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米级片状β‑氢氧化钴及其绿色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155772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1 16:01
一种微米级片状β‑氢氧化钴及其绿色制备方法,在搅拌下,将2‑甲基咪唑水溶液加入钴源水溶液中,然后在20~50℃下,搅拌3~6h,反应结束后离心分离并用去离子水洗,最后干燥,获得微米级片状β‑氢氧化钴;其中,钴源与2‑甲基咪唑的摩尔比为(10~20):1。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微米级片状β‑Co(OH)2材料及其大规模绿色制备方法,整个合成工艺操作简单,成本低,稳定性好,安全可靠。采用该方法得到的微米级片状β‑Co(OH)2粒径为0.4μm~2μm且呈六角片状,可用于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以及钴金属氧化物、硫化物、锂离子电池用钴酸锂材料的前驱体。

A micron flake beta cobalt hydroxide and green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米级片状β-氢氧化钴及其绿色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米级β-氢氧化钴材料及其大规模合成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微米级片状β-氢氧化钴及其绿色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过渡族金属族氧化物、氢氧化物具有独特的化学、物理特性,广泛应用于储能电池、水污染处理、催化合成以及传感器等领域。β-氢氧化钴价格低廉、环境友好,是一种重要的电化学活性材料。例如,其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时,具有高达3670F/g理论比容量,远高于传统的多孔碳材料与导电聚合物材料(100~1000F/g);β-氢氧化钴还可以作为制备传统钴金属氧化物、硫化物、锂离子电池用钴酸锂材料的前驱体,在系列材料制备产业链中占据重要地位。氢氧化钴作为电极活性物质,在电化学反应过程中,存在物质转化破坏、稳定性下降的问题,借助微纳米合成技术制备结构规整、形貌尺寸可控的β-氢氧化钴材料可以很好的提高其稳定性。目前,合成微米尺寸β-氢氧化钴的方法主要有水热法,电沉积法以及氨络合反应法。公开号为CN103911646A的专利报道了一种氢氧化钴薄膜的制备方法:其首先通过电沉积法或化学沉积法获得金属钴的薄膜,然后将玻璃的钴薄膜浸入由强碱、导电盐与表面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25/201711022575.html" title="一种微米级片状β‑氢氧化钴及其绿色制备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微米级片状β‑氢氧化钴及其绿色制备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米级片状β‑氢氧化钴的绿色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搅拌下,将2‑甲基咪唑水溶液加入钴源水溶液中,然后在20~50℃下,搅拌3~6h,反应结束后离心分离并用去离子水洗,最后干燥,获得微米级片状β‑氢氧化钴;其中,钴源与2‑甲基咪唑的摩尔比为(10~20):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米级片状β-氢氧化钴的绿色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搅拌下,将2-甲基咪唑水溶液加入钴源水溶液中,然后在20~50℃下,搅拌3~6h,反应结束后离心分离并用去离子水洗,最后干燥,获得微米级片状β-氢氧化钴;其中,钴源与2-甲基咪唑的摩尔比为(10~2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米级片状β-氢氧化钴的绿色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钴源为硝酸钴、氯化钴或硫酸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米级片状β-氢氧化钴的绿色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钴源水溶液的浓度为4mg/mL~8mg/mL。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雷吴海伟王敏杨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