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中底稳定器和增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563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能量返回盒和用于维持鞋稳定性的中底稳定器的组合,所述鞋包括有一个中底,该中底具有向内的壁,从而形成一个舱位,还包括上表面、下表面和第一和第二朝外的侧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返回盒和中底稳定器包括: 一个框架,该框架带有一个内部空间,适合于设置到中底的上部表面上, 第一组绞合线,固接于框架并延伸到框架的内部空间以形成网;以及 第二组绞合线,固接于框架并延伸出框架,沿向外侧壁延伸到中底的下部表面,所述第二组绞合线至少有一部分牢牢地固定在中底的下部表面, 从而由所述第二组绞合线提供在步行运动各环节的穿着稳定性。(*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涉及鞋结构,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鞋,这种鞋有一个包围其中底外侧和中间部分的组合中底稳定器和利用施加在中底上的力来维持中底稳定性的装置。 专利技术的
技术介绍
生物力学指出,起跑周期始于跟部一蹬,即先由脚加力于地面。脚部先沿后倾位置由脚跟的外侧对地面用力。接着,脚部通过中位横向或向内转向脚部的内侧部位。当脚部移动到内侧部位,便处于内转阶段。起跑的最后阶段是随着跑步者离开地面而使脚部返回到中心位置。最近几年已有数种有关鞋的中底外侧的专利技术,用于以各种方式帮助跑步者和其他运动员。例如,有一系列专利技术涉及缓和类似过分内转的方法。有些专利技术包括,相对于中底的中心和内侧部分的材料,改变外侧材料的可压缩性。其他一些用来缓解过分内转的结构包括使用锲形块来吸收初始蹬力,以便在其开始横移时减慢脚部的速度。此外,几年来,还有一些人致力于开发鞋的中底中央部分的能量返回系统和稳定器。于1991年12月10日公布的美国专利号5,070,629公开了具有轻便区域的鞋底结构,该结构包括多束纤维,这些纤维在压力作用下形成受压网。该系统的目的是帮助支撑脚跟部以及在跑步者完成起跑周期并开始离开地面时提供能量返回性能。在长期使用后,尤其是在长距离跑步后,鞋的中底区开始失去其形状和弹性,这样,对使用者来说,就便得不太稳定。事实上,在重复脚蹬后,中底可能变形为反映穿鞋者特有的步态的样子。脚加在中底上的力不仅是向下的,而且也有水平分量。如果没有对中底的控制,长期使用后,不只是失去中底材料的弹性,中底的形状也会改变。通常,对变形中底的唯一解决办法是简单地将其扔掉并买一双新鞋。跑步者通常会发现,旅游鞋有例如500-1000英里路程的极限,此后,跑步者丢掉该旅游鞋而购一双新鞋。在旅游鞋达到该里程极限后,旅游鞋不再提供对较好表现所必须的支撑和弹性。该鞋也不再舒适,而在每次蹬地时,与地面的冲力会越来越明显。里程限制通常来源于中底的性能寿命。这种处理方法还存在几个问题。首先,顶级旅游鞋并不便宜。在跑步者试图找到新的满意的鞋时,每3个月或4个月更换旅游鞋昂贵而令人沮丧。此外,跑步者或运动员在花费一段时间“启用”鞋的其他部件,如鞋面和上部的其它部件之后,常会产生对其旅游鞋的特定喜好。还由于审美方面的原因,人们会爱好特定的一双旅游鞋,但是,与此同时,对制造商来说,在产品投放市场一到两年后,不再继续生产一种款式并非罕见。在将旅游鞋用于竞争目的时,增加旅游鞋有效功能期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对长距离竞赛跑步者来说,鞋具有舒适的鞋面以及合适功能的中底是重要的。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概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增加运动鞋中底的功能期的结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利用使用者加在旅游鞋上蹬力来增加运动鞋中底的功能期的结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其中底在延长使用后基本保持其弹性的鞋。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其中底具有稳定性并有较长使用寿命的鞋。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沿鞋外侧和内侧的稳定性以便在第一次蹬脚期间支持脚部的鞋。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在整个起跑周期内具有稳定性的鞋。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稳定中底以及中底增强结构。本专利技术包括多条从中底顶部位置延伸到固定在中底底部位置的绞合线。该绞合线最好是固定到置于中底顶部的能量返回系统。加到中底的外侧的蹬力使中底和绞合线都受到压缩。绞合线从中底分离开,并在初始一蹬时形成拱形,从而增强了鞋的震动吸收特性。当脚部旋转时,脚跟部施压力于能量返回系统,然后,绞合线向内拉从而限制中底向外运动。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的以及其它的目的和优点在结合附图说明后,会更加清楚理解,附图中附图的详细说明图1是包括本专利技术的跑鞋的中底区域的透视图;图2是沿图1的2-2线的中底区域的俯视图;图3是沿图2的3-3线的中底区域的平面侧视图;图4是沿图1的4-4线的本专利技术的平面仰视图;图5是包括预先安装到中底区域的能量返回系统的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6是沿图5的6-6线的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图7是沿图5的7-7线的本专利技术的平面侧视图;图8是沿图5的8-8线的本专利技术的平面端视图;图9是在跑步者起跑周期开始时的本专利技术的平面端视图;图10是在图9之后,当跟部与能量返回盒对齐时的本专利技术的示意图;图11是在图10之后,在脚部开始有些内转时的本专利技术的示意图;图12是在图11之后,在起跑周期结束以及跑步者离开地面时的本专利技术的示意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整个布局最好见图1,在图1中,本专利技术是使用在鞋结构10中。虽然本专利技术的描述是用在跑鞋中,本专利技术也可应用于任何类型的鞋,但最好用于运动鞋。和大多数鞋一样,所示出的鞋10包括标准组件---基底或外底12、中底14以及位于中底14上方的内底(未示出)。典型的使用方法是,穿鞋者的脚放置在内底上。所示出的能量返回系统20作为本专利技术最佳实施例的一部分,包括使用中底区域上的组件,以提供增强的缓冲和能量返回特性。这些组件可有选择地用于跟部、脚中部和/或中底的前部以取得专门为特定类型鞋设计的所要求的能量返回特性。这些组件特别设计为步行鞋或各种特定类型的运动鞋如篮球鞋或进行大量脚蹬的跑步鞋所用。最佳实施例包括将能量返回盒20与中底14的跟部区域一起使用。当然,该盒20可以置于基底的其它位置。能量返回盒20的各种特性是其它专利的主题,包括美国专利5,070,629和5,402,588,该两篇专利在此处作为对比文件参考。参照本说明书的描述,能量返回盒20通常包含网络区26和框架或周边28。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盒20是平的的热塑料件,一体化成模包括网26和框架28。框架8有一个闭合的周边或开放的环路如马蹄形。如图6-图8所示,盒20不厚。盒20直接置位于中底14上。在本布局中,中底14包括当用户加力于网区26时网区26偏向的空区30。如图2所示,空区30由中底14的前壁32、后壁34、侧壁36和38所限定。中底14是由任意数量的典型材料制成,所说的材料包括EVA、聚氨酯或两者的组合。另外,尽管本专利技术示出空区30的侧壁与网区26垂直对齐,但这些壁也可以是有角度的。进一步,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还包括,提供一种中底14,该中底在空区位置带有各种可压缩材料。主要是出于审美目的,本实施例还包括与网区26和空区30垂直对齐的盖子或天窗40。盖子40提供了可以通过其看到能量返回盒20主要是网区26的装置。盖子40最好有一个与基层12共平面的基底圆周。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组件包括在最佳实施例中示出的一系列的臂或绞合线50,它们从能量返回盒20的框架28向外延伸。更加优选的是,绞合线50与盒体20一体化制模成型。这样,绞合线50通常可以用与盒体20同样的材料制造。此外,如图7和8所示,绞合线50的高度对应于能量返回盒20的其他部件的高度。最好如图5所示,绞合线50以成对绞合线54的方式从框架28延伸。相应成对绞合线54中的每一条绞合线50基本上处于彼此平行共平面关系。绞合线50通过大致与各自绞合线50成直角的引出部56彼此整体连接。在最佳结构中,盒体20可以利用现有技术公知的任何粘合剂固定到上表面60或中底14。此外,盒体20通过将盒20的锁定结构成模到中底14的上表面60而实现安装定位。最好参见图2到图4,槽沟或通道62沿中底14的侧边63和底部表面61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能量返回盒和用于维持鞋稳定性的中底稳定器的组合,所述鞋包括有一个中底,该中底具有向内的壁,从而形成一个舱位,还包括上表面、下表面和第一和第二朝外的侧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返回盒和中底稳定器包括一个框架,该框架带有一个内部空间,适合于设置到中底的上部表面上,第一组绞合线,固接于框架并延伸到框架的内部空间以形成网;以及第二组绞合线,固接于框架并延伸出框架,沿向外侧壁延伸到中底的下部表面,所述第二组绞合线至少有一部分牢牢地固定在中底的下部表面,从而由所述第二组绞合线提供在步行运动各环节的穿着稳定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绞合线与框架成模为一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表面包括多个槽沟,第二组绞合线中的一个置于多个槽沟中的一个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底的底表面包括多个绞合线固定部分,第二组绞合线中的每一个与第二组绞合线中相邻的一个相耦合,形成由一个绞合线组维系的环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绞合线形成网格图案。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底的第一侧表面是鞋的外侧,中底的第二侧表面是鞋的内侧,部分第二组绞合线置位于内侧,部分第二组绞合线置位于外侧。7.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尼尔·史莱比尔迈克尔·柯克约瑟夫·汉密耳肯特·吉尔
申请(专利权)人:海德运动用品工业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