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拆装的汽车后保险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3996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7 15: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于拆装的汽车后保险杠,涉及汽车领域。该便于拆装的汽车后保险杠,包括横梁,所述横梁的上表面左端固定连接有侧梁,所述侧梁的左侧设置有按钮,所述按钮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主动杆,所述侧梁的左侧并对应主动杆的位置开设有开孔。该便于拆装的汽车后保险杠,为了解决现有保险杠拆装不方便的问题,通过两个粘性条、两个插条和插杆配合,达到安装保险杠的效果,其中插杆与底块、固定块和插接头配合,达到保险杠在安装时插接固定,解决了现有保险杠使用螺丝固定的不方便性,主动杆、传动杆和被动杆通过转轮配合,达到方便固定和拆卸保险杠的效果,解决了现有保险杠安装拆卸时需要借助工具和来回拧螺丝带来的不方便。

A rear bumper for easy disassembly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rear bumper which is convenient to disassemble and disassemble, and relates to the automobile field. The removable rear bumper, which comprises a cross beam, on the left end surface of the beam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side beam, the side beams are arranged at the left side of the button, the button on the right sid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driving rod, wherein the left side beam and the corresponding driving rod is arranged at the position of the hole. The removable rear bumper, bumper assembly in order to solve the inconvenient problem, through two, two adhesive cuttings and inserting rod, to install the bumper, the inserting rod and the bottom block, a fixing block and insert connector with fixed plug in installation to bumper, solves use screws to fix the bumper convenience, a driving rod, a transmission rod and a passive rod through a rotating wheel with convenient fixing and disassembly to bumper effect, solve the existing bumper installation tools required and screwed to the back and forth ribbon is not conven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拆装的汽车后保险杠
本技术涉及汽车
,具体为一种便于拆装的汽车后保险杠。
技术介绍
许多年以前,汽车前后保险杠是以金属材料为主,用厚度为3毫米以上的钢板冲压成U形槽钢,表面处理镀铬,与车架纵梁铆接或焊接在一起,与车身有一段较大的间隙,好像是一件附加上去的部件看上去十分不美观,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工程塑料在汽车工业的大量应用,汽车保险杠作为一种重要的安全装置也走向了革新的道路。目前汽车前后保险杠除了保持原有的保护功能外,还要追求与车体造型的和谐与统一,追求本身的轻量化。轿车的前后保险杠都是塑料制成的,人们称为塑料保险杠。保险杠从安全上看,汽车发生低速碰撞事故时能起到缓冲作用,后保险杠保护后车体在与行人发生事故时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护行人的作用。从外观上看,具有装饰性,成为装饰轿车外型的重要部件;同时,汽车保险杠还有一定的空气动力学作用,对于现有保险杆的质量等效果都是不错的,但是由于现有保险杠安装都是需要螺丝拧紧固定,拆卸有需要拧下螺丝,如果没有工具也不可能可以拆卸,就是有工具,拆卸安装的过程也是很不方便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拆装的汽车后保险杠,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便于拆装的汽车后保险杠,包括横梁,所述横梁的上表面左端固定连接有侧梁,所述侧梁的左侧设置有按钮,所述按钮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主动杆,所述侧梁的左侧并对应主动杆的位置开设有开孔,所述主动杆远离按钮的一端贯穿开孔并延伸至侧梁的内部,所述主动杆位于侧梁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远离主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被动杆,所述侧梁的右侧并对应被动杆的位置开设有活动孔,所述被动杆远离传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位于侧梁的右侧,所述侧梁的左侧内壁并位于主动杆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远离侧梁左侧内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套接有转轮,所述转轮的右侧表面与传动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侧梁的右侧与横梁的上表面形成直角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粘性条,所述横梁的上表面并位于粘性条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插条,所述横梁的上表面并位于插条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插杆,所述插杆远离横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底块,所述底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插接头。优选的,所述插条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插条以横梁的中轴线对称设置。优选的,所述插杆位于两个插条之间。优选的,所述侧梁的数量为两个,两个侧梁以横梁的中轴线对称设置。优选的,所述插接头的形状为半圆形。(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拆装的汽车后保险杠。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便于拆装的汽车后保险杠,为了解决现有保险杠拆装不方便的问题,通过两个粘性条、两个插条和插杆配合,达到安装保险杠的效果,其中插杆与底块、固定块和插接头配合,达到保险杠在安装时插接固定,解决了现有保险杠使用螺丝固定的不方便性,主动杆、传动杆和被动杆通过转轮配合,达到方便固定和拆卸保险杠的效果,解决了现有保险杠安装拆卸时需要借助工具和来回拧螺丝带来的不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局部结构剖视图。其中,1横梁、2侧梁、3按钮、4粘性条、5卡块、6插条、7插杆、8底块、9固定块、10插接头、11固定杆、12开孔、13主动杆、14转轮、15转轴、16传动杆、17被动杆、18活动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便于拆装的汽车后保险杠,如图1-2所示,包括横梁1,横梁1的上表面左端固定连接有侧梁2,侧梁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侧梁2以横梁1的中轴线对称设置,侧梁2的左侧设置有按钮3,按钮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主动杆13,侧梁2的左侧并对应主动杆13的位置开设有开孔12,主动杆13远离按钮3的一端贯穿开孔12并延伸至侧梁2的内部,主动杆13位于侧梁2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16,传动杆16远离主动杆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被动杆17,侧梁2的右侧并对应被动杆17的位置开设有活动孔18,被动杆17远离传动杆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5,卡块5位于侧梁2的右侧,侧梁2的左侧内壁并位于主动杆13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1,固定杆11远离侧梁2左侧内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轴15,转轴15的表面套接有转轮14,转轮14的右侧表面与传动杆16的左侧固定连接,侧梁2的右侧与横梁1的上表面形成直角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粘性条4,横梁1的上表面并位于粘性条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插条6,插条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插条6以横梁1的中轴线对称设置,横梁1的上表面并位于插条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插杆7,插杆7位于两个插条6之间,插杆7远离横梁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底块8,底块8的下表面是个弧形,这样在拔出插杆7时更加省力,底块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9,固定块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插接头10,插接头10的形状为半圆形,半圆形的插接头10可以更好的插进车体后方带有的孔。使用时,安装时,先将按钮3往侧梁2的内部按,使卡块5收进侧梁2的内部,将整个横梁1和侧梁2与车体接合,利用粘性条4黏住车体,插条6与车体带有孔的位置插接,固定杆11也一样与车体后面带有的孔插接,最后将按钮3稍微往外拉伸,使卡块5卡住车体,拆卸时,将按钮3往侧梁2的内部按,使卡块5收进侧梁2的内部,然后直接将整个横梁1和侧梁2拔出即可。综上所述,该便于拆装的汽车后保险杠,为了解决现有保险杠拆装不方便的问题,通过两个粘性条4、两个插条6和插杆7配合,达到安装保险杠的效果,其中插杆7与底块8、固定块9和插接头10配合,达到保险杠在安装时插接固定,解决了现有保险杠使用螺丝固定的不方便性,主动杆13、传动杆16和被动杆17通过转轮14配合,达到方便固定和拆卸保险杠的效果,解决了现有保险杠安装拆卸时需要借助工具和来回拧螺丝带来的不方便。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便于拆装的汽车后保险杠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于拆装的汽车后保险杠,包括横梁(1),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1)的上表面左端固定连接有侧梁(2),所述侧梁(2)的左侧设置有按钮(3),所述按钮(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主动杆(13),所述侧梁(2)的左侧并对应主动杆(13)的位置开设有开孔(12),所述主动杆(13)远离按钮(3)的一端贯穿开孔(12)并延伸至侧梁(2)的内部,所述主动杆(13)位于侧梁(2)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16),所述传动杆(16)远离主动杆(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被动杆(17),所述侧梁(2)的右侧并对应被动杆(17)的位置开设有活动孔(18),所述被动杆(17)远离传动杆(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5),所述卡块(5)位于侧梁(2)的右侧,所述侧梁(2)的左侧内壁并位于主动杆(13)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1),所述固定杆(11)远离侧梁(2)左侧内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轴(15),所述转轴(15)的表面套接有转轮(14),所述转轮(14)的右侧表面与传动杆(16)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侧梁(2)的右侧与横梁(1)的上表面形成直角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粘性条(4),所述横梁(1)的上表面并位于粘性条(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插条(6),所述横梁(1)的上表面并位于插条(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插杆(7),所述插杆(7)远离横梁(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底块(8),所述底块(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9),所述固定块(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插接头(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拆装的汽车后保险杠,包括横梁(1),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1)的上表面左端固定连接有侧梁(2),所述侧梁(2)的左侧设置有按钮(3),所述按钮(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主动杆(13),所述侧梁(2)的左侧并对应主动杆(13)的位置开设有开孔(12),所述主动杆(13)远离按钮(3)的一端贯穿开孔(12)并延伸至侧梁(2)的内部,所述主动杆(13)位于侧梁(2)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16),所述传动杆(16)远离主动杆(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被动杆(17),所述侧梁(2)的右侧并对应被动杆(17)的位置开设有活动孔(18),所述被动杆(17)远离传动杆(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5),所述卡块(5)位于侧梁(2)的右侧,所述侧梁(2)的左侧内壁并位于主动杆(13)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1),所述固定杆(11)远离侧梁(2)左侧内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轴(15),所述转轴(15)的表面套接有转轮(14),所述转轮(14)的右侧表面与传动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祥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霜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