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氮掺杂碳载体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143312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7 16: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氮掺杂碳材料的制备方法,是以双氰胺、三聚氰胺、尿素、聚苯胺、聚吡咯或聚酰胺为氮源,蒽醌、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或木糖醇为碳源,按氮源:碳源=1:1~1:3的质量比混合,研磨,然后在氮气下高温碳化,即得氮掺杂的碳载体材料。该氮掺杂碳材料作为电催化剂载体,在负载贵金属纳米颗粒后,材料催化活性、稳定性等都得到明显提升;并且该工艺简单易操作,适合批量生产,有望成为传统碳黑的换代产品。

Preparation of a nitrogen doped carbon carrier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method for preparing nitrogen doped carbon materials, with dicyandiamide, melamine, urea, polyaniline, polypyrrole or polyamide as nitrogen source, three anthraquinone, trimethylolpropane, pentaerythritol or xylitol as carbon source, nitrogen source, carbon source according to the quality ratio of =1:1~1:3 mixing, grinding, and then in the nitrogen under high temperature carbonization, the nitrogen doped carbon carrier material. The nitrogen doped carbon material, as an electrocatalyst carrier, significantly improves the catalytic activity and stability of the materials after loading noble metal nanoparticles. Moreover, the technology is simple and easy to operate, and suitable for mass production, and is expected to become a replacement product of traditional carbon bla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氮掺杂碳载体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氮掺杂碳载体材料的制备,其主要作为电催化剂载体,在负载贵金属纳米颗粒后表现出较好的电催化性能及稳定性,用于燃料电池的异丙醇电氧化反应中,属于复合材料
和燃料电池应用领域。
技术介绍
自20世纪末以来,以醇类直接为燃料的燃料电池一直是研究和开发的重点,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近两年,在我国政策的支持下,燃料电池的研发迅猛发展,从技术角度看,其已具备产业化的能力。然而,燃料电池的使用离不开价格不菲的电催化剂。据了解,催化剂的成本占到燃料电池总成本的70%以上,因此降低燃料电池成本最好的方法是,寻找新型、廉价且性能良好的催化剂。通常,如果直接使用活性组分做催化剂,组分之间容易团聚,从而会导致催化剂的活性降低、活性组分的利用率不高以及成本高昂等问题。近年来人们发现,将活性组分(如贵金属纳米颗粒)担载在载体上可以有效地避免上述问题,并且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也能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提升。由于载体本身价格低廉,这一做法也将使得催化剂的成本大幅降低,进而推动燃料电池的良性发展。一般而言,一个理想的载体必须同时具备高比表面积、高导电性、合适的孔结构、耐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氮掺杂碳载体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氮掺杂碳载体材料的制备方法,是以双氰胺、三聚氰胺、尿素、聚苯胺、聚吡咯或聚酰胺为氮源,蒽醌、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木糖醇为碳源,并以按氮源:碳源=1:1~1:3的质量比混合,研磨,然后在氮气下高温碳化,即得氮掺杂的碳载体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氮掺杂碳载体材料的制备方法,是以双氰胺、三聚氰胺、尿素、聚苯胺、聚吡咯或聚酰胺为氮源,蒽醌、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木糖醇为碳源,并以按氮源:碳源=1:1~1:3的质量比混合,研磨,然后在氮气下高温碳化,即得氮掺杂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自强赵睿王伟刘世葭荆王莉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