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石墨烯发热坐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5265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1 14: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石墨烯发热坐垫,包括坐垫体以及罩体;坐垫体包括叠合设置的第一坐垫体与第二坐垫体;智能石墨烯发热坐垫还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一坐垫体与第二坐垫体之间的石墨烯电热膜,电源组件,以及控制器;实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所述智能石墨烯发热坐垫采用石墨烯电热膜与控制器等结构,通过控制器对石墨烯电热膜进行温度控制,以实现对坐垫的加热保温,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智能石墨烯发热坐垫可多次重复使用;其次,石墨烯电热膜通过远低于人体安全电压的低电压对枕头进行加热,其加热面均匀,产生的远红外波长与人体发热相近,使用时安全可靠且舒适度高。

Intelligent heating cushion for graphe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telligent graphene heating cushion, which comprises a cushion body and a cover body; the cushion body comprises a first cushion body and the cushion body second superposed; intelligent graphene also includes a heating cushion between the first body and the second seat cushion body graphene electrothermal film, fixed power supply unit, and a controller the implementation;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intelligent graphene graphene using electrothermal film heating cushion and controller structure, through the controller to control the temperature of the graphene electrothermal film,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heating of the heat insulation cushion,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the intelligent graphene heating cushion can be used repeatedly; secondly Shi Moxi, the electrothermal film is far lower than the low voltage through the human safety voltage heats the pillow, the uniform heating surface, the far infrared wavelength and people The heat is similar to the body, and it is safe, reliable and comfort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石墨烯发热坐垫
本技术涉及日常生活用品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智能石墨烯发热坐垫。
技术介绍
目前,坐垫饰面织物大多采用棉布、绒布、锦缎、尼龙或麻布等,内部使用海绵、记忆棉等松软弹性材质填充制成,主要作用就是让坐椅长期处于干净状态,并且放在凳子上面有保暖和舒适的效果。现有技术中,发热坐垫多为使用自发热材质制作,该发热坐垫一般无法控制温度,且热量释放也不稳定,使用周期也比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发热均匀、可重复使用,且能够实现温控的智能石墨烯发热坐垫。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了一种智能石墨烯发热坐垫,包括坐垫体,以及包覆在所述坐垫体上的罩体;所述坐垫体包括叠合设置的第一坐垫体与第二坐垫体;所述智能石墨烯发热坐垫还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坐垫体与所述第二坐垫体之间的石墨烯电热膜,用于给所述石墨烯电热膜提供工作电源的电源组件,以及连接在所述石墨烯电热膜与所述电源组件之间的控制器。在本技术所述的智能石墨烯发热坐垫中,所述第一坐垫体位于所述第二坐垫体的上方,且所述第一坐垫体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坐垫体的厚度。在本技术所述的智能石墨烯发热坐垫中,所述罩体的外部包覆有饰面层;所述饰面层包括位于所述坐垫体上方的面层,以及位于所述坐垫体下方的底层。在本技术所述的智能石墨烯发热坐垫中,所述底层由防滑布制成。在本技术所述的智能石墨烯发热坐垫中,所述石墨烯电热膜包括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发热膜层,以及设置在所述发热膜层上下两侧的保护层。在本技术所述的智能石墨烯发热坐垫中,所述发热膜层包括透明基材层、透明导电层和电极;所述电极与所述透明导电层电接触。在本技术所述的智能石墨烯发热坐垫中,所述智能石墨烯发热坐垫还包括用于传感所述石墨烯电热膜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传感的温度信号控制所述石墨烯电热膜工作。在本技术所述的智能石墨烯发热坐垫中,所述智能石墨烯发热坐垫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无线通信组件。在本技术所述的智能石墨烯发热坐垫中,所述智能石墨烯发热坐垫还包括遥控器;所述遥控器通过所述无线通信组件控制所述控制器。在本技术所述的智能石墨烯发热坐垫中,所述电源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坐垫体侧边的电源接口。实施本技术的智能石墨烯发热坐垫,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所述智能石墨烯发热坐垫采用石墨烯电热膜与控制器等结构,通过控制器对石墨烯电热膜进行温度控制,以实现对坐垫的加热保温,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智能石墨烯发热坐垫可多次重复使用;其次,石墨烯电热膜通过远低于人体安全电压的低电压对枕头进行加热,其加热面均匀,产生的远红外波长与人体发热相近,使用时安全可靠且舒适度高;再者,通过控制器能够实现智能温控,能够有效地避免用户人因进入睡眠而加热时间过长。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石墨烯发热坐垫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智能石墨烯发热坐垫的分解图;图3是图1所示的智能石墨烯发热坐垫的工作原理框图;图4是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石墨烯发热坐垫的工作原理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还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石墨烯发热坐垫,其包括坐垫体1、罩体2、石墨烯电热膜3、电源组件4、控制器5、温度传感器6,以及饰面层9。具体地,如图1以及图2所示,该坐垫体1的形状可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见的结构,其大致为方形结构。本实施例中,坐垫体1包括叠合设置的第一坐垫体11与第二坐垫体12,第一坐垫体11与第二坐垫体12之间固定安装有石墨烯电热膜3。本实施例中,第一坐垫体1位于第二坐垫体2的上方,且第一坐垫体1的厚度小于第二坐垫体2的厚度。优选地,第一坐垫体1的厚度为1cm,第二坐垫体2的厚度为4cm。采用上述结构,用户使用时,能快速地感受石墨烯电热膜3产生的热量。坐垫体1由海绵、记忆棉等松软弹性材质填充制成,上述填充物均为现有技术中常见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如图2并参阅图1所示,该罩体2包覆在坐垫体1上,其为网布层。该饰面层9包覆在罩体2的外部。该饰面层9包括位于坐垫体1上方的面层91,以及位于坐垫体1下方的底层92。该面层91采用棉布、绒布、锦缎、尼龙或麻布等制成,该底层92由防滑布制成。如图3并参阅图1以及图2所示,该石墨烯电热膜3工作时发热较为均匀,其产生的热量能够有效地缓解人体疲劳,改善血液循环。石墨烯电热膜3固定安装在第一坐垫体11与第二坐垫体12之间。本实施例中,石墨烯电热膜3由发热膜层(未图示)和设置于发热膜层上下两侧的保护层(未图示)构成。其中,该发热膜层为低电压透明电热膜,其包括透明基材层、透明导电层和电极。该保护层可采用柔性透明材料,其包含但不限于PET、PVC、PE、PC等薄膜,该薄膜均为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材料,在此不再赘述。该电极位于透明导电层上且与透明导电层电接触,其由汇流条和内电极构成,内电极由汇流条相向延伸形成叉指电极。其中,内电极为直线形、波浪形或锯齿形,所述汇流条和内电极组成的图案形状根据石墨烯电热膜的形状和应用需求,可呈直线形、曲线形,也可围成圆形、椭圆形或任意形状汇流条连接电源组件4的正极或负极,使得两相邻的内电极极性相反,通电时正极汇流条提供的电流由各正极内电极流入对应负极内电极最终全部汇入负极汇流条。本实施例中,电极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银、银浆、铜、铜浆、铝、ITO、石墨烯等导电性能良好的材料,优选为铜或石墨烯。本实施例中电极形成于透明导电层上,其可以与透明导电层一体成型。该实施例中,电极材料采用石墨烯,石墨烯电热膜3工作时具有远红外理疗效果,可有效地改善人体疲劳。在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低电压透明石墨烯电热膜也可以在透明导电层的两面分别设置正、负两套电极,正、负两套电极的内电极错开一定距离,即正、负叉指电极分别置于透明导电层两侧,形成被透明导电层隔开的叉指电极,保证电流均匀通过透明导电层,进而保证石墨烯电热膜3加热的均匀性。该透明基材层可为玻璃或聚合物,其包括但不限于PET、PVC、PE、PC等薄膜;或者PET,PMMA,PVDF,PANI等聚合物,或者其组合物。该透明导电层的材料为石墨烯,本实施例中透明导电层优选为单层或多层石墨烯,最佳为单层石墨烯。如图3并参阅图1以及图2所示,该电源组件4用于给石墨烯电热膜3提供工作电源,本实施例中,电源组件4包括设置于坐垫体1侧边的电源接口41。该电源接口41与外接电源连接,从而实现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智能石墨烯发热坐垫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石墨烯发热坐垫,包括坐垫体(1),以及包覆在所述坐垫体(1)上的罩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体(1)包括叠合设置的第一坐垫体(11)与第二坐垫体(12);所述智能石墨烯发热坐垫还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坐垫体(11)与所述第二坐垫体(12)之间的石墨烯电热膜(3),用于给所述石墨烯电热膜(3)提供工作电源的电源组件(4),以及连接在所述石墨烯电热膜(3)与所述电源组件(4)之间的控制器(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石墨烯发热坐垫,包括坐垫体(1),以及包覆在所述坐垫体(1)上的罩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体(1)包括叠合设置的第一坐垫体(11)与第二坐垫体(12);所述智能石墨烯发热坐垫还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坐垫体(11)与所述第二坐垫体(12)之间的石墨烯电热膜(3),用于给所述石墨烯电热膜(3)提供工作电源的电源组件(4),以及连接在所述石墨烯电热膜(3)与所述电源组件(4)之间的控制器(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石墨烯发热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坐垫体(11)位于所述第二坐垫体(12)的上方,且所述第一坐垫体(11)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坐垫体(12)的厚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石墨烯发热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2)的外部包覆有饰面层(9);所述饰面层(9)包括位于所述坐垫体(1)上方的面层(91),以及位于所述坐垫体(1)下方的底层(9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石墨烯发热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92)由防滑布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石墨烯发热坐垫,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璧赵志伟袁凯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烯旺智能家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