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鞋底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3883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7 14: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鞋底模具,包括安装底座、母模仁、公模仁、公模入子和顶出机构;公模仁安装在安装底座的上端面上,公模仁和母模仁上均设有左右鞋鞋底两个模腔,公模仁上的两个模腔的底部通过通孔连通,公模仁和母模仁闭合时形成第一注塑模腔、第二注塑模腔和原料通道,母模仁顶部设有注料口,注料口与原料通道连通,三个公模入子安装在公模仁内,三个公模入子的顶端分别位于第一注塑模腔和原料通道的连接处的正上方、第一注塑模腔和通孔连接处的正上方、通孔和第二注塑模腔连接处的正上方,顶出机构设置在公模仁的内部并位于第一注塑模腔、第二注塑模腔和原料通道的正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产品的同时对产品进行料头切除,增加了生产效率。

A sole mol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hoe sole mold, which comprises a mounting base, the mother mold, male mold, male mold inserts and ejection mechanism; male mold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end face of the mounting base on the male die and the mother mold are arranged on the left and right shoe sole two cavity, two cavity male mold on the bottom communicated through a through hole, the first injection mold cavity, second cavity injection mold and material channel forming mold Renhe mother mold is closed, the mother mold is arranged at the top of the feeding opening, a feeding opening and the material channel connectivity, three core insert installed in the male mold kernel, just above the connection three core insert top are respectively located in the first channel of the injection mold cavity and raw material, just above the first injection mold cavity and the through hole at the junction of the above, through holes and second injection mold cavity connection, the ejection mechanism is arranged inside the male mold and is located on the first note Just below the mold cavity, injection mold cavity and raw material channel second.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using the products at the same time the product material removal, increas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鞋底模具
本技术涉及制鞋
,特别是一种鞋底模具。
技术介绍
鞋底是鞋子的重要组成部分,鞋底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穿鞋子人的脚的舒适程度。鞋子在生产过程中,通常要将热塑性或热固性塑料熔融后灌注到鞋底模具内,再经过冷却固化最后形成成型产品的而过程。在注塑成型过程中会产生料头,一般去除料头的方式是将成型的塑胶产品取出后由人工料头,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同时产品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鞋底模具,能够在产品被顶出模具的同时快速精准的切除料头,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鞋底模具,包括有安装底座、母模仁、公模仁、公模入子和顶出机构;所述公模仁安装在安装底座的上端面上,所述公模仁的上端面上设有多个凸柱,所述母模仁的下端面上设有多个与所述凸柱配合使用的凹槽,所述公模仁与母模仁通过凸柱和凹槽连接,所述公模仁和母模仁上均设有左右鞋鞋底两个模腔,且该两个模腔并列设置,所述公模仁上的两个模腔的底部通过通孔连通,公模仁和母模仁闭合时形成第一注塑模腔、第二注塑模腔和原料通道,母模仁顶部设有注料口,注料口与原料通道连通,三个所述公模入子安装在公模仁内,三个公模入子的顶端分别位于第一注塑模腔和原料通道的连接处的正上方、第一注塑模腔和通孔连接处的正上方、通孔和第二注塑模腔连接处的正上方,所述用于顶出塑件的顶出机构设置在公模仁的内部并位于第一注塑模腔、第二注塑模腔和原料通道的正下方;三个所述公模入子上均开设有供原料流通的进胶通道,进胶通道分别连通第一注塑模腔和原料通道、第一注塑模腔和通孔、通孔和第二注塑模腔,三个公模入子上均设有切刀口,三个切刀口分别位于进胶通道的上壁上并位于第一注塑模腔与进胶通道连接处的正上、第一注塑模腔和通孔连接处的正上方、通孔和第二注塑模腔连接处的正上方。进一步地,所述顶出机构包括第一鞋底顶针、第二鞋底顶针、料头顶针、固定板、驱动气缸和踏板控制器,所述固定板位于公模仁内部,固定板与公模仁的下端面平行,第一鞋底顶针、第二鞋底顶针和料头顶针竖直的固定在固定板上,第一鞋底顶针、第二鞋底顶针分别位于第一注塑模腔和第二注塑模腔的正下方,料头顶针位于原料通道的正下方,所述驱动气缸固接在固定板的下端面上,所述用于控制驱动气缸工作的踏板控制器与所述驱动气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公模仁的两个模腔的底部设有凹纹。进一步地,所述公模仁和母模仁所接触的表面设有耐磨层。进一步地,所述母模仁和公模仁上安装了相互配合使用的保险搭扣。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1.通过在模具内部设置公模入子,实现了在顶出产品和料头的同时将产品和料头的分离,比常规的人工切除料头的方式效率高,产品质量更稳定。2.公模仁和母模仁所接触的表面设有耐磨层,可以有效降低模具的磨损量,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3.安装在公模仁和母模仁上相互配合使用的保险搭扣使模具更稳定,具有使用安全性。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本技术的附图说明如下。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公模入子的正视图(左图)和右视图(右图)。图中:1.安装底座;2.公模仁;3.母模仁;4.第二注塑模腔;5.第一注塑模腔;6.原料通道;7.料头顶针;8.第二鞋底顶针;9.第一鞋底顶针;10.公模入子;1001.进胶通道;1002.切刀口;13.固定板;14.驱动气缸;15.凸柱;16.保险搭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鞋底模具,包括有安装底座1、母模仁3、公模仁2、公模入子10和顶出机构;公模仁2安装在安装底座1的上端面上,公模仁2的上端面上设有多个凸柱15,母模仁3的下端面上设有多个与凸柱15配合使用的凹槽,公模仁2与母模仁3通过凸柱15和凹槽连接,公模仁2和母模仁3上均设有左右鞋鞋底两个模腔,且该两个模腔并列设置,公模仁2上的两个模腔的底部通过通孔连通,通孔供原料流通,公模仁2和母模仁3闭合时形成第一注塑模腔5、第二注塑模腔4和原料通道6,母模仁3顶部设有注料口,注料口与原料通道6连通,三个公模入子10安装在公模仁2内,三个公模入子10的顶端分别位于第一注塑模腔5和原料通道6的连接处的正上方、第一注塑模腔5和通孔连接处的正上方、通孔和第二注塑模腔4连接处的正上方,用于顶出塑件的顶出机构设置在公模仁2的内部并位于第一注塑模腔5、第二注塑模腔4和原料通道6的正下方;三个所述公模入子10上均开设有供原料流通的进胶通道1001,进胶通道1001分别连通第一注塑模腔5和原料通道6、第一注塑模腔5和通孔、通孔和第二注塑模腔4,三个公模入子10上均设有切刀口1002,三个切刀口1002分别位于进胶通道1001的上壁上并位于第一注塑模腔5与进胶通道1001连接处的正上、第一注塑模腔5和通孔连接处的正上方、通孔和第二注塑模腔4连接处的正上方,在顶出机构将鞋底顶出的同时,切刀口1002迅速的将各个连接处的料头切断,无需取出产品后再人工切除料头,节省时间,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顶出机构包括第一鞋底顶针9、第二鞋底顶针8、料头顶针7、固定板13、驱动气缸14和踏板控制器,固定板13位于公模仁2内部,固定板13与公模仁2的下端面平行,第一鞋底顶针9、第二鞋底顶针8和料头顶针7竖直的固定在固定板13上,第一鞋底顶针9、第二鞋底顶针8分别位于第一注塑模腔5和第二注塑模腔4的正下方,料头顶针7位于原料通道6的正下方,驱动气缸14固接在固定板13的下端面上,用于控制驱动气缸14工作的踏板控制器与驱动气缸14连接,通过踩踏踏板控制器即可轻松控制驱动气缸14的工作与否。公模仁2的两个模腔的底部设有凹纹。公模仁2和母模仁3所接触的表面设有耐磨层,耐磨层可以减少模具的磨损量,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母模仁3和公模仁2上安装了相互配合使用的保险搭扣16,在母模仁3和公模仁2合模后将保险搭扣16扣下,增加了模具的稳定性和使用安全性。工作时,将母模仁3与公模仁2进行合模,扣下保险搭扣16,将熔融的原料由注料口射进第一注塑模强和第二注塑模腔4内,塑胶原料冷却固化后形成位于第一注塑模腔5、第二注塑模腔4内的产品和位于原料通道65内料头,解开保险搭扣16,移开母模仁3,驱动气缸14驱动固定板13向上运动,第一鞋底顶针9、第二鞋底顶针8和料头顶针7分别对产品和料头施加一个向上的力从而将产品和料头向上顶出,此时位于产品和料头连接处正上方的切刀口1002对料头进行切除致使产品和料头分离,在第一鞋底顶针9、第二鞋底顶针8和料头顶针7持续向上运动的条件下产品和料头分别被顶出。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鞋底模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鞋底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安装底座、母模仁、公模仁、公模入子和顶出机构;所述公模仁安装在安装底座的上端面上,所述公模仁的上端面上设有多个凸柱,所述母模仁的下端面上设有多个与所述凸柱配合使用的凹槽,所述公模仁与母模仁通过凸柱和凹槽连接,所述公模仁和母模仁上均设有左右鞋鞋底两个模腔,且该两个模腔并列设置,所述公模仁上的两个模腔的底部通过通孔连通,公模仁和母模仁闭合时形成第一注塑模腔、第二注塑模腔和原料通道,母模仁顶部设有注料口,注料口与原料通道连通,三个所述公模入子安装在公模仁内,三个公模入子的顶端分别位于第一注塑模腔和原料通道的连接处的正上方、第一注塑模腔和通孔连接处的正上方、通孔和第二注塑模腔连接处的正上方,所述用于顶出塑件的顶出机构设置在公模仁的内部并位于第一注塑模腔、第二注塑模腔和原料通道的正下方;三个所述公模入子上均开设有供原料流通的进胶通道,进胶通道分别连通第一注塑模腔和原料通道、第一注塑模腔和通孔、通孔和第二注塑模腔,三个公模入子上均设有切刀口,三个切刀口分别位于进胶通道的上壁上并位于第一注塑模腔与进胶通道连接处的正上、第一注塑模腔和通孔连接处的正上方、通孔和第二注塑模腔连接处的正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鞋底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安装底座、母模仁、公模仁、公模入子和顶出机构;所述公模仁安装在安装底座的上端面上,所述公模仁的上端面上设有多个凸柱,所述母模仁的下端面上设有多个与所述凸柱配合使用的凹槽,所述公模仁与母模仁通过凸柱和凹槽连接,所述公模仁和母模仁上均设有左右鞋鞋底两个模腔,且该两个模腔并列设置,所述公模仁上的两个模腔的底部通过通孔连通,公模仁和母模仁闭合时形成第一注塑模腔、第二注塑模腔和原料通道,母模仁顶部设有注料口,注料口与原料通道连通,三个所述公模入子安装在公模仁内,三个公模入子的顶端分别位于第一注塑模腔和原料通道的连接处的正上方、第一注塑模腔和通孔连接处的正上方、通孔和第二注塑模腔连接处的正上方,所述用于顶出塑件的顶出机构设置在公模仁的内部并位于第一注塑模腔、第二注塑模腔和原料通道的正下方;三个所述公模入子上均开设有供原料流通的进胶通道,进胶通道分别连通第一注塑模腔和原料通道、第一注塑模腔和通孔、通孔和第二注塑模腔,三个公模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作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百德鞋服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