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Fi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1713937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7 15: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Wi‑Fi控制方法,对于包括两路Wi‑Fi天线的移动终端,在触发功耗控制时,首先对两路Wi‑Fi天线上的休眠应用程序进行识别,并比较两路Wi‑Fi天线上休眠应用程序的数量多少;若一Wi‑Fi天线上的休眠应用程序数量多于另一Wi‑Fi天线,则将休眠应用程序较多的Wi‑Fi天线所承载的未休眠应用程序的网络业务迁移至另一Wi‑Fi天线,确保这部分网络业务不中断,并在完成网络业务的迁移后,关闭承载休眠应用程序较多的Wi‑Fi天线,以达到降低功耗的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储存介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确保网络业务不中断的前提下,对移动终端进行功耗控制,降低移动终端的功耗。

Wi Fi control method, mobile terminal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Wi Fi control method for mobile terminal includes two Wi Fi antenna, the trigger power control, first to identify two Wi Fi antenna on the dormant application, and compare the two Wi Fi antenna applications the number of sleep; if a Wi Fi the antenna dormant application more than another Wi Fi antenna, the antenna Fi carrying Wi dormant applications are more non dormant application network business migration to another Wi Fi antenna, ensure that no interrupt this part of the network business, and in the end to transfer the network business, close carrying Wi Fi antenna dormant applications are more,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The invention also discloses a mobile terminal and a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The invention can control the power consumption of the mobile terminal and reduce the power consumption of the mobile terminal on the premise of ensuring that the network service is not interrupt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Wi-Fi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终端
,具体涉及一种Wi-Fi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人生活水平的提高,智能手机、PAD(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已成为生活中的必需品,这些移动终端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通过Wi-Fi(WirelessFidelity,无线保真)与互联网通信实现网络访问。随着移动终端技术的快速演进,为提高移动终端的网络访问效率,移动终端从最初的支持单Wi-Fi,到现在的支持双Wi-Fi,极大的增加了移动终端的可用带宽。然而,对双Wi-Fi的支持同时带来了更大的功耗,现有技术在进行功耗控制时,往往直接关闭移动终端的网络功能(包括Wi-Fi和数据网络),导致网络业务中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Wi-Fi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确保网络业务不中断的前提下,对移动终端进行功耗控制,降低移动终端的功耗。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Wi-Fi控制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的Wi-Fi模块配置有第一MAC地址和第二MAC地址,所述Wi-Fi模块包括第一Wi-Fi天线和第二Wi-Fi天线,所述Wi-Fi模块基于所述第一MAC地址通过所述第一Wi-Fi天线与第一无线热点建立连接,所述Wi-Fi模块基于所述第二MAC地址通过所述第二Wi-Fi天线与第二无线热点建立连接,该Wi-Fi控制方法包括:在触发功耗控制时,识别所述第一Wi-Fi天线和所述第二Wi-Fi天线各自承载的休眠应用程序;比较所述第一Wi-Fi天线与所述第二Wi-Fi天线各自承载的休眠应用程序的数量;将承载休眠应用程序较多的Wi-Fi天线所承载的未休眠应用程序的网络业务迁移至另一Wi-Fi天线,并关闭承载休眠应用程序较多的Wi-Fi天线。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存储有Wi-Fi控制程序的存储器;Wi-Fi模块,所述Wi-Fi模块配置有第一MAC地址和第二MAC地址,所述Wi-Fi模块包括第一Wi-Fi天线和第二Wi-Fi天线,所述Wi-Fi模块基于所述第一MAC地址通过所述第一Wi-Fi天线与第一无线热点建立连接,所述Wi-Fi模块基于所述第二MAC地址通过所述第二Wi-Fi天线与第二无线热点建立连接;存储有Wi-Fi控制程序的存储器;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通信且配置为执行所述Wi-Fi控制程序以实现以下步骤:在触发功耗控制时,识别所述第一Wi-Fi天线和所述第二Wi-Fi天线各自承载的休眠应用程序;比较所述第一Wi-Fi天线与所述第二Wi-Fi天线各自承载的休眠应用程序的数量;将承载休眠应用程序较多的Wi-Fi天线所承载的未休眠应用程序的网络业务迁移至另一Wi-Fi天线,并关闭承载休眠应用程序较多的Wi-Fi天线。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应用于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的Wi-Fi模块配置有第一MAC地址和第二MAC地址,所述Wi-Fi模块包括第一Wi-Fi天线和第二Wi-Fi天线,所述Wi-Fi模块基于所述第一MAC地址通过所述第一Wi-Fi天线与第一无线热点建立连接,所述Wi-Fi模块基于所述第二MAC地址通过所述第二Wi-Fi天线与第二无线热点建立连接,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Wi-Fi控制程序,所述Wi-Fi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在触发功耗控制时,识别所述第一Wi-Fi天线和所述第二Wi-Fi天线各自承载的休眠应用程序;比较所述第一Wi-Fi天线与所述第二Wi-Fi天线各自承载的休眠应用程序的数量;将承载休眠应用程序较多的Wi-Fi天线所承载的未休眠应用程序的网络业务迁移至另一Wi-Fi天线,并关闭承载休眠应用程序较多的Wi-Fi天线。本专利技术提出的Wi-Fi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对于包括两路Wi-Fi天线的移动终端,在触发功耗控制时,首先对两路Wi-Fi天线上的休眠应用程序进行识别,并比较两路Wi-Fi天线上休眠应用程序的数量多少;若一Wi-Fi天线上的休眠应用程序数量多于另一Wi-Fi天线,则将休眠应用程序较多的Wi-Fi天线所承载的未休眠应用程序的网络业务迁移至另一Wi-Fi天线,确保这部分网络业务不中断,并在完成网络业务的迁移后,关闭承载休眠应用程序较多的Wi-Fi天线,以达到降低功耗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实现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例一可选的一个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图2为移动终端Wi-Fi模块的逻辑分层结构示意图;图3为如图1所示的移动终端的一种通信网络系统架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Wi-Fi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Wi-Fi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中“降耗”控件的示例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Wi-Fi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中第一Wi-Fi天线和第二Wi-Fi天线各自承载的网络业务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Wi-Fi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中迁移第一Wi-Fi天线未休眠应用程序的网络业务至第二Wi-Fi天线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Wi-Fi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中完成迁移后第二Wi-Fi天线承载未休眠应用程序的网络业务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Wi-Fi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中一种输出提示用户是否进行功耗控制的提示信息的示例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Wi-Fi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中另一种输出提示用户是否进行功耗控制的提示信息的示例图。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专利技术的说明,其本身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部件”或“单元”可以混合地使用。终端可以以各种形式来实施。例如,本专利技术中描述的终端可以包括诸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Assistant,PDA)、便捷式媒体播放器(PortableMediaPlayer,PMP)、导航装置、可穿戴设备(如智能手环)、计步器等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固定终端。后续描述中将以移动终端为例进行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除了特别用于移动目的的元件之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构造也能够应用于固定类型的终端。请参阅图1,其为实现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例一可选的一个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该移动终端100可以包括:RF(RadioFrequency,射频)单元101、Wi-Fi模块102、音频输出单元103、A/V(音频/视频)输入单元104、传感器105、显示单元106、用户输入单元107、接口单元108、存储器109、处理器110、以及电源111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移动终端结构并不构成对移动终端的限定,移动终端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下面结合图1对移动终端的各个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射频单元101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具体的,将基站的下行信息接收后,给处理器110处理;另外,将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射频单元101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此外,射频单元101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62/201710913601.html" title="Wi‑Fi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原文来自X技术">Wi‑Fi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a>

【技术保护点】
一种Wi‑Fi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移动终端的Wi‑Fi模块配置有第一MAC地址和第二MAC地址,所述Wi‑Fi模块包括第一Wi‑Fi天线和第二Wi‑Fi天线,所述Wi‑Fi模块基于所述第一MAC地址通过所述第一Wi‑Fi天线与第一无线热点建立连接,所述Wi‑Fi模块基于所述第二MAC地址通过所述第二Wi‑Fi天线与第二无线热点建立连接,该Wi‑Fi控制方法包括:在触发功耗控制时,识别所述第一Wi‑Fi天线和所述第二Wi‑Fi天线各自承载的休眠应用程序;比较所述第一Wi‑Fi天线与所述第二Wi‑Fi天线各自承载的休眠应用程序的数量;将承载休眠应用程序较多的Wi‑Fi天线所承载的未休眠应用程序的网络业务迁移至另一Wi‑Fi天线,并关闭承载休眠应用程序较多的Wi‑Fi天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Wi-Fi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移动终端的Wi-Fi模块配置有第一MAC地址和第二MAC地址,所述Wi-Fi模块包括第一Wi-Fi天线和第二Wi-Fi天线,所述Wi-Fi模块基于所述第一MAC地址通过所述第一Wi-Fi天线与第一无线热点建立连接,所述Wi-Fi模块基于所述第二MAC地址通过所述第二Wi-Fi天线与第二无线热点建立连接,该Wi-Fi控制方法包括:在触发功耗控制时,识别所述第一Wi-Fi天线和所述第二Wi-Fi天线各自承载的休眠应用程序;比较所述第一Wi-Fi天线与所述第二Wi-Fi天线各自承载的休眠应用程序的数量;将承载休眠应用程序较多的Wi-Fi天线所承载的未休眠应用程序的网络业务迁移至另一Wi-Fi天线,并关闭承载休眠应用程序较多的Wi-Fi天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Wi-Fi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所述第一Wi-Fi天线与所述第二Wi-Fi天线各自承载的休眠应用程序的数量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在所述第一Wi-Fi天线和所述第二Wi-Fi天线上承载的休眠应用程序的数量相同时,比较所述第一Wi-Fi天线和所述第二Wi-Fi天线的数据流量大小;将数据流量较小的Wi-Fi天线所承载的未休眠应用程序的网络业务迁移至另一Wi-Fi天线,并关闭数据流量较小的Wi-Fi天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Wi-Fi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所述第一Wi-Fi天线和所述第二Wi-Fi天线的数据流量大小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在所述第一Wi-Fi天线和所述第二Wi-Fi天线的数据流量相同时,比较所述第一Wi-Fi天线和所述第二Wi-Fi天线的协商速率大小;将协商速率较小的Wi-Fi天线所承载的未休眠应用程序的网络业务迁移至另一Wi-Fi天线,并关闭协商速率较小的Wi-Fi天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Wi-Fi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所述第一Wi-Fi天线和所述第二Wi-Fi天线各自承载的休眠应用程序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在触发功耗控制时,输出提示用户是否进行功耗控制的提示信息;在接收到用户基于所述提示信息的显示界面所输入的确认信息时,识别所述第一Wi-Fi天线和所述第二Wi-Fi天线各自承载的休眠应用程序。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Wi-Fi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当前功耗较大的Wi-Fi天线所承载的网络业务迁移至另一Wi-Fi天线,并关闭当前功耗较大的Wi-Fi天线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在侦测到当前连接的无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浩
申请(专利权)人: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