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聚醚砜接枝N-乙烯基吡咯烷酮共聚物、薄膜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醚砜接枝N-乙烯基吡咯烷酮单体共聚物、薄膜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聚醚砜(PES)是一种工业上使用广泛的力学性能优越的高分子材料,它的耐蠕变性能非常突出,在较高的温度及较大的负荷下,抗蠕变性能仍然非常稳定,并且聚醚砜在高温下长期使用仍然能够保持良好的热力学性能。聚醚砜的分子结构是由醚基、砜基和亚苯基组成的,醚基赋予了聚合物分子链的柔顺性,而砜基和亚苯基则赋予聚合物优良的热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该些优良的热力学性能使聚醚砜及其衍生物广泛应用于水处理、石油化工、食品加工、电子、电气、机械、医疗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然而,由于聚醚砜具有较强的疏水性质,这极大的制约了聚醚砜的广泛应用。例如在膜产品的应用上,这一性质会导致较严重的膜污染问题。目前,聚醚砜在生物材料方面也有一定的应用,由于其属于非极性高分子,不易与生物大分子包括蛋白质多糖等产生弱相互作用力,因此在透析材料、细胞培养材料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仍被认为在生物相容性能有所不足,例如聚醚砜材料极易吸附蛋白或细胞,也容易诱发血液凝固反应。通过化学接枝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醚砜接枝N‑乙烯基吡咯烷酮单体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下述步骤:在包含N‑乙烯基吡咯烷酮单体和聚醚砜的均相溶液中,所述N‑乙烯基吡咯烷酮单体与所述聚醚砜经共辐射接枝反应,即得;其中,所述均相溶液的溶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和二甲基亚砜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聚醚砜与所述N‑乙烯基吡咯烷酮单体的质量比为15:4~15: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醚砜接枝N-乙烯基吡咯烷酮单体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下述步骤:在包含N-乙烯基吡咯烷酮单体和聚醚砜的均相溶液中,所述N-乙烯基吡咯烷酮单体与所述聚醚砜经共辐射接枝反应,即得;其中,所述均相溶液的溶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和二甲基亚砜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聚醚砜与所述N-乙烯基吡咯烷酮单体的质量比为15:4~15:1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砜的重均分子量为20000~200000,较佳地为142000;和/或,所述聚醚砜在进行所述共辐射接枝反应之前,先进行预处理操作;所述预处理操作较佳地按下述步骤进行:原料聚醚砜经洗涤,浸泡后,干燥至恒重即可;更佳地按下述步骤进行:用去离子水将原料聚醚砜洗涤后,在去离子水中浸泡一周以上,期间更换去离子水,再真空干燥至恒重即可;其中,所述真空干燥的温度较佳地为60~80℃,更佳地为70℃;所述真空干燥的真空度较佳地为0.06~0.08MPa,更佳地为0.07MPa。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砜与所述N-乙烯基吡咯烷酮单体的质量比为15:4~15:12,较佳地为15:7~15:12;更佳地为15:9.3~15:12;所述N-乙烯基吡咯烷酮单体在所述均相溶液中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4~15%,较佳地为7~12%,更佳地为9.3~12%;和/或,所述聚醚砜在所述均相溶液中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5~20%。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辐射接枝反应的辐射源为60Co;所述的共辐射接枝反应的辐射总剂量为6~30kGy,较佳地为18~30kGy;所述共辐射接枝反应的平均剂量率为1~5.00kGy/h,较佳地为1.67~5k...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铮迟,黄健熹,杨海军,樊凯,孙雪晴,陆闰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