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平台以及升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143322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7 16: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升降平台以及升降系统,属于输送设备技术领域。该升降平台包括底板、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门和连接杆;第二侧面的一侧与第一侧面连接,第二侧面的另一侧与第三侧面连接,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分别设置于底板上且与底板共同围合并形成转运货物的收容区,收容区具有两个开口端,两个开口端分为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其中,第一开口端与第二侧面相对应,第二开口端与底板相对应;门可枢转地设置于第一侧面的远离第二侧面的一侧以打开或者关闭第一开口端。该升降平台的结构简单、合理,安全性能好,货物不存在跌落的风险。

Lifting platform and lifting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lifting platform and a lifting system, which belo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onveying equipment. \u8be5\u5347\u964d\u5e73\u53f0\u5305\u62ec\u5e95\u677f\u3001\u7b2c\u4e00\u4fa7\u9762\u3001\u7b2c\u4e8c\u4fa7\u9762\u3001\u7b2c\u4e09\u4fa7\u9762\u3001\u95e8\u548c\u8fde\u63a5\u6746\uff1b\u7b2c\u4e8c\u4fa7\u9762\u7684\u4e00\u4fa7\u4e0e\u7b2c\u4e00\u4fa7\u9762\u8fde\u63a5\uff0c\u7b2c\u4e8c\u4fa7\u9762\u7684\u53e6\u4e00\u4fa7\u4e0e\u7b2c\u4e09\u4fa7\u9762\u8fde\u63a5\uff0c\u7b2c\u4e00\u4fa7\u9762\u3001\u7b2c\u4e8c\u4fa7\u9762\u548c\u7b2c\u4e09\u4fa7\u9762\u5206\u522b\u8bbe\u7f6e\u4e8e\u5e95\u677f\u4e0a\u4e14\u4e0e\u5e95\u677f\u5171\u540c\u56f4\u5408\u5e76\u5f62\u6210\u8f6c\u8fd0\u8d27\u7269\u7684\u6536\u5bb9\u533a\uff0c\u6536\u5bb9\u533a\u5177\u6709\u4e24\u4e2a\u5f00\u53e3\u7aef\uff0c\u4e24\u4e2a\u5f00\u53e3\u7aef\u5206\u4e3a\u7b2c\u4e00\u5f00\u53e3\u7aef\u548c\u7b2c\u4e8c\u5f00\u53e3\u7aef\uff0c\u5176\u4e2d\uff0c\u7b2c\u4e00\u5f00\u53e3\u7aef\u4e0e\u7b2c\u4e8c\u4fa7\u9762\u76f8\u5bf9\u5e94\uff0c\u7b2c\u4e8c\u5f00\u53e3\u7aef\u4e0e\u5e95\u677f\u76f8\u5bf9\u5e94\uff1b\u95e8\u53ef\u67a2\u8f6c\u5730\u8bbe\u7f6e\u4e8e\u7b2c\u4e00\u4fa7\u9762\u7684\u8fdc\u79bb\u7b2c\u4e8c\u4fa7\u9762\u7684\u4e00\u4fa7\u4ee5\u6253\u5f00\u6216\u8005\u5173\u95ed\u7b2c\u4e00\u5f00\u53e3\u7aef\u3002 The structure of the lifting platform is simple and reasonable, the safety performance is good, and the goods do not have the risk of fal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升降平台以及升降系统
本技术涉及输送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升降平台以及升降系统。
技术介绍
升降平台是一种非剪式液压升降平台,一般用于二层到六层的工业厂房、餐厅、酒楼的楼层间的货物传输,它采用液压油缸作为主要动力并通过重型链条和钢丝绳传动保证机器运行的绝对安全。主要适用于不能开挖地坑的工业场合,其具有多种样式(单缸双轨式、单缸四导轨、双缸四导轨)。现有技术中,此类升降平台的结构较为复杂、货物在上升过程中存在跌落的风险,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且对周边工作人员的安全不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升降平台,该升降平台的结构简单、合理,其有效避免了货物跌落的风险,能够保证货物以及周边工作人员的安全。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升降系统,该升降系统具有上述升降平台的功能。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升降平台,包括底板、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门和连接杆;所述第二侧面的一侧与所述第一侧面连接,所述第二侧面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三侧面连接,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三侧面分别设置于所述底板上且与所述底板共同围合并形成转运货物的收容区,所述收容区具有两个开口端,两个所述开口端分为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其中,所述第一开口端与所述第二侧面相对应,所述第二开口端与所述底板相对应;所述门可枢转地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面的远离所述第二侧面的一侧以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第一开口端;所述门的远离所述第一侧面的一侧设有第二槽,所述第二槽位于所述门的顶角处且远离所述底板,所述第三侧面的远离所述第二侧面的一侧设有第一槽,所述第一槽和所述第二槽相对应,且所述第一槽位于所述第三侧面的顶部;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槽内,当所述门封闭所述第一开口端时,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具有嵌设于所述第二槽的连接状态。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升降平台还包括红外线传感器,所述红外线传感器嵌设于所述门内,所述红外线传感器的感应头突出于所述第二槽的底壁且朝向远离所述底板的方向延伸。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口端和所述第二开口端均呈矩形。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侧面、所述第三侧面以及所述门为框架结构。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升降平台还包括滑动台和导轨;所述底板上开设有第三槽,所述第三槽与所述第一开口端对应,所述导轨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三槽内,所述滑动台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导轨上。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滑动台的上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齐平。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滑动台与所述底板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滑动台由钢板制成。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门通过合页与所述第二侧面相连。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升降平台还包括呈三角形的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数量为两块,两块所述加强板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口端,且其中一块所述加强板分别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另外一块所述加强板分别与所述第三侧面和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升降系统,该升降系统包括上述的升降平台。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该升降平台的结构简单、合理,其能方便地开启或者关闭,实用性强,能防止货物从升降平台上跌落,从而有利于保护货物,且对周边工作人员的安全更加有利。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升降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第一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第二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的第三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第二槽与红外线传感器的位置示意图。图标:110-第一侧面;120-第二侧面;130-第三侧面;131-第一槽;132-连接杆;140-底板;150-门;151-第二槽;160-滑动台;170-第三槽;180-加强板;190-红外线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升降平台,该升降平台包括底板140、第一侧面110、第二侧面120、第三侧面130、门150、连接杆132以及红外线传感器190。具体地,第二侧面120的一侧与第一侧面110固定连接,第二侧面120的另一侧与第三侧面130固定连接,且第一侧面110和第三侧面130相对设置。此外,第一侧面110、第二侧面120和第三侧面130分别设置于底板140上且与底板140共同围合并形成转运货物的收容区。本实施例中,该收容区呈四棱柱状,且该收容区具有两个开口端,两个开口端分为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其中,第一开口端对第二侧面120相对应,第二开口端与底板140相对应,此处的相对应是指,第一开口端的面积与第二侧面120的面积相当,且第一开口端位于底板140的一端且与底板140垂直,第二侧面120位于底板140的另一端且与底板140垂直;第二开口端位于第二侧面120的一端且与第二侧面120垂直,底板140位于第二侧面120的一端且与第二侧面120垂直。本实施例中,门150呈矩形,且门150与第二侧面120相对应,此处的相对应是指,门150的大小和位置与第二侧面120相对应,其中,门150可通过活页安装在第一侧面110的远离第二侧面120的一侧,这样,该门150即可用于封闭或者打开第一开口端。当门150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升降平台以及升降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门和连接杆;所述第二侧面的一侧与所述第一侧面连接,所述第二侧面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三侧面连接,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三侧面分别设置于所述底板上且与所述底板共同围合并形成转运货物的收容区,所述收容区具有两个开口端,两个所述开口端分为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其中,所述第一开口端与所述第二侧面相对应,所述第二开口端与所述底板相对应;所述门可枢转地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面的远离所述第二侧面的一侧以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第一开口端;所述门的远离所述第一侧面的一侧设有第二槽,所述第二槽位于所述门的顶角处且远离所述底板,所述第三侧面的远离所述第二侧面的一侧设有第一槽,所述第一槽和所述第二槽相对应,且所述第一槽位于所述第三侧面的顶部;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槽内,当所述门封闭所述第一开口端时,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具有嵌设于所述第二槽的连接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门和连接杆;所述第二侧面的一侧与所述第一侧面连接,所述第二侧面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三侧面连接,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三侧面分别设置于所述底板上且与所述底板共同围合并形成转运货物的收容区,所述收容区具有两个开口端,两个所述开口端分为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其中,所述第一开口端与所述第二侧面相对应,所述第二开口端与所述底板相对应;所述门可枢转地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面的远离所述第二侧面的一侧以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第一开口端;所述门的远离所述第一侧面的一侧设有第二槽,所述第二槽位于所述门的顶角处且远离所述底板,所述第三侧面的远离所述第二侧面的一侧设有第一槽,所述第一槽和所述第二槽相对应,且所述第一槽位于所述第三侧面的顶部;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槽内,当所述门封闭所述第一开口端时,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具有嵌设于所述第二槽的连接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平台还包括红外线传感器,所述红外线传感器嵌设于所述门内,所述红外线传感器的感应头突出于所述第二槽的底壁且朝向远离所述底板的方向延伸。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煜翔王映杰王赛飞李林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见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