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供电缆通过的联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4923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7 1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可供电缆通过的联轴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可供电缆通过的联轴器包括:中心孔、第一横向通孔、第二横向通孔;所述第一横向通孔与所述中心孔连通;所述第二横向通孔与所述中心孔连通;所述第一横向通孔、所述中心孔和所述第二横向通孔形成用于通过电缆的通道,使得电缆可通过所述通道穿过隔板固定在拐臂端,而不是在隔板上打孔穿过电缆,因此,电缆随拐臂的转动不会被拉扯、缠绕或碰撞。

A coupler that can be passed by the cable

The utility model of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upling which can be passed by the cable. Including the embodiment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used through the cable coupling: the center hole, the first transverse holes, second transverse through hole; the first transverse through hole communicated with the center hole; the second transverse through hole communicated with the center hole; the first horizontal holes, the center hole and the second transverse through holes are formed for through the cable channel, the cable can be through the passage through the partition board is fixed on the end of the crank arm, rather than on the partition punch through the cable, so the cable with the rotation will not turn arm is pulling and winding or colli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供电缆通过的联轴器
本技术涉及联轴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供电缆通过的联轴器。
技术介绍
目前,转动能量的传动结构主要是机械联轴器,电能或测量电信号的传输介质主要是电缆。对于被隔板分隔的联轴器两端,一端是动力轴,另一端是拐臂的情况,要同时传递转动机械能和电能(或电信号),通常是采用分立的机械联轴器和在隔板上打孔穿过电缆来实现。但现有技术方案中,电缆穿出隔板的拐臂端,由于被固定于拐臂上,电缆容易随着拐臂的转动被拉扯、缠绕或碰撞。因此,现有的联轴器容易使电缆被拉扯、缠绕或碰撞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可供电缆通过的联轴器,,使得电缆可通过所述通道穿过隔板固定在拐臂端,而不是在隔板上打孔穿过电缆,因此,电缆随拐臂的转动不会被拉扯、缠绕或碰撞。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供电缆通过的联轴器,包括:中心孔、第一横向通孔、第二横向通孔;所述第一横向通孔与所述中心孔连通;所述第二横向通孔与所述中心孔连通;所述第一横向通孔、所述中心孔和所述第二横向通孔形成的通道用于通过电缆。优选地,所述中心孔为轴心上的单个轴向通孔;所述第一横向通孔为径向放射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单向孔;所述第二横向通孔为径向放射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单向孔。优选地,还包括:隔板、轴承、轴承盖、第一连接部;所述隔板与所述轴承盖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为法兰。优选地,所述隔板位于所述第一横向通孔和所述第二横向通孔之间。优选地,还包括:动力轴、第二连接部;所述动力轴与联轴器动力轴连接端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部为键。优选地,还包括拐臂、第三连接部;所述拐臂与联轴器从动轴连接端通过所述第三连接部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三连接部为法兰。优选地,还包括:电缆固定箍;所述电缆通过所述电缆固定箍固定在所述拐臂上。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供电缆通过的联轴器,包括:中心孔、第一横向通孔、第二横向通孔;所述第一横向通孔与所述中心孔连通;所述第二横向通孔与所述中心孔连通;所述第一横向通孔、所述中心孔和所述第二横向通孔形成用于通过电缆的通道,使得电缆可通过所述通道穿过隔板固定在拐臂端,而不是在隔板上打孔穿过电缆,因此,电缆随拐臂的转动不会被拉扯、缠绕或碰撞。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可供电缆通过的联轴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如下:1、联轴器本体,2、中心孔,3、第一横向通孔,4、第二横向通孔,5、隔板,6、轴承,7、轴承盖,8、第一连接部,9、动力轴,10、第二连接部,11、拐臂,12、第三连接部,13、电缆,14、电缆固定箍。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可供电缆通过的联轴器,通过中心孔和横向通孔结合的设计,在联轴器上形成可供电缆通过的通道,使电缆随拐臂的转动不会被拉扯、缠绕或碰撞。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可供电缆通过的联轴器的一个实施例包括:联轴器本体1、中心孔2、第一横向通孔3、第二横向通孔4;第一横向通孔3与中心孔2连通;第二横向通孔4与中心孔2连通;第一横向通孔3、中心孔2和第二横向通孔4形成用于通过电缆的通道。当联轴器两端被隔板分离,电缆需要穿过隔板与联轴器一端固定的时候,不需要在隔板上开孔,穿过在隔板上的孔,电缆可以通过联轴器中所述用于通过电缆的通道穿过隔板,避免电缆随联轴器的转动被拉扯、缠绕或碰撞。进一步地,中心孔2为轴心上的单个轴向通孔;第一横向通孔3为径向放射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单向孔;第二横向通孔4为径向放射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单向孔;径向放射的单向孔是指孔的方向为联轴器圆心沿半径单向放射的方向,孔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第一横向通孔3和第二横向通孔4的数量并不需要一一对应,电缆可以单孔进线单孔出线,或者单孔进线多孔出线,或者多孔进线单孔出线,或者多孔进线多孔出线。进一步地,还包括:隔板5、轴承6、轴承盖7、第一连接部8;隔板5与轴承盖7通过第一连接部8连接。轴承6限制联轴器本体1的径向移动,轴承盖7对轴承6起支撑和保护的作用,隔板5是固定的,隔板5通过第一连接部8与轴承盖连接,用于固定轴承盖。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部8为法兰;除此之外,第一连接部8也可以为键、方轴、D型轴等连接部件。进一步地,还包括:动力轴9、第二连接部10;动力轴9与联轴器动力轴连接端通过第二连接部10连接。进一步地,第二连接部10为键;键是指机械传动中的键,主要用作轴和轴上零件之间的轴向固定以传递扭矩;除此之外,第二连接部10也可以为法兰、方轴、D型轴等连接部件。进一步地,还包括:拐臂11、第三连接部12;拐臂11与联轴器从动轴连接端通过第三连接部12连接;拐臂11为从动轴的一种表现形式,与联轴器从动轴连接端连接的从动轴的形状并不局限于拐臂,可以为任意的直轴或者曲轴。进一步地,第三连接部12为法兰;除此之外,第三连接部12也可以为键、方轴、D型轴等连接部件。进一步地,还包括电缆固定箍14;电缆13通过电缆固定箍14固定在拐臂11上。本技术提供的联轴器可以在联轴器两端被隔板分离,电缆需要穿过隔板与拐臂端固定的时候,不需要在隔板上开孔,穿过在隔板上的孔,电缆可以通过联轴器中所述用于通过电缆的通道穿过隔板固定在拐臂上,避免电缆随拐臂的转动被拉扯、缠绕或碰撞。以上对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可供电缆通过的联轴器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供电缆通过的联轴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供电缆通过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孔、第一横向通孔、第二横向通孔;所述第一横向通孔与所述中心孔连通;所述第二横向通孔与所述中心孔连通;所述第一横向通孔、所述中心孔和所述第二横向通孔形成用于通过电缆的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供电缆通过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孔、第一横向通孔、第二横向通孔;所述第一横向通孔与所述中心孔连通;所述第二横向通孔与所述中心孔连通;所述第一横向通孔、所述中心孔和所述第二横向通孔形成用于通过电缆的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供电缆通过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孔为轴心上的单个轴向通孔;所述第一横向通孔为径向放射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单向孔;所述第二横向通孔为径向放射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单向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供电缆通过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板、轴承、轴承盖、第一连接部;所述隔板与所述轴承盖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供电缆通过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为法兰。5.根据权利要求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金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