述上料杆11的一端连接第四气缸18,所述弹簧夹头19设置在上料杆11的后侧。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薄片工件的上料装置使用时,第一气缸4推动滑座3沿着导轨2向左运动,第三气缸14推动上料杆支座12向右滑动,当上料杆支座12到达右极限位置时,上料杆11和薄片工件同轴心。第二气缸9动作,带动挡板8向右滑动,第四气缸18动作,推动上料杆11和薄片工件贴合,真空泵17实现了真空腔20内真空,实现对上料杆11对薄片工件的吸附,接着第三气缸14带动上料杆支座12向左滑动,到达左极限位时,上料杆11和弹簧夹头19同轴心。第四气缸18继续动作,将薄片工件送入弹簧夹头19中,实现薄片工件上料。本技术实现对薄片工件的自动上料,避免重叠送料,结构合理,可靠性好。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技术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薄片工件的上料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薄片工件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支承支座、导轨、滑座、第一气缸、第一气缸座、L型支座、料道、挡板、第二气缸、第二气缸座、上料杆、上料杆支座、固定支座、第三气缸、第三气缸座、气阀、真空泵、第四气缸、弹簧夹头,所述导轨水平设置在支承支座上,所述滑座可左右滑动设置在导轨上,第一气缸的缸体安装在第一气缸座上,第一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滑座上,所述第一气缸座固定在支承支座的右端,所述L型支座设置在滑座的左侧,所述料道竖直设置在L型支座上,所述挡板可左右滑动设置在L型支座上,所述挡板的右端连接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第二气缸的缸体安装在第二气缸座上,所述第二气缸座固定在滑座的右端,所述固定支座设置在支承支座的一侧,所述上料杆支座可左右滑动设置在固定支座上,第三气缸的活塞杆连接上料杆支座,第三气缸的缸体安装在第三气缸座上,所述第三气缸座固定在固定支座的左端,所述上料杆可前后滑动设置在上料杆支座上,所述上料杆内设置有真空腔,所述气阀安装在上料杆上,所述气阀的一端连接上料杆的真空腔,另一端连接真空泵,所述上料杆的一端连接第四气缸,所述弹簧夹头设置在上料杆的后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片工件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支承支座、导轨、滑座、第一气缸、第一气缸座、L型支座、料道、挡板、第二气缸、第二气缸座、上料杆、上料杆支座、固定支座、第三气缸、第三气缸座、气阀、真空泵、第四气缸、弹簧夹头,所述导轨水平设置在支承支座上,所述滑座可左右滑动设置在导轨上,第一气缸的缸体安装在第一气缸座上,第一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滑座上,所述第一气缸座固定在支承支座的右端,所述L型支座设置在滑座的左侧,所述料道竖直设置在L型支座上,所述挡板可左右滑动设置在L型支座上,所述挡板的右端连接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第二气缸的缸体安装在第二气缸座上,所述第二气缸座固定在滑座的右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潺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志信广博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