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等间距双钻孔同时施工的调角装置及其液控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15880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1 18:04
一种实现等间距双钻孔同时施工的调角装置及其液控方法,为该调角装置包括2个操作台、2个后支腿、2个钻架组件、履带、焊接车体、2个钻臂和2个前支腿;所述焊接车体与履带相连接,所述2个钻架组件连接于焊接车体的两侧上方,所述2个前支腿和2个后支腿分别连接于焊接车体的两侧下方,所述2个钻臂和2个操作台分别设置于钻架组件的外侧;由此,本发明专利技术施工效率高、宽度较窄、适用性强,钻进定位精确、移动便捷,钻臂可实现全方位调角,并且可同时施工等间距的两个钻孔,钻孔间距为2400mm或2500mm的正约数,钻孔间距覆盖范围广,从而大大提高了该装置的适用范围和作业能力。

Angle adjusting device for simultaneous construction of equal distance double drilling and its liquid control method

A double spaced drilling construction at the same time at an angle adjusting device and hydraulic control method, the angle adjusting device comprises 2 operating platform, 2 rear legs, 2 drill frame assembly, track, welding body, 2 arm and 2 front legs; the welding body and phase track connect the 2 drill frame assembly is connected to the top of both sides of the welding body, the 2 front legs and 2 rear legs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to both sides of the welding body below the outer side of the 2 arm and 2 operation units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drill frame component; therefore, the invention of construction high efficiency, narrow width, strong applicability, accurate positioning, convenient mobile drilling, drilling arm can realize full range angle adjustment, and at the same time two drilling spacing, hole spacing is about 2400mm or 2500mm, hole spacing covering a wide range, thus greatly improving the device The scope of application and the ability to oper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实现等间距双钻孔同时施工的调角装置及其液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矿井下巷道工程的
,尤其涉及一种实现等间距双钻孔同时施工的调角装置及其液控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煤矿开采强度及深度的增加,巷道围岩控制的难度与日俱增,煤矿安全事故频发,其中巷道顶板事故占91%,工作面顺槽顶板事故占巷道总事故90%。目前锚杆支护作为一种有效的巷道支护方式,已成为煤矿巷道的主要支护方式,是煤矿实现高产高效生产不可或缺的技术,锚杆(索)孔钻进是锚固支护施工的重要环节,另外沿顶板施工定向爆破孔,可改善巷道围岩应力环境,是沿空留巷(掘巷)的重要配套技术,锚杆(索)孔和定向爆破孔的快速施工需要先进可靠的钻孔施工设备来保证。目前,国内煤矿井下锚杆(索)钻孔施工设备主要有气动式钻机和液压钻机两种,其中,气动式钻机虽然移动方便灵活,但其能力较小且施工范围有限,自动化程度低,安全性能差,并受井下风压等因素制约,其施工范围有限且钻孔深度不超过3m。而液压钻机一般为常规坑道钻机的简单改型使用,专业化程度低,虽然施工效率较高,但存在移动不便,巷道条件适应性差且整机调角范围有限等问题。此外,煤矿巷道普遍存在地质条件复杂,底板平整度较差,施工设备调角困难,为保证所有钻孔位置均处于预先设定的一条直线上,防止交叉串孔,每个钻孔在施工前均需花费大量时间进行调整方位角和倾角,并且一次只施工一个钻孔,因此效率较低,不能满足煤矿井下大量钻孔高效施工的要求。为此,本专利技术的设计者有鉴于上述缺陷,通过潜心研究和设计,综合长期多年从事相关产业的经验和成果,研究设计出一种实现等间距双钻孔同时施工的调角装置及其液控方法,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等间距双钻孔同时施工的调角装置及其液控方法,施工效率高、宽度较窄、适用性强,钻进定位精确、移动便捷,钻臂可实现全方位调角,并且可同时施工等间距的两个钻孔,钻孔间距为2400mm或2500mm的正约数,钻孔间距覆盖范围广,从而大大提高了该装置的适用范围和作业能力。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现等间距双钻孔施工的调角装置,该调角装置包括2个操作台、2个后支腿、2个钻架组件、履带、焊接车体、2个钻臂和2个前支腿;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车体与履带相连接,所述2个钻架组件连接于焊接车体的两侧上方,所述2个前支腿和2个后支腿分别连接于焊接车体的两侧下方,所述2个钻臂和2个操作台分别设置于钻架组件的外侧;其中,所述2个前支腿和2个后支腿的下端分别设置有稳固装置,所述稳固装置与一内置油缸连接,以使其具有一定的自由度,所述内置油缸行程为600mm,2个前支腿和2个后支腿使整个焊接车体实现2个钻臂最大偏转15°;所述钻架组件包括导向条、导轨板、驱动元件、2个侧推油缸和立板,所述2个侧推油缸上下对称布置,其一端安装在立板上,另一端安装在导轨板上,所述驱动元件安装于导轨板,所述导向条横向设置,其为燕尾型且通过螺栓安装在导轨板上并放置在立板对应的燕尾槽内,导向条内表面、上表面和下表面与燕尾槽内对应表面均采用过盈配合,且导轨板和立板接触表面采用间隙配合以保证导向条在侧向推动时承受大部分侧向力而不会对导轨板产生磨损;所述钻臂包括2个齿轮马达、动力头和给进机身,所述2个齿轮马达对称布置且通过联轴器与动力头连接,所述2个齿轮马达包含输出花键轴,所述给进机身的两侧设有与输出花键轴啮合的的齿条结构,所述给进机身的中间设有供所述动力头的底座滑动的滑道从而通过齿轮马达的旋转带动动力头在给进机身上往复滑动。其中:为了最大程度提高操作人员操作空间,所述后支腿采用可旋转的方式,其包括稳固装置、卡销、内置油缸、销轴块、定位销、主销轴和后支腿底座,所述后支腿底座设有供销轴块插入的凹槽,所述销轴块的一端与后支腿底座通过主销轴进行旋转连接,另一端连接至内置油缸,所述内置油缸的下端通过卡销连接至稳固装置。其中:所述后支腿底座的凹槽内侧封闭,外侧留一半开口,从而所述后支腿的内置油缸以及稳固装置可绕主销轴向外侧旋转。其中:所述后支腿底座以主销轴圆心的圆弧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孔,所述销轴块的对应所述圆弧的位置也设有多个定位槽,以通过2个定位销进行定位控制。其中:所述驱动元件为回转减速器或侧转油缸和旋转轴,所述回转减速器安装在导轨板上或所述旋转轴通过螺栓安装在导轨板上,所述侧转油缸一端安装在导轨板上,另一端安装在旋转轴上,从而驱动钻臂在导轨板上侧向转动。其中:所述给进机身的上端设有夹持器和钻臂稳固装置,所述夹持器采用双油缸对顶方式,所述钻臂稳固装置采用弹簧连接以使钻臂工作时接触巷道顶板稳固可靠而不会因为巷道顶板凹凸不平导致钻臂跑偏。其中:所述2个动力头之间距离为一确定值,所述钻架组件的底部与焊接车体连接部分设置有V型导向槽,并且在V型导向槽内增加不同高度的中间连接块,中间连接块上端也设置有中间导向槽以将钻架组件的离地高度从600mm均匀调节至1200mm,从而使钻臂适应2.6m至3.2m的巷道高度。还公开了如上所述的实现等间距双钻孔施工的调角装置的液控方法,采用LUDV液压系统,保证2个钻臂同时独立施工,各调角功能互不影响,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控系统包括防爆电机、变量泵、定量泵、液压油箱、散热器液压马达、LUDV多路阀一、2个LUDV多路阀二和2组液压执行元件,所述防爆电机与变量泵和定量泵串联,所述变量泵出油口通过液压胶管与LUDV多路阀一进油口相连通,LUDV多路阀一出油口通过液压胶管分别与2个LUDV多路阀二进油口相连通,2个LUDV多路阀二出油口通过液压胶管分别与2组液压执行元件相连通,LUDV多路阀一保证2组液压执行元件相互独立工作,互不影响,LUDV多路阀二保证液压执行元件各调角功能相互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定量泵出油口通过液压胶管与散热器液压马达进油口相连通。其中:该液压系统通过防爆电机驱动变量泵转动,变量泵将液压油箱中的油液通过LUDV多路阀一和LUDV多路阀二提供给2组液压执行元件,通过控制LUDV多路阀二相关手柄,实现调角功能。其中:LUDV多路阀中的梭阀将各个回路中较大负载信号实时反馈给变量泵,变量泵根据压力信号实时地调节自身的排量,改变输出压力和流量,使其与各负载需求相适应,并且LUDV多路阀可使通过各个回路的流量仅与各节流阀的开度有关,开度仅能通过人工设置,与外负载大小变化无关,而系统流量为各执行元件提供动力,从而保证组液压执行元件的各调角功能相互独立,当其中一个调角功能失效或者达不到调节位置时,不会影响其他执行元件,使得各调角功能相对独立,可靠稳定。通过上述结构可知,本专利技术的实现等间距双钻孔同时施工的调角装置及其液控方法具有如下效果:1、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维护便利。2、改变了目前缺少锚杆(索)孔和定向爆破孔的专业化钻孔施工设备的困境,施工效率高、宽度较窄、适用性强,钻进定位精确、移动便捷,钻臂可实现全方位调角,并且可同时施工等间距的两个钻孔,两孔间距为2400mm或2500mm的正约数,钻孔间距覆盖范围广,从而大大提高了该装置的适用范围和作业能力。3、采用了双钻架结构,可实现等间距双钻孔同时施工,并且单钻臂可全方位调角及离地间隙的调节,双钻臂可完成间距为2400mm和2500mm的正约数,适用绝大多数巷道间距和高度的施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实现等间距双钻孔同时施工的调角装置及其液控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实现等间距双钻孔施工的调角装置,该调角装置包括2个操作台、2个后支腿、2个钻架组件、履带、焊接车体、2个钻臂和2个前支腿;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车体与履带相连接,所述2个钻架组件连接于焊接车体的两侧上方,所述2个前支腿和2个后支腿分别连接于焊接车体的两侧下方,所述2个钻臂和2个操作台分别设置于钻架组件的外侧;其中,所述2个前支腿和2个后支腿的下端分别设置有稳固装置,所述稳固装置与一内置油缸连接,以使其具有一定的自由度,所述内置油缸行程为600mm,2个前支腿和2个后支腿使整个焊接车体实现2个钻臂最大偏转15°;所述钻架组件包括导向条、导轨板、驱动元件、2个侧推油缸和立板,所述2个侧推油缸上下对称布置,其一端安装在立板上,另一端安装在导轨板上,所述驱动元件安装于导轨板,所述导向条横向设置,其为燕尾型且通过螺栓安装在导轨板上并放置在立板对应的燕尾槽内,导向条内表面、上表面和下表面与燕尾槽内对应表面均采用过盈配合,且导轨板和立板接触表面采用间隙配合以保证导向条在侧向推动时承受大部分侧向力而不会对导轨板产生磨损;所述钻臂包括2个齿轮马达、动力头和给进机身,所述2个齿轮马达对称布置且通过联轴器与动力头连接,所述2个齿轮马达包含输出花键轴,所述给进机身的两侧设有与输出花键轴啮合的的齿条结构,所述给进机身的中间设有供所述动力头的底座滑动的滑道从而通过齿轮马达的旋转带动动力头在给进机身上往复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现等间距双钻孔施工的调角装置,该调角装置包括2个操作台、2个后支腿、2个钻架组件、履带、焊接车体、2个钻臂和2个前支腿;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车体与履带相连接,所述2个钻架组件连接于焊接车体的两侧上方,所述2个前支腿和2个后支腿分别连接于焊接车体的两侧下方,所述2个钻臂和2个操作台分别设置于钻架组件的外侧;其中,所述2个前支腿和2个后支腿的下端分别设置有稳固装置,所述稳固装置与一内置油缸连接,以使其具有一定的自由度,所述内置油缸行程为600mm,2个前支腿和2个后支腿使整个焊接车体实现2个钻臂最大偏转15°;所述钻架组件包括导向条、导轨板、驱动元件、2个侧推油缸和立板,所述2个侧推油缸上下对称布置,其一端安装在立板上,另一端安装在导轨板上,所述驱动元件安装于导轨板,所述导向条横向设置,其为燕尾型且通过螺栓安装在导轨板上并放置在立板对应的燕尾槽内,导向条内表面、上表面和下表面与燕尾槽内对应表面均采用过盈配合,且导轨板和立板接触表面采用间隙配合以保证导向条在侧向推动时承受大部分侧向力而不会对导轨板产生磨损;所述钻臂包括2个齿轮马达、动力头和给进机身,所述2个齿轮马达对称布置且通过联轴器与动力头连接,所述2个齿轮马达包含输出花键轴,所述给进机身的两侧设有与输出花键轴啮合的的齿条结构,所述给进机身的中间设有供所述动力头的底座滑动的滑道从而通过齿轮马达的旋转带动动力头在给进机身上往复滑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角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了最大程度提高操作人员操作空间,所述后支腿采用可旋转的方式,其包括稳固装置、卡销、内置油缸、销轴块、定位销、主销轴和后支腿底座,所述后支腿底座设有供销轴块插入的凹槽,所述销轴块的一端与后支腿底座通过主销轴进行旋转连接,另一端连接至内置油缸,所述内置油缸的下端通过卡销连接至稳固装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腿底座的凹槽内侧封闭,外侧留一半开口,从而所述后支腿的内置油缸以及稳固装置可绕主销轴向外侧旋转。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腿底座以主销轴圆心的圆弧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孔,所述销轴块的对应所述圆弧的位置也设有多个定位槽,以通过2个定位销进行定位控制。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元件为回转减速器或侧转油缸和旋转轴,所述回转减速器安装在导轨板上或所述旋转轴通过螺栓安装在导轨板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宁张幼振邵俊杰李旭涛阚志涛李旺年陈盼王振亚姜亚永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