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静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3D打印建筑梁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4762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7 18: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3D打印建筑梁体结构,包括条型槽主体,所述条型槽主体由设置在该条型槽主体侧面的侧壁、设置在侧壁底部的底板及设置在底板顶部的支撑柱构成的,该种新型3D打印建筑梁体结构,改进了原有建筑梁体结构施工程序复杂、施工周期长和浪费大的弊病,相比于原有产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3D打印建筑梁体结构具有建筑施工程序简单,施工周期较小和节约资源减少浪费的功能特点,本产品通过3D打印技术直接将条状槽型主体一次打印成型,在配以钢筋笼,浇筑混凝土即可完成建筑梁体的施工,简化了施工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省时、省料和节约了建筑成本,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3D打印建筑梁体结构在市场上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A new type of 3D printing building beam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ew 3D printing building beam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groove body, a body of the groove by setting the groove in the main side of the side wall and bottom plate on the bottom of the side wall and the supporting column is arranged on the base board at the top of the structure, the new 3D printing building structure, improved the original building structure defects of complicated construction procedure and long construction period and large waste, compared to the original produc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structure of 3D printing building construction program is simple,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is smaller and the features of saving resources and reducing waste, this product by 3D direct printing technology the strip groove body a print, combined with the reinforcement cage, concrete pouring to complet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eam body, simplify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saving time and material and section With the cost of building, the utility model 3D printing building beam structure is widely used in the mar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3D打印建筑梁体结构
本技术涉及梁体结构
,具体为一种新型3D打印建筑梁体结构。
技术介绍
3D打印(3DP)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3D打印通常是采用数字技术材料打印机来实现的。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后逐渐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已经有使用这种技术打印而成的零部件。该技术在珠宝、鞋类、工业设计、建筑、工程和施工(AEC)、汽车,航空航天、牙科和医疗产业、教育、地理信息系统、土木工程、枪支以及其他领域都有所应用。大多数建筑物建筑的柱、梁、楼板和墙体的施工基本是分步骤进行的,施工现场均需要支模,铺设钢筋后浇捣混凝土、保养再拆模,存在施工程序复杂、施工周期长和浪费大的弊病,其中,梁和柱相互贯穿交叉的位置称为梁柱节点,多个梁柱节点将多根梁和多根柱连接在一起,若梁柱节点破坏,可能会导致整个建筑结构的连续倒塌,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在当代现有资源紧缺的社会,传统的建筑模式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难以适应快节奏的社会,在当前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建筑施工又将面临制造成本上升,增加了人们的压力与负担。所以,如何设计一种新型3D打印建筑梁体结构,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3D打印建筑梁体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3D打印建筑梁体结构,包括条型槽主体,所述条型槽主体由设置在该条型槽主体侧面的侧壁、设置在侧壁底部的底板及设置在底板顶部的支撑柱构成的,所述底板与所述侧壁通过混凝土固定连接,且所述支撑柱嵌入设置于所述底板中,所述侧壁的底部设有开口和加强钢筋,且所述加强钢筋嵌入设置于所述侧壁中,所述支撑柱的一侧设有连接梁和连接板,且所述连接梁和连接板均与所述支撑柱通过设置在连接板一侧的固定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的顶部设有第一梁体和第二梁体,且所述第一梁体和第二梁体均贯穿设置于所述支撑柱中,所述第一梁体的一侧设有节点。进一步的,所述侧壁的内部设有空腔和钢丝网,且所述钢丝网嵌入设置于所述侧壁中。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梁体的内部设有钢筋笼,且所述钢筋笼嵌入设置于所述第一梁体中。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梁体的内部设有腰筋,且所述腰筋嵌入设置于所述第二梁体中。进一步的,所述侧壁的一侧设有混凝土层,且所述侧壁嵌入设置于所述混凝土层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新型3D打印建筑梁体结构,改进了原有建筑梁体结构施工程序复杂、施工周期长和浪费大的弊病,相比于原有产品,本技术3D打印建筑梁体结构具有建筑施工程序简单,施工周期较小和节约资源减少浪费的功能特点,本产品通过现有成熟的3D打印技术直接将条状槽型主体一次打印成型,施工现场无需支模,在配以钢筋笼,浇筑混凝土即可完成建筑梁体的施工,简化了施工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省时、省料和节约了建筑成本,从而解放了大部分劳动力,给人们带来了较大的帮助,使得本技术3D打印建筑梁体结构在市场上得到更广泛的应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连接梁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梁体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条型槽主体;2-加强钢筋;3-空腔;4-钢丝网;5-侧壁;6-开口;7-混凝土层;8-连接板;9-连接梁;10-支撑柱;11-固定螺栓;12-底板;13-钢筋笼;14-节点;15-第一梁体;16-第二梁体;17-腰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3D打印建筑梁体结构,包括条型槽主体1,所述条型槽主体1由设置在该条型槽主体1侧面的侧壁5、设置在侧壁5底部的底板12及设置在底板12顶部的支撑柱10构成的,所述底板12与所述侧壁5通过混凝土固定连接,且所述支撑柱10嵌入设置于所述底板12中,所述侧壁5的底部设有开口6和加强钢筋2,且所述加强钢筋2嵌入设置于所述侧壁5中,所述支撑柱10的一侧设有连接梁9和连接板8,且所述连接梁9和连接板8均与所述支撑柱10通过设置在连接板8一侧的固定螺栓1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10的顶部设有第一梁体15和第二梁体16,且所述第一梁体15和第二梁体16均贯穿设置于所述支撑柱10中,所述第一梁体15的一侧设有节点14。进一步的,所述侧壁5的内部设有空腔3和钢丝网4,且所述钢丝网4嵌入设置于所述侧壁5中,所述空腔3特定为钢丝网4设定,所述钢丝网4有助于结构主体增加牢固性。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梁体15的内部设有钢筋笼13,且所述钢筋笼13嵌入设置于所述第一梁体15中,所述钢筋笼13增加了第一梁体15的牢固性,从而使得第一梁体15更加具有韧性。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梁体16的内部设有腰筋17,且所述腰筋17嵌入设置于所述第二梁体16中,所述腰筋17增加了第二梁体16的抗压、抗弯能力,使得第二梁体16更安全。进一步的,所述侧壁5的一侧设有混凝土层7,且所述侧壁5嵌入设置于所述混凝土层7中,所述混凝土层7更能增加梁体结构的承重性,对主体结构起到安全保护作用。工作原理:首先,施工人员通过3D打印技术在工厂内打印出需要的条型槽主体1、底板12和连接梁9,接着将打印好的条型槽主体1、底板12和连接梁9运送到施工现场进行拼接组装,在打印条型槽主体1之前,设定好条型槽主体1顶部的开口6,然后将加强钢筋2放入条型槽主体1设有的开口6中,条型槽主体1围成空腔3,在空腔3内部设置有钢丝网4,再将条型槽主体1四周浇筑上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层7,在底板12上嵌入支撑柱10,支撑柱10之间用连接梁9连接,然后分别在支撑柱9上放置第一梁体15和第二梁体16,第一梁体15和第二梁体16交叉形成节点14,在第一梁体15和第二梁体16的内部设有钢筋笼13,增加第一梁体15和第二梁体16的牢固性,最后建筑梁体结构就完成了,且牢固耐用。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3D打印建筑梁体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3D打印建筑梁体结构,包括条型槽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型槽主体(1)由设置在该条型槽主体(1)侧面的侧壁(5)、设置在侧壁(5)底部的底板(12)及设置在底板(12)顶部的支撑柱(10)构成的,所述底板(12)与所述侧壁(5)通过混凝土固定连接,且所述支撑柱(10)嵌入设置于所述底板(12)中,所述侧壁(5)的底部设有开口(6)和加强钢筋(2),且所述加强钢筋(2)嵌入设置于所述侧壁(5)中,所述支撑柱(10)的一侧设有连接梁(9)和连接板(8),且所述连接梁(9)和连接板(8)均与所述支撑柱(10)通过设置在连接板(8)一侧的固定螺栓(1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10)的顶部设有第一梁体(15)和第二梁体(16),且所述第一梁体(15)和第二梁体(16)均贯穿设置于所述支撑柱(10)中,所述第一梁体(15)的一侧设有节点(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3D打印建筑梁体结构,包括条型槽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型槽主体(1)由设置在该条型槽主体(1)侧面的侧壁(5)、设置在侧壁(5)底部的底板(12)及设置在底板(12)顶部的支撑柱(10)构成的,所述底板(12)与所述侧壁(5)通过混凝土固定连接,且所述支撑柱(10)嵌入设置于所述底板(12)中,所述侧壁(5)的底部设有开口(6)和加强钢筋(2),且所述加强钢筋(2)嵌入设置于所述侧壁(5)中,所述支撑柱(10)的一侧设有连接梁(9)和连接板(8),且所述连接梁(9)和连接板(8)均与所述支撑柱(10)通过设置在连接板(8)一侧的固定螺栓(1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10)的顶部设有第一梁体(15)和第二梁体(16),且所述第一梁体(15)和第二梁体(16)均贯穿设置于所述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静
申请(专利权)人:武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