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频器的防尘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14664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7 17: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频器的防尘散热装置,包括变频器主体、散热装置主体、第一散热口和第二散热口,所述变频器主体上端设置有散热装置主体,所述散热装置主体由循环管、进水管、出水管、降温室、第一散热口和第二散热口构成,所述进水管连通循环管,所述循环管连通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之间设置有降温室,所述变频器主体外周包裹设置有循环管,通过传热板和降温板的设置,实现液体的循环降温功能,通过变频泵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的设置,根据变频器主体的内部温度确定循环水的水速快慢,通过隔尘网的设置,实现防止灰尘的功能,通过吸风扇的设置,实现加速散热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且设计合理,适合推广使用。

A dustproof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for frequency convert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dustproof heat radiating device comprises a frequency converter, frequency converter, main body, the first heat radiating device and second radiating port, the inverter main body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end of the main cooling device, the cooling device is composed of a circulating pipe and a water inlet pipe, a water pipe and a cooling chamber,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heat radiating port outlet, the water inlet pipe communicates with circular pipe, the circulating pipe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outlet pipe, the water inlet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cooling chamber and the water outlet pipe of the inverter main body peripheral is wrapped with a circulating pipe, through the heat transfer plate and cooling plate, liquid circulation cooling function, through the pump and the temperature of second the sensor set is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circulation water velocity speed of internal temperature converter body, through the dust screen settings, to achieve the function of preventing dus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reasonable design, and is suitable for popularization and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频器的防尘散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变频器的防尘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变频器是应用变频技术与微电子技术,通过改变电机工作电源频率方式来控制交流电动机的电力控制设备。变频器主要由整流(交流变直流)、滤波、逆变(直流变交流)、制动单元、驱动单元、检测单元微处理单元等组成。变频器靠内部IGBT的开断来调整输出电源的电压和频率,根据电机的实际需要来提供其所需要的电源电压,进而达到节能、调速的目的,另外,变频器还有很多的保护功能,如过流、过压、过载保护等等。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变频器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散热器是机器设备部件运转时用于降低设备运转时所产生的热量,从而机械设备部件散热制冷来增加机械运作寿命。所以散热器的质量直接影响运转机械设备部件的寿命。随着PC内部组件功耗及发热量的不断提升,如何有效地为PC降温便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各式各样的散热器竞相面世。从散热方式上看,目前PC散热仍然是最常见几种:风冷、水冷、被动散热。其中水冷散热产品价格偏高,安装繁琐;被动式散热的性能偏低,制作工艺上的限制更使其价格没有优势;至于其他如液氮、干冰之类则更属专家玩家的选择。风冷散热性能优良、价格更低廉、安装更简便、应用更广泛,是PC散热器的主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变频器应用广泛的基础上,克服现有的变频器散热装置不能防尘的缺陷,为变频器散热装置提供一种辅助功能,设计一种变频器的防尘散热装置,从而解决上述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变频器的防尘散热装置,包括变频器主体、散热装置主体、循环管、进水管、出水管、降温室、第一散热口和第二散热口,所述变频器主体上端设置有散热装置主体,所述散热装置主体由循环管、进水管、出水管、降温室、第一散热口和第二散热口构成,所述进水管连通循环管,所述循环管连通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之间设置有降温室,所述降温室内壁设置有降温板,所述降温板之间垂直设置有若干传热板,所述传热板上设置有小孔,所述变频器主体外周包裹设置有循环管,所述变频器主体上端设置有第一散热口,所述第一散热口下端设置有隔尘网,所述第一散热口内部设置有吸风扇,所述吸风扇一端设置有电机,所述变频器主体一侧设置有第二散热口,所述第二散热口靠近变频器主体的一端设置有隔尘网,所述隔尘网上设置有隔尘网孔,所述变频器主体另一侧设置有警报器,所述警报器下端设置有智能控制器,所述警报器一侧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于变频器主体的内壁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变频器主体内部设置有电源,所述电源一端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电源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智能控制器和电源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循环管为曲形结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机和吸风扇为轴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警报器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变频泵,所述变频泵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智能控制器电性连接变频泵、警报器和吸风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变频器的防尘散热装置,结构设计完整紧凑,通过循环管、进水管和出水管的设置,实现液体的循环流动,通过传热板和降温板的设置,实现液体的循环降温功能,通过变频泵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的设置,根据变频器主体的内部温度确定循环水的水速快慢,通过第一散热口和第二散热口的设置,实现装置的散热功能,通过隔尘网的设置,实现防止灰尘的功能,通过吸风扇的设置,实现加速散热的目的,本技术结构简单且设计合理,更加人性化,适合推广使用。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隔尘网结构示意图;图中:1、变频器主体;2、散热装置主体;3、循环管;4、进水管;5、出水管;6、变频泵;7、降温室;8、传热板;9、降温板;10、第一温度传感器;11、警报器;12、电源;13、智能控制器;14、第二温度传感器;15、第一散热口;16、第二散热口;17、隔尘网;18、电机;19、吸风扇;20、隔尘网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箱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变频器的防尘散热装置,包括变频器主体1、散热装置主体2、循环管3、进水管4、出水管5、降温室7、第一散热口15和第二散热口16,变频器主体1上端设置有散热装置主体2,散热装置主体2由循环管3、进水管4、出水管5、降温室7、第一散热口15和第二散热口16构成,进水管4连通循环管3,循环管3连通出水管5,进水管4和出水管5之间设置有降温室7,降温室7内壁设置有降温板9,降温板9之间垂直设置有若干传热板8,传热板8上设置有小孔,变频器主体1外周包裹设置有循环管3,变频器主体1上端设置有第一散热口15,第一散热口15下端设置有隔尘网17,第一散热口15内部设置有吸风扇19,吸风扇19一端设置有电机18,变频器主体1一侧设置有第二散热口16,第二散热口16靠近变频器主体1的一端设置有隔尘网17,隔尘网17上设置有隔尘网孔20,变频器主体1另一侧设置有警报器11,警报器11下端设置有智能控制器13,警报器11一侧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10,第一温度传感器10设置于变频器主体1的内壁上。变频器主体1内部设置有电源12,电源12一端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14,第二温度传感器14和电源12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智能控制器13和电源12电性连接,循环管3为曲形结构,电机18和吸风扇19为轴连接,第一温度传感器10和警报器11电性连接,出水管5上设置有变频泵6,变频泵6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4电性连接,智能控制器13电性连接变频泵6、警报器11和吸风扇19。具体原理:使用该种变频器的防尘散热装置,首先将液体通入进水管4,打开变频泵6,带液体充满循环管3、进水管4和出水管5后停止水量供给,待使用变频器主体1时,第二温度传感器14根据变频器内的温度确定变频器连接高功率或者低功率的电量,从而调整变频泵6内的电机转速,从而调整循环水流量的大小,降温后的热气从第一散热口15和第二散热口16散出,第一温度传感器10若感应到散热装置主体2内部的温度过高,引发警报器11工作,从而提醒工作人员开启吸风扇19,从而加速散热。该种变频器的防尘散热装置,结构设计完整紧凑,通过循环管3、进水管4和出水管5的设置,实现液体的循环流动,通过传热板8和降温板9的设置,实现液体的循环降温功能,通过变频泵6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4的设置,根据变频器主体1的内部温度确定循环水的水速快慢,通过第一散热口15和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变频器的防尘散热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频器的防尘散热装置,包括变频器主体(1)、散热装置主体(2)、循环管(3)、进水管(4)、出水管(5)、降温室(7)、第一散热口(15)和第二散热口(16),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频器主体(1)上端设置有散热装置主体(2),所述散热装置主体(2)由循环管(3)、进水管(4)、出水管(5)、降温室(7)、第一散热口(15)和第二散热口(16)构成,所述进水管(4)连通循环管(3),所述循环管(3)连通出水管(5),所述进水管(4)和出水管(5)之间设置有降温室(7),所述降温室(7)内壁设置有降温板(9),所述降温板(9)之间垂直设置有若干传热板(8),所述传热板(8)上设置有小孔,所述变频器主体(1)外周包裹设置有循环管(3),所述变频器主体(1)上端设置有第一散热口(15),所述第一散热口(15)下端设置有隔尘网(17),所述第一散热口(15)内部设置有吸风扇(19),所述吸风扇(19)一端设置有电机(18),所述变频器主体(1)一侧设置有第二散热口(16),所述第二散热口(16)靠近变频器主体(1)的一端设置有隔尘网(17),所述隔尘网(17)上设置有隔尘网孔(20),所述变频器主体(1)另一侧设置有警报器(11),所述警报器(11)下端设置有智能控制器(13),所述警报器(11)一侧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10),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0)设置于变频器主体(1)的内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频器的防尘散热装置,包括变频器主体(1)、散热装置主体(2)、循环管(3)、进水管(4)、出水管(5)、降温室(7)、第一散热口(15)和第二散热口(16),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频器主体(1)上端设置有散热装置主体(2),所述散热装置主体(2)由循环管(3)、进水管(4)、出水管(5)、降温室(7)、第一散热口(15)和第二散热口(16)构成,所述进水管(4)连通循环管(3),所述循环管(3)连通出水管(5),所述进水管(4)和出水管(5)之间设置有降温室(7),所述降温室(7)内壁设置有降温板(9),所述降温板(9)之间垂直设置有若干传热板(8),所述传热板(8)上设置有小孔,所述变频器主体(1)外周包裹设置有循环管(3),所述变频器主体(1)上端设置有第一散热口(15),所述第一散热口(15)下端设置有隔尘网(17),所述第一散热口(15)内部设置有吸风扇(19),所述吸风扇(19)一端设置有电机(18),所述变频器主体(1)一侧设置有第二散热口(16),所述第二散热口(16)靠近变频器主体(1)的一端设置有隔尘网(17),所述隔尘网(17)上设置有隔尘网孔(20),所述变频器主体(1)另一侧设置有警报器(11),所述警报器(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展田叶东苏庆勇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