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饰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5209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1 1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饰品,其包括底托、镶面和吊坠扣,所述镶面包括镶面正面和镶面背面,所述底托和吊坠扣分别与镶面背面连接,所述镶面正面镶嵌有宝石,所述宝石的四周镶有辘珠边,在所述辘珠边与镶面正面的外侧之间设有花丝面,所述花丝面通过花丝相连,通过控制所述花丝面的宽度,可以在镶面背面围构成一个放置吊坠扣的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多功能饰品结构简单,能够实现一款三戴。

A multifunction ornamen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multifunctional jewelry, which comprises a bottom base, veneer and pendant buckle, the veneer veneer veneer comprises front and back of the bottom bracket and pendant buckle respectively with the face on the back of the front face is inlaid with precious stones, the stones are inlaid around roll bead, a filament surface between the outer side of the bead and reel veneer positive, the surface of the filament filament is connected by controlling the width of filament surface, can be embedded in the back surface of the surface around to form a space placed Pendant buckle. The multifunctional ornament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simple in structure, and can realize a three we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饰品
本技术涉及珠宝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饰品。
技术介绍
随着首饰市场的发展,一款多用的珠宝首饰逐渐投入市场,目前比较成熟的技术是实现一款两戴的戒指,其通过将戒指托穿链子佩戴达到两戴效果,但是戒指托在作为项链佩戴时,比较单一,缺乏美观性,同时目前多功能饰品以大型宝石镶嵌或者群镶嵌宝石形式为主,成本较高,无法大规模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实现一款三戴的多功能饰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饰品,其包括底托、镶面和吊坠扣,所述镶面包括镶面正面和镶面背面,所述底托和吊坠扣分别与镶面背面连接,所述镶面正面镶嵌有宝石,所述宝石的四周镶有辘珠边,在所述辘珠边与镶面正面的外侧之间设有花丝面,所述花丝面通过花丝相连,通过控制所述花丝面的宽度,可以在镶面背面围构成一个放置吊坠扣的空间。进一步地,所述底托上设有凸块,所述镶面背面的中间位置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凸块的尺寸相适配,所述凸块可以沿着凹槽滑动,将所述凸块放置在凹槽内,从而使底托与镶面背面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吊坠扣通过金属杆与镶面背面转动连接,所述吊坠扣包括上端和下端,将所述金属杆置于下端内,所述上端设有一通孔。进一步地,所述镶面背面镶有一按钮,按压所述按钮,可以将其打开,将金属杆的两端置于按钮内。进一步地,所述上端的形状为椭圆形,所述下端的形状为空心圆柱体。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杆的长度大于所述下端的高度。进一步地,将所述底托与镶面背面分离,同时在通孔内穿过长链,可以将饰品作为项链使用。进一步地,所述镶面正面和所述吊坠扣的上端均可以镶嵌小宝石。进一步地,所述凸块的形状为长方体,所述底托的形状为圆形。进一步地,所述底托与镶面背面处于连接状态时,饰品为戒指结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利用花丝工艺在镶面背面围构成一个可以隐藏吊坠扣的空间,通过花丝工艺有效扩大了宝石的镶嵌台面,大大降低了饰品的制作成本,同时使饰品在作为戒指使用时,吊坠扣与镶面衔接缝隙小,达到更高美观性;本技术通过在镶面背面镶嵌按钮,将吊坠扣与镶面背面转动连接,能够实现灵活佩戴;本技术提供的多功能饰品结构简单、能够实现一款三戴,镶面正面上可以镶嵌小宝石,有效提高小宝石的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多功能饰品一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多功能饰品一实施例中镶面背面的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多功能饰品一实施例中戒指托的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多功能饰品一实施例中吊坠扣与金属杆的正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参考图1和图2,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饰品,其包括底托1、镶面2和吊坠扣3,镶面2包括镶面正面22和镶面背面21,镶面正面22的中间位置镶嵌有宝石221,宝石221的四周镶有辘珠边222,辘珠边222可以固定宝石221,在辘珠边222与镶面正面22的外侧之间通过花丝工艺设有花丝面223,花丝面223通过花丝相连,通过控制花丝面223的宽度,可以在镶面背面21围构成一个放置吊坠扣3的空间,从而实现将吊坠扣3隐藏在镶面背面21。参考图2和图3,镶面背面21的中间位置设有一个形状为长方体的凹槽212,底托1上设有一凸块11,凹槽212和凸块11的尺寸相适配,凸块11可以沿着凹槽212滑动,将凸块11放置在凹槽212内,从而将底托1与镶面背面21连接,构成戒指结构,一实施例中,底托1的形状为圆形。参考图2和图4,吊坠扣3通过金属杆4与镶面背面21转动连接,吊坠扣3包括形状为椭圆形的上端31和形状为空心圆柱体的下端32,上端31上设有一通孔311,将金属杆4置于下端32内,金属杆4的长度大于下端32的高度,镶面背面21镶有一按钮211,按压按钮211可以将其打开,然后将金属杆4的两端置于按钮211内,从而使吊坠扣3与镶面背面21转动连接,通孔311可以穿过长链,使吊坠扣3与镶面2构成项链结构。将吊坠扣3隐藏在镶面背面21,同时将底托1与镶面背面21连接,可以使饰品作为戒指使用;将底托1上的凸块11沿着镶面背面21的凹槽212滑动,使底托1与镶面背面21分离,同时将吊坠扣3拉起,可以使饰品作为项链使用,同时分离的底托1可以穿过链子佩戴。镶面正面22和吊坠扣3的上端31上均可以镶嵌小宝石,大大提高饰品的美观度,参考图1,一实施例中,在镶面正面21相对的两侧均镶嵌有小宝石。本技术通过利用花丝工艺在镶面背面21围构成一个可以隐藏吊坠扣3的空间,通过花丝工艺有效扩大了宝石221的镶嵌台面,大大降低了饰品的制作成本,同时使饰品在作为戒指使用时,吊坠扣3与镶面2衔接缝隙小,达到更高美观性;本技术通过在镶面背面21镶嵌按钮211,将吊坠扣3与镶面背面21转动连接,能够实现灵活佩戴;本技术提供的多功能饰品结构简单,能够实现一款三戴,镶面正面22上可以镶嵌小宝石,有效提高小宝石的利用率。在本文中,所涉及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零部件位于图中以及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文中上述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多功能饰品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饰品,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托、镶面和吊坠扣,所述镶面包括镶面正面和镶面背面,所述底托和吊坠扣分别与镶面背面连接,所述镶面正面镶嵌有宝石,所述宝石的四周镶有辘珠边,在所述辘珠边与镶面正面的外侧之间设有花丝面,所述花丝面通过花丝相连,通过控制所述花丝面的宽度,可以在镶面背面围构成一个放置吊坠扣的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饰品,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托、镶面和吊坠扣,所述镶面包括镶面正面和镶面背面,所述底托和吊坠扣分别与镶面背面连接,所述镶面正面镶嵌有宝石,所述宝石的四周镶有辘珠边,在所述辘珠边与镶面正面的外侧之间设有花丝面,所述花丝面通过花丝相连,通过控制所述花丝面的宽度,可以在镶面背面围构成一个放置吊坠扣的空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饰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托上设有凸块,所述镶面背面的中间位置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凸块的尺寸相适配,所述凸块可以沿着凹槽滑动,将所述凸块放置在凹槽内,从而使底托与镶面背面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饰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坠扣通过金属杆与镶面背面转动连接,所述吊坠扣包括上端和下端,将所述金属杆置于下端内,所述上端设有一通孔。4.如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文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