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联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4923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7 1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新型联轴器,包括:轴向通孔、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联轴器的内部设置有轴向通孔;轴向通孔设置于联轴器的轴心的外侧;联轴器的外侧设置有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第一环形凹槽、第二环形凹槽分别与轴向通孔连通;第一环形凹槽、第二环形凹槽为车削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环形凹槽、第二环形凹槽分别与轴向通孔连通构成了连通结构,使得电缆能够穿过位于联轴器内部的该连通结构,解决了目前联轴器上的电缆由于穿出了隔板的拐臂端,被固定于拐臂上,电缆容易随着拐臂的转动被拉扯、缠绕或碰撞的技术问题。

A new type of coupling

The embodiment of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ew type coupling, including the axial through hole, the first annular groove and second annular grooves; coupling is arranged inside the axial through hole; the lateral axis of the axial through holes are arranged on the coupling; coupling is arranged outside the first annular groove and second annular grooves; the first annular groove, second the annular grooves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axial through hole; the first annular groove and second annular groove for turning ring. The utility model through a first annular groove and second annular grooves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axial through hole which connected structure, the cable can pass through the internal coupling in connected structure, solves the coupling of the cable due to the crank arm end passes through the partition, is fixed on the crank arm, the cable to be technical problems with the rotation turn the arm is pulled, winding or colli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联轴器
本技术涉及联轴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联轴器。
技术介绍
目前,转动能量的传动结构主要是机械联轴器,电能或测量电信号的传输介质主要是电缆。对于被隔板分隔的联轴器两端,一端是动力轴,另一端是拐臂的情况,要同时传递转动机械能和电能(或电信号),通常是采用分立的机械联轴器和在隔板上打孔穿过电缆来实现。但现有技术方案中,电缆穿出隔板的拐臂端,由于被固定于拐臂上,电缆容易随着拐臂的转动被拉扯、缠绕或碰撞,存在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新型联轴器,解决了目前联轴器上的电缆由于穿出了隔板的拐臂端,被固定于拐臂上,电缆容易随着拐臂的转动被拉扯、缠绕或碰撞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联轴器,包括:轴向通孔、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所述联轴器的内部设置有所述轴向通孔;所述轴向通孔设置于所述联轴器的轴心的外侧;所述联轴器的外侧设置有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一环形凹槽、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分别与所述轴向通孔连通;所述第一环形凹槽、所述第二环形凹槽为车削环。优选地,所述轴向通孔的数量为一个。优选地,所述轴向通孔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优选地,所述轴向通孔沿所述联轴器的轴心圆周阵列分布。优选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联轴器还包括:拐臂;所述拐臂设置在所述联轴器底部;所述联轴器与所述拐臂通过螺钉连接。优选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联轴器还包括: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设置在所述拐臂上,用于固定电缆。优选地,所述固定结构为固定箍。优选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联轴器还包括:动力轴;所述动力轴安装在所述联轴器的顶部。优选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联轴器还包括:轴承和轴承盖;所述轴承和所述联轴器的外表面连接;所述轴承盖和所述轴承连接。优选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联轴器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轴承盖的顶部上;所述隔板与所述轴承盖通过螺钉连接。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联轴器,包括:轴向通孔、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联轴器的内部设置有轴向通孔;轴向通孔设置于联轴器的轴心的外侧;联轴器的外侧设置有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第一环形凹槽、第二环形凹槽分别与轴向通孔连通;第一环形凹槽、第二环形凹槽为车削环。本技术通过第一环形凹槽、第二环形凹槽分别与轴向通孔连通构成了连通结构,使得电缆能够穿过位于联轴器内部的该连通结构,解决了目前联轴器上的电缆由于穿出了隔板的拐臂端,被固定于拐臂上,电缆容易随着拐臂的转动被拉扯、缠绕或碰撞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联轴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联轴器A-A剖面的示意图;其中,图中标记如下所示:1.轴向通孔2.第一环形凹槽3.第二环形凹槽4.拐臂5.固定结构6.动力轴7.轴承8.轴承盖9.隔板。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新型联轴器,解决了目前联轴器上的电缆由于穿出了隔板的拐臂端,被固定于拐臂上,电缆容易随着拐臂的转动被拉扯、缠绕或碰撞的技术问题。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联轴器的一个实施例,包括:轴向通孔1、第一环形凹槽2和第二环形凹槽3;联轴器的内部设置有轴向通孔1;轴向通孔1设置于联轴器的轴心的外侧;联轴器的外侧设置有第一环形凹槽2和第二环形凹槽3;第一环形凹槽2、第二环形凹槽3分别与轴向通孔1连通;第一环形凹槽2、第二环形凹槽3为车削环,通过车削加工方式加工制成。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新型联轴器,包括:轴向通孔1、第一环形凹槽2和第二环形凹槽3;联轴器的内部设置有轴向通孔1;轴向通孔1设置于联轴器的轴心的外侧;联轴器的外侧设置有第一环形凹槽2和第二环形凹槽3;第一环形凹槽2、第二环形凹槽3分别与轴向通孔1连通。本技术通过第一环形凹槽2、第二环形凹槽3分别与轴向通孔1连通构成了连通结构,使得电缆能够穿过位于联轴器内部的该连通结构,解决了目前联轴器上的电缆由于穿出了隔板的拐臂端,被固定于拐臂上,电缆容易随着拐臂的转动被拉扯、缠绕或碰撞的技术问题。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联轴器的一个实施例,包括:轴向通孔1、第一环形凹槽2和第二环形凹槽3;联轴器的内部设置有轴向通孔1;轴向通孔1设置于联轴器的轴心的外侧;联轴器的外侧设置有第一环形凹槽2和第二环形凹槽3;第一环形凹槽2、第二环形凹槽3分别与轴向通孔1连通;第一环形凹槽2、第二环形凹槽3通过车削加工方式加工制成,第一环形凹槽2和第二环形凹槽3为车床车削环状。其中,轴向通孔1通过钻孔加工方式加工制成。进一步地,轴向通孔1的数量为一个或至少两个,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以图1中绘制出的联轴器作为例子,该联轴器开设了两个轴向通孔1,本实施例提供的联轴器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开设一个或多个轴向通孔1,此处不做限定。进一步地,轴向通孔1沿联轴器的轴心圆周阵列分布。进一步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联轴器还包括:拐臂4;拐臂4设置在联轴器底部;联轴器与拐臂4通过螺钉连接。进一步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联轴器还包括:固定结构5;固定结构5设置在拐臂上,用于固定电缆。进一步地,固定结构5为固定箍。进一步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联轴器还包括:动力轴6;动力轴6安装在联轴器的顶部。进一步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联轴器还包括:轴承7和轴承盖8;轴承7和联轴器的外表面连接;轴承盖8和轴承7连接。进一步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联轴器还包括:隔板9;隔板9设置于轴承盖8的顶部上;隔板9与轴承盖8通过螺钉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轴承7的一侧与联轴器连接,轴承盖8与轴承7的另一侧连接。隔板9覆盖在轴承盖8与轴承7两者的正上方,其中,隔板9与轴承盖8通过螺钉连接,使得整体的结构连接更加紧凑。在本实施例中,动力轴6带动联轴器转动进而带动拐臂4的转动,电缆由于通过第一环形凹槽2、第二环形凹槽3与轴向通孔1连通构成的连通结构,固定在拐臂4上的部分电缆可以随着动力轴6的转动而转动,且放置于连通结构内的部分电缆不会因为拐臂4的转动被拉扯、缠绕或碰撞。以上对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新型联轴器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联轴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联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轴向通孔、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所述联轴器的内部设置有所述轴向通孔;所述轴向通孔设置于所述联轴器的轴心的外侧;所述联轴器的外侧设置有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一环形凹槽、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分别与所述轴向通孔连通;所述第一环形凹槽、所述第二环形凹槽为车削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联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轴向通孔、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所述联轴器的内部设置有所述轴向通孔;所述轴向通孔设置于所述联轴器的轴心的外侧;所述联轴器的外侧设置有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一环形凹槽、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分别与所述轴向通孔连通;所述第一环形凹槽、所述第二环形凹槽为车削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通孔的数量为一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通孔的数量为至少两个。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通孔沿所述联轴器的轴心圆周阵列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联轴器,其特点在于,还包括: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金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