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玉妹专利>正文

一种自循环冷凝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6013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1 1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循环冷凝管,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进气端和出气端,内管的径向方向设置有多个塔板,内管的外侧设置有外管,外管的右侧设置有制冷器,制冷器的下方通过出水管与外管的底端内部连通,制冷器的上方通过进水管与外管的上端内部连通,制冷器内设置有制冷腔,制冷腔内设置有制冷剂进口管制冷剂出口管,制冷剂进口管和制冷剂出口管一端与制冷腔连通,制冷剂进口管和制冷剂出口管的另一端穿出制冷器与外界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内管与外管方便进行拆卸,方便进行更换,同时能够对冷凝水进行降温,完成冷凝水的循环降温,节约了水资源。

A self circulating condensing tub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elf circulation condensing tube, including the inner tube and the outer tube, the inner tube of the upper and lower ends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gas inlet and gas outlet, the radial direction of the inner tub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plate, outer side of the inner tube is provided with an outer tube, the outer tube is arranged at the right side of the refrigerator. Below the cooler through a water outlet pipe and the bottom end of the outer tube internal connectivity, refrigerator above the upper end of the inner part and the outer pipe communicated with the water inlet pipe, a refrigerator is arranged in the refrigerating chamber, a refrigerant inlet control refrigerant outlet pipe is arranged the refrigerating chamber, a refrigerant inlet pipe and the refrigerant outlet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refrigerating chamber, a refrigerant inlet pipe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tube through the refrigerant outlet cooler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outside,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reasonable design, the inner tube and the outer tube is convenient for disassembly, convenient replacement, and the condensed water into The cooling of the condensate water is cooled, and the water resources are sa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循环冷凝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凝管,具体是一种自循环冷凝管。
技术介绍
冷凝管是一种用作促成冷凝作用的实验室设备,通常由一里一外两条玻璃管组成,其中较小的玻璃管贯穿较大的玻璃管,它是利用热交换原理使冷凝性气体冷却凝结为液体的一种玻璃仪器。现代的冷凝管存在着较多的缺陷,例如现代冷凝管的内管和外管大多为一体式的结构,如果冷凝管的内管和外管其中之一发生损坏,就要对冷凝管进行整体更换,浪费了资源,同时现代的冷凝管在使用的时候由于缺少对冷凝水的冷却设备,冷凝水一般只用于一次热交换,导致了水资源的浪费。为此,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冷凝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循环冷凝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循环冷凝管,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进气端和出气端,内管的径向方向设置有多个塔板,塔板至少为两个,每个塔板上均开设有多个通孔,内管上在塔板的两侧均为弧形管;所述内管的外侧设置有外管,外管的长度短于内管的长度,弧形管和塔板均设置在外管的内部;所述外管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环,第一固定环与内管的外侧壁滑动连接,第一固定环的外侧开设有外螺纹;所述外管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圆形挡板,圆形挡板与内管滑动套设,圆形挡板的外缘处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环,第二固定环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内螺纹;所述外管的右侧设置有制冷器,制冷器的下方通过出水管与外管的底端内部连通,制冷器的上方通过进水管与外管的上端内部连通;所述制冷器内设置有制冷腔,制冷腔内填充有制冷剂,制冷腔内设置有制冷剂进口管和制冷剂出口管,制冷剂进口管和制冷剂出口管一端与制冷腔连通,制冷剂进口管和制冷剂出口管的另一端穿出制冷器与外界连通。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端和出气端的表面均为磨砂处理。进一步的,所述通孔均匀分布在塔板上。进一步的,所述弧形管向内管的外侧突出。进一步的,所述内螺纹与外螺纹配合设置。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上连接有水泵。进一步的,所述制冷器上连通有冷凝水进出口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气体通过进气端进入内管进行冷凝,由于分布有通孔的塔板的存在,使得气体在内管内流通均匀,提高冷凝效果,弧形管的存在进一步提高冷凝效果,冷凝下来的液体通过塔板上的通孔进行回落,未冷凝的气体通过出气端排出继续循环冷凝,由于外管是通过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上的螺纹进行连接的,使得外管与内管的拆卸非常方便,便于更换,同时通过设置冷凝器能够循环对冷凝水进行降温,从而对气体进行循环冷凝,节约了水资源的利用,冷凝水进出口管方便冷凝水的补充。附图说明图1为自循环冷凝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自循环冷凝管中外管和内管的俯视图。图3为自循环冷凝管中塔板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请参阅图1-3,一种自循环冷凝管,包括内管10和外管7,所述内管10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进气端14和出气端1,内管10的径向方向设置有多个塔板8,塔板8至少为两个,每个塔板8上均开设有多个通孔18,内管10上在塔板8的两侧均为弧形管9;所述内管10的外侧设置有外管7,外管7的长度短于内管10的长度,弧形管9和塔板8均设置在外管7的内部;所述外管7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环6,第一固定环6与内管10的外侧壁滑动连接,第一固定环6的外侧开设有外螺纹5;所述外管7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圆形挡板2,圆形挡板2与内管10滑动套设,圆形挡板2的外缘处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环3,第二固定环3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内螺纹4;所述外管7的右侧设置有制冷器12,制冷器12的下方通过出水管13与外管7的底端内部连通,制冷器12的上方通过进水管20与外管7的上端内部连通;所述制冷器12内设置有制冷腔11,制冷腔11内填充有制冷剂,制冷腔11内设置有制冷剂进口管16和制冷剂出口管17,制冷剂进口管16和制冷剂出口管17一端与制冷腔11连通,制冷剂进口管16和制冷剂出口管17的另一端穿出制冷器12与外界连通。上述,进气端14和出气端1的表面均为磨砂处理,使得该冷凝管与其他化学仪器的连接更加牢固。上述,通孔18均匀分布在塔板8上。上述,弧形管9向内管10的外侧突出,需要冷凝的气体在通过弧形管9的时候,由于管径的增大,使得气体流速降低,延长冷水与气体的接触时间,并增大了接触面积,使得气体的冷凝效果更好。上述,内螺纹4与外螺纹5配合设置。上述,进水管20上连接有水泵10。上述,制冷器12上连通有冷凝水进出口管15。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气体通过进气端14进入内管10进行冷凝,由于分布有通孔18的塔板8的存在,使得气体在内管10内流通均匀,提高冷凝效果,弧形管9的存在进一步提高冷凝效果,冷凝下来的液体通过塔板8上的通孔18进行回落,未冷凝的气体通过出气端14排出继续循环冷凝,由于外管7是通过第一固定环6和第二固定环3上的螺纹进行连接的,使得外管7与内管10的拆卸非常方便,便于更换,同时通过设置冷凝器12能够循环对冷凝水进行降温,从而对气体进行循环冷凝,节约了水资源的利用,冷凝水进出口管15方便冷凝水的补充。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自循环冷凝管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循环冷凝管,包括内管和外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进气端和出气端,内管的径向方向设置有多个塔板,塔板至少为两个,每个塔板上均开设有多个通孔,内管上在塔板的两侧均为弧形管;所述内管的外侧设置有外管,外管的长度短于内管的长度,弧形管和塔板均设置在外管的内部;所述外管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环,第一固定环与内管的外侧壁滑动连接,第一固定环的外侧开设有外螺纹;所述外管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圆形挡板,圆形挡板与内管滑动套设,圆形挡板的外缘处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环,第二固定环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内螺纹;所述外管的右侧设置有制冷器,制冷器的下方通过出水管与外管的底端内部连通,制冷器的上方通过进水管与外管的上端内部连通;所述制冷器内设置有制冷腔,制冷腔内填充有制冷剂,制冷腔内设置有制冷剂进口管和制冷剂出口管,制冷剂进口管和制冷剂出口管一端与制冷腔连通,制冷剂进口管和制冷剂出口管的另一端穿出制冷器与外界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循环冷凝管,包括内管和外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进气端和出气端,内管的径向方向设置有多个塔板,塔板至少为两个,每个塔板上均开设有多个通孔,内管上在塔板的两侧均为弧形管;所述内管的外侧设置有外管,外管的长度短于内管的长度,弧形管和塔板均设置在外管的内部;所述外管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环,第一固定环与内管的外侧壁滑动连接,第一固定环的外侧开设有外螺纹;所述外管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圆形挡板,圆形挡板与内管滑动套设,圆形挡板的外缘处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环,第二固定环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内螺纹;所述外管的右侧设置有制冷器,制冷器的下方通过出水管与外管的底端内部连通,制冷器的上方通过进水管与外管的上端内部连通;所述制冷器内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玉妹
申请(专利权)人:叶玉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